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000000034

第34章 《红楼萝》中的奴婢智慧(7)

司棋的结局由高鹗在续书中补写,也是大手笔的妙文,与前八十回拼接得天衣无缝。小说通过别人的追叙,介绍:自从司棋出去,终日啼哭。忽然那一日,她表弟来了,他母亲见了,恨得什么儿似的,说他害了司棋,一把拉住要打,那小子不敢言语。谁知司棋听见了。急忙出来,老着脸,和母亲说:“我是为他出来的,我也恨他没良心。如今他来了,妈要打他,不如勒死了我罢!”又告诉妈:“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人做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就是他一辈子不来,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愿拼着一死。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要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她妈气得了不得,便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

哪知道司棋便一头撞在墙上,竟碰死了。她妈哭着,要那小子偿命。她表弟也奇,说道:“你们不用着急。我在外头发了财,因想着她才回来的,心也算是真了。你们要不信,只管瞧。”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她妈妈看见了,心软了,说:“你既有心,为什么总不言语?”他外甥道:“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我要说有钱,她就是贪图银钱了。如今,她这为人就是难得的。我把首饰给你们,我去买棺盛殓她。”岂料潘又安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死了。司棋的母亲懊悔起来,倒哭的了不得。

这番话连凤姐听了也感诧异:“哪有这样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这个傻小子!怪不得那一天翻出那些东西来,她心里没事人似的。敢只是这么个烈性孩子!”

《读花人论赞》说司棋:“从古以过而创为奇节者,君子悲其志,未尝不谅其人。司棋失身潘又安,过已;乃竟一其心相待,以死继之,非节非烈。……观过知仁,谅哉!”虽带迂气,“奇节”二字,尚有见地。司棋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是非法的,但她的殉情自杀感动了评论家,得到了高度评价。这篇论赞又评潘又安:“人当无可如何之际,计无所出,惟以一死塞责耳,非以为乐也。若夫当死之时,无感慨,无愤激,无张皇却顾,心平气和,意静神恬,其死也与哉?其归也,真叠山所谓‘从容就义’者。潘又安其知道乎?”梅阁的评语回答说:“潘又安于情界中,身份极高,故能当得一道字。文固不妄用字者。”还是夹批最精彩,评司棋向母亲表示坚决要嫁表兄的话说:“侃侃而谈,便立一篇红拂影传,惜黛玉不能也。而犹如皦日,直令钗、袭等愧死。”评潘又安自杀殉情说:“这才是一篇真鸳鸯传,写得有声有色,惊天地,泣鬼神;亦支离,亦周详。”这些清代的评论家认为不仅宝钗、袭人与司棋相比应该“(惭)愧(而)死”,即使黛玉也远所不及,倒颇有见地。

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吞噬了司棋和潘又安美好的生命,令千古一卖者为之扼腕叹息不已。《红楼梦》精彩、深刻的描写,有力地印证了鲁迅先生所持的封建社会的整个过程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的著名观点,让我们具体形象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封建幽灵尚未死绝,现实社会中仍有沉渣泛起,只有喜读古代典籍、文学名著并有认真深入地思考的习惯的人,才能借古鉴今,趋利避害,正确处理自己的爱情生活,追求到幸福和美满。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司棋和金钏都可以不死,她们没有必死的原因。

●急躁必定坏事

金钏的死,也错在她的急躁。金钏,姓白,是王夫人的大丫头。那天中午,王夫人睡午觉,金钏在旁侍候,宝玉闯来,反复纠缠她,说要把她要到怡红院去。她起先都冷静地应付过去了,可是宝玉还不放过她,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这时不够冷静,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娟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金钏讲这话太操之过急,她应该继续敷衍宝玉,让宝玉去着急,她只能听之自然,她一开口,王夫人就迫不及待地责骂和惩罚她了。

她被王夫人撵出去,回到家里哭天哭地的,家人也都不理会她,谁知找她不见了。不久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就是她。(第三十二回)一条鲜活、美丽、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金钏和司棋都没有到活不下去、非得自杀的程度。但她们都自杀了。因为她们的性格急躁。

