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200000016

第16章 政治领袖(6)

此后,甘地为了迫使英国让步,又发动了两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他率领信徒举行煮盐运动,掀起了对抗食盐专卖等法令的全国运动,为此,他又一次被捕。1931年3月,甘地和殖民当局签署了甘地——欧文协定,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国大党参加讨论印度地位的问题,由于英国的阻挠,谈判不欢而散。1942年8月,对战争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甘地利用英国陷于战争的困境,提出英国应立即退出印度的口号。当时的日本在亚洲的大肆侵略与屠杀,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而且,当时的印度也是日本的侵略目标之一。国大党内部对此意见不一,于是甘地就发动了个人的不合作运动。第二天,甘地就被捕入狱,直到1944年5月才被释放。

甘地除了发动不合作运动之外,他还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反对歧视、消除教派冲突、提倡手纺车和使用土布,以及劝说不要酗酒、吸毒等工作。他把这些称为“建设性纲领”。

甘地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他强烈反对任何把印度分成两个国家的提议。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甘地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最后,为了印度独立,甘地接受让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独立的方案。在政权交接的那天,甘地没有庆祝印度的独立,而是独自在加尔各答为分治而忧伤。

面对错综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甘地呼吁团结。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和平相处于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概念之内的。不管什么教徒,都是朋友兄弟,同样怀着良好的愿望,大家能够重新修好,重建家园。

为了“打开谅解之心,感化对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经”,甘地决定再次运用绝食武器,制止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克什米尔的争斗。1948年1月13日,他开始绝食。

正当甘地以自己的生命推动印度民众实现宗教和睦时,一场以他为目标的暗杀行动正在悄悄进行。

早在1947年8月,一个名叫纳图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热分子在一场小型集会上叫嚣,反对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主张建立一个印度教徒统治的国家,宣扬印度种族优于其他种族,妄图重新建立大印度帝国。在他们设想的印度社会里,将没有穆斯林的一席之地。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弯腰向甘地问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枪,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甘地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尼赫鲁(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人?”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甘地带领全国同胞争取自由,以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施压。最后,在民主思潮的推波助澜下,印度脱离了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甘地被印度人尊称为“国父”。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甘地

如果我们能发展意志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了。

——甘地

著名统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俄国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1682年,一个刚满10岁的小沙皇登基了。作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彼得即位不久,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娅借助射击军兵变,上台执政,彼得被迫和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游戏,把自己的小伙伴编成两个“游戏”兵团,整天在绿荫环绕的村庄中,建筑土堡,进行军事演习及防战游戏。

7年以后,彼得长大了,他的游戏兵成了两支训练有素的近卫军。索菲娅意识到彼得是个危险的对手。1689年8月,她发动兵变,企图废掉彼得,但是阴谋失败,索菲娅被送进修道院。

彼得开始亲自执政。这时的俄国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经济也很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彼得认为首先要有出海口,他宣称“水域,这就是俄国所需要的。”有了出海口,就等于打开了通向西欧的窗口。

1695年1月,彼得亲率3万大军进攻土耳其,企图占领亚速海。由于没有海军,彼得不能从海上包围亚速城堡,而土耳其舰队却可以经常提供援助,这次远征失败了。他并不灰心,用一年多时间建立了一支舰队。1696年春天,30艘俄国战舰出现在亚速海上,俄军水陆并进,围攻亚速城堡,土耳其战败求和,亚速海落到了俄国人手中。

占领亚速后,俄国并没有打通南方的出海口。因为土耳奇不仅占领着亚速海的门户——刻赤,而且它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统治着黑海。彼得觉得应该向西欧学习,他决定派一个使团到西欧各国考察。

彼得的交友颇广,这就使他有可能网罗一些有才干的助手。“国王造就不了伟大的大臣,但大臣却能造就伟大的国王。”彼得曾经这样说过。对挑选能人智士他的确独具慧眼。他经常吸收那些在事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出身寒微。

著名的乌拉尔工业建筑师尼基塔·杰米多夫也就是沙皇的一大发现。

有人从国外给沙皇带来一支非常漂亮的手枪,但扳机坏了。人们劝他去找图拉的锻工尼基塔·杰米多夫。

两个月后,杰米多夫把修好的手枪交给他。彼得仔细看了以后,表示满意,夸奖了锻工,说道:“手枪真好啊!但愿我能活到俄国人都能干这种漂亮活儿,那该有多好!”

“没准儿咱们还可以和德国人比比高低哩!”杰米多夫回答说。

彼得认为他瞎吹牛,便气冲冲顺手给了他一下子,说道:“干起来再吹牛吧,骗子!”

“可是,皇上,”杰米多夫不慌不忙地反驳道,“你得先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再发火也不迟呀!你手里那支手枪,是我的手艺,你那个外国货在这儿哩。”杰米多夫从口袋里取出外国造手枪交给沙皇。

“我向你赔个不是,看来,你还是一个小行家。”

沙皇委托杰米多夫在图拉建造一座兵工厂,并下令拨给他五千卢布的经费。沙皇下令把乌拉尔国营冶金厂转交给杰米多夫。以这座工厂为基础,他搞起了强大的工业企业。

1697~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原本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考察英国的国家制度,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正当彼得在国外考察时,国内射击军发动兵变,要求立索菲娅为沙皇。彼得闻讯后,急忙赶回国内,镇压了叛乱。平息叛乱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彼得又开始为俄国寻取出海口,南方不行,就把眼光投向北方,首要的进攻目标就是瑞典。瑞典是北欧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欧洲强国之一,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彼得要和瑞典争夺波罗地海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是对俄国的一次严重考验。

1700年秋天,彼得率3万大军包围了瑞典的城堡纳尔瓦。18岁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先击败了俄国的盟友丹麦,接着带领1万多精兵向俄军发动猛攻。俄军全线崩溃,几乎全军覆没,彼得只身逃回了莫斯科。

