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56

第56章 元曲(7)

曲中樵夫手执烂柯的生活,即是冯子振向往山林的缘由。他宁肯像晋代的王质一般,与神仙划下道来,也不想再回到社会。在山中的冯子振可以像神仙一样与猿鹤为伍、麋鹿为伴,可以下棋不觉时日,这是何等的惬意。虽然这些都是设想,他只遇到了一个笨和尚中峰,过着素餐陋衣的日子,但是生活无拘无束,再没有那个互相倾轧、钩心斗角的朝堂。他在朝廷任职数年之后,还是觉得骑马云游、喝酒赋文的生活更惬意一些,便辞了官职到山里与和尚下棋,结交了一位世外好友中峰禅师。

冯子振一生的文章、诗歌、词曲,很少看到柔情似水,大都是他兴起而作,因此充满了横空出世的灵性与超然。

寿阳曲·答卢疏斋 / 朱帘秀

作者简介

朱帘秀,元代文学家,著名杂剧女演员,艺名珠帘秀,因排行第四故人称朱四姐。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1),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2)。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注释】

(1)玉堂人物:即指卢挚。玉堂,即翰林院。因当时文人聚集于此,故多称文士曰“玉堂人物”。(2)篷窗:船窗。

【赏析】

疏斋是卢挚的号,元人多用“斋”做号,以表示身心整洁。这支曲是为回答卢挚的《寿阳曲·别朱帘秀》而作。卢挚与朱帘秀此时情意相通。当朱帘秀收到卢挚《寿阳曲》这封“情书”时,一遍遍地读来,每一次都像在心口上割下一块肉一般,痛彻难当,遂写下这曲《寿阳曲·答卢疏斋》,回应卢挚的深情。

坐在画舫里四处漂泊游艺的朱帘秀,凭倚着船头的栏杆,看着无数山峦从画舫的窗前闪过,看着山野人家升起的青烟,黯然神伤。她早过惯了到处漂泊的日子,哪曾想过自己令卢挚这个翰林英才为她挂心消瘦。她不知道该是受宠若惊,还是为此伤心。坐在这船头心烦意乱,折磨的既是他又是自己。卢挚说他那边唯余下半江明月,自己又何尝不想成为江水,再次流到他的身旁,与他相守。

卢、朱二人隔着长江,一唱一答,词曲里的情谊珠联璧合,现实的分离又苦得令江水发涩。水犹如此,情何以堪。古人相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实情到浓时,希望的正是日日缠绵。人们常说,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长久的相见,然而又有多少爱侣因短暂一别而永世分离呢?相见时难别亦难,别了之后再相见更为渺茫。如果相爱的两人身份有别,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玉人”,一个是青楼里的“俗人”,分离之后,则更可能永世分别。

赵氏孤儿大报仇 / 纪君祥

作者简介

纪君祥(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一作纪天祥。大都(今北京)人,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作有杂剧六种,现存《赵氏孤儿》一种及《陈文图悟道松阴梦》残曲。

【南吕·一枝花】兀的不屈沉杀大丈夫,损坏了真梁栋。被那些腌臜屠狗辈(1),欺负俺慷慨钓鳌翁。正遇着不道的灵公,偏贼子加恩宠,着贤人受困穷。若不是急流中将脚步抽回,险些儿闹市里把头皮断送。

(第二折)

【双调新水令】我则见荡征尘飞过小溪桥,多管是损忠良贼徒来到。齐臻臻摆着士卒(2),明晃晃列着枪刀。眼见的我死在今朝,更避甚痛笞掠(3)。

【驻马听】想着我罢职辞朝,曾与赵盾名为刎颈交。是那个昧情出告?元来这程婴舌是斩身刀!你正是狂风偏纵扑天雕,严霜故打枯根草。不争把孤儿又杀坏了。可着他三百口冤仇甚人来报?

(第三折)

【注释】

(1)腌臜:骂人的话,即“浑蛋”、“无赖”。(2)齐臻臻:整齐的样子。(3)笞掠(chī lüě):拷打。

【赏析】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复仇记之一。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详细地讲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纪君祥为了使其变得更加富有戏剧性,在某些细节上投注了自己的臆想。是他的巧妙编剧,使得西方人对“赵氏孤儿”的故事关注起来。

晋景公时期,大奸臣屠岸贾欲称霸晋国,密谋陷害忠烈名门赵氏,并将其一家老小全部杀害。唯一漏网的是当家的赵朔之妻,她是晋成公的妹妹,腹中怀有赵朔的骨肉。由于她当时身在宫廷,才躲过此劫,并在不久后产下一名男婴。赵朔的好朋友程婴和门客公孙杵臼发誓要为赵朔报仇,将这名男婴秘密保护起来,但此事还是被屠岸贾发现,后者立刻下令追杀赵氏遗孤。

程婴一路逃亡,仍是被屠岸贾的部将韩厥拦住去路。程婴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韩厥竟然放了他们。望着程婴离去的背影,韩厥心道:“我若是献出去图荣进,却不道利自己损别人。可怜他三百口亲丁尽不存,着谁来雪这终天恨?怕不就连皮带筋、捻成齑粉,我可也没来由,立这样没眼的功勋!”(《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一折)

