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200000040

第40章 艺术名流(2)

1501年,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为了能鲜明地表现艺术家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共和政治的希望,他决定要塑一尊圣经中那个智勇双全、屡建奇功的大卫形象。于是,在以后的两年半的时间里,他连吃饭、换衣服都舍不得停下,几乎每天要干20个小时。灰粉塞满了他的鼻孔,落满了他的头发,令他看上去白发苍苍。这是他的大理石雕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段经历,但一切都是自愿和快乐的,他的思想、才能在此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最后终于在1504年完成了他的杰作《大卫》。《大卫》大胆显示了人体的完美,不仅是米开朗基罗创作中的精华,也是复兴古典艺术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使在今天,它也是艺术家们学习雕刻的楷模。米开朗基罗毫不客气地选择佛罗伦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安放《大卫》,希望它作为佛罗伦萨市民政治理想的象征。意大利人把这纪念碑式的杰作看作划时代的事件,用它来计算时间,“巨人塑成的那一年”成了新时代第一年。

后来,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作为教皇雇用的艺术家而从事各种艺术工作。1508年,他接受绘画西斯廷礼拜堂屋顶这项艰巨的任务,后来这幅壁画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件美术作品。

1524年他创作了两组象征性的雕像:一组是《昼》和《夜》,一组是《旦》和《夕》。其中《夜》表现的是一个健壮的妇女,很不舒服地沉睡着,右手撑在翘起的左腿上支持着低垂的头,这反映了艺术家悲愤的心情。他曾在一首十四行诗中把他的痛苦告诉人们:“如此奴役,如此令人作呕,计划失败,精神倍受折磨——那就在大理石上凿火吧,只要你能够!”

1536年他完成的巨画《最后审判》,内容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的大清算。基督亲自审判一切世人的善恶,决定谁升天堂,谁下地狱。

16世纪40年代后,米开朗基罗把全部精力放在建筑上。他设计了罗马的法尔涅塞宫,还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他因此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两幅壁画作品是《保罗归宗》和《彼得殉难》。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上帝让保罗从马上跌落,人们把彼得在十字上竖起。从米开朗基罗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可看出画家一生内心世界的张力关系。无论是高扬画家人文精神的一面,还是叙述作者宗教情怀特点都未免过于简单,但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既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矫饰主义的鼻祖。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

——米开朗基罗

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

——米开朗基罗

伟大艺术家拉斐尔

拉斐尔·桑蒂(Raphael Sazio,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1483年,拉斐尔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比诺小公园。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比诺大公的御用画家,宫廷的二级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可以说父亲是拉斐尔的启蒙教师。11岁时,父亲去世,他给一位画家当助手。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比诺到北意大利翁布利亚地区的佩鲁吉亚城(现意大利翁布利亚大区首府佩鲁贾),从师于佩鲁基诺。

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拉斐尔19岁。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

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刚满25岁的拉斐尔,在佛罗伦萨接到罗马送来的圣旨:“教皇想尽快在梵蒂冈见到拉斐尔,以便他能和罗马与意大利最优秀的艺术家一起,为美化罗马而工作。”不久梵蒂冈的画家们被告知:除了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之外,其余的画家们全被辞退了。教皇认为罗马只要有这两位大师就足够了。天才的成就,引来繁重的订画任务,这是拉斐尔的光荣,也是他的负担。

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美丽的女园丁》《阿尔巴圣母》等。

拉斐尔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这幅画的构图样式、环境和人物配置皆模仿老师佩鲁基诺画的《基督将天门的钥匙交给彼得》,人物造型除带有老师娴静优雅的风格特征外,开始显露自己独特的柔美风格。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边形洗礼堂。他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美感,画家巧妙地运用透视使空间深远。

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是他怀着虔诚的心情谱写的一曲圣母赞歌。画面采用了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庄重均衡,画面背景全部用小天使的头像组成,构思新颖独到。圣母形象柔美圣洁,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

在《小椅子圣母》中,拉斐尔将圣母形象刻画得更加人性化,圣母的装束深受异国风情的影响,色彩绚丽充满东方情调。整幅作品构图完整,充分体现了拉斐尔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

