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000000034

第34章 《红楼萝》中的奴婢智慧(7)

司棋的结局由高鹗在续书中补写,也是大手笔的妙文,与前八十回拼接得天衣无缝。小说通过别人的追叙,介绍:自从司棋出去,终日啼哭。忽然那一日,她表弟来了,他母亲见了,恨得什么儿似的,说他害了司棋,一把拉住要打,那小子不敢言语。谁知司棋听见了。急忙出来,老着脸,和母亲说:“我是为他出来的,我也恨他没良心。如今他来了,妈要打他,不如勒死了我罢!”又告诉妈:“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人做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就是他一辈子不来,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愿拼着一死。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要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她妈气得了不得,便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

哪知道司棋便一头撞在墙上,竟碰死了。她妈哭着,要那小子偿命。她表弟也奇,说道:“你们不用着急。我在外头发了财,因想着她才回来的,心也算是真了。你们要不信,只管瞧。”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她妈妈看见了,心软了,说:“你既有心,为什么总不言语?”他外甥道:“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我要说有钱,她就是贪图银钱了。如今,她这为人就是难得的。我把首饰给你们,我去买棺盛殓她。”岂料潘又安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死了。司棋的母亲懊悔起来,倒哭的了不得。

这番话连凤姐听了也感诧异:“哪有这样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这个傻小子!怪不得那一天翻出那些东西来,她心里没事人似的。敢只是这么个烈性孩子!”

《读花人论赞》说司棋:“从古以过而创为奇节者,君子悲其志,未尝不谅其人。司棋失身潘又安,过已;乃竟一其心相待,以死继之,非节非烈。……观过知仁,谅哉!”虽带迂气,“奇节”二字,尚有见地。司棋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是非法的,但她的殉情自杀感动了评论家,得到了高度评价。这篇论赞又评潘又安:“人当无可如何之际,计无所出,惟以一死塞责耳,非以为乐也。若夫当死之时,无感慨,无愤激,无张皇却顾,心平气和,意静神恬,其死也与哉?其归也,真叠山所谓‘从容就义’者。潘又安其知道乎?”梅阁的评语回答说:“潘又安于情界中,身份极高,故能当得一道字。文固不妄用字者。”还是夹批最精彩,评司棋向母亲表示坚决要嫁表兄的话说:“侃侃而谈,便立一篇红拂影传,惜黛玉不能也。而犹如皦日,直令钗、袭等愧死。”评潘又安自杀殉情说:“这才是一篇真鸳鸯传,写得有声有色,惊天地,泣鬼神;亦支离,亦周详。”这些清代的评论家认为不仅宝钗、袭人与司棋相比应该“(惭)愧(而)死”,即使黛玉也远所不及,倒颇有见地。

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吞噬了司棋和潘又安美好的生命,令千古一卖者为之扼腕叹息不已。《红楼梦》精彩、深刻的描写,有力地印证了鲁迅先生所持的封建社会的整个过程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的著名观点,让我们具体形象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封建幽灵尚未死绝,现实社会中仍有沉渣泛起,只有喜读古代典籍、文学名著并有认真深入地思考的习惯的人,才能借古鉴今,趋利避害,正确处理自己的爱情生活,追求到幸福和美满。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司棋和金钏都可以不死,她们没有必死的原因。

●急躁必定坏事

金钏的死,也错在她的急躁。金钏,姓白,是王夫人的大丫头。那天中午,王夫人睡午觉,金钏在旁侍候,宝玉闯来,反复纠缠她,说要把她要到怡红院去。她起先都冷静地应付过去了,可是宝玉还不放过她,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这时不够冷静,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娟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金钏讲这话太操之过急,她应该继续敷衍宝玉,让宝玉去着急,她只能听之自然,她一开口,王夫人就迫不及待地责骂和惩罚她了。

她被王夫人撵出去,回到家里哭天哭地的,家人也都不理会她,谁知找她不见了。不久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就是她。(第三十二回)一条鲜活、美丽、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金钏和司棋都没有到活不下去、非得自杀的程度。但她们都自杀了。因为她们的性格急躁。

