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7800000095

第95章 万历的三问(求推荐票)

例行的日讲完毕之后,万历在文华殿召见了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等三位内阁阁臣、英国公、定国公、彰武伯以及兵部尚书王崇古。

“朕今天是想和你们议一议大明的马政。朕近日阅览《太祖实录》、《太宗实录》。”

”洪武、永乐年间,最多的时候有边镇军马、战马二十多万匹、京城驻兵有军马、战马十六万匹,加上其他官牧、官督民牧、驿马总计有七十多万匹马。”

万历所说的,还仅仅是官马数据。如果加上民间马匹数量,高峰时期的全国马匹量曾一度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匹。

“那朕想问问,现如今总共还有多少官马?”

万历命令东厂对御马监管理饲养的马匹、草场、养马的开支用度进行了清查,清查出来的结果让万历感到触目惊心。御马监饲养的马匹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另一方面开支用度却在不断增大。

“皇上,大明之马政,设有太仆寺,苑马寺分理马政。有军牧、苑牧、民牧三种。”

“军牧由屯军牧养战马以供边镇所需,另京营、边镇所属军士牧养在役战马。”

“苑牧则是由苑马寺管理充军、戍边人员组成的牧军,在边境地区的专门草场牧养马匹以供边镇所需。”

“民牧则有户马法和寄牧法两法。设马户饲养朝廷提供的种马,每两年缴纳所生的马驹,称之为户马法。每年从户马法实行地区征收的马驹,调拨满足京营所需后,又将剩余马匹寄牧于京畿地区的民户,则称之为寄牧法。”

张居正先向万历简要介绍了目前大明马政管理体系和一些制度。然后兵部尚书王崇古接着说道:

“现如今,军牧已形同虚设,除了军士牧养在役战马外,各卫所基本无力提供新马。”

“朝廷在陕-西、甘-肃、京城、辽东设立了四个苑马寺,每个寺下设六监、二十四苑。沿着九边边境地区,开设军马牧场为边军提供战马,苑马寺归兵部管理。”

“但苑牧也是弊病丛生,原划定的养马草场不断缩小,牧卒生活困顿还要承受每年纳马定额的重负,因而大量逃亡。苑牧官吏设置日益臃肿,冗员耗费日益增多,但每年所得马匹不到原有定额的四成。苑牧已无法提供足额新马供边军使用。”

王崇古则是讲述着官牧现在的状况。在原有大明马政规划中,是按照”苑牧供应边军,民牧保障京营”的原则,但现在苑牧基本上靠不住了,那保障京营的民牧制度估计也好不了那里去。

“那民牧现在如何?”万历接着问道。

“皇上,户马法和寄牧法民间怨言极大。民间养马不仅要保证马匹的健壮,还要保证定期的马驹供应任务。否则不仅得不到免役粮的优待,还要赔偿银两。因此隆庆二年,寄牧法已全部停止实施。”

”隆庆二年,变卖了一半的种马,减少了一半的马户,所得银两已收归太仆寺常盈仓。现在还有许多官员奏请,把所有的种马全部卖掉。”张居正回答到。

“把种马都卖了,那以后如果边关发生战事,马从哪里来?”万历很吃惊的问道。

“成化二年,南方不产马,因此太仆寺折价征银,设置常盈仓管理马价银,臣建议北方也实施折价征银。变卖种马所得银两、原划归太仆寺的草场地、养马地所纳税银均上解到太常盈仓。如边境和京军缺马,则由太仆寺拔马价银购买。”张居正回奏道。

“那从哪里买马?”万历接着问道。

“川、陕的茶马司每年茶马贸易可得马数千。大同、宣府以及西北、辽东边镇均开有马市。宣府、大同、山-西在马市以银购马,辽东则以米、绢、布等易马。以上两项每年估计可得马两到三万匹。而且还可以用银子购买民间的合格马匹。”张居正回答到。

这是一个从表面上来看非常完美,并按照市场法则的政策。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民间不愿意替朝延养马。二是如果官马养得太多,则财政负担过重。用购买的方法,可以省下备用马和种马的养马钱,可以减少财政开支。

可是万历非常清楚,在这一政策下,不仅没有使大明的马政超好的方向发展,反而衍生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大问题,以至于最后明军可用战马越来越少。

万历听完之后,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向各文武大臣问道。“那你们都认为买马要比养马好吗?”

