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800000108

第108章 我的伦敦之行(1)

从我们的小镇到伦敦坐马车要行驶五个多小时。晌午刚过,我乘坐的马车就驶入了伦敦市区,跟从各个方向驶来的各式各样的车辆融汇成了繁忙纷乱的车流,然后停在了伦敦齐普赛德伍德街上的交叉钥匙形旅馆的招牌下面。

那时候,我们英国人有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偏见,假如有人胆敢认为我们的东西不是世界第一,胆敢认为我们不列颠人不是世界第一,这个人就是卖国贼。要不是因为这样,当我被伦敦庞大惊呆的同时,我也会对伦敦产生一点小小的疑惑:伦敦不也是一个难看的、道路蜿蜒的、又细又窄的、极其污秽的城市吗?

贾格斯先生已经在第一时间吩咐人送来了印着他的地址的名片,他住在小不列颠街,名片的后面还写着“出了史密斯广场,距离驿站不算远”。我租了一辆出租马车,车夫穿着一件油乎乎的外套,外边还披着很多层斗篷,斗篷的数量之多简直快赶上他的一大把年纪了。他将我扶上马车之后,就用叮当作响的折叠式的上下马车用的梯子把我遮挡起来,就好像马车要去五十英里之外的地方一样。他费了好大劲才总算爬上自己的赶车座位。我记得他的座椅上的装饰性篷布原本是豌豆绿色的,历经日晒雨淋,并且被虫子咬得破烂不堪。马车的装备也极其怪异:外面是六顶大华盖,后面挂着些破烂东西,说不上有多少跟班能够跟着车子攀在上面;下面是一个耙子,看上去是为了防范那些所谓业余跟班临时起义而想试攀的。

我好像还没来得及欣赏完马车,还没搞清楚这马车怎么会神似一个堆着草的院子,又好像一个旧货商店,还有装马料的袋子干吗也要放在车里面等等古怪的事情,就看见马车夫要下车了,似乎车子马上也要停下了。不一会儿,马车真的就停在了一条昏暗的街道上的一个律师事务所门前,门开着,上面是“贾格斯先生”几个字。

“多少钱?”我问马车夫。

“一个先令,除非你想多给点儿。”马车夫说道。

我当然表示我不想多给。

“那你得付一个先令,”马车夫说道,“我可不想惹麻烦,我清楚他这个人!”他恶狠狠地对着门上贾格斯先生的名字闭上了一只眼睛,同时摇了摇头。

他伸手接过一先令的车费,费了好大劲儿才爬上车座,然后赶走了马车(似乎心里也踏实了)。这时,我手里拎着小旅行皮箱走进了贾格斯先生的律师事务所,问贾格斯先生在没在。

“他没在,”一位办事员说道,“他去法庭出庭了。我能问一下吗,你是皮普先生吗?”

我对他说我就是皮普先生。

“贾格斯先生留了口信,让你到他的房间里等他,他说他正在处理一桩案件,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回来。他的时间非常宝贵,但是肯定一有时间他就会赶紧往回赶的,不会耽误。”

这位办事员说完,就打开了一扇门,带着我走进了后面的一间内室。我看到屋子里坐着一位先生,只有一只眼睛,上身是一件棉织绒的衣服,下身穿着一条短裤。正在那里看报,我们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思路,于是他用袖口擦了擦鼻子。

“迈克,你出去等。”办事员说道。

我正想说我最好没打扰到这位先生——可办事员却非常不客气地撵走了这位先生,还把他留在房间里的皮帽扔给了他。这样的事我还真是第一次遇见,于是,屋子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贾格斯先生房间里的光线是透过一扇天窗射进屋子里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阴暗的所在。天窗修补得非常诡异,看上去很像一个支离破碎的头骨,从那里向外看,那些变了形的旁边的屋子好像正在诚心纠缠起来俯下身子透过窗口偷看我。屋里的档案文件很少,跟我之前的预测刚好相反,却另外有一些非常古怪的物件,而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会看到的,像一把生了锈的老式手枪,一把装在剑鞘里的剑、几个看上去样子奇奇怪怪的箱子和包裹,一个架子上摆放着两个面目可怖的头像,两张面孔全都是浮肿的,鼻子抽搐着。贾格斯先生自己的那张高高的靠背椅子是用极其黑的马毛呢做成的,周围是好几排铜钉,跟棺材没什么两样。于是,在我的幻想中,仿佛看见他正坐在椅子里,咬着手指看着客户。房间那么狭小,客户们好像都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走到背靠墙的地方,因为屋子里的墙壁,尤其是贾格斯先生的座椅正对着的那一块,都被客户们擦得锃亮了。刚才,那位只有一只眼睛的先生也是那样将身子倚靠在墙上,拖着脚步慢悠悠地走出去的。当然我可没有撵他走,但却是由于我的到来才将他撵走的。

