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00000002

第2章 大清出了个胡雪岩(1)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特殊时期容易造就特殊人物,而特殊人物又能在历史画卷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朝发展到道、咸年间,旧的格局突然受到冲击。洋人的坚船利炮,让一个自以为至尊无上的帝国大吃苦头,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十几年的内乱。这个时候,胡雪岩粉墨登场,他驾驭时势的能力堪称绝代,因而能够先人一着,从容应对。和纷乱时事中茫然无措的人们相比,胡雪岩的优势便显现出来。

一 胡雪岩的那些事儿

在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度,在大清这座大厦即将倾颓的时候,胡雪岩却如霹雳一样横空出世!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成功商人”寥若晨星,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经商是“贱业”!

中国过去是个重农轻商的国度,古代的四大行业,士农工商,商业是排在最后的。一提起商人,人们便会想到“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之类,从对商业和商人的歧视这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史记·货殖列传》是古代唯一一篇专门为商贾立传的作品,这在当时和之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可谓惊世骇俗。虽然司马迁的思想是先进的,但迫于世俗的压力,他特意将《史记·货殖列传》放到全书的最后,以示商人地位连算卦、看相的都不如。即使这样,他仍为一些“正人君子”所不容。如班彪、班固父子便认为司马迁为商贾立传是“轻仁义而羞贫穷”、“崇势利而羞贱贫”。

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古时的统治者都重农轻商,商贾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低,商业却仍是致富最快、富有吸引力的一个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了一句当时的俗语:“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句商谚所总结的规律,可以说亘古不变,直到今天也不过时。

根深蒂固的“贱商”思想导致了中国商业活动的长期停滞,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中国商人顽强地生存着,那几颗“晨星”至今仍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回顾一下他们的经商历程,总结一下他们的商业经验,对今天应当不无裨益。

1. 先辈们开创了“仁义经商”之路

据史籍记载,在胡雪岩之前,我国曾出现过几个极具影响力的巨贾,他们是商祖陶朱公、儒商鼻祖端木子贡、治生祖白圭、白衣天子沈万三。

在民间,范蠡被公认为“商祖”,受到经商者的参拜。在历史上,经商成名的人颇多,比范蠡早的经商者也有不少。但是,“商祖”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陶朱公,即范蠡。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韬光养晦之计策,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帮助勾践回国,成为辅佐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范蠡萌生退意。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今山东的定陶县)定居,自称“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出非凡的经商才能。在十 九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但他仗义疏财,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好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界的楷模。

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即孔子的学生子贡,他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在理财经商上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居奇,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为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白圭,东周洛阳人,因擅长经商致富而名满天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对其事迹有详细记载,并称白圭为“治生祖”。白圭认为,一个商人要具备“智、勇、仁、强”四个条件,这也可以说是他之所以能经商致富的要诀。“智”即要有权变;“勇”即要决断;“仁”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强”即坚守时机。他曾这样说过:“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白圭是一代商业大师,后世商人把他尊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封白圭为“商圣”;民间称白圭为“人间财神”,并设神牌供奉。

白衣天子沈万三,名富,字仲荣,元末明初人。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

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后得到汾湖陆氏巨资,更由于“治财”有方显示了他出色的“经济管理”才能,有了致富的本钱和根基。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

2. 胡雪岩的侠义经商之路

古人认为:“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意思是,一个农夫不种地,就有人挨饿;一个农妇不织布,就有人挨冻。还认为商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倾轧,出奇制胜,甚至坐地分肥,不劳而获,比比皆然也”。因此,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甚至于规定经商的人永世不得为官。到了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这种状态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然而,“侠商(左宗棠谓之侠义)”胡雪岩的出现,不仅延续了古代巨贾们的仁义经商理念,而且把它们发扬光大。他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并一举打破了“经商不得为官”的桎梏,官至二品顶戴,服至黄马褂。

从“布衣平民”到“红顶巨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现在,就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胡雪岩的奇迹历程。

胡雪岩1823年出生在安徽绩溪县十都湖里村。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人推荐进钱庄做学徒,从扫地、倒“夜香”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这一时期,胡雪岩认识了已捐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的王有龄。

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王有龄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有龄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谋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他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了许多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合作,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胡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王有龄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失掉城池而自缢身亡,之后胡雪岩又结识了左宗棠。

1862年,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饷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

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塾,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一来,财源广进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胡雪岩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结识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千余人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在同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左宗棠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一来,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兼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

