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25600000001

第1章 大波(1)

来源:《江南》2017年第01期

栏目:中国往事

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

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由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蒲殿俊是最早知晓朝廷将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的少数几个四川人之一。诏令下达的当天,他正在北京。身为四川谘议局议长的蒲殿俊,此番和副议长萧湘一起来京,是出席一个重要会议。

这个会议对外的名义是第二届直省谘议局联合会,实际上是一个组党会议。近两年来,全国二十二行省谘议局都已兴兴头头开幕,且在地方事务中对政府的制衡作用愈益明显,筹组一个有着统一纲领的政党,正当其时。会议程序繁复,吵吵嚷嚷,从5月下旬开到6月初。一开始,他们想给这个党取名为帝国统一党,经梁启超提议,才正式定名为宪友会,选举湖南谘议局议长谭延闿为主席。开到中途,因铁路国有政策出台,谭延闿联合一帮湖南官绅前往都察院请愿,蒲和谭既是同年,又是好友,于情于理都要前往助阵。

蒲殿俊和谭延闿,都是1904年科举末班车的乘客,在那场告别仪式般的会试中,他们都有幸成了帝国末代进士。谭进翰林院任编修,蒲任法部主事不久,考取了公费赴日留学的资格,进东京法政大学读书。蒲1909年回国后,邮传部曾调充其担任交通传习所教务长,他没有到任,在宪政编查馆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适逢各省谘议局纷告开幕,他回到家乡广安州,被推举为四川省谘议局议长。

留学日本那五年,蒲的主要精力几乎全被家乡四川的铁路牵扯住了。川汉铁路公司成立于1904年,最初是完全官办的,虽然后来因地方绅商所请,吸纳了部分民间商业资本,但先天就带着官场的种种弊端与恶行,股本挪用,贪腐丛生。蒲殿俊发动川籍留日学生,募集到了三十多万两,拉起个“川汉铁路改进会”,自任老大,号召川人自办铁路,他执笔的《改良川汉铁路公司议》投书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据说深得赏识。

进士出身加留学东瀛的新派背景,使得蒲在四川的声望,几乎到了神一般的地步,“所至为设供帐,妇孺莫不知其名”。因此,当该省谘议局推举领导人时,蒲殿俊毫无悬念地成为了首任议长。其他两位出任副议长的,一位是有着帮会背景、人称“老舵把子”的川中名士罗纶,西充人;一位是曾和他一起留学东京法政大学的培州人萧湘。

蒲殿俊发现,川路公司的腐败,并没有因为改名为商办而有所收敛。商办只是挂了个羊头,卖的还是官僚资本的狗肉,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一纸委状、而不是股东大会任命的。蒲当选议长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以谘议局的名义对川路公司进行了一次整顿。四川的立宪派人与铁路的关系搅和得如此之深,在同样修着铁路的几个省份如湘、鄂、粤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铁路国有的诏令一宣布,蒲殿俊预感到,麻烦事来了。平心而论,国家接手铁路,早日建成有望,既可谋交通便利,又减免了川人负担,自是圣朝良策。然而令他忧心的是,谁来保证铁路公司的利益?这两年修路无多,用去的款子、投资损失的银子,加起来已是一笔吓人的大数目,新政策一来,这笔钱该谁来埋单?以精明著称的邮传大臣盛宣怀大人肯吗?脑子里架着算盘的度支大臣载泽大人肯吗?

“宪友会”还没闭幕,他再也待不下去了,给萧湘作了些交待,他告假提前踏上了回四川的路。出京前,蒲殿俊对湖南谘议局的一个议员朋友说:国内政治已无可为,政府已彰明较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我川人已有相当准备,望联络各省,共策进行。

话说得好听,脑子里盘算着的,除了银子还是银子。

四川收到铁路国有诏是5月11日。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收到文件,找来川汉铁路公司的董事主席和副主席,商议如何应对。董事局两位主席一个劲地向制军大人表达歉意,说一切要等蒲殿俊议长从北京回来再议,几个人谈了半日,硬是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川人迟迟没有发动,另一个原因是川汉铁路公司高层一开始对这项国有化政策并不感冒,甚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求之不得的。何以如此?原因还在银子。川汉公司虽在1907年转为纯商办,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疑难绝症并没有得到解决,内部的贪腐风气更加变本加厉。一年前,一个叫施典章的财务总管把公司闲置资金私自挪用,投入上海股票市场,在雪崩般的股灾中造成三百多万两本金的巨额损失。再加上各种开销和花费,筹集到的资金已损耗尽半。公司高层对铁路国有化政策一开始的态度是乐观其成,朝廷要办铁路,就把路权拿去好了,当然得先把这些亏空补回来才行。

