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200000026

第26章 文学大师(4)

1811年,12岁的普希金跟着叔父来到彼得堡的皇村中学。校长是一位具有进步启蒙思想的学者,政治教师还有其他一些教师对普希金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期间爆发了反法卫国战争,这场战争唤醒了俄罗斯民族,也对普希金童年时代的思想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爱国思想的激励下,诗兴大发,激情澎湃。他和同学们一起创办手抄刊物,并写出了优秀的爱国诗篇《皇村回忆》,当他的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时,他那渊博的知识和非凡的作诗天才使得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惊讶,他也越来越受到整个诗坛的瞩目。著名诗人卡拉姆在读过他的诗后叮嘱普希金:“你要像一头鹰似的翱翔呀,但不要在中途停止飞行。”普希金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他展开雄鹰的翅膀,勇敢地向文学高峰飞去。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儿》(1836)。

人们也许不知道,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还是一位美术家。只要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就能发现稿纸上面画有许多草图和速写,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图画的线条轻盈、急速、飞舞,完全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性格。

普希金的绘画有肖像、风景、奔马和花卉等,还有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图。普希金尤其擅长的是肖像画。他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专业画家的肖像画还要真实。他的一系列肖像画中,有伟大的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和狄德罗、英国诗人拜伦、俄国作家格里鲍耶陀夫、俄国诗人雷列耶夫等,肖像传神,栩栩如生。

从普希金画的另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到许多精巧优雅的妇女侧面像。公爵夫人叶·克·佛隆卓娃是当时非常迷人的女性之一,她的侧面像常在普希金的笔下出现。普希金用淡淡的几笔就表现出美貌少妇安·彼·凯恩妩媚的形象。他画的年轻的卡坚卡·维里亚舍娃的肖像,仿佛是一首肖像诗,描写出这位美丽少女的“碧蓝的眼睛”和“可爱的面庞”。

在普希金的一大批手稿、札记和书籍的空白处,留下了他的许多自画像。尽管许多画家都曾试图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普希金的外部形象和神情,但现在看来,能够引起人们长久品味的还是诗人为自己作的自画像。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1828年,在莫斯科上流社会的一次舞会上,普希金与被称为俄罗斯第一美人、16岁的纳塔利娅初次相遇,她的美貌强烈震撼了普希金。同样,诗人的才华和气质也深深打动了纳塔利娅的心。1831年,他们在莫斯科结婚。在7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养育了四个子女。普希金曾在信中告诉他的朋友:“我生活非常幸福,我希望这一切不会改变。”然而,由于诗人的妻子纳塔利娅是莫斯科第一美人,沙皇对她垂涎三尺。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了一位法国亡命之徒丹特士,策划了一场阴谋,让丹特土借一切机会追求普希金的妻子,随时向这位诗人的妻子倾诉衷情,此事引得整个社交界和诗人的政敌议论纷纷,大家都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位亡命徒的卑劣手段奏效了,气愤之极的诗人答应和他角斗来了结此事。可是角斗时,普希金刚刚准备停当,狡猾的丹特士却提前开了枪。这狠毒的一枪打中了普希金的腹部,诗人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俄罗斯大平原上一颗巨星坠落了,长期受害的诗坛盟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普希金被杀时年仅37岁,普希金虽然死了,可他创造的业绩却无法抹杀,他的作品将和他的名字一样流传后世!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普希金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英国天才诗人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一位伟大的英国天才诗人,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比如《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挥洒豪迈,波澜壮阔,不仅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拜伦生下来就是个美男子,卷曲的头发,白净的脸庞,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小拜伦的脚是跛的,这一缺陷给他后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痛苦。有一次他在街上散步时,一个妇人经过他旁边,看着拜伦说:“呀!多么漂亮的孩子!可惜是个瘸子!”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拜伦的心,虽然他很年幼,但他很懂世俗的偏颇和对残疾者的歧视,每当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残疾,他的心就会像受刀割一样的痛苦。

更不幸的是,他父母的关系很糟,彼此都对婚姻感到失望。拜伦就是在这种失望的深渊里出生的。拜伦2岁时,父母开始分居,拜伦由母亲抚养,他父亲为了躲债逃到法国,第二年便在贫困交加中死去。由于家庭的不幸,使得他母亲的性情变得非常暴躁,常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而拜伦便成了母亲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对象。母亲有时候把他当作掌上明珠一样地爱抚,有时候发起神经来,便顺手拿起盘子、杯子等就向拜伦投去。年幼的拜伦每天都被喝骂,到后来,连碟子、茶杯都在屋子里飞舞,新衣裳也在愤怒的情绪下唏哩哗啦地撕破。尽管拜伦在默默地忍耐着,但是燃烧的愤怒却沸腾在他的脑里,到后来,默默地发怒的习惯已经成为他的癖性。