1876年,胡雪岩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十余亩建成胶厂。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药方四百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雪岩亲书“戒欺”字匾,教诫伙计“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制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余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短短四年,胡庆余堂的资本就发展到白银二百八十万两,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辉映,得到“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美称。而胡雪岩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除了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书写了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借洋款救急。只有这样,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才能落在胡雪岩肩上。

胡雪岩通过上海汇丰银行一个帮办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计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终于帮助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在功成名就之后,胡雪岩并未忘记他的发迹之地——杭州,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善事。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并设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因而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捐送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已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到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可见他行侠仗义的仁厚之心和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紧紧把握住“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收复新疆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使用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

二 胡雪岩的那个时代

时势造英雄。回归历史的现实,一个最适合英雄大展身手的平台已经搭设完毕。

如果我们撇开胡雪岩个人的经营谋划,看一看胡雪岩不得不置身其中的时代背景,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欣赏胡雪岩所独有的经商能力。

胡雪岩所处的时代,客观地讲是一个老朽的秩序突然断裂、世人忽然堕入一片混沌、茫然不知所措的时代。胡雪岩之所以特殊、引人注目,就在于对混乱的时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坚信帮助官府维持秩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一信念最终证明是正确的。

那么,混乱的秩序是怎样混乱呢?别人都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相比之下,胡雪岩的信念和手段是正确的呢?

1. 纵看历史:经济发展势不可挡

明代晚期,中国江南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自发地反对管制、要求更多的商业自由权(包括自由择业、自由流动、减少赋税、减少关卡)的斗争已经出现。管理体制的王朝和官僚阶层能对这种要求作出妥善之安排,一种较新的社会生存方式极有可能自然出现。

正是在这个时候,满洲人铁蹄入关,整个社会的资本萌芽突然受到阻遏。北方游牧的生活方式,一下子打乱了南方的商业活动。

清朝初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圈地,圈地的目的不是用做放牧、养畜、交换,而是用做休闲、娱乐,这一现象一直延伸到清朝中叶。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皇家狩猎场承德就是其代表。

这种圈地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新兴的商业不可能有自己舒适的发展条件,一切都必须服务于一个新的帝国,而不是服务于一般市民。

上述现象,就是史学界公认的清军入关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清军入关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被迅速切断。为了加强其统治,清政府又祭起了黄老之治,并不时佐以大棒。

但是,商业的生机总是不可阻挡的,只是这一时期中央集权也对其无孔不入地加以干涉。因此,所有的商人都必须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自己赢利的活动不被这个官僚机制所限制。

要想保证自己的商业活动正常地进行下去,有两种办法:一是时时提防,二是打通关节。

总的来讲,纯粹用第一种办法,生意一定做不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权干预和官僚腐败的坏处。所谓的提防,无非是提防能够管辖你的人不要影响你做生意,不要瓜分你的利润。集权干预体制却恰恰保证了几乎所有相关的当权者(哪怕最小的哨卡营官)都有权来干预你。

第二种办法意味着,介入到集权体制中,以一定的利益换取保护,保证你在一定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由。只有这种办法,才是集权时代唯一可能行得通的办法。

说它是可能,那是因为,必须保证这种集权不至于因为非常状态而使你的投靠者无力保护你。也就是说,必须保证,一个商人以利益所换取的保护能够有效。

当然,我们会很明白,只要一个商人投靠的保护者管辖的范围、能力足够大,在其管辖范围内,商人的赢利活动就足够自由。

这其实是经济学中的问题,不过,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近代的大商人中,大部分是官商、买办商人或两者兼而有之。

同类推荐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全6卷)

    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全6卷)

    这部是记述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而充分地记录了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等。《年谱》如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从这部年谱中,可以了解毛泽东在这27年间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到几乎每一天的情况。《年谱》体现了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相统一,以档案材料为依据,采用客观记述方法,发表了大量未编入毛泽东著作集中的讲话和谈话,内容十分丰富而翔实。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本书分为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卫铄、王献之等部分。
  •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

    威廉·曼彻斯特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家族四代人的生活,从在北达科他州兜售药品的“草药医生”大个子比尔·洛克菲勒,内向冷酷、沉默寡言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到扭转家族声誉的腼腆、热情、博爱的小洛克菲勒及活泼开朗、极具说服力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创造辉煌的历史。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领主纪元

    网游之领主纪元

    在全民游戏的时代,本来混的并不怎么样的刘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五年前,《领主纪元》刚刚开服的时候,依靠这脑海中未来的记忆,名将、美女、隐藏兵种,还不是应有尽有。
  • 恃宠而妻:骄夫难伺候