“皇上,臣认为马市交易和茶马贸易,却实是比自己养马要好。一来可以解决军马战马的来源,二来可以借此羁縻北虏各部。”。新入阁的张四维,赶紧先出来表态,支持张居正的建议。

张四维是极力主张与俺答部的互市政策,靠着四处奔走游说,促成了互市,并得到了当时的首辅高拱的器重,走上了仕途高升的第一步,当时高拱就想举荐张四维入阁。他又深知张居正主张的对北政策是外示羁縻,内修战备之策。

“臣,也是如此认为。”

王崇古、吕调阳、定国公徐文壁都纷纷表示支持张居正的意见。

“臣认为,马政切不可如此轻率。虽说养马不如买马,但如果有大战发生,一战下来马匹折损不知多少,到时候买马能来得及吗?”英国公张溶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随即彰武伯也说道:“臣,赞同英国公所言。”

万历此时看到有了不同的意见,然后接着说道:”马政即戎政,马政兴衰关系到大明的军队的战力和边防的稳固。张先生所提之策,朕有几点不明。”

“一是太仆寺常盈仓中的马价银,如何保证不会被挪作他用?”

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太仆寺改征马为征银之后,常盈仓实际就成了除太仓国库之外,管理马政专项资金的小金库。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制度上的漏洞。马匹要想大量的挪用肯定不现实,但是银子想要大量的挪用就很方便了。

本来是买马的专项资金,到了后来一旦国库太仓没钱了,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了这个小金库上。户部、工部、兵部都从太仆寺借银子。崇祯年间累计挪用太仆寺常盈仓的存银达到一千两百多万两。银子都没有了,哪里来的马。

万历此言一出,张居正的脸色一下就变了。这是他的确没有想到的一个制度上的大问题。他现在是首辅可以保证在票拟的时候不批准其他部门借支挪用,但他的继任者,他敢保证吗?而且如果以后皇上把主意打到这笔钱上呢?

“二是为何现在以茶换马价格越来越高,但所获好马却越来越少?现在的马市虽然以粮、以布、以绢等物易马,以后会不会也是一样?”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王崇古和张四维听到之后,也是感到背后一股凉气在冒。茶马贸易实际从宣德年间就开始走向颓势。根本原因就是茶马贸易是官方垄断,巨大利润背后,就有大量的勋贵官宦参与到走私之中。

官茶定价根本就不是按照市场规律来的,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贸易来达到政治上的控制。官茶自然就干不过私茶,因此官方就很难获得好马。

新开放的马市,虽然交易的品种多了,但如果没有有效管控和合理的政策,以后难免会走回茶马贸易的老路。

”三是边镇缺马,太仆寺只管拔银,那购马由谁来管?购买之后谁来点验?”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

万历知道这个问题以后会更加恐怖,把银子拔给边镇由边镇购马之后,漏洞百出。直接快速催生了边军的另一种腐败,吃马的空饷。

边镇的军官们拿着银子并不是马上买马。这样买马的钱在手中,养马的钱自然省下来贪掉了,等到上头派人来点验马匹的时候再买马来凑数。后来发展到极致,军官们竟然自己养着一批马,把自己养的马再卖回给军队。

万历问了三个问题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都是静悄悄的。张居正在想着如何从制度上去完善,好回应皇上的问话。定国公张溶和彰武伯心里则觉得非常高兴,认为皇上是支持了自己的观点。

王崇古和张四维现在则有点胆战心惊,他们两是当初这个互市政策的主张者和支持者。他们很清楚如今的马市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走私行为。虽然皇上现在没有明讲走私问题,但是肯定是有所指。现在依托马市的一些走私行为,和他们自己背后的家族都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同类推荐
  • 变革之路