一个叫邓孝可的报人在《蜀报》发表文章称:“今政府此举,就吾川人言之,尚不无小利”,“国有”未尝不可。对川路公司账面上现存的近千万资产,邓认为都应该留在川省用作建设基金。邓是川路公司股东,曾经留学日本,以梁任公门人自傲,又家境富有,他对此事的观点,足可以代表一大批绅商的看法。然而不久,他的态度竟来了个逆转。

蒲殿俊从北京回到成都召集川汉铁路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那次会议因筹备仓促,出席的股东们不是太多,省谘议局的议员们却悉数到场。会上形成的决议谓,铁路国有化可以有,但朝廷在推进时一定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必须先把公司历年花费、特别是上海钱庄倒账亏损部分还上,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偿还六成现金,再搭上四成股票,并把宜昌段所存现金700万两一并交由川人来打理。

中央政府会同意他们的讨价还价吗?很不幸,他们这回遇上的是帝国最精明的红顶商人、邮传大臣盛宣怀。5月的最后一天,盛宣怀与新任督办铁路大臣端方联名,向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发去一封电报。电文明确表示,川路公司想从中央拿钱,弥补经营不善或挪用、失误导致的亏欠,那是一点门都没有,至于在上海投资失败造成的三百万巨额亏损,国家更是不可能承担。

川人习气,服硬不服软,邮传部、度支部如此坚挺,他们总不能硬着跟中央扛。如果不出意外,四川的铁路国有化进程,应是步两湖和广东之后,辛亥年内得以解决。

川籍京官不少,据他们传回的模棱两可的消息,此次铁路国有化政策的颁布,实起于庆亲王奕劻与镇国公、度支部大臣载泽的政坛角力。

名头十分新派响亮的责任内阁总理,说白了也不过是从前的军机处领班大臣的化身。庆亲王行辈高、资历老、事务熟,深得隆裕皇太后和摄政王欢心是不假,可他都七十岁了,还要来当第一任的总理,也太恋栈了,度支部大臣载泽第一个看不过。载泽出洋考察过宪政,见过大世面,目下又掌管帝国财政,这首任内阁总理怎么说都应该由他这样的新派人士来当才对。载泽一派的谋臣密友,有盛宣怀、端方、郑孝胥三人,盛先前是李鸿章的幕友,以和洋人打交道起家;端方在直督任上因惊扰太后撤职,能量还是不容小觑;郑办过新政练过新兵,做到四品京堂,抱负也自不凡。这三人向载泽献策,要压过奕劻,为今之计就是要争取外力支持,多借外款,在抵押上多给他们好处。

于是有了盛宣怀代表邮传部向四国银行借款一千万英镑这事。说起来,这笔外资的引进还是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做了一半的事。当年老张之洞从比利时人和美国人手里收回粤汉铁路改为商办后,看到商办公司效率低下、贪腐滋生,心生后悔,向英德法三国银行签订了借款550万英镑的协议,商定年利率百分之五,专用于建造湖广境内粤汉与川汉铁路。但这项草约在张之洞去世后,就不了了之。此番旧事重提,谈判的接力棒传到了盛宣怀手里。

身为中国铁路的创始人,自1896年执掌铁路总公司以来,盛宣怀始终坚持铁路必须国有。即使在铁路商办叫嚣得最厉害的几年里,好多大僚都顶不住了,他还是认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引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在盛宣怀主持下,邮传部和四国银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盛宣怀实无愧于当时大清朝最精明的生意头脑之称,续订的合同条款比先前更为有利,年利率继续维持在百分之五不说,且所贷款项的半数以上可以存放在国有银行,而作为抵押担保的,是两湖的厘金盐税,压力也不是太大。

绅商们发现,他们不幸遇上盛宣怀这匹恶狼,也就意味着不可能从他的铜牙铁嘴里讨得分毫好处。明着对抗中央吗?诸位都是民望所归的绅士,有功名在身,有的还是钦派人员,肯定不能胡来。6月初,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协议的消息传到成都,铁路公司董事和谘议局议员们长长地吐了口气。既然中央不能把他们从极度亏损的泥潭中拉出去,那么,他们要玩一把大的,也是情非得已了。

这两年,朝廷以谘议局的名义训练地方宪政,议员们也都以民意代表自居,那么这时候把人民推出来,可谓适逢其时。祭起爱国这面大旗,以人民的名义发难,怕你中央不让步?

