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600000012

第12章 (12)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一九三一年秋天

[鉴赏]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早期有诗集《汉园集》、《夜歌》、《预言》以及散文集《画梦录》等。

这是一首象征主义诗歌。从整体象征上看,它显然受到了瓦雷里《预言》的影响。诗人是通灵者。诗本身具有预言性质。诗人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持久虔诚的守候,才能通灵,才能拥有短暂而宝贵的“迷狂状态”。何其芳是少数这样的幸运儿之一。所以,诗人兴奋不已!所以,诗人以“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作为起首句。在幻念中,诗人感觉到“你”这个“预言中的年轻的神”正朝他走来。“年轻的神”也可以指诗人用幻想创造出来的另一个“我”。而从“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和“银铃的歌声”可以判断出,这个年轻的神美丽、纯洁和神秘。这是本诗首节所写。

第二节依然沿着首节的诗情顺沿下来,诗人“我”进一步在领受“年轻的神”所恩赐的一切。诗人完全陶醉在年轻的神“如梦的歌声里”。但为什么诗人说自己对这一切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了呢?这说明诗人曾经也生活在南方、在温暖里,而现在长期困居在北方、在寒冷里。诗人通过年轻的神既想起自己幸福的过去又清醒地认识到眼下痛苦的现实。

第三节,诗人希望年轻的神留下来,听诗人把自己的一生诉说。第四节,写年轻的神在听完诗人的倾诉后,要起身离去;但是,诗人以过来人的亲历经验,善意地告诉年轻的神,前途凶险、黑暗深重;所以,诗人劝告年轻的神不要去以死相拼;而这种求其自身的纯洁依然是坚强在另一种意义上的体现。可是,年轻的神并不听诗人的话,执意要走。这就有了第五节。诗人在拗不过年轻的神的情况下,祈求与其同行。末节,写年轻的神不同意带诗人远行,骄傲而无语地独自离去了。

诗人与年轻的神,在幻念里幸福地邂逅;而他们俩围绕着要不要留住下来、要不要同行之争,可以视为诗人自己内心的精神斗争。它们是诗人的“独语”,是来自诗人心灵里的飘忽的声音,也是诗人的“画梦录”,其结果是,对诗人来说,理想的自我已经无语地离开了,留下来的只是现实中孤苦烦闷的自我。它是对上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青年微妙心理的曲折表现。

(杨四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鉴赏]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自我抒情,反映了解放区是中国的希望。这首诗表现的感情和《预言》集中表现的愁闷和忧伤不同,一变为欢快明朗。诗歌具有一定的宣言性质,这是诗人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主动发生的变化。但通过贴切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又使它区别于一般的宣传诗。

(贝贝)

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鉴赏]

何其芳早期的作品表现了对旧社会的不满。1938年他到延安后,开始了探索新的艺术创作方式的道路。1942年,他在一批诗中开掘了新的主题:讴歌那些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世界的创造的劳动者。《生活是多么广阔》正是属于这一时期的一首自由体新诗。

从诗的题目来看,所渭“生活的广阔”是相对于过去生活的狭窄而言的。作者在经历了几十年封建教育的压迫和封建文化思想的灌输后,深刻领会到旧社会封建意识对人性的压抑控制以及使人们沦为封建礼教“奴隶”的本质。因此,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开头一节时,便能强烈感觉到作者对新生活的异样的新鲜感和喜悦之情。“生活是多么广阔”是静态描写,进而以“生活是海洋”作了动态的强化,是对前一句描写的延伸和推进。“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一句,意在揭示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它的因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欢乐感。

这首诗的灵魂和核心在第二节。它以两个句号为标志表达两层意思。前半部分讲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建设铁路等。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活动,对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作者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列举展现了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信念。而前半部分的向外延伸的描写,正是为了凸显后半部分对生活的内在本质的揭示。诗人特地指出,要“去过极寻常的日子”,这体现了久经战乱、处于忧患之中的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憧憬。“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寓意。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社会在变,思想在变,人也在变。以前在旧社会中一成不变、微不足道的小事物,可能因为感染到了新时代来临前的新气息而正在发生着不被察觉的嬗变,需要我们睁大眼睛、擦亮双眸去发现,去发掘。这些描述都进一步深化了“生活是多么广阔”的含义。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这两行诗使全诗歌唱新生活的主题得到纵深的开掘,它揭示了理想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质。这种新质大体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是平等友爱的,而且是互相温暖、互相唤醒并互相“点燃”的。在新社会中,生活不仅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而且意味着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

