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200000027

第27章 以佛心修清静心——禅茶一味,凡圣一界(3)

伟大的佛陀在2500多年前,不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仅凭着心灵的智慧便洞彻了宇宙的真相。应该说:佛陀在雪山修炼的过程,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知止”专一、获大定力、得大安静、获大思虑、得大智慧、得大境界的修炼过程;亦即,高层次的“知止”、“定静”、“能安”、“能虑”、“能得”——用这一修炼法则而获“得道”的大境界过程。

同理,我们还可以从自身的应用事务中体会一下“知止”、“定静”、“能安”、“能虑”,“能得”的心境体验。如在社会事务中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一部战略规划的设计,一部法规的起草,一件利国利民、安邦兴业的议案提出,等等。其设计规划者,无一不经过专注“知止”的思考,明白自己的定位,站稳应有的立场即公正合理的立场;有了定位和立场,才能够坚定不移,去除私心,凡是凭良心办事,为公着想;由此,心不妄动,保持纯正的动机,自然安静下来;心安才能客观、冷静地深入思考问题;如果思虑能够达到周密而详细,必然会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获得预期的决策。

所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修炼求证法则既是我们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完善的心理修养法则,也是我们在日常的应用事务和一切社会管理事业重大问题上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思考求证法则。可以说,它是人们求取大智慧,修养人格完善,做事圆满正确,修养心灵至善的客观法则。

静是宇宙雷霆之力

在武术博弈中,一开始就拳势汹汹的人往往都败在静观其变的对手手中。因为先动者只是一意孤行,完全依自己预先设计的模式去进攻,很少顾及对方的变化,而静观者却是为了摸清对方的套路和弱点,目的是做到知己知彼,一招制胜。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六朝圣地、千佛名扬的道场。

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最为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仰视。

一九四一年,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山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说:“老禅师,那尊佛像叫什么名字?”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像叫飞来佛!”

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

信徒听后,又很好奇地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

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信徒再问道:“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禅师回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卓成禅师随意的回答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一动不如一静”,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

“动”与“静”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是人生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老子说:“无欲以静。”庄子说:“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总之,心能静即无欲,便是大清明、无蔽之境界,便是客观心境。这种心境便能照见一切,深入万物之理,获得宇宙之普遍知识和“道”之大理。至于动,道家一直视动与欲相连,动则不能照见万物,因此主张“君子慎动”。

任凭你外面乱糟糟、红尘滚滚,我心不动;外面的世界非常地热闹,信息这么多,我胸中自有一块宁静的圣地。“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

国王提出一大笔赏金,看谁画得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的意境。有的画家画了黄昏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地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

国王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遭的高山和蓝天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了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

第二幅画也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从乌云中落下,也降下了冰雹和暴雨。这幅画和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狂风暴雨,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

国王将朝臣召唤过来,将首奖颁发给第二幅画的作者,他的解释是:宁静祥和,并不是要到全无噪音、全无问题、全无辛勤工作的地方才找得到。宁静祥和能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一片清澄。

宁静的真谛就只有这么一个。

然而,“忙”成了现代人的一个关键词,都把自己逼迫得太厉害。疯狂的工作、疯狂的赚钱,结果得不偿失。心灵上都是滚滚红尘,为何不放松一下,把心平静下来品味生活的乐趣呢?人生如品茶,唯有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才能品尝出茶水的芬芳。红楼梦中妙玉笑宝玉即便如此:“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唉……三杯即成牛骡之物,我们都把它当成救命之水了,那我们成什么了?

如今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烦躁的时代、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

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

长沙和尚一日在山中小径信然漫步,兴致盎然。

回到寺院门前时,首座问道:“师父,你到哪里去了?”

长沙答道:“到山里散步去了。”

首座又问:“去到何处?”

长沙随吟一偈:“去随芳草,归逐落花。”

何等悠然自得的游戏三昧的无心化境。这种境界超越了无功用、无作之作的境界。

首座又道:“真是春风得意,长庭信步啊!”道得极为真切,可见底蕴不浅。

长沙答道:“胜于秋露滴荷叶啊!”答得也极为巧妙,暗中压过了首座自以为得意的底蕴。既舒心,又自然,一个与美好的自然化为一体的禅师形象活脱脱呈现在我们眼前。

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均要心平气和。

清朝末期的士大夫代表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明阳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我们的五官都是向外的,眼、耳、鼻、舌、嘴都在接受外在的刺激。我们所处的世界,强调经济,现今更是强调“眼球经济”,只要能吸引眼球,就能产生商机——“超女现象”就是最好的佐证。

丰富、绚烂、忙碌且巨压的下生活,我们物质虽然富裕了,但太少停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向内看看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调试分离的“身体、心灵、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体变差了,因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抑郁灰暗狂燥、因过度的思维而头晕目眩,甚至疼痛。

