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100000025

第25章 做人要有糊涂心,聪明一世何妨糊涂一时(3)

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暴君,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竟然弄不清年月日,问左右的人也都说不清楚。纣王又派人问箕子,箕子是很清醒的人,他知道这件事后,悄悄对自己的弟子说:“做天下的大王而使国家没有了日月概念,国家就危险了。而一国的人都不知道时日,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么我也就很危险了。”于是箕子也假装酒醉,推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因此而幸于保命。

信奉大智若愚的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以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

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人也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因为锋芒太露而遭人暗算。《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还是那句千古名训“大智若愚”为妙。

大智若愚,不仅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实现自己目标的智慧。俗语说“虎行似病”,装成病恹恹的样子正是老虎吃人的前兆,所以聪明不露,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藏巧于拙,用晦如明”。现实中,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对对方造成巨大的威胁,会使人放松戒备和设防。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但又要懂得藏巧,不为人识破,也就是“聪明而愚”。

大智若愚并非让人人都去假装愚笨,它强调的只不过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即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不要太盛气凌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大智若愚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缠绕,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难得糊涂,要学糊涂

人大都希望自己充满智慧,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在智慧中看到了愚笨的必要。人生不乏变幻,处世充满艰险,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来权衡利弊,随机应变。不过,我们有时候不妨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是比一般的聪明更上乘的处世睿智。

人人都知道郑板桥曾经说过“难得糊涂”四个字,但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又有几人呢?

当初郑板桥为官之时,将官场、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彻而又无以为释之时,又因其性情刚直,不谄媚、不圆滑,而不平不公之事太多,凭一己之力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好在“糊涂”之中寻求遁世之术。

如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示自己处世的高明。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聪明过头,并非是件好事。王熙凤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吗?看来一个人还是别过于精明,知道的太多,事事计较,反而会让人伤神。

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

北宋人吕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他却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处就想贪。为了一点小利,不顾前程;为了一点小过,争个你死我活。这种人看似聪明,其实再糊涂不过。

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的人,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琐碎小事上锱铢必较,此时“糊涂”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则上保持清醒头脑就行了。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这样的生活,太得不偿失了。

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聪明的人,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句话的本意不也就是难得糊涂的内涵吗?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世艺术吗?

“糊涂”常可使我们心境平静,无欲无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一样。没学“糊涂”学之人终于在社会上不得安宁。

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糊涂”是指不明事理的人和事,例如骂人是糊涂人、糊涂虫,这是人的一种情态。难得糊涂是一种人生境界。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是他一生的体验和总结,成为一些人修炼本性的格言。

其实,“难得糊涂”是指大事精明,小事糊涂,教人舍小利而图大善,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心态的写照。

常言道,“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意即对原则性问题要清楚,处理要有准则,而对生活中无原则性的小事,不必认真计较。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对无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随听、随看、随忘,这种小事糊涂的做法,是处世的一种态度。

真正的智者,是曾沧海阅尽人间兴衰,从苦辣酸甜的百味中,体验到人间争强好胜的无聊,争名逐利的无耻,从而淡泊功名利禄,不去计较个人的成败得失,一切都淡然处之,以静养心。此即前人所说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在家庭中,小事糊涂一点,互相忍让一点,就可以减少许多由小事引发的家庭矛盾和冲突,从而赢得家庭的和睦、安宁与幸福。很难想象,一对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也不忍的夫妻,会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经营家庭、进而面对单位、同事乃至社会。

一个人每天都要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事情纠缠与人际纠葛,故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很难避免。如果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烦恼和忧愁便会先自“说法”而来,久而久之,不利于身心健康。

其实,小事糊涂,大事需要精明,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大聪明的人表面必糊涂,大糊涂的人总是显得聪明过人,自古皆然。所以孔子圣人再三揪着弟子的耳朵,告诉他们要“敏于事而讷于言”,郑板桥也意味深长的教诲聪明人要“难得糊涂”,老子更是指出要想不败,必须“大智若愚”,这种种“内精明而外糊涂”的“糊涂学”,我们凡夫俗子很难学到精髓,但是少一点对别人的算计,留一份自己的纯真,于人于已,总不是一件坏事吧?

医学研究表明,人若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而小事“糊涂”,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何乐而不为呢?

在社会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聪明,别傻。这很正常,有谁希望自己是个弱智?肯定没有。

但是,生活有时却需要人糊涂一些。其实,“糊涂”是一种境界。真的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不是谁人都会糊涂的。如果你没有把人世间的一些道理看清楚想明白,你就是想糊涂那都难呀!

