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00000038

第38章 察 辨 广 诚,胡雪岩识人用人高智慧(2)

有一天,卧病在床的母亲突然想喝鱼汤。他哪有钱买鱼?于是,索性自己操起渔竿,来江边钓鱼。钓了半晌,也不见有鱼上钩。眼见夕阳西下,司马松长叹一声,收拾渔具回家。

司马松的家位于城郊破草岗上,一阵大风吹来,几间破屋子摇摇欲倒。他刚一进门,几个孩子就围过来,个个喊饿,喊得司马松眼中带泪,心酸不已。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有人在门外大叫:“司马松,你快点给我出来!”

司马松出门一看,不禁连连叫苦,门外站着七八个债主,都是些难对付的狠角色。

为首的彪形大汉叫道:“司马松,今日不还钱,我就拆了这屋。”

司马松赶紧应付道:“各位,不急不急,容我再想想办法。”

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上来把司马松一推,说:“还不急,我都要了五年了,今日也不要你还钱,走,咱们上官府去!”

门外的嘈杂声把司马松的母亲惊动了,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连声哀求道:“各位老爷,别为难松儿……”话未说完,便昏了过去。孩子们都吓得大哭起来。司马松冲进屋里,抱住老母,哽咽不止。

债主们丝毫不为所动,各自在屋中寻觅,看看有无值钱的物品。

就在一片混乱之时,胡雪岩赶到。他厉声喝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众人一看是胡雪岩,都停在原地不动了,在湖州有谁不认识胡雪岩!

胡雪岩道:“司马老爷是我的朋友。你们怎敢如此对他?”闻听此话,众人顿时哑口无言。有个债主心有不甘,道:“小的听说他近日准备逃到外地,所以结伙前来……”

胡雪岩道:“胡说,司马老爷是何等人,会在乎这几个钱?你们把字据都交到我这儿来。”

众债主把字据交给胡雪岩,胡雪岩掏出一叠银票,逐一偿还,道:“为了这一点钱,你们竟如此大动干戈,犹如打家劫舍,是不是想造反啊?”

众债主拿到银子,都唯唯诺诺,各自散去。

司马松见胡雪岩随手便把字据撕了,大为感动。平素在知府衙门,见胡雪岩的次数也不少,自己却从不搭理他。如今,胡雪岩的举动令他羞愧不已。半晌,他说道:“蒙胡先生大恩,不知何以为报。”

胡雪岩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司马老爷才高识远,想不到竟有今日之灾,真是造化弄人,时运不济啊。”

司马松一听此话,心中一热,不觉潸然泪下:自己学识、才干哪一点不如他人?想不到今天竟如此落魄!

胡雪岩道:“先生也不必难过,所谓时来运转终有时。”说完,又留下五百两银票,告辞而去。

胡雪岩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王有龄府上。王有龄正焦急等待,见胡雪岩便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

胡雪岩就把所看到的一切说了一遍。王有龄感慨万分,叹道:“是我失察,众幕僚平时在我面前,说此人无能,我竟信了。想不到司马松如此困窘。”王有龄也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知道其中的辛酸滋味。

王有龄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司马松是个人才,应该好好加以利用,便向夫人提出要把她的贴身丫鬟秀云嫁给司马松。秀云年轻貌美,又温柔体贴,让她去服侍一个与五个孩子和多病的老母亲一同生活的司马松,夫人很不乐意。

王有龄道:“司马松有胆有识,近日平民变还得靠他。若功成,我定上报朝廷论功行赏,他至少也是一个县令,秀云跟他只会享福。我是不会让秀云往火坑里跳的。”夫人知道丈夫的为人,就同意了。

第二天,司马松早早来见王有龄,胡雪岩也在一旁。

王有龄客气地招呼司马松入座。司马松坐定后尚未开口,胡雪岩便把王有龄欲把丫鬟秀云许配给他的事情告诉他。司马松一听,感激涕零,主动要求去与乱民谈和。

司马松果然有才,很快就瓦解了“乱民”的斗志,“乱民”各自散去。

王有龄闻讯大喜,奏明朝廷。朝廷念司马松平乱有功,就命他在民变的县城出任县令。他在任上治理有方,一时间政通人和。

胡雪岩认为,大凡受人非议的人物,必定有非常之行为,有非常之行为,必定身遇非常之事。只有不拘一格选才,才能选出真正有大用的人才。

二 以诚待人,用人所长

用人要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老子曰:“善用人者为天下。”意思是,善于用人的人可谋天下大业。

胡雪岩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有名的红顶商人,之所以能够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从容有余,其中有许多道理可循,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胡雪岩的用人之道。

胡雪岩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识人和用人尤为重要,用人应该用其长。以长取人,不求完人。在生意场上,最大的本事应该体现在用人的本事上。

胡雪岩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不要奢求每个人都是天才,只要是人,就有两面性,就如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却不如耕牛能拉犁一样。人既然有长处有短处,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而尽量避免其劣势。

胡雪岩之成功,离不开他以金钱手段对权势人物的大肆收买。但是,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商人,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胡雪岩的成功,应有大半归功于其用人和识人。只有识人才能用人,只有用对人才能够创造价值。胡雪岩的用人之道,对于今天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仍有莫大的借鉴作用。

