登陆注册
14044800000004

第4章 当代生活剧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主讲人:王宛平

王宛平。中国广播电形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获硕士研究生学位,1988年留校执教至今,任戏剧文学系副教授。

代表作品:《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假如生活欺编了你》等。

所谓当代生活剧,其自身有很多特点。与其他类型的剧有共性,比如说有性格鲜明的人物,细腻生动的情节。生活剧的故事较为平实,像涓涓细流一样,不是很强调生生死死、枪林弹雨,更没有警匪枪战的悬疑惊险,这对编剧的功力提出考验。我写过几部有些影响的生活剧,如《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金婚》,这部电视剧故事性不是很强,也没有太多的悬念。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主人公要什么样的婚姻结果。所谓“金婚”,就是两个人50年要走到头。因为没有悬念,整个剧集全靠细节来支撑,这部电视剧没有什么可复制性,不具有普遍规律。因此,《金婚》第二部就不是很好写,创作难度相当大。《金婚》主要讲细节,讲人物性格,讲结构,讲节奏。现在记忆深刻的,还是2013年播出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今天,我就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谈谈创作体会。

一、当代生活剧,创作看似容易实则不易

我写了这么多年的生活剧,如果拿它同其他类型剧比较,它有自己特殊的地方,特别是现当代生活剧。生活剧似乎挺好写,写些家长里短,写写婚姻爱情,写写婆媳关系,似乎台词俏皮一些,贫嘴一点儿就好了,看似很容易。很多新手一上来就爱写生活剧。

相比较而言,古装戏复杂一些,要阅读大量的材料,要吸收和消化这些材料,设计故事桥段;年代戏也要搜集查阅很多材料,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生活习性会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写行业剧,需要编剧深人体验生活,而写生活剧完全是靠平时的细致观察和生活积累,随时都可以写。

这样说来,生活剧看上去很美,很好写,但要写得好看,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真的很难!生活剧很容易出现狗血剧情,这都是缘于编剧黔驴技穷,想出新出奇,结果换来一片骂声。生活剧写的是身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瞎编乱造、不合情理,观众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就需要编剧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创作功力,否则就等着挨骂!

我并不是说自己的剧本写得特别好,只是讲讲写生活剧的体会。

二、结合剧作谈当代生活剧创作的常见问题

很多年轻编剧告诉我,他们写生活剧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电视台、制片方会说故事没有什么新意,人物不可爱。事实上,写生活剧门槛太低,似乎是个人都会说这样的话,生活剧写出新意是很难的,新意需要编剧独具慧眼,有独特的视角。

当代生活剧并不是什么都能写,国家可能会限制一些东西。所以说,当编剧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职业,你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创作。比如我现在正在写一个戏,他们认为女三号还不错,于是就把女三号当女一号了。像我这样资深的编剧,也不是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因为市场就是这样。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人物不可爱,但有底线

我谈一谈人物是否可爱的问题。

大家希望可爱的人物是什么样子的,女的要特别简单,像韩剧女主角那样单纯,当然也要漂亮。她没心没肺,无论受什么打击都没有事,最后修成正果。电视台喜欢这样的人,观众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显得有点“二”,基本上都是“公主”的性格,丫鬓的命运,她要面对各种波折。男的要特别有责任心,对待女朋友痴心不改,不管怎么样,永远此情不渝。我觉得《甜蜜蜜》中邓超饰演的雷雷就很可爱,除了痴情没有别的特点,所有的鲁莽和犯错都是为了爱护女主人公。由于满足了自己向往中男子的条件,我写起来很过瘾,观众也挺喜欢。不过,这就像是造了一个梦,写多了之后会觉得有点不真实。

雷雷是受欢迎的,但我喜欢的并不一定都是观众喜欢的。有时,我愿意写一些不一样的人物。有导演就批评我说,你为什么总是想写不一样的,为什么要写自己不擅长的,你写生活剧肯定永远是第一,但你写其他的,不知道是第几了。我觉得我是一个有追求的编剧,我不愿意这样,我愿意突破自己,所以《金婚》第二部写得比较难受。

在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并不愿意写一个可爱的女主人公、男主人公,这样实在太无聊了。男主人公黎阳是一个不可爱的人,因为这个人的不可爱导致了一些波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009年就开始签约,2013年播出。当时剧本写出来以后,投资方心里没有底,因为电视台认可后投资方才能接着进行,电视台如果不是特别认可,演员也不愿意演。以前的演员愿意演一些有挑战的角色,可现在的演员特别爱演非常完美的角色,演一些“高富帅”“白富美”。当时,他们觉得这个主人公不够“高大上”,前期背叛自己的女友,那么自私、冷漠,太不可爱了。这些状况让投资方特别犹豫,北京电视台经过深人的讨论后,说放弃做这个项目。

当时,我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题材不够新颖。所谓新颖,比如说同一家公司做的《大丈夫》《辣妈正传》,题材就是“老少恋”或特别“痞”的一个女孩当了妈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没有那些时尚的东西,再加上写的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戏,想植人广告也很难,所以不愿意做。因而,投资方放了一年多才重新启动。其实最终播出效果还是不错的,达到了我自己的预期,观众没有那么傻,不是说非得写比较“二”的公主,“高大上”的白马王子。观众是有脑子的。