拉斐尔最著名的壁画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院》。这幅巨型壁画把古希腊以来的50多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等,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类的创造力。

在《雅典学院》中,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以他们两人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形象生动,丝毫不显得杂乱。

1520年4月1日,他病了。医生为他诊断病情以后摇着头说:“亲爱的大师,您从年轻时候起就过着过于紧张的生活,现在受到报应了。人们都知道艺术家是一些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们不吝惜生命,而是让生命去燃烧。”一个星期以后他死了。他死后的荣誉,将永远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

——拉斐尔

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必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

——拉斐尔

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度过了童年。

12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1787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恩待了5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于1792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53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于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10年之久。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同年他又出版了3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荣获了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5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1799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着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10年当中(1818~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伟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像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在欧洲,从中古到近代,一直到古典乐派的大师为止,一部欧洲音乐史,几乎就是一部宗教音乐史。换句话说,从9世纪到伟大的贝多芬开始他的“自由职业者”的艺术生活之间的几百年里,几乎欧洲所有音乐家都是为教会服务的。而贝多芬改变了这一切!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这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通过艰苦,走向欢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包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1801)、《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即《黎明》,1804)、《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806)、歌剧《菲德里奥》(1805)、《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1803)等。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

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同类推荐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记录的是毛泽东在1936年至1946年之间的外交活动。严格地讲,毛泽东在此期间的外交活动只能算是一种“民间外交”。
  • 汤一介学记

    汤一介学记

    本书是对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怀念文章的精选集。汤一介先生于2014年9月9日刚刚去世,汤一介先生逝世以后,学术界、企业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其独特的方式缅怀汤一介先生的道德文章。本书中,遴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八十余篇,从中可见在众人眼中汤一介先生的为人与为学的方方面面。
  • 叱咤篮坛的“飞人”:乔丹

    叱咤篮坛的“飞人”:乔丹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传奇经历。乔丹从小热爱各种球类运动,高中时已展现出色的篮球才能。他具有清晰的目标、强烈的好胜心和惊人的意志,高度自律,勤奋过人,始终不忘开发生命的潜能。乔丹曾为美国队两夺奥运会男篮金牌,并率芝加哥公牛队6次赢得NBA冠军,创造了NBA的多项历史新纪录。他在球场上生龙活虎,所向无敌;在生活中尊敬父母,珍视家庭,温文尔雅,幽默快乐,尊重球迷,关心残疾人。乔丹被誉为“空中飞人”和“神话中的英雄”,是全世界球迷和亿万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本书介绍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应天书院、热心兴教化育民风、将军白发征夫泪、军中有“范”贼破胆等。
热门推荐
  • 落雪时节又逢君

    落雪时节又逢君

    没遇到他之前她一心只想当个闲散野人,隐居竹山,每天过着下棋习武,吃茶打盹的生活。遇到他之后,她一心只为他,他命悬一线,她日夜陪伴。他征战沙场,她出谋划策。他平定天下,她遍体鳞伤。如此,她会如何抉择?是去?是留?
  • 女帝至尊:跪下!

    女帝至尊:跪下!

    从那时起,山川是你,湖海是你,明月是你,清风是你。就算某天褪尽繁华,我依旧愿意在彼岸守护着你。除非黄土白骨,我愿守你百岁无忧。青丝锁情深,白首证余生。愿以天下江山为聘,我心为礼,十里红妆铺路,卿嫁我可愿。今生,我守你百岁无忧,倾尽天下,踏平四海八荒,只为天下人不再负你。——“众人皆知,我羁傲不训,却不知我为你人仰马翻。”“众人皆知,我孤傲冷漠,却不知我为你花开四季。”上一世,他为了救她,逆天改命,扭转时空,献了不为人知的代价,却又成了百鬼的掌控者,成为可控百鬼,覆九州的王。她说,这世,我护你,娶你。
  • 两世怅之悦笙不忘