拜伦在将近5岁时,被母亲送进学校。他是个记忆力很好的学生,但脸上经常一副忧郁的表情。拜伦以善谈吐和多读书为人所知,因为他从自己的家庭教师那里学了不少历史和拉丁语,自己还常常随手翻读各种书籍。不过使他出名的倒是他打架的本领,因为他的残疾,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揶揄甚至苛责,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常以非凡的勇气打败对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两下的,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保护更年少弱小的同学,为此他身上常留下疤痕。不过他的这种勇气和毅力却是他一生的最大特色,他那好胜的精神不久就博得全校的叹赏,结果以后便没人敢轻辱他了。

拜伦10岁时成了第六代拜伦男爵,因为他是伯父唯一的继承人,继承了他伯父的爵位和庄园的拜伦,一下子脱离了贫困,变成了身价百倍,名副其实的贵族了。在学校里原先看不起他的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大家都巴结地叫他“拜伦男爵”,尽管这些同学开始对他好起来,但是拜伦仍然没有改变自己原先的忧郁和孤僻。此时,他对学校设置的正规的课目不大用功,而对课外阅读却显得难以置信的热心。他一生“懒惰而博学”的特点,在中学就已初露端倪了。

1805年,拜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他喜欢的文学和历史。他在学习上特别用功,但学校死板的教学方法却让拜伦十分失望。他开始不去上课了,经常躲在图书馆里看课外书籍,在这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的书籍。爱好体育的他还经常去射击、游泳,有时到郊外打猎和旅行。他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是从这期间起,他开始尽力使自己瘦下来,方法是节食和运动。

1807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的拜伦开始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闲散的时光》。这些诗主要反映了拜伦对上流社会的蔑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此时的拜伦在同学中已颇具声望,他的诗集给他带来了很好的声誉,大家都很尊敬他。可是后来他看到一篇发表在英国文坛权威杂志《爱丁堡评论》上面针对他的匿名批评,使他大为愤怒。他隐忍着,做着一切准备,决心把那个卑劣的家伙狠狠教训一番。他怎样去做呢?创作和发表比以前更多更好的名篇,叫天下的批评家大为失色!

1808年,拜伦被授予文学士的学位,在剑桥大学毕业了。半年之后拜伦就进入了成年,到那时,他在贵族院就也会有议席,他的财产也比较自由了,这样他能更多地踏入广大的社会。

在生活中拜伦从来不巴结上流社会的人物。1809年3月13日,他作为世袭的贵族,进入了英国的贵族院,当了一名议员。那天拜伦就职宣誓仪式结束后,议长上前来跟他握手,但是拜伦只冷淡地用指头碰一下他而没有握手,议长非常不高兴地回到自己的位上。当仪式结束,他的朋友责问他为什么对议长那么不礼貌,拜伦却说:“要是我认真握了他的手,他会把我拉进政府党里去的。讨厌!我什么政党也不参加。”

不久,拜伦由于受到匿名记者痛骂而激起的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出版了,这首诗一问世,立即轰动了文坛的视听。他那敢于向当时名家挑战的勇气,使世人莫不惊诧。不过拜伦的诗人地位由于这首诗而被稳固地确立了。

接下来,他开始了出国游历生活,并开始写作著名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这是一首情意奔腾的浪漫诗,它一出版,立即成为伦敦人谈话的中心。它是以拿破仑战争旋涡中的欧洲各国为背景的生动泼辣的崭新的诗篇,文章思想是对专制政治的勇敢的挑战,而内容是一个青年贵族的纵横万里的旅行与天马行空的情思。这卷诗恰恰适应了倦怠已久期望着展开一个新局面的英国文坛的要求。他用这本书完全征服了英国,“我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拜伦当时这么说。他恰如一轮红日,升在英国的社会中。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那时候,在伦敦的社交界,如果不谈论恰尔德·哈罗德,不谈论拜伦,差不多要被当作时代的落伍者。这位被评为英国第一美男子的诗人征服了伦敦的社交界,那些贵妇们赞美、景仰拜伦,向他顶礼膜拜,大家争着邀请他,甚至有位姑娘女扮男装,想去做他的仆人,可是拜伦依然被无尽的寂寞包围着,他至今也无法从痛心酸楚的过去挣脱开来。他在怀疑着自己诗篇成功的永久性,而且他还没有完全摆脱少年时期害羞的性情。他俯视着一切女性,而又依然低着头很少说话,他的内心十分烦闷。