金钏如果耐心地等待一阵,王夫人的确像她自己所说的,很有可能把她叫回去的。

司棋更是不应该急躁。她娘不肯许婚,大骂潘,她应该耐心地劝说母亲。

司棋自杀,造成两个人的终身痛苦,情人潘郎和自己的母亲。潘郎马上自杀殉情,这个终生的痛苦很短,但一个美好的生命也没有了。至于她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终生。

总之,一个人应该耐心,尤其是遇到了困难和磨难,越是痛苦难熬越是要耐心。黑暗的尽头是光明。

司棋是多么的可惜,这么多日子的焦急和痛苦也已经熬过来了,她只要再稍许熬一熬,就会苦尽甘来了,潘又安赚到了钱,真是一个能干的小伙子,司棋和他是般配的一对,潘又安是个有情有义、颇有才干的好青年,他们经过艰苦考验的爱情是非常幸福的。急躁的心情造成的自杀,毁了这一切。

不能怪老娘,不能怪老娘的反对与责骂,老人总是保守、唠叨,司棋只能怪自己,忒以急躁。

7.凶恶小妾赵姨娘、秋桐、宝蟾的表现和下场

有一些丫环,因为某种机缘被老爷看中,做了老爷的侍妾,即小老婆。可是她们忘了自己是谁,为了争宠、固宠和一己私利就兴风作浪。她们大多没有好下场,留给人们以种种的人生教训。

●头脑简单受人利用的刀柄

秋桐原为贾赦房中丫环,年已17,贾赦将她赏给贾琏作妾。她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无人僭她,争风吃醋,辱骂作践尤二姐,恰好充作、沦落为凤姐“借剑杀人”的工具。(第六十九回)

凤姐刚带回尤二姐不久,现又见来了秋桐,心中一刺未除,又平添了一刺,但首要目标是先收拾掉尤二姐。

凤姐一面装病,说是因贾府上下都知道并议论二姐的名声不好而气出来的,一面唆使丫头媳妇们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折磨二姐。而秋桐自以为系贾赦所赐,无人僭她的,连凤姐平儿皆不放在眼里,岂容那先奸后娶、没人抬举的妇女?凤姐自从装病,便不和尤二姐吃饭,每日只命人端了菜饭到她房中去。那菜饭都系不堪之物。平儿看不过,自己拿钱出来弄菜给二姐儿吃;或是有时只说和她园中逛逛,在园中厨房另做了汤水给她吃。也无人敢回凤姐。只有秋桐碰见了,便去说话,告诉凤姐说:“奶奶名声,生是平儿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园里去偷吃。”凤姐听了骂平儿说:“人家养猫会拿耗子,我的猫倒咬鸡!”平儿不敢多说,自此也就远着二姐儿了,又暗恨秋桐。秋桐又排除凤姐、二姐和平儿,夺得专房之宠——贾琏昔见父亲贾赦侍妾丫环最多,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现在得了秋桐,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似漆,燕尔新婚,哪里拆得开?心中只有秋桐一人是命,他早已将尤二姐丢到脑后去了。

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她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于是在没人处常私劝秋桐:“你年轻不知事。她现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还让她三分,你去硬碰她,岂不是自寻其死?”秋桐中了激将法,越发恼了,天天大口乱骂,又去贾母和王夫人处进谗言,贾母从此也不喜欢二姐;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上践踏起来,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受不了这折磨和暗气,从此一病不起。

二姐又气又病,又被庸医误用虎狼之药,将腹中之胎打下,病情更重。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心中早有一缸醋在内了;又听说是自己冲了她,凤姐暗中再一挑,她连日恶语谩骂,甚至走到窗户下大骂。二姐听了,更添烦恼,终于被逼吞金自杀。

秋桐浅薄、骄横、嘴凶,除了年轻美貌体健之外,实一无是处。她毫无理智,只会任性行事,根本不懂凤姐的厉害。凤姐在打发掉二姐之后再准备翦灭她,她浑然不知,即使有人提醒她,她也会不信的。她被凤姐利用逼杀二姐后,她在贾琏房中也渐渐失宠了,后来她征得贾琏同意,自己要求回去,就回娘家去了,其下场不问可知。

