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000000009

第9章 金陵十二钗中的闺阁精英(1)

金陵十二权是《红楼梦》中描写的十二个优秀的女子的通称,实际上指的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另有副册、又副册。正册中的都是贵族女子,副册和又副册中的都是小妾和丫环。如果单提“金陵十二钗”,一般指的是正册(又称“正榜”)中的十二位女子。

金陵,古代邑名,后来成为南京的别称。钗,本是女子头上的饰物,后来“金钗”“裙钗”就经常用作为女子的代称。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首次出现“金钗十二”的提法,用来形容女子发髻饰物之多。“金钗十二”后来又经常用来代指女子。因为《红楼梦》中的贾府的祖上生活在金陵,在南京的时候贾府进入鼎盛时期,贾母等老人常常回忆当年在金陵时的风光,而《红楼梦》中其他大家族王、史、薛家,过去也在金陵居住并处于荣雄时期,所以《红楼梦》将贾府中的十二个优秀女子列入为“金陵十二权”的正册中。她们是:林黛玉、薛宝权、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纹、秦可卿。

这十二个女子是《红楼梦》中地位最高、才貌双全的优秀女子,她们不是千金小姐就是正室少妇。其中才貌最出色的无疑是林黛玉、薛宝权、王熙凤、贾探春四位女子,她们是金陵十二权中的精英,也即精英中的精英。

1.终生还泪的绛珠仙草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悲剧中的主角。她的母亲是贾母的最小的女儿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孩子。贾敏年纪很轻就因病亡故了,丢下年幼的女儿黛玉。贾母心疼早故的心爱的女儿,对这个幼年丧母的外孙女就更为怜爱了。她来到贾府依附贾母,可是她在贾府从万分得宠沦落到悲惨病死,成为贾府悲剧中的第一女主角,其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虽也是侯门后裔,但已降落到做一个扬州的监政官这么一个一般的官吏。林如海的社会地位是所谓“书香门第”,也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中等人家,当的也是不大的官,是不能和王、贾、史、薛那种大门豪族相比的。

《红楼梦》一开始就指出林如海膝下无儿,只有黛玉这个独生女。他对这聪明绝顶的小女孩特别钟爱,尤其是妻子贾敏死后,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林如海为黛玉请了老师,把她当儿子一样教书;却又因她体弱,不能严格课读。这样就造成了黛玉自幼就孤独,任性,而没有接受一般标准的规范教养,所以她一点也不懂得世故人情。这样的性格使林黛玉丧失了应有的人生智慧,在封建专制力量的压制下,林黛玉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毁灭。

●正直率真,才智过人

林黛玉刚进入贾府时,她的头脑颇为清醒,她自知寄人篱下,“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第三回)她知道必须谨慎小心。可是刚住了没有多少日子,她就忘记了自己初来时的警戒了,她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多心,并因为多心而流泪。(第三回末)。

一个人处世待人,做任何事,都是下决心易,执行却难。天下事,非常复杂,常常是“知易行难”,就是懂得道理不难,但执行这个道理却难。故而黛玉后来却并没有做到“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的原则,在长辈前有时还勉强做到一些,因为封建社会下辈对长辈必须循规蹈矩,唯唯诺诺,在大多的场合下,她对长辈也并没有做到这点;而在平辈中,因为粗心、多心,还经常与人斗气,造成到处树敌,孤家寡人的不利局面。

粗心,也就是无心,待人处世一点也没有心机,清人张新之评论说“通篇都写黛玉乃一无心人,为极不善处世,不善提防;以致堕人术中者示警,与宝钗作大对照也。而人手偏说‘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不多行’,作是想者乃死机,作是想而究不能如其想行者,乃所以死机。”意思是讲黛玉本来“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不多行”,这本身是消极、被动挨打、要处于死地的一种想法,人应该积极处世待人,做一个强者,而黛玉身处吃人的社会中,险恶的环境中,连这样的消极被动的防备也做不到,那她走向灭亡的结局就是必然的了。而更危险的是,林黛玉还要多心,多心,意味着无事生事,自找烦恼,还要无故开罪、得罪别人;林黛玉还直率、任性,多心了还要心直口快地讲出来,这样就会以挑战的口吻向对方发难或指责,这也就渐渐造成了四面树敌的严重后果。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林黛玉第一次暴露她的多心的心理弱点的是薛姨妈送珠花那一次。周瑞家的要向王夫人回报刘姥姥的事,王夫人正在梨香院与薛姨妈闲谈,周瑞家的汇报后,薛姨妈想起她有一些宫里头的新鲜珠花,她就托周瑞家的送给各房小姐和凤姐等。周瑞家回来时就按路过的顺序将花送给各人。周瑞家的最后给黛玉送珠花,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一起解九连环(一种玩具,用金属丝制成一狭长的方圈,上套九个圆环,可解下套上,手续极繁,玩时以能全部解下圆环者为胜)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薛姨妈家是皇商,所以有这种宫制的装饰品。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第七回)