其实我们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潜能,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泯灭了。其实,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寻找真实的自我,你会找到、体会、引发自己本身具备的潜能,变得快乐、力量和智慧。

孔老夫子曾在系传中讲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一动,便有两仪,一为阳,一为阴。也就是说,任何事情不做则矣,只要一做,一行动就会有阴阳两面,就会有吉凶,所以我们不要指望人生永远都好,也不必担心永远不好。孔子进一步解释说:“吉凶悔吝,发乎动者也。”

为什么“一动不如一静”?难道静能制胜吗?相较于动能制胜,以静制胜就不那么通俗易懂了。不主动,不进攻,甚至都还没有任何动——任何的付出,怎么就能够制胜呢?先让我们到法庭上看一桩官司:

石油商人洛克菲勒因一桩生意纠葛,打官司上了法庭。在上法庭之前,对方律师曾多次去信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询问各种事情。从法律上讲,对方的律师是无权过问这些事的,所以洛克菲勒一直没有给他答复,也没有准备在法庭上出示他的原信。

然而在法庭上,对方律师却讲起了他写给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的询问信。每说到什么时候去了一封信、信上写了什么之后,对方律师都会这样问:“洛克菲勒先生,请你拿出那天我写给你的那封信。”

法官听了之后也都这样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那封信没有?”

洛克菲勒每次都平静地说:“收到了,法官先生。”

法官接着每次都这样再问:“你回信了吗?”

洛克菲勒则每次都以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没有。”

如是几次三番,对方律师逐渐冒起火来,洛克菲勒则不气不恼,没事人一样,答问题则像聊闲话似的,根本不把对方的提问当一回事儿。

法官后来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先生,他写给你公司的信都收到了吗?”

洛克菲勒还是照样小声地回答:“都收到了,法官先生。”

法官又问:“你一封信都没有回复吗?”

“没有。”洛克菲勒还是照样平静地回答。

对方律师听了,不禁咆哮起来,怒声喝问:“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难道你不认识我吗?”

洛克菲勒依然平静如止水,语气仍然跟聊闲话似的:“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只是从法律上讲,你无权询问那些事情,所以我才没有回你的信。”

对方律师听他这么一说,更加暴跳如雷,气得嘴唇直哆嗦,指着洛克菲勒大喊:“你……你……你……”

洛克菲勒胜得高明,靠的就是——静。这种静,并不是不动,它是以不动为动,对方既已轻举妄动,难道再陪着对方的轻举妄动起舞?对方律师完全是在无理取闹,洛克菲勒为什么要跟着起哄呢!

静的妙处就在于,当对方主动时、进攻时,甚至猛烈进攻时,你可以暂时避开锋芒,躲到一边,冷静地观察并寻找对方的弱点,甚至死穴,从而一击制胜。洛克菲勒不正是最后一句话就让对方“高血压”吗?动能占到优势,这是真的;但静也能占到优势,这一点也不假。

老子说:静为躁君,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但这并不是鼓励人们消极无为,而是说要静待时机,不可莽动。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就无数伟业,但他无论在舌战群儒还是在指挥赤壁之战时都永远保持着那种气定神闲的世外方士姿态。在《诫子书》中教育子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一介儒生而能彪炳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军事史,他的智慧得益于中国文化中静中取动的精髓。

宁静不是为了永远沉寂,它是为爆发而蓄积力量。当你看海时,那不起一丝波纹的海面只让你想到宁静吗?你以为那宁静下面只是死水?再看那哗啦啦不停喧响的小溪,你以为那是一种真正的澎湃?

当然不是,大海惊涛骇浪的力量就在那静静的孕育中,而小溪只能天天都唱着同一首最平庸的曲子。我因此崇拜那些苦苦坚守在自己热爱的阵地的人们,他们的力量终会汇成海的气势,引发滔天巨浪。

宁静不是退却,也不是放弃,而是一种静观其变然后出手制敌的策略。冷静地处事、生活是一种达观的哲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是一种貌不惊人的大智慧。

身静是末,心静是本

禅的最高境界是无字;

音乐最高境界是无词;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言;

生活最高境界是理解;

朋友最高境界是无声;

人的最高境界是心静。

在夏季,连续的高温使人心烦气躁,日不愿落座,夜难以入眠,让人苦不堪言。面对酷暑,我们无法回避,也无处躲藏。在难耐酷暑饮冰解之无效而烦恼时,朋友,您可能想到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这一说法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在兴奋的时候,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会增加,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增加会让人的体温升高,所以在心静的时候,肾上腺激素分泌会减少,当然人也就不会那么热了!