    变革之路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程序员,随着一声惊雷,来到了未知宇宙。开元三年,立国四百年的齐国,表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际上早就暗流汹涌,周边诸国也是跃跃欲试。穿越者李睿,胸无大志,只想着随波逐流,享受一下腐败的生活。造反?李大少只想着平静的生活,酿酒,开矿,搭桥,铺路,咱们要先富带动后富。科举?经常有人问,汝何秀?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很优秀,小小科举如何能难倒我!美女?这不是我花心,十三岁的我有心无力,无奈穿越者自带的光芒,太过耀眼,各路美女纷纷要来霸占我年轻而优秀的肉体!官场?捧起一个优秀的府尹大人,做一个善良正义的官二代,让璀璨的民主之花在封建的时代绚丽的绽放。帝王?皇位什么的不稀罕,我只想有尊严的活着,请你从你的龙椅上下来,让天下百姓都能上去坐一坐!挥舞着时代的长鞭,平民乱,除恶霸,斗贪官,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皇亲贵胄,总要让你知道民主的洪流势不可挡,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 三国战神风云

    三国战神风云

    乱世争霸,我主沉浮!且看齐岳如何横扫强敌,一统天下!
  • 大周贼臣

    大周贼臣

    意外穿越,身不由己入局,身处多方阴谋中心。本想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当个假才子,游戏人间的王安该如何自处?一场盛与乱,权与名,以天下为棋,以苍生为子的千古变局就此揭开序幕!有精彩绝伦的智谋对决,有铁血征伐的热血有舍生取义的壮士,也有卑鄙无耻的小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只有做出选择的好坏!百家争鸣,慷慨悲歌。万夫争命,举世争渡!……看那江南白袍将、山贼群里的楚霸王还有那一心只想覆灭大周的老道士反军帐下俏公子,拨弄琴弦知雅错更有那陆老夫子铮铮铁骨面南而成仁黄沙道、大风歌,请君为我奏一曲残霞落、夕阳暮,君王遗恨雨绵绵几度春秋后,风云落、遗古今人间不见将军白头、红颜如桃花唯有大江东去,一片孤舟、公子独酌!千秋棋局,谁可与弈!等君共赏,万古功过!
  • 庙堂王孙

    庙堂王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孟旭升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寻常百姓,过些平淡日子,想些琐碎小事,但命运却偏偏不能让他如意。他朝一日虽入庙堂,便是王孙贵家儿郎。前尘过往何必宣扬,公义胜过万千荣华。
  • 霸唐小小生

    霸唐小小生

    此人,来自东土大唐前去天竺……不是各路妖精争抢的小鲜肉唐僧,而是一人灭了印度阿三的,玄策。虽功绩雄伟,但是在能征善战的大唐朝却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如此,他却在大唐混得风声水起……
热门推荐
  • 女主她高贵冷艳又精分