最后一节基本上是对第一节的复沓,但是诗意又有新的推进,而且由于复沓的使用而使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生发出呼应与回旋的艺术效果。全诗构思缜密,布局严谨,形成了一种既舒展又严密的特殊的美感。

(向阳)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十月三日

[鉴赏]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1930年秋开始写诗,主要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汉园集》中的《数行集》(1936)、《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以及诗总集《雕虫纪历》(1979)等。他的诗在整体风格上如谢冕所说,“卞之琳的诗重视时空感觉,往往以象征的方式写出沉思中悟得的哲理。有时为了显示悟性的表达,省略甚多而呈现为空阔滞涩。卞之琳诗作的圆熟精致而富有冷静的理性是公认的”。

《断章》就是这样的一首小诗。它作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时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是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不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的确,这首诗展示的意境深广,非三言两语能说尽它的底蕴,颇能引人入胜。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时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诗人仅仅用四行诗就将世间人物与事物的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表达得这么生动形象,意境深远,令人产生无穷的思索与回味。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的艺术构思是从生活形象而非概念出发,且从多年的蕴蓄中提炼出来的。

诗分成两个节。第一节两行,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却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风景”。“桥上”与“楼上”二者本不相关,却因“看风景”发生联系,引人遐思。第二节的两行顺理成章,使“桥上”的人与“楼上”的人相互关系推进了一步。月亮升起时,照亮“你”的窗子,成了你所看到的风景。而“你”在白天是别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自然地成了别人的”装饰”。小桥、明月的时空转换,因“看”与“梦”的活动而得到联结,小桥流水融入了月光,“风景”入了“梦”,水波似的柔情,清丽的梦境,恰如一支优美的歌,被诗人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感受力很好的凝固在诗行中,产生出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他的许多诗都是这样,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与情境,一经他的点化,便蕴含了意味深长的回味和耐人咀嚼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节奏感强,往复回环。首尾两行,各三拍;中间两行,各四拍,读来朗朗上口。此外,两个“看风景”的短语和两个“装饰了”的动词的重复运用,造成了节奏和诗意上的回环往复。本诗通篇没押韵,却显得韵律和谐、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

(向阳)

尺八……………………………卞之琳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从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鉴赏]

《尺八》是一首“富于怀旧情调”的诗。描写的是现实中乘“长安丸”东渡日本的“海西客”,“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动了乡愁。由此想到了当年西渡中土的日本“番客”,夜宿孤馆,听邻家的尺八慰藉乡愁。第二天便在长安市“访取了一枝凄凉的竹管”,于是,“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尺八”成了乡愁的象征性载体,它在现实与历史的时间长河、家乡与异邦的空间领域架起了桥梁。

短短的二十行诗里,既有置身异域时那浓重如酒的乡思,又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对日本文化氛围的体察和感受。我们在诗歌中还能感受到作者所寄寓的那种对于中日两个民族间悠久交往历史的情思。

这首诗被王佐良先生评价为卞之琳创作成熟期的“最佳作”。诗歌确实有区别于传统诗创作的一些方面:首先,打破了时空界限和现实、心理界限,把现实与历史、外部世界与心理世界扭结沟通起来。这种来去随意的叙述方式,产生了一种多角度叠合的浑厚感。其次,叙述形态上,把诗人这一创作主体,呈现为“海西客”、叙述者和作者三者的综合统一,突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使诗歌产生一种层层叠叠的多声部艺术效果。

(黄跃文)

淘气……………………………卞之琳

淘气的孩子,有办法:

叫游鱼啮你的素足,

叫黄鹂啄你的指甲,

野蔷薇牵你的衣角……

白蝴蝶最懂色香味

寻访你午睡的口脂。

我窥候你渴饮泉水

取笑你吻了你自己。

我这八阵图好不好?

你笑笑,可有点不妙,

我知道你还有花样——

哈哈!到底算谁胜利?

