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800000001

第1章 神奇的进化论:人猿竟然同祖(1)

石破天惊的猿猴变人学说

人类起源之谜是一个能引起人类无尽遐想的话题。千百年来,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提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理论,并言称自己诠释或揭示了人类起源的问题,例如神创论、外形起源论、大海起源论、化学进化论等。但是在人类智慧越来越强大的聚焦之下,很多假说都被推翻,最后人猿同祖论成为了主流学说。

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把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身体结构作了详细的比较,由此证明人是猿类的近亲,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即人是由古代的类人猿逐渐变化来的,或者说人是和猿从同一个祖先分支而来的。他是第一个提出“人猿同祖论”的科学家。

1871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详细列举了人和动物在胚胎和身体构造上的一些相似之处,进而来论证人与动物的关系。他在书中还举出一些在有的动物身上很发达却在人的身上由于不再有用或用得很少而退化的肢体,如尾巴,来论证人类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达尔文提出的“人猿同祖”的观点与基督教“上帝造人”的说法是对立的,因此便遭到了学术界落后势力和基督教会的强烈反对。1860年6月,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的次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在牛津召开会议,会上有3篇论文攻击达尔文。当时达尔文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他的好友赫胥黎参加了会议。由于主教根本不懂生物,但他依仗宗教的权威,提出:“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某种原始的菌类,那么我们人类就跟蘑菇有血缘关系了。”然后,他又恶毒地攻击赫胥黎道:“请问,按照他的关于人是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那么跟猴子发生关系的究竟是你的祖父一方,还是祖母一方?”

幸好现代科学的发展帮助了科学家,他们可以使用各种新方法与新技术来界定人类、猿类和猴子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黑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最近,它们和人类是共同的祖先,但从700万年前开始分化开来;再往前200万年,大猩猩又从那时的共同祖先分化出去;其他的猿类在时间上和亲缘关系上,就更早地与人类分化了。

原始人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真人的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这种理论,即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这一支系是何时何地从共同祖先这一总干上分离开来的?什么是它分离开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真人的?……

对于这些难解的谜题,古人类学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有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现在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特别是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原先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万。2500万年前之间,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万。500万年前之间。

那么,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一地区?是在非洲,然后走进亚洲,还是开始就在亚洲?

争议不断的人类起源地

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广泛的就是非洲起源说,即人猿分离最早从非洲开始。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早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现今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发现,而摇摆于世界各大洲。

欧洲也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骸骨被发现,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更多,有236起。

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以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做是最早的人,甚至称其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只不过是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大洲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而到了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发现引起了巨大轰动,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1911年,加拿大裔美籍古生物学家马修·威廉迪勒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论证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其理由,一是中亚因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宜生存,但对动物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所以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进人类的形成;二是哺乳动物的迁徙规律常常是最不进步的类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因此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当时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与这一假说正好吻合。

但是仅凭一点个体化石就要证明人类起源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完整的化石链,那么以上种种学说到最后也只能是一种假说。那么,关键的化石在哪里呢?

从“东非能人”到“露西少女”

非洲起源说之所以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就是因为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曾在非洲大量涌现,“东非能人”和“露西少女”的发现,也使得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开普省发现的,它是一个古猿幼儿的头骨。通过对化石进行研究发现:它的脑容量虽小,但比黑猩猩的脑更像人;从头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断,已能直立行走。于是,被定名为南方古猿,认为它是介于猿和人之间的类型。

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七十余年,在非洲有不少于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所以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

但很快地,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二十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能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前。

“东非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

1974年11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爪年仅20岁的女性。约翰森给她起了个名字——“露西少女”,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特点。约翰森认为,“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同类推荐
  •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包括百变的老鼠、生死较量、鹰的回答、和老虎对视等成长故事。
  •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旨在对这些经典启蒙书中的德育故事进行梳理和汇总,并用通俗易懂的讲述让故事变得具体,帮助小读者们更方便地接受。
  • 远古的霸主:恐龙

