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3600000001

第1章 数字化决定

(2006-07-13 15:24:44)

这段时间我想得比较多的一件事,就是到底要不要开个博客。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较坚定的“不开”派。为什么会改变呢?想想,还是不够成熟罢(有一次作测试,本人的心理年龄居然比实际年龄小15岁!)加之最近遇到了一些不大顺心的事,不愿多说,又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就想,如果我也有个博客,能在上面跟朋友们絮叨絮叨,可能会好些。但同时又顾虑:别人知道了会不会说,这家伙原来这么脆弱啊!(或者“这家伙原来这么幼稚啊!”)

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

记得我刚调进编辑部时,我的领导杨主任曾说,你这个人嘛,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特点,第一理想主义,第二优柔寡断。我当时就震惊了,这么准确?!

既然优柔寡断,那还是用老方法来决定吧。即理出个1、2、3来,看看开博的理由充分还是不开的理由充分。这个习惯,师承我老爸。我曾经戏言,老爸是最早开始数字化生存的人。他凡事都能有根有据,说出个1、2、3。我继承后,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十年前的分房。那次轮到我时,只剩一楼和七楼了。到底是要七还是要一,我在纸上列出了两排数字。

一楼的好处:1、踏实,接地气;2、儿子若在家里淘气拖凳子玩儿(当时7岁),不会吵到楼下的人;3、儿子上学方便,特别是早上时间紧,可以省去下几十个楼梯的时间,4,我种花浇水时,不会淋到别人晒的衣服上;5,夏天凉快;

七楼的好处:1,清静;2,视野开阔。

结果是5比2。当然我就选了一楼。在一楼住了8年,感觉很好,一点儿都不后悔。

好吧,那我就再列一次单子:

开博的理由:1、多个与朋友交流的平台。我发现现在朋友们似乎都很习惯网络交流了,比之写信打电话好像更容易些,更有意思些;2、迫使自己每天写一些文字。其实我每天上网时间挺长,但是到处闲逛,或者玩儿游戏,白白浪费了时间;3、可以比较系统的整理自己的作品。现在网上到处是我的小说散文,与其让人家随意拿去用,还不如我自己提供给读者,免去一些差错。4、可以直接听到读者对作品的反馈。5、生活会更充实;

不开的理由:1、好像追逐潮流,人开亦开,没有个性。2、害怕不能坚持长久。3、害怕增添新的麻烦。

5比3。但是认真想想,不想开的三点,都属于担忧范畴,并不见得会发生。比如第一点,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就得了?第二点,坚持不下去就算了呗,半途而废的人很多,我又不是开先河的;第三点可能会发生,发生再说呗。

这么一想,就决定开啦。趁着儿子放假在家,还可以及时学习请教——尽管他并不赞同我开(原因不明)。为了混迹于众多的博客百姓中,我特意模糊了名字。以后是否改,视情况而定。

数字化决定的结果,肯定还是数字化。所以,怀着三分兴奋二分期待和一分不安,我来了,朋友们。

2006年7月13日

同类推荐
  • 走不远的昨天

    走不远的昨天

    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作者用温馨的故事,回忆年轻时期的点点滴滴,每个瞬间都是令人难忘的,尽管年华不在,岁月的痕迹已经清晰的写在身体上,但是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依然不改。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 述而批评丛书:追随巨大的灵魂

    述而批评丛书:追随巨大的灵魂

    只有允许那些巨大灵魂作为向导的人,才能听见前路传来的歌声。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到金宇澄的上海,“城市”一辑的文章始于文学文本,终于文化探讨。“她们”一辑是关于女性的表达与被表达,“人民”一辑的目光则投向底层文学。三个维度,不仅仅是蒐集旧作,更是新的展望。《追随巨大的灵魂》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城市”为题,探讨文学如何书写城市,并展开与之相关的文化研究,包括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书写、金宇澄与吴亮对上海的书写等,同时也探讨更宏观的文学写作与城市现代性的问题;第二部分以“她们”为题,主要是对女性性别意识、女性作家、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第三部分以“人民”为题,探究关于社会普通民众的“底层文学”,也有对现实主义写作等问题的探讨。此外,作者对上海的文学与文化也给予了一种特别的关注和思考。
  • 诗词佳人