1.人的欲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陆毅饰演的男主人公黎阳,如果我想把他写得可爱一点,其实并不难。把他写成贫困出身,经过了重重波折、磨难后终于成功,这也是一个路子。大家想想,这个东西多少人写过,真的没有什么新意,也不真实。我觉得电视剧中缺少一种真实的社会反映,尤其是生活剧,缺少真实地反映这个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东西。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我想写的主要是欲望,是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转型期,这最为关键的十年,改革开放给人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是什么样?很单纯。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单纯,从来没有想过赚钱,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的理想是想当一个作家,没有想过赚钱或成名。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纷纷“下海”,金钱、权力、欲望对人的冲击是非常大、非常致命的。我一直想写在这个阶段,一个初人社会的年轻人是如何面对权力、金钱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最终经过了重重波折之后,他如何体会到亲情、家庭、友情、爱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实际上,最后是要回归到这里。

有些编剧喜欢一开始就塑造一个很完美的人,或者两个人都很完美,他们所有的磨难都是来自外部,一会儿遇到破产,一会儿女的得了什么绝症,全是外部因素。而我并不想如此,我想写这个人本身的弱点。陆毅饰演的这个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是有弱点的人。他出身贫寒,特别想翻身。特别想过“高大上”的生活。一个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我觉得这很正常,可以理解。后来我看了一些评论,观众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演员会不理解。难道你生来就是明星吗?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他会经过一个奔向成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残酷的。

2.“陈世美”的争议

黎阳这个人最大的争议在于到底他是不是“陈世美”。有人说他抛弃了自己的未婚妻,找了一个“高大上”的女人,是忘恩负义。其实第一稿时,我写的并不是未婚妻,他们只是一对有好感但并未确定婚姻关系的“青梅竹马”,后来这个人遇到了能帮助他往上走的女性,就选择了后者。这样写好像显得这个人物没有那么卑劣,公司策划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这个人温吞吞的,没有什么特点。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我们只有给这个人物设置更尖锐的情景,他才会有个性,将来的矛盾冲突才会更容易展开。如果像刚刚说的那样,只是普普通通的“青梅竹马”,说分手就分手了,很简单,这样的话人物将来的命运就会很平淡。从戏剧结构上来讲是这样的,从人物上来讲也不够真实。

我看到现在的一些80后年轻演员不能接受这个人,会问自己:我怎么会为了金钱或别的什么而抛弃我的女友?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人真的不会吗?我不知道。我曾看到一个特别好的评论,说在那个年代的人往上走的路非常狭窄,不比现在的人当不了官可以去经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我写的这个人是高材生,没有关系门路,而那个年代是要靠关系的。他因没有过硬的背景和社会关系,被分到了最基层的街道办事处,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在那里。这时出现了一个能帮助他改变命运的人,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22岁年轻人来说,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记得在微博上,有一个喜好辩论的编剧,说我从来没写过这种无底线的角色《人物》,这个角色破坏了我的创作原则。因为他刚看了七八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说没有底线。我问他,第一,你有没有看懂这个人;第二,有没有看完整。什么叫无底线?陈世美那样是无底线。这个人物跟陈世美能一样吗?陈世美是杀妻,不但抛弃妻子,而且为了保护自己跟公主的关系而要杀害妻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这个人并没有确定婚姻关系,更没有结婚,在这个过程中分手了,他的内心是有挣扎的。没有底线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纠结的,我做了就做了,反正我也没有跟你结婚。

3.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我写黎阳这个人物为什么觉得挺过瘾呢?实际上,我写的一个方面是年轻人在混乱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的一个选择,还有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跟那位年轻编剧关于“这个人有没有底线”的辩论中,我认为这个人是有底线的。而且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

不管写什么电视剧,都要有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一定是主流的价值观,而不是奇怪的价值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这个人物就是传统的,他对名利的渴望是很强烈,但他又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他对他的家庭和所关心的人有一份很沉重的责任心,于是这个人活得非常累,非常沉重。所以说,我们这个戏不可能非常畅销。观众说,我已经很累了,不想在电视上再看到那么累的人,我希望看到一个活得特别轻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能迎刃而解,心态也特别好,什么都不会打垮他,像“小强”那样的人。我可以写那样的人,但是也希望观众能看到这样一个很纠结、很真实的人。观众需要一些简单化的人,也需要一个很真实的人。

黎阳这个人物不但有底线,面对诱惑还坚守底线,这影响着他日后的生活。有观众说,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前头就想着是一般的、简单的生活剧,讲这个人为了往上爬,找了能帮助他的人做老婆,但他真心爱的人是前女友,等升官发财后却抛弃帮助过他的女人,重新找回前女友。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这个人是有责任心的,在选择跟那个女人结婚以后,他是有责任感的。前面那种写法是取悦观众的写法,不是说取悦观众不对,而是如何在取悦观众和真实表达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其实,我写黎阳想过好生活,又能找到心爱的人,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写,这个人就超级不可爱。就是真的没有底线了。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为了主线