    女主她高贵冷艳又精分

    ?有些人表面上长着一张足以惊艳世人的混血脸,背地里一动手能撂倒一大片。孟半醒是个奇怪的人。说她冷漠,她偶尔抽风神经质。说她睿智,她智商不定时掉线。说她废柴,她超强异能很嚣张。说她善良,她一拳一个小朋友。说她撩人,她钢铁直女不解释……歪歪歪?怎么突然就get到亲亲抱抱举高高技能了?女主!女主你回来!!女主她什么都好,美中不足的是,被猪拱了。她有超强身手,她有酷炫异能,她有交心伙伴,她有瞩目身世,她有多个马甲,她有冷冽金瞳。她还有他。“歪?男朋友,出来培养感情。”【1v1强强联合爽文】【本文无逻辑,作者简介废,大纲在梦里,剧情走向全看心情】
  •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苏阮,苏家的千金,国色天香,家人宠爱,更有人人艳羡的未婚夫。谁知,一场出游,却被柔弱表妹推入崖底。再回首,柔弱表妹已经代她嫁入侯门,夺了她的未婚夫。更甚,夺了她的救驾之功,成了太后身边的新晋红人,被册封端福县主,风光无限。她,苏阮,现代赫赫有名的绝世神医,却因先天不足,没有活过三十。她锱铢必较,不信佛不信魔,只信她自己。救人全凭心意,她认为该就的,分文不取也要从鬼门关里抢回。她认为不该救的,纵万千财富,无边权势,也不能令改变。当她成为她,在崖底苏醒,这个天下注定要为她颠覆。养好伤,悠哉上山采药,一个脚滑给摔了下来,直接砸晕了一个美男。为了不损阴德,尽心尽力将这个半死不活的美男给拖回去救治。美男太美,她花了眼,错了药,给美男下了春药。美男在前面,姿色无双,没把持住就给扑了。一夜风流,她吓得赶紧给跑了。她不仅把人砸个半死,还把人给上了,这下梁子结大了。跑,赶紧跑,跑到天涯海角,再不相见。
  • 云天尊

    云天尊

    峰巅之上,一袭白衣少年,银丝飞扬,目若惊雷,颈戴佛玉镇邪珠,手握风雷真龙逆天刃,骑坐在一头数丈之巨的金芒雷瞳巨吼之上。他抬头仰望无尽苍穹,双眸之中竟不时有着雷芒,冰寒之光浮闪而过。人间之下,视为鬼域,人间之上,视为天域,天域之上,视为神界,神界之外,视为魔界,魔界之临,视为妖界。苍茫人间古界,犹如浮萍一般,摇摆不定……
  • 创世游戏一点零

    创世游戏一点零

    苏里只是机缘巧合之下作为一个引子,开启了一个世界的衍变……(本书无女主!)
  • 烽火金牛村

    烽火金牛村

    在战火纷飞的年月,一支鲁艺的文艺兵来到了金牛村。这支没有枪的队伍要生存,只有不停地转移。他们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渐渐和村民们熟稔、亲密起来。村民们为失职的马夫老头向部队求情,救了他一命,还巧妙地与鬼子和土匪周旋,给受伤的战士找来杀菌的药品。文艺兵们也十分信任村民,他们帮忙搭起渡河的桥梁,又帮着做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农活。然而老乡们为战士举办婚礼的欢庆场面没过多久,鬼子开始了最残酷的扫荡,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此拉开帷幕……
  •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大林和小林两兄弟的不同命运为线索,通过兄弟俩各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将上下两层社会的生活和两个阶级的矛盾斗争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的社会批判内容。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活泼生动的形象,光怪陆离的故事,使该作品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童年回忆,历久弥新。
  • 真实鬼武

    真实鬼武

    “猎杀众生,你就能变强!”魔鬼蛊惑道。“那样太麻烦了!”白小川摇摇头,身体开始变形。变成一只拳套,恶魔屠夫戴着他捶爆了无间地狱。变成一把匕首,阴影主宰握着他刺杀了至高神明。变成一柄长剑,剑道至尊执着他斩碎了亿万星辰。“让他们相互杀戮,我躺着就能变强!”(电波自嗨文,主角是弱智小白,请慎重阅读!)
  • 四月小姐的老熟人

    四月小姐的老熟人

    如果,如果我不曾遇见过你我想我从来不知道我会如此的爱慕一个人。也不会在没有任何关系之下还那么怕失去你,我想我这辈子都会爱慕着。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
  • 不死帝尊

    不死帝尊

    十方天域,无穷无尽,连通无数位面。天域之中,有五位大帝,号令天域,莫敢不从。某日,江宁大帝因身怀绝世神器,被几位大帝围攻而死。许久之后,在十方天域下属位面,一个叫做天元大陆的地方,一位默默无闻的白衣少年,开始自困顿中崛起,终有一日,他会重回天域,以手中之剑,捅破那片苍穹!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