    诗词佳人

    本书收录了2017年以来我通过写乎、一点资讯、作家荟、东方散文、红罗山书院等平台在头条刊发的文章,约9万余字,真实地反映了我对生活的感悟。感谢平台的姚小红、洪与、邹舟、杨玲、大烟等老师,是你们辛勤的维护,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美、精彩的文字演绎得更加神奇,致以文学的敬意。如果你从其中的一篇、一段、一句受到一点启示,文字之缘回让我们神交更远更深。
  • 从往事门前走过

    从往事门前走过

    也许走过的人生驿站,就不能回头。即便回头,也不可能再找到当年的痕迹了。驿站重新装修,旅人华发丛生,小乔变老乔。老乔也得往前走啊!
热门推荐
  • 农女火辣辣,拐个王爷要上天

    农女火辣辣,拐个王爷要上天

    傻女也会逆袭?那是因为穿来一个医术高超、近身格斗强悍的女汉子附体,问她喜欢啥?当然是调戏弱书生,偶尔换个口味整个傲王爷。这世界还不错,小奶狗多多,活的真舒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乐浅浅陌上桑

    安乐浅浅陌上桑

    玲珑镇酒馆哪家强?镇西巷口常记家。常记酒馆的小掌柜常安乐。做得了一手好面点,断得了无数糟心案。可偏逢这悲催的相亲生涯尽出幺蛾子。常老爹:“闺女,你表个态,今年到底还能不能嫁出去?”常安乐:“爹,我尽量。”荀捕头:“常姑娘,这俗话说得好,不想当捕快的掌柜不是好厨子,你愿不愿意效力衙门,立威百姓,成为一姐?”常安乐:“不愿意。”秦云陌:“我想许你一生平安喜乐,可否伴我身边,看我登上极峰之巅,君临天下?”常安乐:“我只想了却一身掠影浮华,偏于市井一隅,蒸着包子,与良人话家常。”
  • 跟刘太医学养生

    跟刘太医学养生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中医家族。刘纯创立的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学说,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的理论。
  • 无名大陆物语

    无名大陆物语

    据说无名大陆以前是有名字的,只是被人们遗忘了。毕竟贵族老爷们要担心自己的权利,平民百姓们要担忧自己的生计,名字又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大陆就这么一个,有没有名字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本书讲的便是在无名大陆上,一个个无名之辈的故事。虽然他们没能在史诗中留名,但他们的故事就是史诗。
  • 栋亭书目

    栋亭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鸿殿

    惊鸿殿

    北境百年前曾有过一个辉宏的门派——惊鸿殿,尊主沈无心内功深厚,武功卓绝,是当时武林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座下弟子众多,可百年过去,传承却越来越少,惊鸿殿慢慢淡出武林人士的视线,至如今,俨然已成为了江湖传说。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惊鸿殿当初惊艳武林全靠两本不世武学《正阳心法》和《九冥神功》,得其一便能称霸武林。不少武林中人前后奔赴北境,都有去无回,直到一人命大从北境逃了回来,他言北境为魔鬼域,有一杀人魔头在那用活人练功,手段很辣,实非正道所为。武林中两大门派紫霄山辞云教与白帝城均第一时间派了门中弟子前往北境查探,故事就此展开…
  • 唯守一人心

    唯守一人心

    元玥,看似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心中却有着很多的秘密。一个人的好坏,她一眼看得出来,可是她唯一看不透的人是穆盛岩,她眼中的穆盛岩高冷、无情,对元玥的追求示好,视而不见。她用了五年的青春岁月都没能打动得了他,反而被弄得遍体鳞伤。诸多的误会,她的心被伤透了,放弃了追求一个无心无情之人,从F国回到Z国,因一个赌约进了娱乐圈当她闺蜜李诗雅的助理,为期两年。本再无交集的他们,一年后又相遇了。想当初谁是谁非,如今早已物是人非。续前缘,还是分道扬镳的结局……
  • 简爱

    简爱

    我没见过卢强,我到这所学校教书那年卢强已经死了。我是八年前来的这所学校,那时卢强刚死两年,也就是说,到现在,卢强已经死了十年了。十年前,卢强还活着的时候在这所高中教数学,好像还是个备课组长什么的。关于卢强的事情我都是听周围同事们说的,传的人多了事情难免失真,我把广为流传的版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整合了一下事情大致如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