关于生活剧,刚才我谈了谈自己的体会,没有什么逻辑性,很抱歉。生活剧,其实是有两种类型,包括韩剧也有两种类型。韩剧可以分周播剧,一周播一次或是两次,还有肥皂剧,每天都在播,有七八十集。我们发现早先的韩剧都特别单纯,没有坏人,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比如车祸、酒驾、生病、借钱等等。但如今,像这种生活剧的创作越来越难,因为观众的口味挑剔,渴望看到更多的情节,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生活剧,其实是掺杂着一些情节剧的东西。

1.主、副线的设置

我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也没有想特别多,剧中的三对关系都不太一样。我主要想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中心灵的成长,如何头脑一热,如何面对强烈的欲望,如何在得到又失去之后反思,想得挺深的。这是故事的主线。有人说这是作家电视剧。其实这是我写过的最能代表自己的一个东西。

另外一条线是姐姐那条线,写得挺别扭,也挺平庸的,我自己不太满意。姐姐就是那种特别可爱、单纯、漂亮的年轻女孩,是一个充满幻想的舞蹈演员,做着公主梦。她一门心思地爱一个人。这辈子就是为了爱情活着。但这个女孩一结婚,老公的前丈母娘就来找事,老公的前妻也来捣乱。这让我写起来很别扭。我本想写的不是这样的人。我想写得知识分子一点儿,小资一点儿。夫妻生活当中产生的一些矛盾一一个性的矛盾,不是说从家庭外部带来的矛盾,但这样写人物就会很闷。比如两个人突然生气了,这种事放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可放在电视剧中就会觉得不够强烈,于是最终将人物改成剧中呈现的那样了。

播出时,编剧协会的副秘书长写了一篇评论,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三个人物代表了三类人:男主人公黎阳有阴暗面、有担当和事业心;他姐姐属于婆婆妈妈那类人;弟弟老三属于没事找事的主儿。他觉得如果只写婆婆妈妈的生活零碎,人物肯定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因为这样的人写得太多了,而只写老三又太单调了。他说幸亏只写了三个,写黎阳这种类型的人,必须有一些其他人物线,红花也需要绿叶配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部戏,我最不满意的是弟弟老三《郭京飞饰演》这条线。当时,郭京飞接这戏的时候对人物也不是很满意。我总觉得老三这个人色情加暴力,整天为了女人打架。我就想,生活剧靠什么来推动着往前?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能有多少坏人?如果写古装戏,这个点走不动了,就杀一个人,弄出来一个什么血腥案件,剧情就可以往前走。如果生活剧这样写,就显得太奇怪了,太血腥了,太假了。现在的生活剧是不能涉案的,不能有特别坏的人。也没有那种特别坏的人。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戏剧冲突,戏就没有办法看了。

于是,我现在写的老三就是负责制造矛盾的人,起“发动机”的作用―推动这个戏往前走。这个戏往前动不了,他就找个事儿,显然这不是特别高明的办法。不过还要这么设置,必须有一个制造冲突矛盾的人,编剧能做的是把这个人物写丰满,写出他真实的那一面。为什么有的剧情看起来不可思议?因为它无缘无故地就是为了设置一个情节而设置一个情节,不是从人物自身出发的。

2.价值观的碰撞

三个角色之间所有的矛盾,都是为了黎阳这条主线服务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部戏很长,如果写一个人的命运贯穿全剧,除非写《金婚》那样的,《金婚》到了30集之后没有太多戏剧性的东西,观众可能是靠惯性接着往下看,但真正失去了戏的动力―戏剧性。所有的关系不能平铺直叙,要为主线服务;所有的情节都不能影响主线的丰满,都是在为主线增砖添瓦。比如说,姐姐和弟弟的性格都是和主人公反向的。单纯的姐姐认为有了爱情其他一切就够了,过得再平凡,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很幸福,这反衬出黎阳为了过高档的生活而抛弃亲情,抛弃温暖的选择。主人公有一段台词说,你们这种生活在底层的人不理解我这种人的痛苦,你们的痛苦很低级。他认为痛苦和幸福是分层次的,生活在底层的人是理解不了的,他的幸福跟别人的也不一样,也许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永远都是痛苦的,但他的人生是值得的,因为他追求的是自己的理想。我其实想写这样的人,什么样的是最好并没有定论,我们不能说追求成功的人就是不好。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对比。

我不知道这种思考,观众能理解多少。我想年轻一点的、有点文化的观众还是能够理解的,大爷大妈可能就理解不了。我们写电视剧给谁看,要想给有些头脑、有想法的人看,就需要设计一下:这个人物要有性格,要有思考,要对人生有方法。陆毅饰演的黎阳看不起姐姐,也看不起弟弟,认为他们的生活太简单,太无聊。同时,姐姐和弟弟也看不起他,认为他为了往上爬而卑躬屈膝,活得太累。这就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不管是生活剧,还是其他类型剧,我认为价值观的碰撞是比较高级的一种,不仅仅是一种性格上的冲突。但是,表现价值观的碰撞,必须得把这个人物吃透,如果你想写那种很坏的、急功近利的人,价值观就偏了,我也写过这样的人,但是永远不能做主人公。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写生活剧得有一种典型,什么叫典型呢?