我在一张客户坐的椅子上坐下来,它刚好被放在贾格斯先生的座位的正对面,房间里那种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气息把我弄得十分恐慌。我想起贾格斯先生的这位办事员跟他有着一样的神情,好像手中掌握了所有人的要害。我真的很好奇这楼上到底还有多少个办事员,他们是否都具有掌握同胞的手段,要想加害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我真的很好奇屋子周围放着的那些乌七八糟、样子奇特的东西到底都是什么来头。我真的很好奇那两张有着浮肿面孔的头像是不是贾格斯先生家的成员;难不成他就如此倒霉,居然有着这样一对难看头顶的家庭成员;他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头像塞在这样一个满是灰尘、黑斑点点、苍蝇乱飞的鬼地方,而不把它们放在家里呢?当然,我并没有经受过伦敦夏季的考验,然而我的整颗心都在这里被压抑着,可能是这里的空气太让人困窘了,每件物品都被蒙上了一层灰尘。但是我就在贾格斯先生的这间窄小的屋子里等待着,诧异着,直到再也没办法忍受贾格斯先生的座位上方架子上的那两个头像,才起身走了出去。

我跟办事员说,趁着等他的这段时间不如到外面去走一走,他同意了,提议可以在路边拐个弯到史密斯广场去转转。于是,我便去了史密斯广场。这哪是什么广场,说它是个丢人的地方倒还差不多,到处是脏乱的东西,有油脂,有血污,有泡沫,所有这些屠杀牲口残留下来的东西好像都粘在了我的身上。我只好加快脚步,连忙进入了下一条街,这才算避免了麻烦。在这条街道上,我看见圣保罗大教堂黑色的大圆顶刚好在一幢阴森森的石头建筑后面,正对着我,一位旁观者说那里就是新门监狱。我沿着监狱的围墙继续走,看见路上铺满稻草,也许是为了预防来往的车辆发出嘈杂的响声吧。看到这些,再加上又看到很多人站在那儿,身上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浓烈的烈酒和啤酒的味道,我便可以断定这里面正在开庭。

就在我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污秽龌龊、满嘴酒气的法警走过来问我,要不要进去听几场官司。他说只要给他半个克朗他就能够把我领到前排就座,详细欣赏高等法院院长那头戴假发、身穿法袍的形象;听他这么一说,我反倒以为这位神圣不容侵犯的大人物只不过是一座蜡像而已。他看我犹犹豫豫的样子,马上将价钱降到了十八个便士,于是我赶紧向他表明我其实是有约会的,只好感谢他的好意。尽管这样,他还是非常殷勤,将我领到了院子里,指着设置绞刑架的地方、公开鞭打犯人的地方给我看,然后指着死囚监狱的门让我看,所有上绞刑架的犯人都要从这里经过。为了提高我对这个阴森森的大门的兴趣,他又告诉我后天早上八点钟会有四个死刑犯从那个门里走出来,排着队走上绞刑台。这真让人不寒而栗,让我对伦敦产生了厌烦的感觉。尤其让我感觉到厌烦的是这位借着以欣赏高等法院院长作为幌子来谋利的法警,从他头顶戴的帽子到脚上穿的靴子,还有兜里的手绢,浑身上上下下所有的衣物都散发出一股发霉的味道。这套行头原来分明不是他的,肯定是花低价从刽子手那里买来的。我想还是把他打发走的好,于是就给了他一个先令。

同类推荐
  • 信使

    信使

    一伟大作家的作品往往广为流传,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被称作本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的斯科特·海斯勒也不例外。在任何书店——无论是厅堂宽阔的邦诺还是博德斯,或者是街边巷角狭小深幽的小小书屋,他的作品始终稳稳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是如此不可思议,不只是因为从他发表处女作起,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名满天下,还因为他刻意低调的行事作风。虽然街头巷尾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旁人他究竟是谁。海斯勒的横空出世突如其来,就在三个月之前,我都不曾接触过这个名字。
  • 漂泊中的温柔

    漂泊中的温柔

    本书主要讲述寓居于海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碰撞中所获得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是作者多年海外生活的积累。通过《等待花开》、《古巴假期》、《凌晨4点58分》、《情人节的玫瑰》等短篇故事诠释浓烈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并向读者展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如何坚守责任。寓居加拿大多年的才女陆蔚青,带着她的多年作品回到故里,从最早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安之若怡,作者的内心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出故里、走向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外边的世界收回目光,审视自我的过程。在漂泊中守候着一份赤诚,在追寻中坚守责任,在温柔中挥洒坚强,在爱与自由的包围中释放热情。
  • 数学的诅咒

    数学的诅咒

    王晋康中短篇科幻作品之一。到今年的11月24日,我的曾爷爷就满100岁了。他曾是一个著名的科幻作家,中国科幻史上记着:世纪之交的著名科幻作家何慈康先生……不过所有论及到他的文章都是使用过去时,没人提到他还健在。甚至有一篇文章是这样介绍他的:何慈康,生于1964年,卒年不详。
  • 二舅二舅你是谁