他虽然总是存在着精神上的苦闷,可他却一天也没放下诗笔,也许正因为他有着啮骨的苦恼和忧伤,他那敏锐的头脑才能在纸上刻出灿烂的奇文吧。

由于不堪忍受不幸婚姻和政治上迫害的双重压力,1816年拜伦毅然离开英国先到瑞士转而到意大利,最后奔赴希腊,投身于火热的革命之中。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英国诗人雪莱,并且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雪莱的支持下,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唐璜》,它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诗人通过主人公的爱情和生活中的一些遭遇反映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歌德评价它是彻底的天才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

同类推荐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从叶嘉莹与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同祖同宗写起,追溯了叶嘉莹对热爱诗词的精神源头。叶嘉莹一生经历传奇,家境优渥却早年丧母,过早体会到了“一别成千古”。幸遇良师顾随,创作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迅速,在恩师“御风去”的祝福中,叶嘉莹却飘零孤岛,入狱、贫穷、寄人篱下……“倚竹谁怜衫袖薄”的哀叹让人唏嘘。面对家庭暴力、晚年丧女,在几近崩溃的时候,她在诗词中汲取了坚强的力量。出于对诗词、教育的热爱,她不再“余生海外悬”,而是选择叶落归根,以教育报国,到南开大学任教。本书分析了她各个作品产生的背景,使读者可以更全面理解叶嘉莹诗词蕴含的内在情感。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热门推荐
  • 人鱼老公帅爆了

    人鱼老公帅爆了

    三年的婚姻,她爱的卑微到了尘埃,换来是无情的伤害。直到他的出现,他说,“女孩原本就该被捧在掌心当宝贝来宠着。”从此以后,她成了他掌心里的宝,从此以后被他小心翼翼的捧在了掌心里宠上了天。后来,厉少奶奶怀孕了,一胎三宝,听说还是很可爱的美人鱼宝宝。
  •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苦逼的杨进原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苟活一生,直到他遇上了自称‘笛帮’的人工智能。携带着人工智能的杨进从此在人群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什么傲娇萝莉,什么高冷御姐,通通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只是,这一切可能吗?未来,地球即将因太阳而毁灭,人类联盟组建了三艘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星际航母准备逃离地球,这个庞大的组织自诩为人类之光,可谁又能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针对的地球的谎言!这个谎言终究会将地球和它的子民拖入深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一脚踏进异世界

    快穿之一脚踏进异世界

    那个只有十人在线观看的直播间后来成了全地球人来参拜的网红打卡点,或赞或踩,世界已回不去当初了。在混乱中慢慢反应过来的人们为那黑暗中男人的动作起了两个中二的名字,破空摔和碎天脚。那一天起,地球人类开启了新世界。
  • 秀水园田:空间灵女小夫郎

    秀水园田:空间灵女小夫郎

    “娘亲,我为什么叫洋洋呀?”某小包子娇滴滴道。“因为你爹地生你的时候我想吃羊肉。” 小包子:“……” ——? “那妹妹为什么叫铛铛?” “因为夜阑星辰,皓月当空,一家人在一起,意美人更美。” 小包子:“!”
  • 考古探谜

    考古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不需要爱的夏天

    不需要爱的夏天

    本书是一本法国当代情感类长篇小说。主要有两条线索:一、希碧儿和欧麦尔是两个被各自的伴侣背叛的中年人,他们相约在一起一次又一次的促膝长谈,谈过去的际遇。这样的谈话串联起两人的经历,一幕幕故事由此展开,由此两人建立起“奇怪的关系”,他们相互扶持扛过“被背叛”的难关。在这个过程中希碧儿和欧麦尔也在摸索,摸索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相处模式,最终获得各自的情感归宿。二、以欧麦尔的父母为主要线索,刻画出欧麦尔的童年图景,及其父母的情感挣扎。整部作品结构巧妙,叙述含蓄、克制、隽永,情感细腻、丰富,余韵悠长。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崛起遮天

    崛起遮天

    我来,定与帝齐辉!——牧天。诸界穿梭,各方势力纠缠,为己身,为世界,诸圣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