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其实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让人的内心静下来,人自然就凉爽了。

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思维,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思想。要想“凉”,就得心静,要心静必先心清,心静后方能心更清,二者相辅相成。心不清,难去躁,心难静。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刘伶等7人相与友善,号为“竹林七贤”。他们推崇老庄思想,活得洒脱无忧。

在这7个人中,嵇康寄情山水,回归自然,常在竹林用古琴弹《广陵散》。他是曹魏皇室的女婿,因此被企图篡权的司马昭所杀,死时才39岁。虽说如此,嵇康的养生理论仍值得今人学习。例如对于夏天酷热,他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古代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不像今天的人们稍觉闷热,便要打开空调。对于炎热的天气,嵇康抱着“心静自然凉”的心态,室中无冷气,但心中有冰雪,这样炎热便不能欺负你了。切忌总是嚷“热死人了”的话语,这样非但不能降温,反而惹起心火,热上加热。

乐观情绪并不能改变天气与外在环境,但能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从容应付。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在你安静下来细细考虑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意识不到身外的很多官能感受,自然对环境的冷热也就不那么敏感了,心静自然凉就有这方面的含义,但更多的,它所指的还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主动的调节来达到这种效果。

如果从佛学角度来看,心静自然凉指的则是一种人道众生的心态,一种面对生活时,在心灵最深层次所应有的意识。了解佛教的人会经常听到“三无”这种说法,三无就是无忧、无悔和无怨,其实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

说到“三无”,其实描述了人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时所应持有的三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过去的事情不必始终耿耿于怀,对现在的生活不致始终充满抱怨,对未来的事情更不必杞人忧天,能够无忧、无怨、无悔地生活,实在是一种幸福和圆满的生活。

虽然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有诸多不顺意,但是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怨、无悔的话,不为无用的事发愁、担忧,不让自己的心为世俗的名利而纠结,放下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挂碍,以感恩的心全力面对现在的每一个当下,以最真实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这样才会给生活中的忧愁减半,为快乐添分。

大约300年前,弥尔顿双目失明后,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誉、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同类推荐
  • 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华严经》描绘了富丽庄严的成佛境界,是诸佛最圆满的展现,也是每一个生命的觉性奋斗史。《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兼具文言之韵味与白话之易懂,接引读者进入般若经典的殿堂,开启圆满自在的人生。《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让你跨越文字隔阂,参与菩萨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
  • 做人四原则:正见

    做人四原则:正见

    本书分为四法最上、为人四要、人生四要、处众四法等四卷,每篇讲四个方面问题,把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的重要精髓均概括其中,以要或不要的形式逐一论述,有故事,有箴言,生动而发人深思。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穿越到异世界的那些事

    穿越到异世界的那些事

    十八岁的沐辰是个典型的宅男,父母双亡,有车有房,每天都是在电脑面前过着颓废的生活,一天只离开电脑两次,一是取外卖,二就是上厕所,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热情。有一个天他发现自己进入了游戏世界,他成为自己的游戏角色,全身的神装,只不过好像自己等级被重置你们能体会到有神装装都有用不了的尴尬吗,哈哈。别急,他可是男主升级什么的随随便便啦!就这样,他在新的世界里面开始了另一种巅峰人生!
  • 教你学铅球·链球

    教你学铅球·链球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等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竞技,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主要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我们青少年学习田径运动,不仅具有健身、竞技、基础、教育等功能,主要是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 Klickitat

    Klickitat

    Vivian feels left behind when her older sister, Audra, runs away from home. She believes that Audra will return and pays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clues around her. Then, inexplicably, writing begins to appear in a blank notebook. When Audra does come back for Vivian, she's in the company of a strange man. The three of them run away together and practice wilderness survival. While Audra plans for the future, Vivian continues to gather evidence: Who is this mysterious man, and does he have any connection to the words appearing in her notebook? Klickitat is a haunting story, full of atmosphere and awakening, crafted by one of today's most startling literary talents. "The dreamy narration is evocative of The Virgin Suicides…it might be a readalike for E. Lockhart's We Were Liars…"--VOYA
  • 好兵帅克奇遇记

    好兵帅克奇遇记

    勇敢善良的帅克相貌平平,还有些愚笨滑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开始了一段荒唐可笑的军旅生活。小说以笑骂的笔触对黑暗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创造的游戏世界,但却是要当名玩家从创造世界到当玩家,这是要有很艰难的道路!那么就看看凌羽是如何从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到如何从玩家的角度去探索自己创造的世界!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战争!那凌羽是如何探知世界的背后真正的故事?那就从凌羽的五十六次轮回开始吧!非幕后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娱乐圈小仙女

    娱乐圈小仙女

    前世的凌天绮真是好惨一女的。被闺蜜算计,被男友背叛,被狗咬,被雷劈……好在老天有眼,凌天绮回到了大二时期。她开公司,写剧本,做直播,当偶像,风生水起重新走上巅峰。只是,这个阴魂不散的陆天仙,怎么也下来了?
  • 长风万里尽汉歌

    长风万里尽汉歌

    新书上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