    二舅二舅你是谁

    霍小宝是在村外的河里找到的。有在河边一起玩耍的孩子,突然发现少了小宝,便疯了般跑回村里喊大人。那个时候,晚霞铺在河面上,鲜红的颜色,像浓浓的血,不声不响地缓缓流动,荡起细碎的波浪,仿佛一个孩子的死亡与它毫无关联。人们闻讯赶到河边,从河里捞出了小宝。小宝的妈妈王咏梅抱着那个湿淋淋的小身子哭天抢地,一只手在河滩上死命地抓挠,抓得手指都出了血。小宝的爸爸霍林舟蹲在一旁,脑袋埋在裆里,用两手薅着自己的头发,浑身颤抖,泪水无声地淋落,把脚下的河滩都淋湿了一窝。归栏的羊儿顺着河滩走过来,咩咩地叫,那声音像极了向母亲撒娇的孩子。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热门推荐
  • 第一富豪

    第一富豪

    3096年,亿万大亨,有“招财童子”之称的周钱,成为世界第一个数据化志愿者。意外发生,周钱仅有意识被数据化保留了下来,经网络跳跃到地球大灾难后初期。以数据化意识,在《起源》中赚的盆满钵满;以仿生机械体,在现实世界中建造机械城市;“商人有三宝:眼光、头脑+肾好”周钱立志将心中所有的遗憾,全部在这里实现!
  • 我夺舍了詹皇

    我夺舍了詹皇

    我是科蜜,可是一觉醒来,我夺舍了詹皇,现在是2003选秀现场,我被选为了状元秀,可是我篮球渣渣,我心里很慌,我该怎么办?急!在线等,求收藏搭救。且看老詹如何一路横推,所向无敌,无敌流!书友群:850220243
  • 病弱王爷能宠妻

    病弱王爷能宠妻

    前世夜景辰对我说:“待我归来之日,就是娶你之时”。只是没想到,他对我的承诺,不过是因为我还有利用价值。我只是他手中的利剑,为他斩除一切荆棘。就连视我为生命的那个男人也被牵连致死。......今世夜景辰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只是群臣废黜,烽烟狼起,物是人非。唯一相同的,是那个人依然爱着我。他对我说:我的心装满了你,无论星辰颠覆,无论沧海桑田。如若重来,愿负天下不负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提婆菩萨传

    提婆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渡江湖之淞江梅雪

    渡江湖之淞江梅雪

    江湖是什么地方?有霜雪,有风雨,有罪恶,有爱恨情仇。有命已垂矣,有风华正茂,有默默无闻,有已幡然昭雪,有仍冤魂四游。百年江雪,如今也只是一巢栖身之所而已。百年忠义,却成了风雨之上草草一笔趋利相杀的污泽。百年柔情侠骨,恩怨筹谋一瞬便是非颠倒,活人死尸。是人还是一把刀,是情还是恨,是志或是名。活尸,情偶,名声,自欺欺人又有可怜可恨。骗局里风起云涌,操控中雨来雷鸣。淞江上江湖故事篇篇卷,侠客间江湖轶闻件件疼。他不是行尸走肉。他以满腔热血和一眸江中梅雪渡江湖。夜来折梅枝,听闻江湖事。雪声潇潇语,说是争渡日。
  • 大嗓门女侠(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大嗓门女侠(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绿绿的吉祥三宝:大嗓门女侠》讲述:“叨叨”是绿绿老师给他的另一个宝贝学生起的外号。 这位叨叨小姑娘,可了不得:饭量超级大;直爽、火暴,爱打抱不平,有时候会和男生打架,被小男生称为“野蛮女友”;一直坚持学柔道,有一天竟然穿着雪白的柔道服去上学;什么都喜欢捡回家,收养了无数的小动物。她和绿绿之间的故事更是又多又精彩:她竟然叫绿绿老师“师叔”,还带着绿绿一起“冒险”,她每天都要掐绿绿老师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绿绿却对她说,她一定会长成像玫瑰花一样芳香的女孩儿。因为,在她“野蛮”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善良、如月亮般的心哪!
  • 最佳女婿

    最佳女婿

    无理丈母娘竟索要天价礼金否则就要棒打鸳鸯,不给活路?山村穷小子李凡意外获得水神传承从此人生转折种田,治病…样样精通成为了万千大人物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如蛟龙搅动商场风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人生巅峰…
  • 逆天小魔妃,神帝追妻

    逆天小魔妃,神帝追妻

    “你……无耻!”“想当年,是谁先跟本座求婚的?”洞房花烛夜,封邪奕看着身下的她,万年不变的冰山脸罕见地出现了一抹柔和。她想起来了,曾与这个男人许下的承诺。他可以为了她覆灭世界。她可以为了他轮回九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就在身前。
  • 绝世配音师

    绝世配音师

    一介骨灰级别的女配音师,穿越古代重操旧业,给皇帝配音,最后挣了个金饭碗。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