你在我对面的墙上

写下了“我真是淘气”。

[鉴赏] 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其时诗人正处于“一个悲欢交错却较轻松自在的写诗阶段”。朱自清先生肯定说:“这是情诗,蕴藏在淘气这件微琐的事里。”诗以“淘气”二字命题,写的是满带淘气味的爱情的追逐,写得洒脱但也很有节制。

“淘气的孩子”就是诗中的“你”,我治“淘气的孩子”的办法就是“我这八阵图”,这办法也够“淘气”的了:叫游鱼咬你的脚,叫黄鹂啄你的指甲,叫野蔷薇牵你的衣角,叫白蝴蝶吮你的口脂香等等。可是你在我对面的墙上写下了“我真是淘气”,我的“淘气”倒真被你治住了。从这些淘气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你”的聪明淘气和“我”的天真与执著,两个形象神态活现。

这首诗通篇用隐喻,这里的“游鱼”、“黄鹂”、“野蔷薇”、“白蝴蝶”等形象都是“我”这一形象的隐喻。由于诗人使用了隐喻的手法,就使那些行动变得十分天真、活泼、聪明,因此也使人感到感情纯洁。

全诗共四节,十四行,在形式上属于商籁体。这样笔法、格调的爱情诗,在中国新诗中是不多见的。

(黄跃文)

距离的组织……………………………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纸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一月一日

[鉴赏]

《距离的组织》写于1935年1月9日。1934年12月26日《大公报》登载罗马灭亡星爆炸一千五百光年后,其光始传到地球上的消息,诗人有感于此而作诗。此诗以晦涩难解著称,短短10行,诗人自己却附上了8条注释。它涉及时空的相对关系、实体与表象的关系、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关系以及存在与觉识的关系等,有些地方还用了典故。尽管诗人在诗后的注释里说:“整首诗并非讲哲理,也不是表达什么玄秘思想,而是沿袭我国诗词的传统,表现一种心情或意境,采取近似我国一折旧戏的结构方式”,但要理解这首诗,仍然需要一些科学、哲学的知识背景。

此诗名为“距离的组织”,独特之处也正在其内在结构的精巧组织上,诗人以心理意识的流程为线索,随着意识的变幻,时间和空间距离也不断转换,现实与历史、真实与虚幻交错叠加、层层闪现,形成了诗歌的内在审美张力。

第一句,言及历史,触动想象,从现实转入对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的想象。

第二句,思绪又从历史想象转回现实存在,看到报上关于“罗马灭亡星”的消息,遂引发对时空相对关系的沉思,诗人的意识从古老文明投向现代科学。

第三句,天马行空的自由联想逐渐聚焦于一点。宇宙的奇妙,时空关系的复杂,使得诗人的思绪模糊而恍惚,在一片混沌迷离中,其脑海里不经意地闪现出某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惦记着的友人,于是打开地图,寻找友人之所在。思念之切,便很难满足于地图上那个抽象的所指,于是去翻看友人寄来的风景片,以此得到某种安慰。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给妈妈的信

    给妈妈的信

    《给妈妈的信》描述了1910年至1944年间圣埃克絮佩里写给的信笺是最美丽的文字,揭示了圣埃克絮佩里鲜为人知的一面。
  • 当代皖籍寓言作家作品精粹

    当代皖籍寓言作家作品精粹

    本书选收当代皖籍寓言作家的精品力作,包括李先轶的《燕子的家教》,方崇智的《试人石》,马成润的《魔镜》等作品,根据题材内容不同,分为《微雕高手》《海的沉思》《物种抉择》三辑,通过一篇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哲理,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本套书的作者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字里乾坤》叙述的是名人们与文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冷眼读人性

    冷眼读人性

    人性潜藏着大智慧,因为周围世界的关系,过分关注得失,最后将潜藏着大智慧变成了小聪明。由此,人性开始演变为充满劣根性的东西。人性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变得复杂,才有了人性本恶;人性中潜藏着大智慧。人性其实很简单,由于能够将复杂变回原来的简单,才有了人性本善。本书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有力的评述深入探讨如何读懂人性,并出色地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巧,在社交场合上左右逢源,最终成为拥有超强人气的人际关系大赢家。
  • 穿越万界的旅人

