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00000033

第33章 通 活 融 满,胡雪岩红顶巨擘成名路(2)

更难能可贵的是,胡雪岩在对人的问题上从来不吝惜钱财,显示出他对人的一种真正的尊重。比如,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设有“养俸”、“阴俸”两种薪水。“养俸”,类似我们今天所谓的养老退休金。胡庆余堂上自“阿大”、档手,下到采买、药工以及站柜台的伙计,只要不是中途辞职或者被辞退的,在员工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工作之后,仍由胡庆余堂发放原薪,直至员工去世。而所谓“阴俸”,则是针对为胡庆余堂的生意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雇员来发放的。胡雪岩规定,这部分雇员去世以后,他们在世时的薪金,以折扣的方式继续发放给他们的家属,直至这些家属们有能力维持与该雇员在世时相同的生活水平为止。如此优厚的待遇,对于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常言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在生意场上,得力而忠实的朋友可以说是刀上之刃。为打磨刀上之刃,当然非常需要也值得花钱了。

2. 古道热肠,帮人帮到底

义气,是胡雪岩悟透人情世故、结交世人的一帖应世良药。正是由此而来的慷慨好施和侠肝义胆使其能够广结善缘、事业有成。

胡雪岩并非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念念不忘别人的回报,但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例如,郁四在去湖州的路上与胡雪岩结为知己,他们在生意上合作真是所向披靡。正当二人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番事业时,郁四却因为自己的家事而几乎对生意丧失了信心。他颓废至极,甚至想到了死,对做事更是打不起半点精神。胡雪岩闻此消息,先是派陈世龙前去打听消息。后来,胡雪岩终于还是放不下心,丢下生意亲自由上海回到湖州,专为看望一下“四哥”。光是这一举已令郁四感动不已。这一天,郁四也感到前所未有的高兴。心事诉完之后,胡雪岩考虑到必须帮助郁四把家事料理好,否则绝非长久之计。原来,事情缘于郁四长子的去世,而已出嫁的女儿又回家夺家产。郁四身边有一位相好的女人名叫水晶阿七,因不是郁四的发妻而不能分家产。如果水晶阿七以后生下郁四的后代,她就有权分得郁四的一份财产了。

郁四的女儿害怕的就是这一点,便想方设法要把水晶阿七赶走。她在父亲郁四身边不停地数落水晶阿七的不是,甚至不惜造谣中伤。郁四听信女儿的谣言,把水晶阿七休了。从此,不仅阿七痛苦不堪,郁四的日子也过得懊丧之至。从心底而言,郁四是极不愿叫阿七走的,但事已至此已无法挽回。胡雪岩马上就有了解决办法。胡雪岩根据郁四的自述和陈世龙提供的秘密消息,为郁四出主意。先让郁四拿出一笔钱打发已出嫁的女儿,叫她以后别再指望得到任何好处。然后,胡雪岩为郁四和阿七安排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洽谈”。由胡雪岩出面,请阿七到一个事先安排好的场所里“谈判”,劝说阿七回到郁四身边。郁四躲在胡雪岩身后,用帘子相隔偷听。胡雪岩通过与阿七交谈,发现二人彼此心系对方。余下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胡雪岩通过巧妙安排,解决了郁四的家务问题,成功地令郁四恢复了讲义气、直爽、乐观的性格。