学员:我认为是一类人所有的特征在剧中人物身上极致化的表现,就是典型。比如说知识分子,我们会把知识分子的性格罗列,哪些更适合他,然后把它极致化。

王宛平:对,典型性格就是这一类人共性的典型,如何找出个性呢?

学员:个性就是根据这个人物的生活环境、出身和经历设置他的特性,比如说我要设置他是一个自私的人,自私里面就含着他的个性,设计的三个人物要能区分开来,区分的就是个性。我理解的就是共性中最独特的那一个。

王宛平:其实生活剧就是这样的,一般来看,人物性格一定是反差很大。首先,整个人物的设置天然地就有性格冲突。最难写的《金婚》,没有什么反差,两个人门当户对,也很协调。如果这样的话,说有典型性,却没有很强的个性,没有突出的东西,平凡的夫妻磕磕绊绊地走向“金婚”,也是很难的。我觉得你这个理论是对的,实践起来的话,还真的是要吃透这个人独特的东西,即熟悉的陌生人。

3.生活剧不是只有“家长里短”

我写黎阳这个人物时,不仅是跟他的姐姐、弟弟对比,还跟他生活中的其他人对比。一个是在岳父家,他跟岳母、小舅子的矛盾;一个是在自己家,他跟自己的父母、姐、弟的矛盾,形成爱情、生活、事业这几条线。现在的生活剧不仅是写一个“家长里短”的家庭问题,家庭写得有点太多了,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融合了情节剧的东西。

十年前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里面没有坏人,也没有杀人什么的,照样风靡一时。现在《来自星星的你》炙手可热,穿越时空的都教授成了中国女性心目中的偶像。韩剧经历好几个阶段,开始是悲情剧《蓝色生死恋》,很美好、很浪漫,是有关命运的巧合;后来是搞笑的《我叫金曰顷》,纯粹是喜剧形式;现在是多重融合了,既有喜剧的元素,也有悲情的元素,又有紧凑的情节,全部融合在一起,这说明观众的口味一直在变化。

现在写生活剧,要把故事情节放进去,不一定写坏人,也不仅是简单的斗嘴、争风吃醋,还要写一些不局限于家庭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大都写婆媳关系。婆媳跟儿子《老公》争宠,为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起争执。我之前写的生活剧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的内容情节,尤其是《金婚》。戏里给男女主人公都设置了工作,但没有写工作上的故事,主要矛盾都是围绕着家庭。在写《金婚》第二部的时候,男女主人公都是医生。如果是写行业剧的话,医院这一块儿应该深人了解,但是我没有去做。主要内容还是围绕着家庭来写,都是夫妻间的细微关系以及婆媳、姑嫂等各种关系,他们的事业涉及不多。

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部戏中是有变化的,写了男主人公在事业中的一条线索,虽然主线还是写感情的。人物的事业对家庭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说生活在当下社会,可能你的事业对家庭情感影响不是那么大,因为比较平和。你做了一份工作,慢慢地一点点地走。但是,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里的那个年代,工作对人的情感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想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夫妻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还包括80年代、90年代那个最浮躁的时代对人的影响。

黎阳同时在几条线上“战斗”。在自己的家里,父亲、姐姐和弟弟这些人是一条线的,都是特别单纯,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百姓生活。他们知足常乐,遇到什么困难就去迎接,很多人都是这么生活过来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因为是家人,他们之间不存在阴谋诡计,有了不满就直接发泄出来,相互不会记恨。创作时要掌握好矛盾冲突分寸,即对亲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到了岳母家里,有人把黎阳跟岳母、小舅子间的矛盾比喻成“宫斗”,有想法或是不满意都要藏着掖着,要顾及到妻子和岳父。这段潜伏的关系是戏里面最有看头的。

如何在一个很微妙的环境里营造情节,展现人物个性。是需要功力和技巧的。黎阳所处的环境中矛盾无处不在,这种矛盾既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又不同于亲情间的矛盾;既有勾心斗角,又不是纯粹的“宫斗”。他与妻子的家人小摩擦不断,即使有不满,为了家庭和睦,关系还是需要维系的。岳父母为了女儿,啥都忍了;小舅子为了姐姐的幸福,也不能肆意妄为。黎阳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也在隐忍,不然早就一走了之。

我真正想写的是,黎阳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在事业中遇到种种波折,最后他意识到自己甚至认可姐姐和弟弟的价值观,羡慕他们的生活态度。认可不一定去实践,不一定要那样去做;他不愿意过贫穷的低级生活,不愿随遇而安。

黎阳是一个想得很多、心气儿很高的人,所以他不是简单的回归,他必须经历一个特别的过程。他的父母总是说,你活得很累,不像你的姐姐、弟弟那样健康地活着。老话说,你想得越多,活得就越累。这种累的过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就像一场修行,你生来什么都不想,也是一个人生。黎阳面对各种诱惑,在这个复杂的情节过程中如何慢慢修行,慢慢意识到亲情、责任的重要,慢慢意识到原来那样活着也是很美好的。如果只简单地写成这个人很自私、冷漠,如何很有心计地往上爬,就违背了我创作的初衷。