惨重的失败没使彼得丧失信心,他利用查理十二世进攻波兰的有利时机,以最大的努力重建军队。

彼得从全国各地征集新兵,加紧训练。没有大炮,他命令每三个教堂交出一口铜钟来铸炮,一年之后,俄国铸出了300门大炮。1703年,俄军再次进攻瑞典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要塞,占领了尼恩尚茨·纳尔瓦。然后在涅瓦河口附近的科特林岛上修建要塞卡朗施塔特,在叶尼萨利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要塞地处大涅瓦河、小涅瓦河的汇合点,控制着通向波罗的海的水路。彼得选中这块地方作为未来的首都,使它成为真正的通向欧洲的商口。

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的国号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这位身高2米多的皇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帝王。在军事和对外方面,他赢得了为期20年的“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海一带以及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南方,他夺取了亚速堡和巴库,控制了亚速海和里海的门户。在国内,他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彼得一世身体力行,开始了俄罗斯的“欧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饰和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也学习西欧。他剪掉贵族的大胡子,剪掉客人的长衣袖,把莫斯科公国时代的长袍改为欧洲式的短装,举办“大舞会”,提倡文明交际。

1709年6月27日,俄国和瑞典的波尔塔瓦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激战。彼得亲临前线指挥。最后,瑞典溃败。后来俄军又多次在波罗地海打败瑞典。

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721年,俄国和瑞典签订和约,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从而解决了北方出海口问题。同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

沉默意味着胆怯。

——彼得大帝

矮子巨人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马(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一个身材矮小的法国人。他曾经五次打败由半个世界组成的反法联军,被誉为“欧洲第一名将”。他曾经征服过半个欧洲,造就了盛极一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使欧洲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6个弟妹。拿破仑小时候十分淘气、任性,虽然长得瘦小,却很爱打架,打起架来又抓又咬又不要命。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比较老实,拿破仑常常先凑了他,然后一溜烟地跑到母亲那儿哭鼻子告状。于是,挨骂的反而总是倒霉的约瑟夫。

由于家境贫困,少年拿破仑在未满10岁时,便进入了纪律严明而且等级制度非常明显的布里埃纳军校,在此5年间,他为自己奠定了较好的教育基础。他是一位聪颖、勤奋的学生,数学、历史和地理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但由于他沉默寡言加之清高自负,他的人缘不好,又加他的父亲穷困潦倒又爱挥霍,同学们更是经常拿他取乐。

拿破仑毕业之后,被任命为拉费尔炮兵团中慰军官,该团驻地在瓦朗斯。拿破仑全家对此非常欣慰,因为他是从军事学校毕业的第一个科百嘉人。

1793年9月,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土伦城防十分坚固,港内还停泊着强大的英国航队。拿破仑经过周密的实地考察后,向南方面军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首先夺取制高点小直布罗陀高地,然后居高临下,以强大炮火轰击英舰;敌人势必害怕被切断退路而弃城保舰,逃入大海;如此,土伦将不攻自破。果然,在这次战役中,英军损失惨重,仑皇撤离,逃入地中海。

由于拿破仑在土伦之战中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围城军总司令杜高米埃将军,在给巴黎的报告中写道:“请你们奖励并提拔这个年轻人,因为如果不酬谢他,他也会靠自己出人头地的。”1794年1月,共和国救国委员会破格将拿破仑提升为少将旅长。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他得到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支持。他在政变中夺取了政权,发布公告宣布自己就任共和国执政,也宣告了雾月政变的成功。“雾月政变”,使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成了法兰西的第一主席,他在推翻共和制度时信心百倍并一举成功。他清楚地知道夺取政权仅是他统治法兰西的第一步,而巩固政权,繁荣法国则更重要。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兰西共和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兰西共和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兰西共和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每项改革对法兰西共和国本身产生了重要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兰西共和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兰西共和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兰西共和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兰西共和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兰西共和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兰西帝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兰西共和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同类推荐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ighty Odds (The Odds Series #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娱帝国

    文娱帝国

    他是燕子坞里走出的慕容复,也是真君殿里殚精竭虑的二郎神,而媒体则是喜欢将他称之为——千禧年诞生的超级巨星。
  • 鬼才召唤师之逆天大小姐

    鬼才召唤师之逆天大小姐

    一朝穿越,她成了洛家的大小姐,云江大陆知名的天才少女,众世家公子的梦中情人,当她戴上面具,却是云江大陆人人惧怕的幽冥尊主……(算了编不下去了)
  • 两厢情愿之宇河星烁

    两厢情愿之宇河星烁

    在你的眼中,高中是什么?我喜欢闻书上的味道,喜欢和室友们开玩笑,喜欢透过书缝看那个喜欢的人……直到有一天,才发现,高中的时代,真的回不去了……以此文纪念来高中,谢谢每个人我遇到的人。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我们两厢情愿;我们努力和学习达成两厢情愿;我喜欢你,是两厢情愿么?满天的星星,都闪着独特的光。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 御选语录

    御选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番薯升官记

    番薯升官记

    番薯不是地瓜,番薯是一个人的小名,这个人的大名叫方曙。方曙最近接受一项庄严的任务:当省纪委5104专案组办公室联络员。听说这是一个大案,事关龙州市前市委某副书记,这位副书记姓牛,就是股市上常说的牛市那个牛。牛副书记几年前是本省一颗政治明星,呼声很高,传闻要升市委书记的,龙州是本省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前几任市委书记都升了省委常委,有一位如今还当着省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但是不知怎么的,就调到省里去了,职务是林业厅长,按理也算升官的,但就有议论,说他出了一点问题,这种调整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权力大大地缩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