金钏如果耐心地等待一阵,王夫人的确像她自己所说的,很有可能把她叫回去的。

司棋更是不应该急躁。她娘不肯许婚,大骂潘,她应该耐心地劝说母亲。

司棋自杀,造成两个人的终身痛苦,情人潘郎和自己的母亲。潘郎马上自杀殉情,这个终生的痛苦很短,但一个美好的生命也没有了。至于她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终生。

总之,一个人应该耐心,尤其是遇到了困难和磨难,越是痛苦难熬越是要耐心。黑暗的尽头是光明。

司棋是多么的可惜,这么多日子的焦急和痛苦也已经熬过来了,她只要再稍许熬一熬,就会苦尽甘来了,潘又安赚到了钱,真是一个能干的小伙子,司棋和他是般配的一对,潘又安是个有情有义、颇有才干的好青年,他们经过艰苦考验的爱情是非常幸福的。急躁的心情造成的自杀,毁了这一切。

不能怪老娘,不能怪老娘的反对与责骂,老人总是保守、唠叨,司棋只能怪自己,忒以急躁。

7.凶恶小妾赵姨娘、秋桐、宝蟾的表现和下场

有一些丫环,因为某种机缘被老爷看中,做了老爷的侍妾,即小老婆。可是她们忘了自己是谁,为了争宠、固宠和一己私利就兴风作浪。她们大多没有好下场,留给人们以种种的人生教训。

●头脑简单受人利用的刀柄

秋桐原为贾赦房中丫环,年已17,贾赦将她赏给贾琏作妾。她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无人僭她,争风吃醋,辱骂作践尤二姐,恰好充作、沦落为凤姐“借剑杀人”的工具。(第六十九回)

凤姐刚带回尤二姐不久,现又见来了秋桐,心中一刺未除,又平添了一刺,但首要目标是先收拾掉尤二姐。

凤姐一面装病,说是因贾府上下都知道并议论二姐的名声不好而气出来的,一面唆使丫头媳妇们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折磨二姐。而秋桐自以为系贾赦所赐,无人僭她的,连凤姐平儿皆不放在眼里,岂容那先奸后娶、没人抬举的妇女?凤姐自从装病,便不和尤二姐吃饭,每日只命人端了菜饭到她房中去。那菜饭都系不堪之物。平儿看不过,自己拿钱出来弄菜给二姐儿吃;或是有时只说和她园中逛逛,在园中厨房另做了汤水给她吃。也无人敢回凤姐。只有秋桐碰见了,便去说话,告诉凤姐说:“奶奶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园里去偷吃。”凤姐听了骂平儿说:“人家养猫会拿耗子,我的猫倒咬鸡!”平儿不敢多说,自此也就远着二姐儿了,又暗恨秋桐。秋桐又排除凤姐、二姐和平儿,夺得专房之宠——贾琏昔见父亲贾赦侍妾丫环最多,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现在得了秋桐,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似漆,燕尔新婚,哪里拆得开?心中只有秋桐一人是命,他早已将尤二姐丢到脑后去了。

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她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于是在没人处常私劝秋桐:“你年轻不知事。她现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还让她三分,你去硬碰她,岂不是自寻其死?”秋桐中了激将法,越发恼了,天天大口乱骂,又去贾母和王夫人处进谗言,贾母从此也不喜欢二姐;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上践踏起来,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受不了这折磨和暗气,从此一病不起。

二姐又气又病,又被庸医误用虎狼之药,将腹中之胎打下,病情更重。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心中早有一缸醋在内了;又听说是自己冲了她,凤姐暗中再一挑,她连日恶语谩骂,甚至走到窗户下大骂。二姐听了,更添烦恼,终于被逼吞金自杀。

秋桐浅薄、骄横、嘴凶,除了年轻美貌体健之外,实一无是处。她毫无理智,只会任性行事,根本不懂凤姐的厉害。凤姐在打发掉二姐之后再准备翦灭她,她浑然不知,即使有人提醒她,她也会不信的。她被凤姐利用逼杀二姐后,她在贾琏房中也渐渐失宠了,后来她征得贾琏同意,自己要求回去,就回娘家去了,其下场不问可知。

