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0400000023

第23章 中古史(11)

加尔文虽然主张教会民主,神职人员需经选举产生,但他对非本派的教徒镇压也相当残酷,曾活动当局将当时被视为异端神学家的塞尔维特用火刑烧死。加尔文教的教义在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影响很大。他延揽大批欧洲新教难民到日内瓦,导致日内瓦成为归正宗的国际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义》。救赎预定论是他倡导的神学遗产。

托马斯·莫尔因何被亨利八世处死?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乌托邦》一书的作者。1478年2月7日,托马斯·莫尔出身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13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受到了很多有益的的影响。1535年,托马斯·莫尔因反对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1935年,在他逝世400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册封为圣人。

何谓《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德意志新教诸侯在奥格斯堡帝国会议上订立的和约。路德宗教会因之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16世纪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禁止臣民信奉新教。另一些诸侯则反对天主教而支持宗教改革,以维护自己在运动中的既得利益。他们在领地内建立路德宗教会,并自任教会的实际首脑。各派诸侯、诸侯与皇帝、皇帝与教皇之间的矛盾复杂而激烈。1531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反对皇帝和天主教诸侯的士马卡尔登联盟。查理五世因忙于对法战争,无暇顾及。1546年回国时,士马卡尔登联盟已因分裂而渐见削弱。次年查理五世战胜新教诸侯,萨克逊选侯约翰·弗雷德里克被俘,士马卡尔登联盟瓦解。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血腥诏令”,严禁宗教改革宣传,同时镇压再洗礼派。但是,皇权的增长也引起了教皇和天主教诸侯的不安和嫉视,他们组成反皇帝同盟,北方路德宗诸侯也积极备战。1552年查理五世战败,1555年被迫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当时查理不在德意志境内,委托其弟费迪南代行。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原则,即承认天主教和路德宗诸侯同样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接受所规定信仰者可以出卖其产业后离境。和约只承认路德宗的合法地位,而不包括其他新教教派如归正宗和再洗礼派。和约还规定凡在1552年前为路德宗诸侯所占有的教产,由其继续占有。原天主教的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如改信路德宗,即丧失原来的教职和权力,另选持天主教正统信仰者继之。

英国“圈地运动”的起因是什么?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

“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他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

“后来,这个约翰·波米尔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家具和果园。有些房屋被拆毁,有些甚至被他派人放火烧掉,我们被强行驱逐出来。如果有谁不愿意,波米尔就率领打手包围他的家。这些人手持刀剑、木棒,气势汹汹,凶猛地打破他家的大门,毫不顾忌他的妻子儿女的号哭。

“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

在这种强行的圈地运动中,农民以前以各种形式租种的土地,无论是先前定下的终身租地,还是每年的续租地,都被贵族强行圈占了。这些成为牧场主的贵族们还互相攀比,使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英国国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程度的法令,但这些法令没起多大作用,反而使圈地日益合法化。

西班牙无敌舰队如何覆灭?

1588年8月,西班牙和英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无比,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没有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这个耳语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

荷兰何时夺取了非洲西海岸的贸易垄断权?

荷兰从16世纪以来一直是葡萄牙与欧洲进行贸易的最大中间商,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6世纪末,荷兰夺取了葡萄牙在非洲的重要贸易据点和军事要地。紧接着,又成立了荷属几内亚公司、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夺取了非洲西海岸的贸易垄断权。到17世纪中叶,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的奴隶贸易。

为什么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工具?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做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英国东印度公司还通过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等手段谋取暴利。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到中国销售,从中渔利,并使大清帝国从此走向衰落。18世纪初期,强盛的莫卧尔王朝开始衰落,印度又重新分裂为许多小的城邦,而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于是它抛开了“商业公司”的外衣,逐渐占领了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然后在这里设立管区。为了能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还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为它服务的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

英印“七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军队,这下印度人终于不干了。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相当于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它们拆除堡垒,但英国人根本不予理睬。于是,纳瓦布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这就是著名的英印“七年战争”的导火索。

1757年1月,英印开战,在狡猾的英国人的贿赂下,英军于普拉西战役中大败印军,孟加拉的纳瓦布被杀死,孟加拉国库被抢。据不完全统计,英军拿走的金银珠宝,总价值达3700万英镑,这还不包括个人装入腰包的总价值为2100万英镑的财物。贪婪的英国人还于1799年,在攻陷了印度封国迈索尔时,从迈索尔首府抢劫了价值超过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这样说道:“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英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从战争结束时起,英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正如英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来的霸主那样,英国注定要在未来的世界历史中凌驾于仅仅在一块大陆内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国家。”

东印度公司是怎样演变成殖民政府的?