周瑞家的并不是存心要最后的给她,别人也没有做特别的挑选,不是挑剩下来才给她的。而且,即使是挑剩给自己,黛玉也应该心胸开阔些,不必计较,再贵重的东西也应有谦让的态度,这才是做人的正理。退一步说,即使心中计较送礼的先后,礼品的好坏,嘴巴里也没有必要将不满出来,已经是最后一个拿到礼品,礼品是捡剩下来的,再表示不高兴也已经无法挽救了,何必多此一举,讲一些不满的、得罪人的话呢。对此,《红楼梦》甲戌本脂(脂砚斋)评夹批说:“在黛玉心中不知有何丘壑。”批评她心中毫无城府。甲戌本眉批又说:“将阿颦之天性,从骨中一写。”指出她的天性多疑,又不善考虑后果,出言不慎。

黛玉多心,怀疑心重。她又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再厉害的话也当场说了出来。周瑞家的,作为一个中年的仆妇,老练,能沉得住气,听了黛玉这种无理的指责,一声不吭,不做任何解释。她心中明白,做解释也没用,黛玉是不会相信的,而且直接反驳,更会得罪这个娇小姐;但事实上她也没错,更不能随便承认自己有错,所以索性一声不吭。可是她心中必定已经对黛玉有了不好的看法,甚至还会怀恨在心。周瑞家的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陪嫁丫头,她是王夫人的心腹,黛玉一点也不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一点也不考虑随便指责对方的后果,是非常愚蠢的。尤其是古人说过:“情愿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周瑞家的还是一个善于忖前顾后的成熟的妇人,还不是一个只讲势利、喜欢害人的小人。可是黛玉的这种表现,在无意中也得罪了许多小人,还有非常有心机的人。譬如薛宝钗。

有一次,林黛玉去看望宝钗,因为宝钗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恰巧宝玉也去看望宝钗,他和宝钗正在说笑,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座,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黛玉这话本来是讽刺宝玉殷勤看望宝钗、并自责自己在他们两人开心说笑的时候来打扰的,她被宝钗反问后,自知不妥,做了巧妙的解释,这个解释表面上理由实足,对宝钗却无用,宝钗早就听懂了黛玉话中的意思,她不是靠这样的表面解释可以打发过去的。接下来,黛玉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宝玉无心问了一句,黛玉马上疑心他看到自己来了,他和宝钗两人不能单独、开心地说话了,于是就要走了。宝玉从不计较她的这种态度,诚恳的做了解释。可是黛玉心中仍然不快,还是不断的要找机会攻击他。

接着薛姨妈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鸭信:鸭舌头,可制成名菜。信:舌头。)。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令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宝玉贪方便,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即打颤儿,发抖)。”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环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地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环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面对宝钗出于对宝玉关怀的好心,劝他别吃冷酒,劝的在理,宝玉当然应该听从,黛玉竟然当着薛姨妈和宝钗的面讽刺宝玉听从宝钗的规劝,一点也不顾及薛姨妈和宝钗母女的脸面,薛姨妈还是长辈,边上有丫环、仆妇听着,她不顾一切的吃醋、奚落宝玉。宝玉本人虽然不计较,别人全部都会反感的。

黛玉的智力属于上等,口齿伶俐和凌厉。讲起话来,滴水不漏。她在讽刺、讥评别人时极善机变,《红楼梦》清代三家评本的眉批说:“‘来的不巧’,旋即解释,何等敏捷。由其胸有慧珠,所以能口如炙毂。”对黛玉的解释,眉批赞扬:“具见玉儿机警,可谓辩才无碍。”但对于宝玉听从宝钗的话,则借机讽刺,当场开销,眉批也认为太过分了,所以尽管依旧赞赏其借机发挥时“心灵口敏”,仍忍不住批评说:“舌上有刀,我不愿见此种。”也被薛姨妈当场批评:“你是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有这些心。”

林黛玉锋芒毕露,到处讽刺挖苦人家。例如对于那个人人感到有趣的刘姥姥,黛玉叫她做“母蝗虫”,如此刻薄地挖苦一个善良多智的农村老妇,未免太缺乏厚道了。对于画画低能的惜春,黛玉说这大观园盖才盖了三年,如今画起来,又要研墨,又要蘸笔,画两年不为多。黛玉固然是最擅长于解颐的妙语,尖刻的讽刺,能够赢得一时的笑声,黛玉在贾府的不得人心是极为自然的事。湘云说她:“专挑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小红说她:“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袭人说:“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浑说!”可见她口才所换得的不过是别人深重的反感。她用口去诅咒和讥笑一切,只懂得对自己孤芳自赏,却不懂得用心去衡量别人;她随口撕裂了别人的脸面,也撕裂了别人和自己的关系。