一时间,“卖国”“贪赃”几乎成了盛宣怀和他领导下的邮传部的代名词。被爱国热情点燃的民众以为,所谓铁路国有就是卖路,就是要把铁路的修筑权、管理权一并出卖给外国人,用借来的钱修的铁路所到之处,就是某国国权所及之地。他们认定,身为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签订这个合同,定是从中收受了数不清的好处。

一些原本对铁路国有持乐观态度的绅商,也来了个大逆转,反对朝廷的这项新政策。曾撰文欢迎国有化的邓孝可,一转身推出了一篇《卖国邮传部!卖国盛宣怀!》。文中称,自从读了这份借款合同,才明白盛宣怀的奸谋,并指责中央收走川路公司的七百万两资金是“夺路劫款”。这个记者以充满悲情和煽动性的语言在文中高喊:“四川非无人性、非属野蛮之血性男子,今可以起矣!”甚至号召与中央死磕到底。

看到各地议论纷纷,邮传部直接下达一个命令给各地电报局,严令不得收发“煽惑违抗”铁路国有政策的电报。国有化,也是一场舆论战,中央风险预估不足,已失先机,各地报馆暂时还封不了,把电报局给管起来,也可解一时之急。

6月17日早晨,位于城中闹市区岳府街的川路公司总部,聚集起了上千人。这座气势不凡的宅子,曾是雍正乾隆年间名将岳钟琪的府第,影壁后面是一个大天井,中间的一个戏台子正好作了讲坛。临时股东大会由川籍翰林院编修颜楷摇铃宣布开始,随后,铁路公司董事邓孝可登台发言。邓是个很擅长调动现场气氛的高手,说到一半开始抽泣,眼泪鼻涕齐下,会场气氛渐趋沉重。邓孝可热场后,登台演说的是谘议局副议长罗纶,他更具魅惑力的言词和哭声,释放出了郁结全场的不平之气。

一个叫郭开贞的少年挤在狂热的人群中,日后,他以“郭沫若”为笔名,记下了这癫狂的一幕。当罗胖子说到借款不只危害川人、也关系到国家存亡时,郭注意到——“坐在后面的多伏案而泣,巡警道派去维持秩序的警察亦相视流泪。会场几无一人不骂盛宣怀,无一人不骂邮传部”,那情形,就像人人都吃了药一般。他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个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的家伙,他的声音简直有一股魔力,把现场的所有人都“捏成了一团黏土”。

这如痴如狂的一幕过去后,罗纶接着说,川省人民要成立一个临时机关,一方面要联络本省的人,另一方面要联络外省的乃至全国的同胞,这个组织就叫川汉铁路保路同志会。罗纶的建议获得了“声震瓦屋”的赞成。众人公推蒲殿俊担任会长,但因蒲是省谘议局议长,不便出面,最后同意不设会长,下面成立总务、演讲、文牍、交涉四部。这四部人选,所负任务艰巨,必要时甚至是要冒风险的,会上不作选举,让有决心有勇气者自行报名,再由会众鼓掌通过。邓孝可笔墨功夫好,文牍部非他莫属,罗纶和一个叫刘声元的议员争着要当交涉部长,比赛谁的哭声更大似的,争着喊,我先去死!我先去死!

同志会开张,急需干部分赶全省宣传保路,以使全川一百四十二州县、七千万同胞都懂得路存省存、路亡省亡的道理,担任交涉部主任的罗纶当场招募游说员若干。《蜀报》主笔朱山,宜宾人,自告奋勇担任川东游说员。获此任命的朱山上台演讲时出了一桩意外,这个年轻人快步登上讲坛,开讲前学着前面其他人,在桌子上猛击一拳,却不小心打翻一只茶碗,割破手指,一时鲜血淋漓。闻到空气里的血腥味,人群嚣动了。这桩意外插曲,后来被包装成朱山在成立大会上割指盟誓,以表与路偕亡之决心,足见同志会宣传机器开动之到位。日后,这位朱山先生前往川东发动,走到重庆后成了端方的幕僚,此乃后话。

同类推荐
  • 收获日(全集)

    收获日(全集)

    本篇小说描写的是乡村男女的爱恨情仇。李惠文嫁到了穷乡僻壤,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心里却想着初恋的情人,在繁琐平庸的生活中,向往自己曾经的爱情。可是再与初恋情人重逢时,已经不是她心中所思念的那个样子了。一切都是自己幻想的梦,还是实实在在的平淡日子触手可及。
  • 云掩栖云寺

    云掩栖云寺

    巍峨连绵的秦岭,千山万壑,古木参天。在秦岭北麓的群山之中,云雾常年笼罩着一座千年古刹。古刹前面庄严肃穆的山门上,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栖云寺”。寺内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神佛彩塑;庭院里传出朗朗的木鱼声和和尚们的诵经声,一派祥和安宁的禅境。“叭!叭!”几声清脆的枪声传来,栖云寺做早课的众僧神情骤然慌乱。崎岖的山路上云雾缥缈,两个汉子钻出薄雾绕过山林,一前一后快速向古刹奔来。在他们身后不远,一队日伪军端着枪气势汹汹地追来,两个汉子慌不择路跑进寺里躲避。
  • 漫长的瞬间(中国好小说)