4.如何写一个“坏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置了一个“坏人”,为了跟主人公做一个反衬,他是主人公的同学,也是一个不能抵抗诱惑的人,一门心思想往上走的人。黎阳是在北京胡同里出生长大的,父亲烧锅炉,母亲糊纸盒,而他的同学出身更低,家在农村。这个人身上具备了一切成功的必要性,他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走后门进来的。他对主人公说,有些东西你是想要,我是非要不可。这个人最初是真正的底层的人,一无所有,最后我给他安排了一个贪官的结局。这种人生存能力特别强,而且他没有知识分子的自尊心,我说这才叫没有底线。他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东西,没有什么道德、传统价值的东西束缚自己。也许他一开始也有些想法,但为了在一个环境里“如鱼得水”,他会变化得很快,最终他就变得特别的贪心。

我写的主人公其实是以不变应万变,知识分子这套东西到了一个商业的环境,他还是那个人。这种人其实挺少的,是非常正直的人,没有变成“人渣”。我们写一个东西,价值观很重要,人物的底线在哪里也很重要。我写的没有底线的那个人《黎阳的同学》,开始也有积极的价值观,后来因不择手段,最终变为没有底线的人。即使这样,他心里也有很宝贵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被破坏了,他觉得人生就太没有意义了。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个人是坏人,但我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坏人来写,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他自己的价值观。比如《茶馆》里写了那样一堆坏人,特别是刘麻子,我觉得最有魅力,百看不厌,老舍就说过怎么写坏人,难道坏人会认为自己是坏人,是十恶不赦的主儿?坏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反而觉得自己是对的。于是,这类人活得特别好,特别生龙活虎,黎阳的同学就是如此,而有的人做一件事就觉得犯错误了,老是在反思。

以后,我会尽量少写黎阳这样的人,这次算是了却了心愿。像他同学那样的角色,有关贪官的成长轨迹还是可以写的。他不认为自己是坏人,认为自己站在时代的浪尖,是与时俱进的,他充满了自信。在写作时要用这个人物的内心和眼睛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用这个人物的价值观来设置他自己,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把他当坏人来写,站在这个人物的角度去想他是怎么想的,这样才能让这个人物拥有自己的生命力。

三、结合个人经历谈辛酸的创作史

我不是教戏剧的,是教文学的,因而一看到“当代生活剧”这个题目头就大。因为我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们都想当编剧,你却讲文学,结果我的“收视率”挺低的,我也挺郁闷。

(一)创作初期

现在的年轻人机会挺多的,有各种门路。在上世纪90年代,要有关系才能认识电视台的人,而且影视公司也少。1995年,中戏一个导演有个名著改编的项目,就是把现代文学里几个著名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一部小说改为两集。我是教现代文学的,所以就分配给我一部小说,可写了几稿都不行,这个事就过去了。

此后,我就一直没有写电视剧的机会。直到2000年,史航找到了我。他虽说是学生,但很早就写电视剧了,《雷雨》的编剧挺看重他的。当时海润公司大名鼎鼎,拍的电视剧题材是警匪加言情,特别火。这家公司找到史航,请他改编小说《曼谷雨季》,可史航喜欢写古装戏,说他不会写生活剧,向他们推荐了我。当时还找了我的同事,他负责谈价钱,本来八千元一集,除掉去曼谷体验生活的路费,最后商定七千元一集。公司要求写的故事是警匪加言情,写曼谷的华人黑社会。我们到曼谷后并没有见到一个黑社会,采访的几个华人企业家也特别朴实。

后来,我们到了一个华人土豪的别墅,金碧辉煌,特别老财的感觉。不过,只看到了房子,并没有见到主人,最终我也不知那个主人是不是黑社会,纯粹瞎写。这个剧把我伤得挺厉害,过程也有波折。比如他们说这个人写得不可爱,作为电视剧太单薄,女主人公要被强奸,因为可以引出后面一系列的故事。总之,那个戏我觉得特别变态,是我的一个耻辱,但制片方很高兴。这个剧播出的时候,正值涉案剧退出黄金档,又赶上2003年爆发“非典”,大家不出门都在家里看电视了,收视率还不错,总算有人要了。

我和同事负责写一个有关“心灵鸡汤”的系列剧,扣完税六千多元一集。因为全是“心灵鸡汤”,就特别难写。我写得很认真,好不容易写完了十集,那个同事却没有写完。到了交稿日期,对方说按照合同我们没有写完,必须退稿,连给我们的定金也要退回去。这是我的一次惨痛教训。

(二)创作的转折点

2002年年底,同时有两部戏找到了我,一个是《我的泪珠儿》,还有一个就是《幸福像花儿一样》。《我的泪珠儿》特别难写,怎么写得不阴暗,怎么写能通过?我为此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比如导演对剧本不满意,我就跟了剧组一个月,跟着导演重新写。

《幸福像花儿一样》是根据小说《幸福像花儿一样灿烂》改的,讲部队文工团里发生的爱情故事。因为我当过兵,有女兵的经历,又是中戏的老师,影视公司很看重这些。这部戏写得也很辛苦,前后波折不断写了近四年。我用了小说的人物背景,小说故事很短,只有两三万字。