还有一件事,金华火腿之所以闻名于世,与“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有关。

胡雪岩因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功勋卓著,因而受到左宗棠褒扬并奏明皇上,朝廷赐穿黄马褂,封他为“红顶商人”。一个叫姜德荣的绩溪商人经营着名叫“新味和”的火腿行,他为了扩大自家火腿声誉,有心想找胡雪岩做靠山。这年寒冬,姜德荣精心腌制了八只优质火腿,大年初二亲赴杭州送到胡府。因原本是乡亲,大年初二就送来上等火腿,胡雪岩十分高兴。凑巧,这日胡雪岩宴请杭州抚台,姜德荣送的火腿正赶上机会。胡雪岩当即吩咐家厨蒸腿下酒。那火腿是精工细作的,味儿格外香,深得胡雪岩和抚台的赞赏。至此,金华火腿在杭州一下子有了名气。一次,胡雪岩要上京城办事,特吩咐姜德荣备上火腿二百只,带到京城馈赠官吏。京城的官吏与胡雪岩关系甚好,一收下便忙着煮食,吃后一致赞其味美。自那以后,姜德荣制作的金华火腿很快名扬京城,并通过众官吏之口,传入皇帝耳中。皇帝一道圣旨,御封“金华火腿”之名。从此,“金华火腿”便名声日盛。

能够赢得许多朋友的真心帮助,除精于谋划之外,还在于胡雪岩的古道热肠、侠肝义胆,始终抱着与人为善的行事原则。由此可见,真是“善有善报”啊!

3. 赈灾济世,善名远扬

商人以逐利为职业,传统的意识中商人是狡诈和悭吝的代名词,甚至在感情世界中,商人也被定位为“重利轻别离”的角色。事实上,历代不乏义利两立的极为明智的商业经营者。他们非常善于用余财热心资助慈善、公益事业,结果往往因此善名远扬,在事业中得到更大的回报。

胡雪岩作为清末的红顶商人,富甲一方,他也沿袭了历代良贾的优良传统,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

胡雪岩的家乡钱塘江,古称浙江、罗刹江和之江。

一个多世纪前,钱塘江每逢梅雨季节,水流湍急,疾驰直下,如离弦之箭,同时海潮从鳖子门涌入,二者交汇形成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钱江潮”。急流与海潮相遇使得钱塘江的水文异常复杂,江中流沙多变,历来为航旅畏途。晚清时,钱江两岸的人们靠渔舟过江,出门必须选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好日子。有人要渡江,家中亲人常常事先祭祖求神,祈祷平安。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无法保证平安渡江。

当时,由于钱塘江杭州段没有桥,浙江绍兴、金华等“上八府”一带的人进入杭州城都要从西兴乘渡船,在望江门码头上岸。当时的叶种德药店设在望江门直街上,由于过往的行人特别多,生意非常兴隆。而胡庆余堂则设在河坊街大井巷,顾客主要来自杭嘉湖等“下三府”,很少有“上八府”一带的顾客上门。

为了解决钱塘江两岸旅客渡江的困难,胡雪岩捐银十万两,主办钱江义渡,并立下誓言说:“此事不做则罢,做则一劳永逸,至少能受益五十至百年。”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胡雪岩曾亲自到码头向船工们调查情况。当时,一位船工冲口而出:“要让上八府的人改道进杭城,除非你把这个码头搬个地方!”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决定要把码头搬到胡庆余堂的店门口,改变地理劣势。

胡雪岩又沿江实地考察,了解到从西兴上船过江,航程远,并且江上风浪大,容易出危险。胡雪岩选择了三廊庙附近江道较窄之处,决定在这里投资兴建“义渡”,把船码头“搬过来”,让“上八府”的人从此改道由鼓楼进城。

码头很快就修好了。胡雪岩又出资造了几艘大型渡船,不仅可载人,还可以载车和牲畜,全部实行免费渡江,又快又稳又省钱,上八府的人闻讯无不拍手称好。这一来,胡庆余堂在上八府顾客中的知名度提高了。由于上八府的旅客改道由鼓楼进城,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就转为优势了。

胡雪岩开设义渡后,江边设有趸船,以便过客待渡,渡船每天航运十余次,一般顾客分文不取,能够干苦力的人来过渡时须代船夫服役片刻。由于胡雪岩设义渡是众人受惠之事,干苦力的也乐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令人称赞的是,钱塘江义渡还备有救生船。遇有风高浪急时,渡船停驶,救生船便挂了红旗,巡游江中。若有船只遭遇不测,便飞快驶过去实施救援。