●杀人犯帮凶的及时醒悟

宝蟾与秋桐极为相似。宝蟾本是夏金桂的随嫁丫环,她狐假虎威,欺压香菱。金桂为了摆布香菱,有意舍出宝蟾给薛蟠收在房里。金桂的意图:我且舍出宝蟾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待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这金桂果然赶走了香菱,又制服薛蟠,金桂越长威风,又渐次辱嗔宝蟾。

宝蟾比不得香菱,她既和薛蟠情投意合,正是烈火干柴,便把金桂放在脑后。近见金桂作践她,她便不肯低服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甚至于骂,再至于打。她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薛蟠一身难以两顾,便出门躲着。

金桂的目的和手段,略似凤姐,而作用不同。护花主人认为“王熙凤之挑唆秋桐,是借剑杀人。夏金桂之甘舍宝蟾,是以新间旧。一样行为,两样心思。”指出同中有异之处。

薛蟠外出又惹祸而被捕入狱,金桂不肯苦守空闺,竟打薛蝌的主意。宝蟾也想乘机自己也和薛蝌搞上,与金桂平分秋色。薛蝌不为所动,金桂束手无策,又欲罢不能,宝蟾又为她出谋划策,说:“奶奶要真瞧二爷好,我倒有个主意。奶奶想,‘哪个耗子不偷油’呢?他也不过怕事情不密,大家闹出乱子来不好看。依我想:奶奶且别性急,时常在他身上不周不备的去处,张罗张罗。过几天,他感奶奶的情,他自然要谢奶奶的。那时奶奶再备点东西儿在咱们屋里,我帮着奶奶灌醉了他,还怕他跑了吗?他要不应,咱们索性闹起来,就说他调戏奶奶。他害怕,自然得顺着咱们的手儿。他再不应,他也不是人,咱们也不至白丢了脸。奶奶想怎么样?”金桂听了笑骂道:“小蹄子,你倒像偷过多少汉子似的!怪不得大爷在家时,离不开你!”金桂最后一语,补出宝蟾诡计多端,所以有钩住薛蟠使之就范的能力。

最后,金桂因痛恨香菱,令宝蟾做两碗汤,她在香菱那碗汤内放毒药想毒死香菱。宝蟾见香菱和金桂一同喝汤,气不过,在香菱的那碗里多放了盐,还与金桂调了一碗,结果反将金桂毒死。金桂死后,宝蟾诬赖香菱毒死金桂。金桂的母亲和继兄夏三来吵闹,吵闹中宝蟾与夏母也发生矛盾,经宝钗诱供,她讲出此事真相。(第一〇三回)宝蟾虽然不知金桂要谋杀香菱的毒计,但她诬赖香菱毒死金桂,就沦落为金桂这个杀人犯的帮凶了。后来幸亏宝钗智慧超群,看出其中的漏洞,宝蟾在矛盾百出,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供出实情。宝蟾总算讲出了事情的真相,没有正式成为罪犯的帮凶。

薛蟠后因家里送了赎罪银两,释放回家。薛蟠立誓要痛改前非,薛姨妈说起金桂自己治死自己,“只是香菱跟你受了多少苦处,据我的主意,我便算她是媳妇了。”薛蟠点头愿意,香菱被扶为正室,而宝蟾则书中已不再提起了。

●利用黑道,成功了还是落入失败

凶恶愚笨的赵姨娘,本是个丫环,后来成为贾政的小妾。她的人品、相貌和才华都很差,可是贾政非常喜欢她,与她生了一子一女。她的女儿探春人品、相貌、才华俱佳,可是她的儿子贾环,却人品、相貌、才华俱差。