小说从主人公《文工团女兵杜鹃》同时接到两封情书开始讲起,两个追求者都是高干子弟,都约到同一个时间见面,怎么办呢?这两个人都很好。杜鹃的朋友跟她分析这两个人优缺点,说干脆两个人都见。在林彬和白杨之间,她有些举棋不定。林彬有些自卑,“文革”后恢复高考,他考上大学了。杜鹃跟白杨结婚后,因各种原因离了婚。杜鹃的女儿长大了,处了一个年龄能当她叔叔的对象,杜鹃与未来的女婿见面后大吃一惊,他居然是初恋男友林彬。

小说轮廓就是这样,故事结局够狗血的。换了导演了,剧本起死回生,他很喜欢这个本子,想让蒋雯丽演杜鹃。我却不喜欢这部小说,它跟我经历的纯真年代相距甚远。我当过通信兵,对文工团的生活不是很熟悉,为了夯实剧本基础,我采访了很多文工团的人,发现她们的生活五光十色,跟我当兵时的经历完全不同。

最初我见过康洪雷导演两次。康老师说,你认为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价值吗?如果你认为有价值,那么你的品位是有问题的。后来,我就跟制片人说,要么换导演,要么换编剧。这部小说的品位不高,从根儿上就有问题,很遗憾我没缘分和康洪雷导演合作。他没看上第一稿,说实话脚本确实不怎么好。于是,根据康导的指示,我改了一稿,结果他还是退出了。

之后,投资方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制片方八一电影制片厂没有资金,必须另找投资方合作,而导演也是几次换人,最终确定由高希希导演执导《幸福像花儿一样》。根据高导的意见,我又开始改剧本了,这已经是第三稿,都是大段地改。高导来后,就定下了由孙俪饰演杜鹃。高导跟我说孙俪这么年轻,让她演一个40多岁的人不太合适,不太像。咱们还是不要写到中年了,还是保留杜鹃最年轻,最有光彩,最美好的一段,要把她写成一个英雄。我很同意这个想法,把杜鹃写成“英雄”就是在逆境中,在社会的变化中她不变,她永远那么纯洁。这就需要对剧本进行大的改动,九集之后的剧本要整个推翻重新写,但我还是很心甘情愿的。这戏最后只有22集,但算起来我写了100集,因为高导确定的东西跟前面的完全不一样。

《幸福像花儿一样》是我创作生涯中一个新的起点,一个转机。因为之前我写的戏都是变态的,是生活中没有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是我真正写生活剧的开始,是写我们自己那个时候非常纯洁的生活。虽然很累,但我写得心情舒畅,由此确定了我和高导后来的合作。我们合作过八部戏,也改过很多戏。那个时候,我战斗力特别强,一边写《金婚》,一边写《上海滩》,高导很有激情,演员也很有激情,邓超、孙俪当时都还没有很出名,邓超真正走红也是因为《幸福像花儿一样》。

然而,对演员辛柏青来说,林彬这个角色就是他的一个“噩梦”。孙俪扮演的杜鹃是他的初恋,两人真心相爱,却由于他的出身农村、复员、退伍等问题,因为自卑心理而主动离开了。现实生活也有这样的,毕业就是分手。他们两个人是在热恋时分手的,所以就特别痛苦,高导说这个痛苦没有必要纠结到最后。我非常感谢演员辛柏青,虽然不满意角色,但依旧演得非常好。现在的演员不满意就改,越大腕越要改,改得乱七八糟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收视率并不是太高,但口碑很好,年轻人喜欢。我觉得我写的情感类电视剧,凡是谈过恋爱、失过恋和有过情感经历的人都很喜欢。虽然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能力有差别,但有过恋爱或者失恋的深刻体验,看《幸福像花儿一样》会更容易被触动。

现场互动

学员:王老师,请谈谈当下影视圈集体作假的现象。管理方、制片方、编剧在创作的源头就没有把握住方向,虚假地美化现实,美化人物,从而导致了中国影视的整体艺术成就低下,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王宛平:你不能将中国影视剧一棍子打死,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是在欺骗吗?你觉得哪个是不真实的?

学员:比如历史剧。尤其让人感觉虚假。现在推出来的都是一种风格,一群演员化了妆,很美,但是千篇一律。现实题材也是,好像跟我们平常接触到的真实不一样,大家可能都走到一种模式里去了。

王宛平:电视台就喜欢这样的不真实,写真实的就说你不可爱。我觉得作为编剧,要么就这样跟随,要么就走到前面引领。

学员:王老师,请问怎么写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细节,怎么制造年代感?编剧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创作中占什么位置?