开办钱塘江义渡使胡雪岩的善名在浙江附近几省不胫而走。而且义渡加强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胡雪岩的事业发展也大有裨益。

事实上,胡雪岩所做的慈善事业还有很多。晚清时期,各地有灾荒发生时,胡雪岩都踊跃向朝廷捐赠赈济。山东大水灾,胡雪岩一次就捐出二十万两银子。不但捐钱,而且捐粮食、捐棉衣、捐药品。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寒,自身经历坎坷。他深知,天灾人祸的时候,每多捐一两银子就能多救一条人命。浙江收复后,胡雪岩谒见左宗棠,报告朝廷说自己已经采置粮食万石,运抵杭州。左宗棠当时讲明军饷有困难,战乱刚刚平定,官府财库亏空,恐怕采购粮食的费用一时不能兑现,需要拖欠。胡雪岩听后,随即表示,购粮所垫的十万两银子全部报效朝廷,不用官府再还。作为一个商人,能够在关键时刻舍私利而取大义,慷慨捐赠军粮,这使左宗棠大为感动和佩服。他在上奏朝廷的折子中称胡雪岩“实属深明大义不可多得之员”,语多褒扬,恳请朝廷对胡雪岩进行“破格优奖”。

胡雪岩虽然捐献了十万两银子,但却赢得朝廷的嘉奖和封疆大吏左宗棠的信任,拥有了左宗棠这位官场中的靠山和朋友,并为他事业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

作为商人,胡雪岩并不是见利忘义。胡雪岩为人处世往往能从大局出发,为朋友甚至是为素不相识的百姓着想。因此,他屡行慷慨侠义之事。当时的人尊称胡雪岩为“胡大善人”,正因为他“善”名远扬,人们都愿意与他做生意,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红红火火几十年。

最令人们称赞的是,胡雪岩在杭州城收复后,自掏腰包炮制中药防治瘟疫,开设粥厂赈济百姓。胡雪岩在这一点上确实有超过同时代人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

清军攻破太平军占领的杭州城后,胡雪岩受托处理善后事宜。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掩埋尸体。由于当时杭州城战事已经持续一年有余,横尸遍野。如果不妥加处理,必招瘟疫大肆泛滥。太平军守不住杭州城,原因之一就是瘟疫肆虐,染病并死亡导致太平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胡雪岩早在上海时,漕帮的朋友尤二就曾提醒过胡雪岩早作防治瘟疫的准备。故而杭州一收复,胡雪岩就带了大批银两采购到一批防治瘟疫的药品,随船运到杭州。

一进城,胡雪岩便先派人把杭州的老中医都请了来。胡雪岩亲自挑选了几十个精壮的小伙子,由老中医监督,日夜不停地炮制成药。然后,派人把这些药分送城内各点,或发放,或熬成药汤,任人免费索取。杭州城内染了瘟疫的人数,果然一天天地减少。

其次是大量地开设粥厂,赈济灾民、饥民。胡雪岩此时自掏腰包,拿出几万两银子,派人从上海等地源源不断地把粮食购来。胡雪岩在杭州城内各要道口设了大小二十几个粥厂。一时间,全杭州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个名叫胡雪岩的大老板,在杭州城内广行义举。当时,便有人称他为“胡大善人”。不久,胡雪岩赈济灾民的善名便传到附近各省。

本为精明生意人的胡雪岩由杭州的瘟疫想到了全国各处的战场。他记得左宗棠曾在军营中向自己诉苦,说瘟疫一来,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整个人马上就跟丢了魂儿一样,就别指望能打胜仗了。况且自古以来,战场必多有死伤,受伤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免不了发炎化脓。如果战事吃紧,一拖再拖,伤者多半也会垮下去,甚至落下终身残疾。