1. 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

有些领导者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求全责备的心态。

比如,当某个职位出现空缺的时候,领导者想寻求一个理想的人物来接任,总觉得这个人这里有点欠缺,那个人那里有点不足,选来选去,最后却任用了一个才能平平的人。

中国人的用人传统,倡导德才兼备,往往太强调“德”,有时还过于看重资历、背景、学历、对上级的服从等,其结果常常使平庸之辈位居要津,尸位素餐,难有建树。而一些贤能之士却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欠缺而得不到任用,怀才不遇,长期受压抑。

但是,我们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做事有魄力、雷厉风行的人,很可能不重细节,有些粗枝大叶;而那些心细的人,又很可能遇事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那些老实卖力的人,脑筋可能不灵光,戳一下才动一下;脑筋太灵活的,又可能偷奸耍滑,办事不让人放心;也有的人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特殊的本领,在其他方面却非常差劲。

所以,生活中很难寻找到各方面都出色的全面人才,选用人才应该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贵在适用。

人才贵在适用,而非全才全能。商业活动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由合适的人才来承担。选择人才时,应该注意的是他是否能胜任该项工作,而不是与此无关的其他什么标准。

胡雪岩主张选才贵在适用,他对人才从不求全责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

例如,他把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败家子刘不才变成了具有特殊用途、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把叶种德堂因脾气耿直火暴得罪人而待不下去的“牛脾气”切药工“石板刨”提拔为大料房的头目,就是他不计人短、单看人长的用人观的成果。

胡雪岩对人才的选拔是如此,对下属的任用也是如此,从不求全责备,而是允许他们犯错误。

有一次,胡庆余堂的一个采购人员不小心把豹骨错当虎骨买了回来,而且数量不小。进货阿大(采购经理)知道这个职员平时做事相当牢靠,加上当时自己手上事情太多,没有多加察看就把豹骨收进仓库。

一个刚提拔的副档手(副经理)知道这件事后,以为自己升迁的机会到了,就直接向胡雪岩打了小报告。胡雪岩马上带人察看这些药材,发现确实弄错了,就下令把豹骨销毁了。

得知自己的失误给药店带来重大损失,进货阿大非常惭愧,还没等胡雪岩发落,就主动递上辞呈。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胡雪岩不但没有炒掉他,而且连责备的话也没有,甚至还帮他开解说:“谁没个错啊?忙中出错,在所难免。”

阿大感激涕零,从此以后,他在进货时更加仔细了,对胡雪岩也更忠心耿耿了。而对那位自以为举报有功、等着奖赏的副档手,胡雪岩却发了一张辞退书。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身为副档手,发现伪药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已是渎职,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用了此类人,会造成彼此隔阂。

胡雪岩为了让下属放开手脚,经常告诫他们不要怕犯错误。阿珠的父亲老张在妻子和女儿的鼓励下,接受了胡雪岩的聘请,回到湖州开丝行。老张本来就是一个老实、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回到湖州既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也不敢拉开架式。胡雪岩几番催促,要他赶紧找一间气派、宽敞而且临街的房子搬家。他却一拖再施,直到胡雪岩到湖州,他一家人还住在一条偏僻深巷的狭窄屋子里。

老张不肯搬家,一是考虑搬家是一件麻烦事,需要时间;二是怕搬家之后,场面拉大了,自己照应不过来,难以收场。

胡雪岩很了解老张的脾性,就耐心地开导他说:“只要丝行开张,我们就有进账。因此,要勤、要快。事情只管做,做错了不要紧,有我在,错也错不到哪里去。”

胡雪岩这番话也是他用人所奉行的一条重要原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经营者要想属下放开手脚做事,必须允许他们犯错误,不犯错误的商人只能是一座雕像。

同类推荐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热门推荐
  • 我的故事不是传说

    我的故事不是传说

    一所世界上让所有人胆寒的恐惧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活着从哪里走出来?不管你在外面的世界多么的重要人物,也不管一方霸主,就算你是亿万富翁到了哪里也没有用?那是一个有120个国联盟成立监狱?
  • 九命奇冤

    九命奇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小修士

    异界小修士

    带着大量的修真功法到了异界,打下了一片天地和...后宫,还成了人们敬仰的神祇,看看主角逍遥世界..........简介是浮云,可直接略过看正文
  •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僵尸,系统,装逼,打脸。。。大概三四天一更新,也有可能一周都有可能一月,反正看情况!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话江湖之清茗寒时雨

    话江湖之清茗寒时雨

    大漠黄沙,一座客栈三个人原是潇洒一生,只是老天怎么会这样轻易放弃对命运的捉弄,上一辈的恩怨总是要有人来偿还,而这一代的情缘还是要有一个了断。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商务谈判概论、谈判学理论简介、商务谈判开局、商务谈判的报价、商务谈判的议价、商务谈判的僵局及让步、国际商务谈判等。
  • 文明探谜

    文明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蒲松龄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用主人翁的特殊人生告诉读者,在荆天棘地的社会中,人如何生存?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如何发展?怎样面对人生逆境,置于死地而后生?怎样把人生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怎样飞黄腾达?怎样发财致富?怎样对待“爱情”、“财富”、“地位”三个永恒的人生难题?聊斋人物的人生阅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对现代人仍有启发借鉴作用。
  • 金并

    金并

    阴云密布的哥谭充满罪恶的街头巷尾“该死的小虫子!我一定要杀了你!”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蜘蛛侠-平行宇宙)版威尔逊-菲斯克先生又称“金并”暴怒的看着周围高楼耸立,尽是怪异的哥特式建筑。愤怒的将眼前的一切砸的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