    两世怅之悦笙不忘

    玉枫国圣女陆璃笙,企图夺取君主政权,她被全国子民崇在心中,却因在盛国大典上一次失败而被子民痛恨…,溟陌为救母亲,偷走了盛国大典中给圣女支撑的灵药,只好把受伤的圣女带回家疗伤…却不料自己收了个便宜徒弟。二年后陆璃笙满脸笑容地看着地上的金币,道“师傅,你拿这些钱做什么啊?不如给为徒吧。”看着陆璃笙恳求的眼神,溟陌嘴角微微一笑,道“不行”。“啊?为什么,为徒那么可爱,为什么不给?”溟陌不语,心想:留着以后娶你。一生一世,唯你一人。
  • 灵药经

    灵药经

    一场大火,云芙从臭名昭著的巨富奸商的神坛跌落到那段刻骨铭心的落魄乞丐点时光;可能是老天爷都看不惯她那副嚣张跋扈的嘴脸了吧!不然怎么会让她从三十岁回到十三岁,十三岁,是云芙心中的刺,是一生都不能释怀的伤疤,更是她自认为一生的耻辱。就像是狼之暗刺,龙之逆鳞,也曾有人自作聪明的让云芙这段阴暗岁月曝光日下,下场可想而知……云芙还是十分气愤,怎么好死不死就会到十三岁了呢?
  • 灼灼芳华涛追随

    灼灼芳华涛追随

    他是黄金单身汉,有权有貌,被人称为“付不满”,只因没有挑到合适的,而她是大龄剩女,有才有貌,被人称为“闵不够”,只因没有足够的男性资源。当某一天,“付不满”和“闵不够”相遇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众人:麻麻说糖吃多了,牙牙会痛痛哦……(这本书一如既往地走甜蜜风,没有最甜,只有更甜)
  • 舰载武器

    舰载武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水面舰艇为发射平台的导弹、火炮、近程防御系统、鱼雷、软杀伤武器和信息化武器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发背景、研制生产概况、武器特性、现状以及典型战例等。《舰载武器》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是集科普性、可读性、资料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轻松军事读物,可以帮助读者(特别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拓展军事科技视野,了解舰载武器发展动向,丰富海战武器知识,从而推动全民国防科技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 1之楼

    1之楼

    失去记忆的少女偶然来到一所神秘的大楼“通过这些副本,把你知道的秘密告诉我,你就可以换回你的记忆哦~”“别这么对我说话,真恶心。”某傲娇一脸嫌弃。“妈耶,她竟然敢这么对管理员说话!”在这个处处充满着绝望的大楼,少女像一束光,照亮了这阴霾。这束明媚阳光,是会被黑暗掩埋,还是会突破重围,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切呢?萌萌哒天然呆外表×内心小恶魔的腹黑女主开始作妖喽~
  • 送外卖我是认真的

    送外卖我是认真的

    可能因为现在都市节奏生活都比较快的缘故吧,都市小说都总有一种装逼打脸,情节节奏比较快,读者们可能看的也很爽。但是作者则是幻想着有一天真的碰到了一个金手指,你会干什么?你会怎样去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本书里没有浮夸,没有夸大其词,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当得到金手指后,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出自己的每一步,温情常伴,热血也需激昂。让我们跟着猪脚李云一起重温当年的自己吧。
  • 他来不觉去偏知

    他来不觉去偏知

    权臣桓温二十年苦心经营,终于把持了东晋朝廷最重要的几大防区,然而却在门阀势族们的抗衡之下不能立时篡位,桓温及其幕僚遂决定废帝立威,扶持新的傀儡皇帝……窗外是日影移树、玉漏迟迟,窗内是闲碎的光阴一寸寸地流转,当傀儡公主嫁给权臣之子的时候,笃信自己已参透了结局,胜也好,败也好,中间隔着的,无非是些无关大局的喜怒哀乐罢了,所以他笑时,她是心不在焉的,他怒时,她是心不在焉的,当他絮絮叨叨地与她说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时,她也是心不在焉的,可如今他的一个吻落在肩头,并不比从前亲昵,一句话,短短七个字,亦不比从前露骨,她,却忽然听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成侠客

    穿越成侠客

    忽然一夜之间,段凡的世界烽火硝烟起,身着长衫宝剑,人们称它大侠,原本生活在平凡世界的他终于实现了梦想,独步天下,万夫莫敌。只是心中却莫名的有了些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