赵姨娘愚昧而贪婪,害得探春也觉得羞辱、赵姨娘还是不识相,在探春理家时,为其早赵国基多要死后的赏银,向探春哭闹抱怨,害得探春伤心又丢脸。探春秉公办事,赵姨娘恨女儿不帮自己。(第五十五回)赵姨娘对自己的女儿怀恨在心,所以后来听见探春即将远嫁这事,反欢喜起来,心里说道:“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她的丫头还不济。况且上水护着别人,她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她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边与她道喜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便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勺子后头。”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做活,一句也不言语。赵姨娘见她不理,气愤愤的自己去了。这里探春又气又笑,又伤心,有着这种娘,也不过自己掉泪而已。(第一百回)

赵姨娘母子贪婪、愚笨、丑恶,被众人所惹嫌,所不喜。赵姨娘对自己亲生的女儿都这样无情,对宝玉更是痛恨了。他们母子却又绝端妒忌宝玉,因为凤姐爱护和喜欢宝玉,他们又痛恨凤姐。一次,赵姨娘借着叱骂贾环发泄妒意,被凤姐听见,教训一顿。赵姨娘就更恨凤姐了。(第二十回)

赵姨娘用五百两银子买嘱马道婆,暗中用妖法,想治死凤姐和宝玉。马道婆的魇魔法,起先倒也管用,宝玉和凤姐被她整得死去活来。那天,宝玉正与黛玉谈笑,宝玉忽然“哎哟”了一声,说:“好头疼!”林黛玉还与他开玩笑道:“该,阿弥陀佛!”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林黛玉并丫头们都唬慌了,忙去报知王夫人,贾母等。此时王子腾的夫人也在这里,都一齐来时,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贾母,王夫人见了,吓得抖衣而颤。接着薛姨妈,薛蟠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都来园内看视。登时园内乱麻一般,正没个主见,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众人越发慌了。周瑞媳妇忙带着几个有力量的胆壮的婆娘上去抱住,夺下刀来,抬回房去,平儿,丰儿等哭的泪天泪地,贾政等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后来他叔嫂二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床上,浑身火炭一般,口内无般不说。看看三日光阴,那凤姐和宝玉躺在床上,亦发连气都将没了。合家人口无不惊慌,都说没了指望,忙着将他二人的后世的衣履都治备下了。贾母,王夫人,贾琏,平儿,袭人这几个人更比诸人哭的忘餐废寝,觅死寻活。

赵姨娘、贾环等在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

同类推荐
  •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并非生而为先知。透过《一九八四》的深邃棱镜,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穿透一切人性迷雾的末日预言家。但那并非以血肉之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奥威尔。终其一生,他也曾是一个热忱的信徒,一个勇敢的战士,一个受伤、恐惧、落魄的普通人。《一九八四》是他的终点而非起点。《巴黎伦敦落魄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与《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这三部纪实作品就是奥威尔在人生和思想的重要关口留下的三个足印。从中,我们不难读出《一九八四》中某些似曾相识的场景与情感碎片,虽然经过了重重转换。它们共同构成了解读这位先知思想历程的一把钥匙。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墨竹河》以作者(熊忠彦)援藏12年期间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线,以原始日记为依据,用纪实性的笔法讲述了墨竹工卡县各项援藏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1976年—1988年那个时代背景下藏汉干部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鱼水相依的融洽关系,讴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民国国文课

    民国国文课

    民国文化可谓承上启下,既延续了前清的儒学,又开启了新文化的序幕。在不过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名家辈出,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胡适、林语堂、鲁迅、徐志摩等,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力行极大地丰富了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再度研究民国文化,并予以取长补短,对今人而言还是很有裨益的。
  •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余华作品全集(共13册)

    本套装收入了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13部经典代表作品。
热门推荐
  •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共分10部分,即蔬菜育苗基础、蔬菜种子和种子处理、蔬菜育苗的环境条件、蔬菜育苗基质、蔬菜育苗的设施设备、蔬菜育苗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蔬菜育苗的播种和苗期管理、蔬菜穴盘育苗、蔬菜嫁接育苗、主要蔬菜育苗技术等,基本涵盖了蔬菜育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技术环节。此外,本书还配有部分育苗关键环节彩色图片。为了照顾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对于每种蔬菜,不仅介绍了先进的穴盘育苗技术,对土床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等传统育苗技术也进行了介绍。本书适于广大蔬菜种植户以及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
  • 著作权权利配置研究:以权利人和利益相关者为视角