王宛平:这种疑惑其实挺普遍的。人生百年,你能体验多少?我看我父母的生活,我在地铁上听人家吵架,听人家讲故事,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你没有杀过人,你就不能写杀人犯了吗?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多观察、多看小说。你没有经历过,就用别人的经历,丰富自己的体验。

关于如何制造出年代感,你必须要看看那个时代的东西,通过查资料,但那都是别人的体验,你也要有自己的体验才行。比如我写《金婚》,60%的东西是我自己亲身体验的。郑晓龙导演说了他的体验,比如夫妻间的矛盾,很多细节是他提供的,特别是情感复杂的东西。但比较伤痛的经历都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虽然写的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但情感是一样的。还有《幸福像花儿一样》,是放进我自己情感最多的一部戏,即使不一定是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但这个东西是你有感觉,有感受的。

学员:请问老师“一剧两星”政策实行以后,对制作公司和编剧会产生什么影响?对编剧来说是有利呢还是有弊呢?

王宛平:这个我不知道,我很恍惚,也需要别人给我解决,我很担心。

学员:王老师,我毕业一年接了两个项目,合作周期短,水平也良芬不齐,进步有限,除了感悟生活这样的自我摸索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人行的路上走得更扎实一些?新手想人行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有哪些要求?

王宛平:你一毕业就接了两个项目,多好!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经验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害怕改剧本。《幸福像花儿一样》是100集的代价才出了22集,但剧本出来以后,我就被行业内认可。郑晓龙就是看到《幸福像花儿一样》才让我写《金婚》。《金婚》也改了很多。有一些编剧不愿意改,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样的想法就是不愿意改。李潇也是配合得很好的编剧,为什么投资方愿意找她?她能领会投资方、导演或主要演员的意图,改得令大家非常满意。编剧要做到这点,真得经受住煎熬,不怕受挫,除此没有什么捷径。郑晓龙可能就是天才,拍出来的戏就有人喜欢,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学员:写长篇电视剧不但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您是如何保持良好稳定的写作状态和写作节奏的?是经验的问题吗?

王宛平:我最开始因为创作冲动和热情,写得很快,一天写一集的情况也有。我写《甜蜜蜜》的时候,因为是高希希导演,炙手可热,20集的剧本写了7集就开机了。我就在剧组里等着,一边等一边写,后来写得身体僵硬,动不了。《金婚》也是一天写一集多。但是,现在写得越来越慢。别的老师都带好几个助手,我是自己写。我的腰椎和颈椎现在都不太好,所以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保护好身体的健康,不能老坐在那里写。

学员:生活剧的主人公如果是一个正面人物,性格完美无缺,如何为他设计戏?如何立起这个主角?怎么样让他不断受到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压力?

王宛平:我自己没有写过完美无缺的人。我看过一本小说,挺极端的,想让我改,我是改不了,一个山东作家就改得特别完美。主人公出身很贫寒,嫁到了一个独生子的家庭,她婆婆不喜欢她,老公是一个海归,有现在独生子女的通病,却没有能力,后来出去进修了。主人公无怨无悔地支持老公,结果她老公在外面遇到了前女友,两人最后还是离婚了。男女主人公是怎么树立的呢?她的完美是怎么体现的呢?是因为周边一系列的不完美,凸显这个人物特别伟大。这个戏拍出来估计是有收视率的,这么完美的女性还是能够受到观众同情的。一堆玫瑰里有这么一颗珍珠,就对了。

学员:王老师,请问如何为写好的剧本找到一个最好的出路?生活剧的发展趋势如何?

王宛平:我觉得自己卖剧本是很难的,还是有人提供项目让你写比较可靠。现在找投资是非常难的,你写的剧本投资方一定要认可,他不通过就不行。我是一个单纯、迟钝、不善交际的人,这样的性格适合做编剧吗?如果你觉得你也是这样的,我告诉你,你很适合做编剧,只能做编剧。

学员:王老师,请问你怎样看现在非常多的团队编剧?刚人行加人团队编剧是否更可行?

王宛平:我这个人不善交际,写东西的时候旁边有个人我就别扭,写不下去。让我口述我说不出来,只有用键盘才能写出来。我没有高满堂老师那样的口才。我觉得团队创作应该是一个趋势。

学员:我是中戏导演戏毕业的学生,问一个技术问题,一般30集电视剧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王宛平:所有的电视剧都一样,我觉得大家不妨听听中国的评书,听了评书就会讲故事了,抑扬顿挫,留下悬念。

学员:我是新手,请问如何冲破过程,更深人地写下去?但凡到这个时候,我总是用增加人物来解决。

王宛平:这还真是一个办法,我有时候也没有其他办法,遇到这种情况好多编剧都是加一个人,加一条线索,最后导致人物过多,导演喊停。如果不加人物,我觉得若是古装戏,可以让原来的好人变坏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本写的是31集,但最后也用这种办法拉长到40集。

学员:王老师,您说生活剧中价值观的碰撞高于性格冲突或外部事件的冲突,后来又说生活剧不该与情节戏有界限,这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如何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王宛平:首先不管写什么,肯定要有性格冲突。冲突是天然的,有人就有冲突,有人就有价值观的冲突,人物性格也包含价值观,有的人没有意识到价值观,为什么要提到价值观?比如这个人很任性或者很自私。自私有几种,这里面包括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我觉得在动乱年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很明显的。现在却不是特别明显了呢?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很丰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淡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里面有很多积极的东西,现在积极的东西不是很多。

学员:王老师,请问网络剧所面对的收视人群和电视媒体收视人群的主要需求有哪些变化?网络生活剧的创作方向怎么走?