糊涂糊涂,大事精明小事糊涂。

人分两种,一种是“奸中傻”,一种是“傻中奸”。

有的人,你看他精灵古怪的,比猴都精明,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人人都知道他奸。但是,这样的人,不吃亏则已,一吃亏就吃个大的。所谓,小亏不吃,大亏包了。这就是“奸中傻”。

还有的人,你看上去每天笑呵呵的,好说话,不小气,好像很傻。这样的人往往有个外号“某某傻子”,无论大人孩子,你叫他他就很憨厚的笑着答应。这样的人才了不起呢。比如某小镇上,就有“温傻子”,“赵傻子”,“徐傻子”……他们全是了不起的高人。生意做得都很大。都是属于富裕阶层。这样的人就是“傻中奸”。

郑板桥指出:“美好者,不良之器。”人的本性总是不服输、爱强出头,孰不知,在你显示自我聪明才智的同时,却被别人“枪打出头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柔若刚等智慧恰恰是聪明人对糊涂学的巧妙应用。我们必须牢记,表露聪明是祸害的开始,而装糊涂则是精明人的智慧。出尽风头是祸害而不是福音,只有调整为人的风格,低调生存才是最安全的。

糊涂学说到底是一种道家人生,道家智慧,当你置身于这个充满欲望,充满争斗,充满冲突的商品世界之中,看一看道家的书,学一学糊涂学,也许会使你恍然顿悟,格外清爽。它会给你一种大智慧,大人生,使人完全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获得一种从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

人是不能太聪明的,太聪明就会反被聪明误;人是不能太执著的,太执著就会陷于功利而忘记了本身的生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以出世的态度去过入世的生活。以无为的心态去待有为的事业。小事糊涂,大事精明,糊涂!方为大悟!

同类推荐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本书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洛克菲勒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分手、被背叛、离婚,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失业,生病,穷困,等等给人带来伤痛的事,陷入失落之中。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处理。“让我静一静就会好”“时间会治愈伤痛”“忙起来就不难过了”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这些方法并没有让我们与伤痛的经历做真正“了结”,于是心里有一个空洞,潜藏着隐伤。《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正确应对那些带来伤痛的事的方法,帮助读者在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与“失落”做个结束,发生当时来不及表示的。
  •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生活要有趣味,人生才会快乐。在心理学的世界中,女人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技巧,还有生活的趣味。在玩中走进心理学,把握自我心理,学会用心理学技巧改变生活,这才是女人学习心理学的至高境界。《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精选了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讲解,把女人带到一个趣味盎然的心理学世界。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等,这些新颖有趣的心理学案例,都能让女人体味到趣味性,带给女人一种其他心理学读物没有的新鲜感。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热门推荐
  • 时光偷不走的爱

    时光偷不走的爱

    【本文先虐中宠后悲终喜】“爸爸,爸爸,你说妈妈生个妹妹还是弟弟好?”“都好。”“那就妹妹?”有个男孩不爽了:“不好!要男孩,不要生你这样的女孩。”“我哪样了?我不好吗?”“你哪样都不好!”“……”某男赶紧拉开正撕架的俩人。
  • 繁城烟雨

    繁城烟雨

    星巴克的咖啡厅里,对面坐来一位陌生男子“我想找个情人。”“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把我自己卖出去了”“现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雨落大唐

    雨落大唐

    一个互联网IT女程序员,每天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写代码为生,却被公司高层代入一个惊天大阴谋,在一串神秘字符中陷入时空的漩涡,穿越到唐朝,做了一个公主……本来以为是做一个美艳无双、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盛唐公主,没想到却生在了衰败、阕烟尘起、宦官当道的晚唐。爹不疼、娘不爱,还有个舅舅来搞破坏。一边想着怎么穿越回二十一世界做个自由的女白领,一边还要跟宫中恶势力作斗争,每日里忙的焦头烂额,却还要被各种王爷世子纠缠……一个不小心,却被皇帝老爹发配到回鹘去和亲……
  • 妖倾天下:熠醉方休

    妖倾天下:熠醉方休

    他,入世锤炼的战神,甘为她入万世难复之劫。他,佛前修行的红鲤,为了她陷入喧嚣红尘。天上地下,人间妖界,家国大义,天道伦常……自古人妖殊途,无论怎样挣扎,那道无法突破的桎梏似乎总是注定这悲剧的结局。梦里飞入一只红色的鸟,她的名字叫方休,方休说,我不信命,只要有路我就要走,那怕是这世间最难的一条……看一粒炮灰如何获得生命修炼成一代火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三国之战神吕布

    穿越三国之战神吕布

    重生三国战沙场,败尽诸侯为雄主。笑问天下谁敢战,谁可敌我吕奉先。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涂炭生灵。吕布,字奉先,曹操进军徐州,吕布兵败被杀。然而,开挖掘机,会高超医术的姚小乐竟然神奇般地穿越在了吕布身上。他发誓要与天下谋士斗智,与天下勇士斗武。他要打败天下英雄,成为这三国霸主。 (此书是历史架空,以战争为主,涉及仙、佛、道、鬼等神异之事,非纯战争,若是不喜,请绕道而行。)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清微丹诀

    清微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