于是,胡雪岩设想,如果按杭州的做法,将既简便又有效的药送到前线军队,人们岂不少受苦?胡雪岩找到刘中医,刘中医答应试一试。不过,刘中医要求再增加一些人手,因为以前是为杭州百姓做药,人数少,距离又近,可以慢慢来不太要紧。但如果为军队做药,而且是几十万人的大军队,帮忙出力的人必须不少于四十人。胡雪岩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告诉刘中医,他准备开一家药店,由刘中医来主持。说办就办,胡雪岩对认准的事马上就付诸行动,

不久,药店就正式营业了。药店名称叫做“胡庆余堂”。这家药店在刘中医的亲自指导下,配制出“红灵丹”、“辟瘟丹”、“诸葛行军散”等许多种用于军队的应急中药,送呈曾国藩、左宗棠军中,作行军之备。

刘中医因为胡雪岩非常看重自己的医术和人品,自己的医术终于得以施展,故而感到十分快意。为了感激胡雪岩的知遇之恩,刘中医邀请远近好友,齐集杭州城。各位中医向来敬重胡雪岩的名声与为人,都以胡雪岩为楷模,听说现在胡雪岩开药店是为了报效朝廷、广济众生,个个都摩拳擦掌,拿出祖传秘方,精心研制。

不久,左宗棠来信表示对胡雪岩的感谢,说所送成药,效果奇佳,军中将士征战沙场时纷纷将此药藏在身上,个个没了后顾之忧。最让胡雪岩得意的是,左宗棠在信中提到,曾国藩也曾来信盛赞胡雪岩的这项义举,希望胡雪岩多多赶制,送往军中。

胡雪岩受到鼓励,愈发觉得老中医对于药店的重要。胡雪岩对刘中医说:“刘先生,我有一个想法,想专门拿出十万两银子,广征天下古方。”

刘中医听了胡雪岩的设想,十分兴奋地说:“雪岩兄一番古道热肠,我定拼了这把骨头,尽力配制出好药。”

胡庆余堂的北京分店开业不久,正值全国举人进京赶考。胡雪岩考虑到当时盛夏,进京赶考的学子们的住宿与饮食都成问题,极容易患痢疾等流行病。胡雪岩于是决定对每位考生免费奉送两枚药丸,如有不够者可以随时到北京药房分号去领,地址写得清清楚楚,药房号更是显眼易记。果然,有胡雪岩的神药相助,当年学子中患痢疾等流行病的比往年大大减少,胡庆余堂的名声在北京也是越来越大了。由于学子们用过胡雪岩的药丸后感觉非常有效,等这些学子们回到家乡,每逢遇到诸类疾病,便纷纷向人推荐胡庆余堂的药。渐渐地,胡庆余堂的名号就享誉全国了。它与历史悠久的“同仁堂”齐名,两堂一南一北,俨然又是“北票南庄”的格局。

在当时,胡雪岩行事这等深远,别人只看一步的地方他可以看到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步;在事业发展的眼光上,别人可以看到一省一地,胡雪岩却能看到全国,甚至可以看到国外,实在令人钦佩。

如果说胡雪岩为人慷慨侠义与他做生意需要拉拢各种人有关,但这种做法对人并无害处,而且有益于社会。更何况,胡雪岩一生中做的慷慨侠义之事既有在商业上的,也有与商业无关的。

胡雪岩在杭州城内设粥厂,施粥救人,一时“胡大善人”的声名远播。

后来,胡雪岩想请刘不才来开一家以济世扬善为旨的胡庆余堂。一来挽救当时已经嗜赌成性却曾有“神医”之名的中医刘不才,为他找一条好的出路,而这也是刘不才多年的心愿。二来刘不才手上有几方极为神秘的祖传秘药,这是无论花多少黄金珠宝都买不到的。当时,胡雪岩刚娶到刘不才的侄女芙蓉不久,可以说开这家药店一半是为了芙蓉。胡庆余堂卖药赚的钱并不多,遇到买不起药的贫苦人家就白送。后来,胡雪岩还专门定了几种小巧又有奇效的药为赠品,每天都有人来药店取药。因为胡雪岩慷慨好施,常救助贫苦的穷人,胡庆余堂药店的名声越来越大。虽然药店没有为胡雪岩赚很多钱,但他做其他事情或生意时,因为在社会上口碑好,无不进行得非常顺利。

由此看来,只要会做人,尤其是会做善事,成事是多么顺理成章!