林黛玉本人的不足固然已经相当严重,宝钗的到来更使她处于不利的地位。宝钗刚到贾府,就显出她的性格和气度的优越,黛玉与她相比未免相形见绌。小说描写:“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没有一点隔阂、矛盾)。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五回)

宝钗的出现更显出黛玉的缺点,“宝钗浑然不觉”还不要紧,她是对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尚浑然不觉,可是独门心思的黛玉,只知与宝钗争风,而不知自己的弱点,这就非常危险了。

对于黛玉的弱点,造成“便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甲戌本的脂砚斋侧批:“此一句是今古才人同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指出这是古今才子常见之病,他们往往自恃清高,逞才使气,瞧不起周围所有的人,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林黛玉心高气傲,使小心眼,得罪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多次得罪了薛宝钗。对于样样在行得令人钦佩的宝钗,大家都十分欣赏她,只有黛玉杀她的风景,当宝钗为惜春画大观园出谋划策,还提出一张包括铁锅、水缸、箱子这许多画具的单子的时候,黛玉说恐怕连她的嫁妆也开上了吧?她见缝插针地挖苦讽刺别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和嗜好了。

林黛玉的头号情敌是薛宝钗,幸亏薛宝钗性格深沉,智慧超群,处事明智大度,所以不与她一般见识,不与她计较,遇事还每每避让她三分,有一次——

宝钗来寻黛玉,看到宝玉正好走进潇湘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第二十七回)

如果宝钗像黛玉一样不肯忍耐,要与她针锋相对,睚眦必报,凭宝钗的心机才智,加上后台硬,相助者多,而黛玉树敌极多,孤立无援,黛玉的日子要苦多了。

可是林黛玉得罪的人太多了,甚至包括史湘云这样心胸开阔的豪放女子,还连累宝玉受到指责。这是贾母为庆祝宝钗的生日,特地为她设宴演戏。那天宝钗特地挑选贾母喜欢看的热闹戏目,演得又非常精彩——

同类推荐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里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
  • 漱玉词

    漱玉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传情之作,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作品——《漱玉词》,因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词人少时与知己爱人赵明诚几次生别离,多感相思惆怅。后又经历夫妻阴阳相隔、时局动荡,更添孤苦凄凉。其作词自辟途径,锦绣才思尽赋清雅言语,又妙解音律。明代杨慎有评:“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快穿之渣你还需要理由吗

    快穿之渣你还需要理由吗

    系统一线牵,珍惜这段缘。柔弱白莲表小姐×风华无双嫡长子论如何虐哭玛丽苏女强文男女主,让他们悔恨终生。清冷师尊×伪奶狗徒弟林微笙:(惊慌失措)阿煜,快放开我!其实内心暗爽,来呀,哇,黑化之后真带感,刺激!(三)道长背着个鬼娃娃李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

    “他是研究室的负责人,这一次开发新产品香水就是他提出来的,所以,他最为看重这项工作。“那天,或者说,那段时间他很疲劳。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他的身体不好,再加上过度劳累,他出错了,不知道把什么古怪的东西混入试剂里,造成了一种有毒气体。他昏倒了,心脏病突发,还没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我不相信他会在研究室里出错。他做这一行已经快五十年了,从来没出过错。所以,我怀疑,他的死并不像其他人告诉我的那样。”委托人忽然登门拜访,语无伦次地说了快两个小时,时骏才确定这人想要的是什么。
  • 父亲捡了一本书

    父亲捡了一本书

    作品集中既有励志作品,如《做了一次乞丐》,说的就是正值叛逆年纪的“我”想干出一点事来,向父亲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后来“我”成功了,但是这时才发现,那厚重的父爱始终是自己前进的动力……亲情故事,如《我要减肥》,故事说的是一个瘫痪在床的父亲看到减肥广告,竟然也要减肥,是老人要赶时尚还是什么原因?故事的结尾谜底揭开,原来因为儿子照顾得好,他的体重日益增加,儿子照料他时一次比一次吃累,老人过意不去,所以才要减肥,集子中还收录有笔者精心创作的传奇故事,哲理故事……我想一定不会使您失望的。
  • 向日葵寻梦记

    向日葵寻梦记

    一直被禁锢束缚的向日葵,遇到启蒙他的林汐湘和指引他的杨光,最后终于梦想成功的故事。
  • 狩猎恐惧之人

    狩猎恐惧之人

    直视吧,那幽深的黑暗里,不可名状的恐惧。聆听吧!那献给伟大支配者的祷告。越接近真相,也就越接近疯狂。在那混乱无序的世界里,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让我们披上理智的盔甲,向着布满疯狂的前方,勇敢地踏出步伐。 直到,疯狂为止。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羽林王卫

    羽林王卫

    太子殿下由我们来保护!羽林卫全体,以性命担保,定护殿下周全!为皇上赴命,我等万死不辞!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