王宛平:网络剧特别难写,要引领时尚的潮流,《原丝男士》特别火,特别的损,人也特别的贱。传统观众还是喜欢故事性很强的戏,《新编辑部的故事》有点像网络剧,但是如果没有很强的故事性,观众就不买账。还是要学会讲故事,这个很重要。

学员:电视剧可不可以先写分集提纲?

王宛平:有些人从来不写提纲,那是有天分的人。我不看大纲就会完全忘了人物的发展,像我写的古装戏,写了大纲,但是之后停拍了。过了两年又重新运作,可我早忘了写过什么,如果没有原先写的大纲就不行了。

学员:当代生活剧有哪些模式?怎么样克服模式写出新意?请举几个可以借鉴的剧目。人物个性有各种类型,怎么样避开同类型的脸谱?

王宛平:我刚才讲的韩剧的模式,就是家长里短,这方面韩剧最是经典,《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可以看看。写《金婚》时我借鉴了韩剧的经验,人物非常有意思,温情幽默,细节很有生活情趣。我们要知道生活剧和情节剧最大的区别是:情节剧更看重情节推进的桥段,但是生活剧要有生活的情趣。这两个人物在一起,怎么样让他们有意思起来?《媳妇的美好时代》跟韩剧也是很像的,我推荐你看看王海鸽老师的《中国式离婚》《牵手》,她把矛盾推得比较极致。

学员:我想问一下关于类型和风格混搭的问题。第一天高满堂老师说风格是

同类推荐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本书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包括如何界定邪典电影,是谁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规则来界定,作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电影类型其洞察力如何,又与主流电影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以及邪典电影的分类和体系化进程。作者试图在邪典电影和电视节目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之一时,推动对邪典电影的研究。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大建筑师

    大建筑师

    本书讲述了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靠前代建筑师陈世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起伏跌宕的拼搏故事,是传记,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部史料翔实、人物鲜活的当代建筑史。有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设计方案的魅力彰显,也有矢志前行中难免的蜿蜒曲折,比如官司打到国外建筑市场的精彩记载。陈世民的成长发迹伴随并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近40年的飞速发展,其建筑作品以无比高扬的文化自信,铸就了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一座座前沿地标。
  • 阿修罗王传5

    阿修罗王传5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快穿女神:反派戏精欢乐多

    快穿女神:反派戏精欢乐多

    暮朽:《论玩死宿主的一百种设定》???完蛋玩意儿你好样的!不好好学习整天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书。前期山:我不是我没有。这不是我的。你的设定都是随机的,不是我干的。还有你的称呼,宿主。后期完蛋玩意儿:是我,咋了?辣鸡宿主!这也是学习!你凭什么管我?!跟您斗?我哪敢啊?(有什么我不敢的!全世界我最刚吼吼吼!!!)整天花心思跟npc演戏斗智斗勇还得抽出时间教导自己长歪了的系统,暮朽表示她很累,麻烦有哪个好心废品站把这玩意儿收了吧!完蛋玩意儿:宿主,会抹杀的。(你个辣鸡还想把我卖了!看我吓唬你!!!)
  • 一朝忘川

    一朝忘川

    一万年被冥王关在幽冥底下,几千年摆渡,几千年舀水,纵使那忘川美若犹如银河倒转,星碎泛滥也是看腻了阿!帝姬表示不服气,相当不服气,今日中元节至,鬼门关开,自己无论如何也要逃出幽冥,畅游六界,做鬼也要做个闲情逸致鬼!尚不知逃不出去,没有自由逃出去,再无安生
  •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莽夫英雄

    重生之莽夫英雄

    我捡到了一件破碎的复活甲,我败了,如果有来世我要做个莽夫,那一颗子弹,我替你挡了! 梦醒重生回到少年时代,竟发现这世界的另外一面,英雄降临,再和兄弟们玩一次不一样的英雄联盟!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高建群,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
  • 时光电影院

    时光电影院

    这是个系列故事,每个章节都是自成一体的小故事,以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主,而每一个故事之间又相互串联,密不可分,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可能是另一个故事里的配角或者背景,就像每个人也都是他人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阿榕的记忆里,那是一场很大的火,伴随着烟,但他们却说,那只是燃烧的几张作业纸;老中医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走的时候不要哭,只要没哭,以后你就不会再生病了”,但阿策终究还是哭了;多年前,蚊子与小雄看了一场奇怪的电影,兴高采烈回来的他们,却被家人训斥,那里根本不会播放电影……10个无法解释的奇妙现象,10篇奇幻而难辨真假的秘密记忆……
  • 重生外挂当学渣

    重生外挂当学渣

    重生一次,李思雨不想再做老师家长眼里的乖乖女,她要带着空间,守着外挂,走一回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学渣怎么了,学渣照样秒杀你!世界这么大,青春这么长,她就是想出去浪~顺便变成一个众人膜拜的学渣大姐大。喂,你别误会,老娘这么淑女,可是要靠脑力取胜的,看什么看!不同意打死你! 新书《我家植物敲可爱》,简介:涂思成为丧尸被系统坑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