在英印“七年战争”中获胜的英军继而击败法军,独自霸占了孟加拉,并任命亲英派印度人做了纳瓦布。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并间接掌握了行政权。印籍人员负责办理事务,但无实权,史称“双层统治”。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原加尔各答的省督改称总督,由英王直接任命,其任务是代表英国政府全权管理英国占领下印度的全部领土。至此,英国政府开始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印度,东印度公司最终变成了统治印度的殖民主义政府。

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18世纪中叶前,手工棉纺织业是印度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而到了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发生前,曾经辉煌上千年的印度手工业从此一蹶不振,使千百万的手工业者失去了生活来源,成批地饿死。达卡城的人口由18世纪中期的15万下降到1840年的三四万人。“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一位东印度总督曾经这样说。

同类推荐
  • 猿岛

    猿岛

    一支边境建设船队在暴风雨的影响下,绝境之时,意外飘到一座猿人文明的岛屿——猿岛。看林枫,林涛,林胤三兄弟如何在危机与机遇中崛起。
  • 极品护院

    极品护院

    秦九万,护院界的翘楚! 一个命中天生看大门的男人,在青城,给豪门大院当护院,担任护院总领。在京城,给皇帝看九门,成为九门总兵…… 假如吴三桂去陕甘对战李自成,而史可法坐镇山海关迎战鳌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因为他,情窦初开的大小姐,变成不折不扣的段子手。青楼出身的陈圆圆,成了教书育人的夫子……本书向《极品家丁》致敬!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殇河泪

    殇河泪

    北宋宣和元年,他穿越附体。靖康之耻,能否力挽狂澜!杨氏一脉,能否涅槃重生!众美环绕,能否相依相守!他今生能否无憾,尽在殇河泪。
  • 残唐剑

    残唐剑

    恶鬼放出八百万!地狱空了!神佛都慌了,菩萨急得要上吊,一位英雄应运下世,注定要杀人八百万,流血三千里!“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这是他五岁时第一次以菊花为题做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他科举不第后,第二次赋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他从洛阳眼望长安时,第三次赋菊花。他就是黄巢,字巨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农大高材生木秀,带着装载着农机和种子物资的空间,重生到了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这是一个什么奇葩家庭?费尽心思分了家,望着自家被分到的半亩贫田,爹娘欲哭无泪,木秀心中哈哈大笑,这就想难倒她?前世渣夫来示好,呵呵,上一世的债这一世好好清算清算……看她如何用现代智慧吊打极品渣渣,活得风生水起,还顺带拐走一个傲娇的小哥哥....
  • 不朽的失眠

    不朽的失眠

    本书有多篇文章入选我国教科书及教辅教材。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就算是生活里普通的场景,也能让她品出人生;她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又有一股畅快的英伟之气和侠士之风,加之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用知性来提升感性,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张晓风以那双透视生活的慧眼,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丽、典雅、温柔。
  • 妖倾思无邪

    妖倾思无邪

    据传闻说,音妖族的大灵女,也是整个魔域里所有生灵畏惧也厌恶的战魔,她一颦一笑妖魅入骨杀伐全凭心情,一曲琵琶间倾灭一个种族,她是活在地狱边缘的,她的世界没有光,没有颜色,没有信任,只有血腥。羽诺是她世界里唯一的一缕阳光,为了这暗夜中的唯一一道光,哪怕等待万万年都甘愿。
  • 都市绝品妖孽

    都市绝品妖孽

    挥动铁拳,在这在危机四伏的都市内,打出一片天空!PS:新书已发,美女总裁的超能狂兵,欢迎大家支持!
  • 穿越早了三十年

    穿越早了三十年

    穿越三十年,李蒙好歹混出了个人模样。有了一栋楼,有了个干女儿,有了自己的事业,也算是功成名就。但没想到自己本以为停滞的穿越者人生居然又开始转动了起来。亡灵幽魂,魔法复兴,神明降世,神话传说逐渐变为现实。看着周围大变样的世界,李林不禁目瞪口呆:异界怎么也兴起灵气复苏这一套啊?
  • 烽火诸雄

    烽火诸雄

    单个人物故事巨碎,故事应该是整的,不怕毒的试试吧。
  • 索多玛的苹果

    索多玛的苹果

    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少年御景风对一种名为“索多玛的苹果”的毒品紧迫不舍,与他一起参与整个事件的少女橘真绫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好奇与疑惑,与此同时,一连串神秘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随后,令御景风更为惊讶的是,一个名为“STH”的神秘程序总是被人反复提起,而因追逐STH秘密而亡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程序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和御景风从不愿意多提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联系?接下来的变故与转折,御景风和超级骇客杰比又该怎样面对?亦正亦邪的神秘少年御景风到底会路向何方?于索多玛城内幻化的苹果到底象征的是希望还是失望?一在劫数与结束来临之前一切已然开始……“苹果”在《圣经》中是智慧之果,但产于死海之滨索多玛城的一种苹果,却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即“空欢喜”与“失望的源泉”。面对离奇的身世、飘忽的爱情、忠实的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问的狡诈争斗,少年御景风该何去何从?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细致抒发了一种独立、叛逆、迷茫而又坚定的少年情怀。
  • 都市神级魔主

    都市神级魔主

    一代魔主,与天斗了无数岁月。而这一世,是该了结的时候了!
  • 最后一次集结

    最后一次集结

    作者方军从1997年开始采访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并以口述实录的形式将这些采访整理成文。本书所集,为方军自2003起采访到的曾服役于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幸存老兵,共17人。侥幸活至今天,他们已成为活着的历史巨著。方军将他们当作活着的历史,一篇篇记述下来,其中既有老兵们口述的战争经历:如何在缺少兵器的情况下用大刀杀敌,在卢沟桥事变中,作为最前沿的部队,如何应对敌人的挑衅,以及如何在后方照顾伤兵,等等;也有方军从采访者的角度,对他们现在生活的实录。对于这些耄耋老人曾经遭遇的种种悲欢离合,甚至不公待遇,方军有自己的看法:抗日英雄不应被忘记,无论他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