●杀人犯帮凶的及时醒悟

宝蟾与秋桐极为相似。宝蟾本是夏金桂的随嫁丫环,她狐假虎威,欺压香菱。金桂为了摆布香菱,有意舍出宝蟾给薛蟠收在房里。金桂的意图:我且舍出宝蟾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待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这金桂果然赶走了香菱,又制服薛蟠,金桂越长威风,又渐次辱嗔宝蟾。

宝蟾比不得香菱,她既和薛蟠情投意合,正是烈火干柴,便把金桂放在脑后。近见金桂作践她,她便不肯低服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甚至于骂,再至于打。她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薛蟠一身难以两顾,便出门躲着。

金桂的目的和手段,略似凤姐,而作用不同。护花主人认为“王熙凤之挑唆秋桐,是借剑杀人。夏金桂之甘舍宝蟾,是以新间旧。一样行为,两样心思。”指出同中有异之处。

薛蟠外出又惹祸而被捕入狱,金桂不肯苦守空闺,竟打薛蝌的主意。宝蟾也想乘机自己也和薛蝌搞上,与金桂平分秋色。薛蝌不为所动,金桂束手无策,又欲罢不能,宝蟾又为她出谋划策,说:“奶奶要真瞧二爷好,我倒有个主意。奶奶想,‘哪个耗子不偷油’呢?他也不过怕事情不密,大家闹出乱子来不好看。依我想:奶奶且别性急,时常在他身上不周不备的去处,张罗张罗。过几天,他感奶奶的情,他自然要谢奶奶的。那时奶奶再备点东西儿在咱们屋里,我帮着奶奶灌醉了他,还怕他跑了吗?他要不应,咱们索性闹起来,就说他调戏奶奶。他害怕,自然得顺着咱们的手儿。他再不应,他也不是人,咱们也不至白丢了脸。奶奶想怎么样?”金桂听了笑骂道:“小蹄子,你倒像偷过多少汉子似的!怪不得大爷在家时,离不开你!”金桂最后一语,补出宝蟾诡计多端,所以有钩住薛蟠使之就范的能力。

最后,金桂因痛恨香菱,令宝蟾做两碗汤,她在香菱那碗汤内放毒药想毒死香菱。宝蟾见香菱和金桂一同喝汤,气不过,在香菱的那碗里多放了盐,还与金桂调了一碗,结果反将金桂毒死。金桂死后,宝蟾诬赖香菱毒死金桂。金桂的母亲和继兄夏三来吵闹,吵闹中宝蟾与夏母也发生矛盾,经宝钗诱供,她讲出此事真相。(第一〇三回)宝蟾虽然不知金桂要谋杀香菱的毒计,但她诬赖香菱毒死金桂,就沦落为金桂这个杀人犯的帮凶了。后来幸亏宝钗智慧超群,看出其中的漏洞,宝蟾在矛盾百出,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供出实情。宝蟾总算讲出了事情的真相,没有正式成为罪犯的帮凶。

薛蟠后因家里送了赎罪银两,释放回家。薛蟠立誓要痛改前非,薛姨妈说起金桂自己治死自己,“只是香菱跟你受了多少苦处,据我的主意,我便算她是媳妇了。”薛蟠点头愿意,香菱被扶为正室,而宝蟾则书中已不再提起了。

●利用黑道,成功了还是落入失败

凶恶愚笨的赵姨娘,本是个丫环,后来成为贾政的小妾。她的人品、相貌和才华都很差,可是贾政非常喜欢她,与她生了一子一女。她的女儿探春人品、相貌、才华俱佳,可是她的儿子贾环,却人品、相貌、才华俱差。

赵姨娘愚昧而贪婪,害得探春也觉得羞辱、赵姨娘还是不识相,在探春理家时,为其早赵国基多要死后的赏银,向探春哭闹抱怨,害得探春伤心又丢脸。探春秉公办事,赵姨娘恨女儿不帮自己。(第五十五回)赵姨娘对自己的女儿怀恨在心,所以后来听见探春即将远嫁这事,反欢喜起来,心里说道:“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她的丫头还不济。况且上水护着别人,她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她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边与她道喜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便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勺子后头。”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做活,一句也不言语。赵姨娘见她不理,气愤愤的自己去了。这里探春又气又笑,又伤心,有着这种娘,也不过自己掉泪而已。(第一百回)