    远古的霸主:恐龙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fqN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青少年朋友打造一席美味的科普盛宴。
  • 小树穿新袄

    小树穿新袄

    选有吴少山童谣作品《抢太阳》《找春天》《西湖全绿了》等33首童谣。这些童谣具有文字浅近、童趣盎然、简短上口、易于吟诵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些童谣在描写孩子的天真浪漫生活中充满炽热的感情。比如关爱动植物,和它们友好相处。如《还蛋》《小松鼠》《小树穿花袄》等作品,都是表现这样的感情。
  • 2011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美文卷)

    2011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美文卷)

    《2011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精选了2011年发表的优秀作品,经全国优秀的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及编辑推荐,精彩丰呈,展示了2011年创作盛景。本册《美文卷》语言优美、抒情,有的讲述家庭亲情,有的讲述成长困惑,有的讲述童年的回忆,有的讲述人间真爱。注重以故事的方式传递道理,故事真实感人,道理深入浅出,点到即止。
热门推荐
  • 月窟传说

    月窟传说

    月窟,指月亮,也指月之归宿处,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对于人体,月窟代表头顶泥丸宫,也即是本书所言的天之劫海。梅花易数有云,乾见巽为月窟。月窟,化育万物之本。月有圆缺,处处劫变,便如人生。从受孕至出生,及至老死,何处无劫?本书是一个劫修的故事。姐,你护我五载,从今天开始,你放心,一切由我。姐,我今天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从明天开始,你只是我的女人,唯一!云黛,为了你,我可以付出所有,包括生命。为了你,我何惜和整个世界为敌!人生,从劫争开始。
  • 找花灵

    找花灵

    求生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求知欲,情欲。六魔希求用生命结束诅咒,少年只不过是这场表演的经历者。真正的主角从来都是别人
  •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浴火重生:嫡女不为妃

    浴火重生:嫡女不为妃

    “皇后姜璃月,难产而死,太子胎死腹中。静妃产下宫中长子,封为新后。”那个人,夺了她的孩子,废了她的后位。诛了她全家,只因为,她挡了他心爱女人的路。满心怨怼,灵魂不灭,一朝重生,相府小姐重回十年前。姜璃月笑看着铜镜里年轻了十岁的自己,眼中恨意勃发:“这一世,我定要让伤我之人,堕入地狱。”
  • 逍遥神武外传

    逍遥神武外传

    混沌之初,天地未开,猩红血雾自域外而来,仰天长啸,欲要噬尽元化,却在触动本源间,引得滔天巨斧袭来,斧落瞬间,红雷降世,天地骤分,又化十二枚灵玉守护其中,迫使血雾暴退,隐于雾间,怒曰:魔气尚存,吞噬此届是迟早之事,焚天阵虽强,却也只能困我万载。斧笑:天地由我而开,道法由我来定,此届所蕴生灵,将为我神武域征战沙场,勇斩妖魔,何况仅是天地初开,十二本源之力便已凝质成玉,育生大帝何需万载?
  • 同人小短篇

    同人小短篇

    小短篇缘更,随缘。不定时掉落一两章。……
  • 周游武侠世界

    周游武侠世界

    推荐一下新写的小说《人机有毒》,和本书不一样,有着不少的存稿,短期之内更新不成问题,现在每天固定两更!————————————————————看了一些小说,也想自己动笔写一本。开心就好。我现在写的第一个世界是《萍踪侠影》以后还会写《天蚕变》《三少爷的剑》《风云》《武林外史》等世界。现在顺序还没有定下来,我会先写完《萍踪侠影》这个武侠世界的。
  •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半生欢喜

    半生欢喜

    顾满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鬓上的白发,似乎感觉眼前铺满铜锈的破旧篮筐在笑话他,孩子气的辩解道:“事情都过去六十年了嘛,我哪还能记得她的样子,只是少年时的欢喜罢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