同类推荐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张居正传

    张居正传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荆州府江陵县出生,而他的祖籍却并不是在这里。张居正的家谱十分简单,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张居正在他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里记载,张家族谱上的远祖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名为张关保。张关保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后人,家住凤阳府定远县,就是现在的滁州。张关保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与明朝的开国名将李善长也是同乡。在元朝末年张关保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和乡亲们一起造反。在这期间,张关保一直追随朱元璋打天下。
热门推荐
  • 人生如画

    人生如画

    冯涨础的家属于“三和居委会”管辖。居委会干部们都知道本辖区里有一对名叫冯涨础和俞金妹的退休老人,特别有爱心,多次用稿费扶贫捐款。一次,老两口读报时发现有位农民工遇到了难事需要帮助,立即就献上一笔捐款。但干部们并不知道他的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突然有一天,发行量近百万份的《上海老年报》上的一篇题为《丰收永远属于勤劳者——老劳模、画家冯涨础逸事》的文章引起了居委会干部们的注意,文章介绍了冯涨础在大西北、上海两地教书育人及潜心美术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写出了作者深深的敬意与祝愿。
  • 剑歌九霄

    剑歌九霄

    太平盛世时,是侠以武禁。可在这个战乱四起,动荡不安的时代,总是需要有那么一群侠士会挺身而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手中的剑不能保护所要保护的人,那还不如趁早丢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帝权术

    女帝权术

    一次意外的爆炸,她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场爆炸之中,没想到醒来后却已经重生穿越了。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所有的天马行空,只为和你相遇,千年之后,不悔曾经深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从当学徒工,到救了水手朱赫来走上革命道路,再到后来革命胜利后为祖国建设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就像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而是在残酷的搏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精力全部耗尽之前;他从没有离过队。就算他的身体彻底垮了,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也要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使生活充实而有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道血行

    仙道血行

    这是一个小人物在修仙界挣扎奋斗的故事,没有金手指,没有外挂,本以为只能平平淡淡过一生,却因为一场天大的机缘,让这个小人物的心思有活络了起来。ps:说明一下,这里没有金手指是指没有掌天瓶那种级别的玩意,不知道特殊功法到底算不算金手指
  • 流离火

    流离火

    毕业前夕,左手因对爱情绝望,与苦恋他的许小坏有了一夜情。他与十八未能成形的爱情,在所有人的混乱与仓皇中诀别。
  • 我们不问岁月,只愿意活得任性

    我们不问岁月,只愿意活得任性

    任性,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这个充斥着危机、面临着诱惑的社会上,守住真我,用心去活。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奢侈的日子,后来又变得一贫如洗。那段过去的时光,便是青春。四个主人公,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织成蜘蛛网,时间在上面爬行。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笑过、哭过、伤过、痛过,他们与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一样,在任性的青春里品尝着喜悦与得意、疯癫与疼痛。幸运的是,不管命运最后将他们置于何处,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不管曾经被撕裂的伤口有多深,他们依然勇敢任性地活着爱着。
  • 二十世纪的末班车

    二十世纪的末班车

    2015年,时年20岁的我突然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丝痕迹。每个人都是一本传记,但是总会有被遗忘的一天,如果能用文字把这些独特的经历记录下来,那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便有了《二十世纪的末班车》。对于一本书,作为作者,我的愿望可以有很多。当然也希望能写出一部名著,但是纵观古今,各种名著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各种学科的阅读题。学生时代的你,是否曾经也很反感做有标准答案阅读题?因此,为了避免我的作品造成不良影响与影响学生前程,本人在此严正声明,禁止将本作品通过任何形式用于任何学科的阅读题!不过,看似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至少,这还不算是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