赵姨娘母子贪婪、愚笨、丑恶,被众人所惹嫌,所不喜。赵姨娘对自己亲生的女儿都这样无情,对宝玉更是痛恨了。他们母子却又绝端妒忌宝玉,因为凤姐爱护和喜欢宝玉,他们又痛恨凤姐。一次,赵姨娘借着叱骂贾环发泄妒意,被凤姐听见,教训一顿。赵姨娘就更恨凤姐了。(第二十回)

赵姨娘用五百两银子买嘱马道婆,暗中用妖法,想治死凤姐和宝玉。马道婆的魇魔法,起先倒也管用,宝玉和凤姐被她整得死去活来。那天,宝玉正与黛玉谈笑,宝玉忽然“哎哟”了一声,说:“好头疼!”林黛玉还与他开玩笑道:“该,阿弥陀佛!”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林黛玉并丫头们都唬慌了,忙去报知王夫人,贾母等。此时王子腾的夫人也在这里,都一齐来时,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贾母,王夫人见了,吓得抖衣而颤。接着薛姨妈,薛蟠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都来园内看视。登时园内乱麻一般,正没个主见,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众人越发慌了。周瑞媳妇忙带着几个有力量的胆壮的婆娘上去抱住,夺下刀来,抬回房去,平儿,丰儿等哭的泪天泪地,贾政等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后来他叔嫂二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床上,浑身火炭一般,口内无般不说。看看三日光阴,那凤姐和宝玉躺在床上,亦发连气都将没了。合家人口无不惊慌,都说没了指望,忙着将他二人的后世的衣履都治备下了。贾母,王夫人,贾琏,平儿,袭人这几个人更比诸人哭的忘餐废寝,觅死寻活。

赵姨娘、贾环等在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

同类推荐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最风流 醉唐诗2

    最风流 醉唐诗2

    唐诗写情是男女相思之情;是朋友相惜之情;是家国天下之情;是参悟生死之情;一斤唐诗,含着九两情思……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纪英国文学为突破口,把17世纪文学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虽然影响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为切入点,揭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风尚和思潮,发掘出17世纪英国文学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历史,杨周翰先生并非囿于经典文学,而是把一些不为以往的文学史家所关注的文类和文化现象,例如悼亡诗等,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并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从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结论。
  • 练习一个人

    练习一个人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热门推荐
  • 某正常的精灵世界

    某正常的精灵世界

    书友群932014701少年杨正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年龄回到了十岁。然后一切都变了,猫狗还是人们的宠物,不过主流的不再是什么哈士奇,金毛,而是……卡蒂狗?神奇宝贝?这个世界很正常!
  • 恶少军团:丫头,你被捕了!

    恶少军团:丫头,你被捕了!

    她,凌晴涵,凌氏集团独生千金小姐,最典型的富二代,伪装成平民被相恋两年的男友伤害之后回归,麻雀一跃而上变成凤凰,原本以为可以在这个富二代横行的学校安全的渡过她的学生生涯,却没想到一进入学校就惹上了那个传闻中最难搞,也是据说最恐怖的K4,从此,她所幻想的平静生活彻底离她远去……
  • 天门听雪

    天门听雪

    “我站在天门之上,远离了浮躁与喧嚣,感觉到的是一种清净与高远。此刻,漫天的飞雪,仿佛是我心中飞出的一朵朵圣洁的莲花……”《天门听雪》是一卷诗词集,长调浑厚有气,小令雅致有趣,律绝工整严谨,还有作者考察泰山多处景点古迹后,创作的有关泰山的楹联。此书展现了大气磅礴,清新飘逸,微妙含蓄,哲理深沉的艺术特色,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卓越才华。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今年出版社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三)》,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作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贾如的自我救赎

    贾如的自我救赎

    极重度强迫症患者的十年救赎....个人经历自传形式的涉科治愈强迫症
  • 召唤城市

    召唤城市

    浮空城,恶魔之堡,蒸汽之都……召唤各种各样的城市,约克开始了自己的异界争霸之路。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 笙笙璃歌月倾城

    笙笙璃歌月倾城

    六年心酸,一路拼杀,涅槃重生,没人理解,没人安慰,只有自己,到底得有多强大才能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