    漫长的瞬间(中国好小说)

    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主人公是一位113岁的老女人,她在家庭中的辈分是曾祖母。然而她有6位亲人先她而去:长子8岁时死于脑膜炎,女儿15岁时溺水而亡,老伴在她42岁时从树上失足摔死,最后一个儿子在49岁、儿媳在63岁病亡,重孙在未成家时亦死于工作事故。时下由孙子世雄、孙媳玉容、重孙小伟赡养。世雄等赡养者认为众多亲人先于老人亡故是因为曾祖母夺了他们的阳寿所致,并时时担心自己也遭此厄运,故均盼望曾祖母早离人世以解除潜在威胁……
  • 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雾》为巴金“爱情三部曲”之一。此次根据良友版进行再版。小说的主人公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周如水。他怀着“土还主义”的乡村建设理想,在海斌旅馆巧遇从前仰慕过的美丽温柔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张若兰,他们双方互有好感。周如水却没有勇气表白。他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周的好友,一个走出家庭过着苦行般生活的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最终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
  • 暴富

    暴富

    主人公“木棍”是一家停产国企的留守人员,因收入微薄而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终于,为生活所迫,他选择离开了单位,下海到了私企。原本想私企人际关系简单,没想到却是潭小水深,让他在其中深陷矛盾旋涡。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顶尖黑客成长记

    顶尖黑客成长记

    京城一番历练,无意间英雄救美,她闯入他的生活,彼此交出信任。她偶然认的姐姐,引出了多年前的一场悬案。原来,自己拜师是因为师傅的算计;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原来;她的好朋友是伤她最深的人;原来,她身后一直有一个人……“你会爱我吗?”“不会。”“那我教你好了。”
  • The Make-Believe Man

    The Make-Believe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余生有你才是我

    余生有你才是我

    17岁对于奈言曦来说,是噩梦的一年,自己的父亲和自己断了联系,在M国,为了活下来自己摸爬滚打了四年,因为爷爷的一句话,自己放弃M国的前程,回到国家,却被强势安排了替嫁。【作者脑洞非常大,不要用常态看待作者】
  • 快穿之主神攻略病娇

    快穿之主神攻略病娇

    刚登上主神之首的位子,就传来他的灵魂被撕碎抛入忘川的消息。“尔等怎敢!”她满身戾气,可力量尚未归位,她能奈众神如何?他回不来了……他死了……她终是成为了无悲无喜的神明。可在收回力量的小世界中,她遇到了他的灵魂碎片……在第十重天,有一塑魂炉,她手持他所有的灵魂碎片,登上第十重天,神来杀神,佛来弑佛!“你疯了!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引来天罚!”“为他,万事皆可愿。”画面逐渐重合,男人的身姿颀长,脚下遍布着尸骸,他却笑的如同罂粟花一般,美丽又危险。“疯子,疯子!你这么做会堕入魔道的!”“呵,为她,万事皆可愿。”【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各位圈地自萌,勿在雷区蹦迪】
  • 我的CP三万岁

    我的CP三万岁

    <女强男弱?双向暗恋?不不,她可是正大光明的占有,大明星?不管,小鲜肉?可以有,好吧其实这是一段孽缘>九百二十年前她对他说:“我万怨之祖所爱之人,即便得不到,也不会准许她人触碰,他的心属于别人,我便挖出来扔掉,即便他死了,也要在我种的树下化作白骨!”九百二十年后他对她说:“你等等——!你别过来啊——!阿弥陀佛,来个人救救我啊——!有鬼啊——!"雷泽之渊,烛阴魂断,留玄烛悬于永夜,世人皆叹玉盘之美,且不知只为照一人之归家路;钟山崖底,留一孤丘,修万怨之祖红坟,黔首只道墓诔之灾,殊不明乾坤留她独守红尘道。万世风雨过后,一人化身大明星,一人执念守万年,爱恨情仇在这些年岁中渐稀淡泊,寻寻觅觅,他和她以爱豆粉丝的名义再相见。
  •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通过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心灵瑜伽课,帮助18岁后的读者明白活在当下,必须掌握的人生道理,从而实现彻底的觉醒。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找回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情绪,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本适应当下生活,不可多得的心理自助、个人修养读本。
  • 诸天捕鱼系统

    诸天捕鱼系统

    穿越成大秦帝国落魄小王爷,随身携带诸天捕鱼系统,可以捕捉诸天万物,功法、兵将、武器、美女…掌掴小贱人、拳打世子,皇帝老子都不怕,李逵不够狠?我再捉个赵云过来玩玩,比美女?我让貂蝉给我按脚、西施喂我吃荔枝……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