    恃宠而妻:骄夫难伺候

    “程晓薰,我口渴!”“你不是才喝过饮料吗?”“可是我想喝咖啡了!”……“程晓薰,我饿了!”“刚刚派对上你可一直都在吃东西啊。”“谁让我肠胃消化快呢!”……“程晓薰,我想吃冰激凌!”“大冬天的,我上哪去给你弄冰激凌去呀?”“那我不管,找不到你就在门外蹲一整夜吧!”……“程晓薰!被窝冷了!去给我暖床去!”……“柯凯宸,你等着!等我赚够了钱,一定会摆脱你的魔爪的!”三年前,她为了追求财富抛弃了他,三年后,命运的齿轮再次旋转到同一时刻时,两人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穷困潦倒的小子不再只有被选择的权利了,而她、却忘记了自己曾深深的伤害过这个男人!“九千万!包养你,成为我的奴隶……”
  • 隔壁住了个小可爱

    隔壁住了个小可爱

    【可爱百分百】【甜宠百分百】—“你好笨,这道题都能写错。”“这个都学不会,你好蠢啊。”面对这旁边这尊学霸的毒舌竹马,困困包林乔熙脸上笑嘻嘻(心里实则妈卖批),要不是母亲大人下了命令,强颜欢笑:我忍。“陆大佬,陆祖宗?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呢?”只要这话一出,准是困困包林乔熙在哭唧唧的学数学。每次一听到小隔壁甜糯糯的喊他,陆靖辰心里春意荡漾,但却表面总装着一副高冷毒舌的外表来怼她。俗话说: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埋头苦干着数理化的困困包林乔熙,一边在小本本记下,“今天又是陆靖辰大坏蛋欺负我的一天。”字正腔圆地在小本本上又画了一个正。直到她身边开始不断出现一朵朵桃花,他开始慌了。“今天你想吃什么呢,小祖宗?”“今天咱先写这两道题就休息了,可以吗小祖宗?”【校园小甜文,甜宠!】【√日更】【陆大佬&林可爱】
  • 白璃的末日纪传

    白璃的末日纪传

    暑假来到学校却经历丧尸爆发能否解救自己的亲友,守护末世最后的爱与正义?将他送达目的地成为世界的解药
  • 渐生情

    渐生情

    江氲是个不受老天爷待见的人,她的命运,迂回曲折,惨淡还是惨淡。先亡父后亡母,幸而有个胞兄,没出三个月,发烧、肺炎也死了。所以人们都说她是个刻薄命,这辈子情缘淡薄,不容易得偿所愿。年少时她喜欢乔未,少年气质清越、从容和郁,比同龄人多出一副正经模样。江氲喜欢看他背着书包走在林荫路上的,也喜欢他捏一只钢笔写一手好字的样子。不过整个幼年到少年江氲只和他说过三百零六句话,这其中除了班里一起参加的两次合唱比赛,就只有“江氲交物理作业。”和‘乔未你的数学试卷。’这类了。后来江氲离开了A市,结束了一厢情愿,又遇到了半生夙敌——阮静余。阮静余,他是江氲养的白眼狼,吃江氲的喝江氲的,还总给江氲甩脸色。阮静余的心思明晃晃的挂在那里,不用揭开,见过的人都知道,关于江氲。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他是诗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前世她一心修炼,不问世事,却被最亲近的人追杀致死重回十几年前,她变异灵根,身怀异宝,逆天改命,祸乱天下渣姐来袭?滚一边去,姐一会收拾你。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哪凉快哪待着去。渣爹被抓?还出卖她?喂,你们几个绑匪记得撕票?!不过一直缠着她的这个男人是从哪冒出来的?某男看着旁边抢宝的某女:“丫头,你想要什么?本尊送你。”某女:“本姑娘想要你死!”某男勾起嘴角:“本尊更想与你欲仙欲死。”
  • 一壶温酒画眉山(全集)

    一壶温酒画眉山(全集)

    沈眉山的高中生活只有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了,那就是,温酒。因为只有你,能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毫无存在感的我。环境使然让她对一切充满了畏惧感,而温酒生性的温和让她渐渐对周围放下戒备。因戏结缘,因戏生情,究竟是因为戏,还是只是因为那是你?
  •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只手遮天的摄政王忽推新政某女为谋生计,混水摸鱼结果一入王府误了终身从此节操成了路人……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