    穿越万界的旅人

    在铠甲勇士胖揍异能兽,在超兽武装戴着小破表Omnitrix变身外星英雄,领着菜鸟踏上维护宇宙平衡的征途,在洪荒世界白嫖九转金丹,在镇魂街里建立阴曹地府……微微一笑,假面骑士,斩赤红之瞳,诸天万界次元都将会是旅行的目标!贯彻心中的超脱之道,超脱那无穷无尽的诸天万界!
  • 锦绣宠妃

    锦绣宠妃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她偏不,不仅嫁了个残废毁容,还要与他生死相随。
  • 傲娇王爷热情妃

    傲娇王爷热情妃

    某人火急火燎的出现,大声囔囔着,“王妃,不好了,王爷生病了。”“嗯,让他多喝点水。”苏小沫慵懒的躺在院中贵妃椅上,眼睛都不睁的轻声说着。“王妃,不得了了,王爷受伤了。”苏小沫躺在院中贵妃椅上,微睁开眼睛轻瞟了对方一眼,随口说着,“刀枪剑戟,哪种兵器,伤口多深多长,出血情况怎样?”“这……”我能说只是一根针扎破手指头吗?来人心虚的看着对方。苏小沫丢给对方一个药瓶,闭上眼睛说着,“让他自己止血。”“王妃,这次是真的出大事了,王爷让人给下毒了。”“什么?”苏小沫恼怒的“腾”的一下从贵妃椅上起来,美目圆睁,但是为什么她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极其兴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对他下手,这是在向我下战书吗?好,我接受他的挑战。”“……”
  •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一本诊断、治疗变态心理的指南书。你“变态”吗?焦虑障碍、进食障碍、药物依赖是不是病?生活中有哪变态心理行为,其成因、判断的标准和治疗方法如何?翻开本书,心理学零基础照样读懂所有的答案。
  • 名门医女

    名门医女

    中医学和心理学双博士学位,造就了裴瑾这样的大龄剩女一枚。家境殷实的她,从小衣食无忧,故而养成了一副恬静慵懒的性子。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做个心理辅导也能飞来横祸,再次睁开眼,她却迎来了一个新的身份——蒲州裴氏世族的千金小姐裴瑾。爹爹漠视,继母霸道,祖母冷淡一个个粉墨登场的魑魅魍魉,她权当做一场心理测试一波波来势汹汹的敌对势力,她又该如何自处?简而言之重生之路是锦绣滴,爱情是美好缠绵滴,男主是冷面闷骚滴.简介无能,看正文吧!!绝对是虐渣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温馨大结局!小七出品,品质保证!
  • 野火

    野火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落日。太阳落下去了,像个粘在天际线上的鹅蛋黄,天边呈现奇异的粉红色,船一样的云低低地飘浮在空中,仿佛触手可及。我爬上七楼天台。有一个剪影落在水管上,撑着手,望着天边,一动不动,像只晒太阳的老猫。夕阳的光华里我看不清他的脸,可我知道那是谁。“老谭。”我喊他。“嗯。”他转过来,说,“台风要来了。”“台风来了就会这样?”我指着天边的一片血色问。“不是。我只是觉得这景色很难得……”“红薯不会被淹吧?那东西泡了水会烂掉的……我们寝室后头种的全是红薯。”
  • 神武纪元

    神武纪元

    神武大陆,蛮荒四起地球武警纪昊辰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意外穿越,成为一个部落的少主,虽然身份显赫却被人囚禁,失去自由之身。一次意外中,姜离偶然获得先祖传承,从此开启天脉,一路高歌猛进。“凡是挡我者,杀!”
  • 碎铃劫

    碎铃劫

    十六万年前,她身为魔尊,为了族人背负下莫须有的罪名,以死谢罪。十六万年后,五界皆是大变一番,往年种种恩怨,爱恨情仇皆揭开面纱。前世我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世我便继续搅得你们不得安宁。任你人人喊打,遗臭万年。我偏就要入魔,不但如此,我还要修邪魔外道我还偏不如你所愿。
  • 往昔之歌

    往昔之歌

    1938年(昭和13年)创元社出版的中原中也第二部诗集。以1934—1937年的作品为中心,收录了58篇诗歌。这本诗集是以诗人置身“在世之日”,观感现实与虚幻,书写对幼年的追思和死亡的预感,充满了渴望创造和追求理想世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