    著作权权利配置研究:以权利人和利益相关者为视角

    随着复制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著作权领域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利益,在印刷时代和模拟技术时代尚能维持的著作权权利配置的平衡格局在数字时代遇到重大挑战,产业投资者取代自然人作者成为主要的权利主体,并推动著作权在范围和权能方面不断扩张,著作权权利配置的天枰向权利人的方向严重倾斜。本书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以著作权的诞生地英国和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强国美国为比较蓝本,同时借助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提出了我国应建立以知识信息共享为模式的著作权权利配置格局,解决我国作为知识产权的后发国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
  • 专情王爷野王妃

    专情王爷野王妃

    未成亲先立休书!(||?_?)这是什么样的“奇女子”才能想出的奇葩主意?她是庶,做个侧王妃还委屈了?居然隔三差五离家出走!叶熙是庶没错!但她也是二十一世纪来的灵魂穿越者。“做别人的小老婆?绝不可能!除非他休妻弃妾捧我做王妃!”——最牛气的小三(ー_ー)!!叶熙:“若要与人分享,我情愿不要那半个血淋淋的你!”可他身为王爷,得享常人不能享的富贵权势,婚姻就成了政治交涉的牺牲品。“等我!等我摆平这一切,你就是我唯一的女人!”
  •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绝色少女重生修真,随身秘府灵药多多。爱宠霸道损友腹黑,契约血誓缠绵热烈。美妖双面酷魔狂拽,出生入死柔情仗义。师祖爱卖萌,师傅不着调,师叔无节操,师弟们二缺,还好宗主家面瘫大师兄超护短。那个谁,说我大苍朔宗没灵石,穷的弟子连本命剑都要卖?我灵药神丹砸死你!关门,剑术凶残的师兄弟们上!
  • 异界无敌奶爸

    异界无敌奶爸

    因为情感的缺失,一代至尊无法证道,不得不重入轮回!重生后的他,却成了几个孩子的父亲。在努力培养几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新走上了证道之路。不管任何人,不要在我们家面前装逼,因为我的娃你们惹不起!
  • 瞬十年

    瞬十年

    这世间本就没有什么宿命一说,所有的结局都源于开始的选择,所有的因都会结出那颗果。五个少年少女的相识源于一场数十年前的阴谋,置身于此,又如何能够全身而退。所谓至亲之人却往往最是薄情,所谓大义却往往是阴谋算计的最佳借口。
  • 农门娇之妆色生香

    农门娇之妆色生香

    一朝穿越成可怜兮兮的冲喜小村姑,虽然听上去悲催,但婆家不但体贴有钱夫君还俊美无双,母胎单身三十年的宁楚楚很快欣然接受。宁楚楚看着自己虽那躺在床上,可仍掩不住风华的夫君,垂眉娇羞,“相公,你看,天色已晚……”顾寒生:“滚,离我远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佳人谋

    佳人谋

    古年焯阳国一百三十二年,冥界,奈何桥,忘川旁,孟婆捣毁汤盅,引无数不忘魂返入人间。老谋深算的莫相之子莫悻枝,混迹于国内势必为莫相讨回公道。佛之珠缘空借道求个轮回渡法。牵一百年往事。谁在胸口刺莲,生生世世灼心。引一界情谊事。谁让不快而生,丑态百出。
  • 恰好回眸一笑遇见你

    恰好回眸一笑遇见你

    离落生前是一个美丽的女孩,死后执念不变。
  • 造化之门

    造化之门

    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角落,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世界。那一天,是宁城最失意的时候,那一天,他被硬生生的带到了这里。这个角落因为有了宁城,将在浩瀚星空中留名,这个世界也因为有了宁城,将在无尽宇宙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