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婴孩,对韩厥来说是不仁;想到赵氏一家若因自己的阻拦而不能报仇雪恨,他韩厥就是不义。不仁不义之事,韩厥自认绝对做不出来,思来想去,干脆自尽算了,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而程婴也以亲子之性命替下他人之子。此等忠义,似乎带着浓烈的中国式味道。无怪乎法国伏尔泰都忍不住将其改编送上舞台,在欧洲一度引起轰动。当时的欧洲正流行一股“中国风”,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思想上。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既奇特又令人震惊。诸如大丈夫“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这是中国儒家信义所讲的核心,做人最重要的是一个“义”字,为此被千刀万剐亦万死不辞。伏尔泰可能就是看中了这种忠义哲学观,才将《赵氏孤儿》的故事引进,而且他认为,《赵氏孤儿》是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的复仇式悲剧。

为了找到程婴和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扬言要屠杀晋国所有一个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为免连累无辜,程婴带着自己的儿子与公孙杵臼逃往一个方向,引敌人来找,另外让他的妻子带着赵氏遗子逃往另一个方向。屠岸贾果然率军追杀程婴和公孙二人。程婴假意投降屠岸贾,“出卖”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心中明白他的苦衷,咬牙陪他演了这场“血泪秀”。

这三段唱腔,内容是公孙杵臼大骂朝廷败坏,昏君无道,竟让屠岸贾这等卑鄙小人位居高官。他直言当今主上简直有眼无珠,又假意骂程婴“狗贼”,“出卖”自己和赵氏。屠岸贾怕程婴作假,便让程婴鞭打公孙,程婴只好忍着心痛抽打公孙,而心中却在淌血,几乎把银牙咬碎。他暗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到最后,他只能眼见着亲生儿子死于乱刀之下,而好朋友公孙杵臼也一头撞倒在地上,头破血流而亡。

背着“忘恩负义”的骂名,程婴将赵氏遗子带在身边,躲在深山老林里隐居。在与世隔绝、青山绿水的桃源中,程婴将报仇的念头不断灌输给赵家遗子。这样做是对还是错,程婴一直在挣扎,但是想到赵家三百口人皆死于屠岸贾之手,如果不除掉此人,恐怕连天都不容。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不知不觉,赵氏遗子赵武立世成人,联合屠岸贾的“亲信”,里应外合将屠岸贾诛杀,还了赵氏和程婴等人的清白。然而,程婴想到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皆不能复生,痛不欲生。他被接入了豪华的赵府,却并没有享受的心情,而是每日待在屋中,沉默地坐在案席之上,到了夜晚,对月无语。

在正史的记载中,程婴自刎了,以死来祭奠朋友的魂灵。不过在《赵氏孤儿大报仇》这部剧中,纪君祥让程婴免于一死,或许多少削弱了悲剧的力量。但此剧的悲剧色彩仍然十分浓重,为王季思等所编选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之一,更有甚者将《赵氏孤儿》与《哈姆雷特》相埒。

其实赵氏孤儿传达的无非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义”。在孟子那里,“义”有个有趣的诠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贪心的人来说两全其美当然更好,可是“生命”和“道义”不是东西,如果两个不可以同时获得,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自然是“道义”重过“生命”。所以韩厥、公孙杵臼和程婴都以身死义。这种独特的忠义式英雄主义悲剧的感染力是那些让人泪眼婆娑的悲伤剧所无法相比的。

或许正因此,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评论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殿前欢·对菊自叹 / 张养浩

作者简介

张养浩(公元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1),减尽风流(2)。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3)。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释】

(1)黄花:指菊花。(2)风流:美好的风光。(3)人比黄花瘦:引自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久历官场之后所做。很多诗人、词人都好“自叹”,因为自言自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排遣抑郁的方式。张养浩在官场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为百姓做好事,但是长时间的仕途令他厌倦,于是刚逾中年,他便辞官归隐。此曲《殿前欢》中“自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找了一株菊花作为倾诉对象,因为菊花不会言语驳斥,可以听他任意牢骚,则体现他当时的心境。

西风碎减叶飘零,张养浩推开了窗子,映入眼目的不是一帘幽梦,而是凄风疏雨,从楼瓦淌下,化作雨帘。重阳节后,菊花凋零,曾经鲜艳夺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花虽败落,但那些依然在枝头盛放的秋菊仍保有风采,张养浩再看看自己,却已瘦得不成人形,他忍不住问花,自己该如何是好,花虽不语,想必它也在为自己感到忧愁。本曲以通感的手法来结束,一句“花替人愁”,顿使曲子中的愁情变得更加浓郁。张养浩的自怜自惜赫然在目,令人也想化作秋菊,成为倾听他的对象。

张养浩并非好隐逸之人,少年时才学便闻名天下,十九岁入朝为官,在真正退隐前身居要职,高官厚禄享之不尽。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辩可否”,百官敬畏,人民拥戴。可是为官三十年后的某一天,他突然感到“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一切都显得那般无趣,遂辞官回家,隐居于世外。朝廷六次召他入官,都被他婉言拒绝。想来他是知道自己在朝中得罪了不少权贵,早晚要遭到暗害,不如就此收场。

放下了朝政的担子,张养浩的心思全落在作曲弄文当中,对生活和命运的吟咏成为了他的文学主题。一株菊花就这样化作他顾影自怜的倾听者。在《殿前欢》的曲子中,他本认为凋零的花应比他更自怜,但实际上菊花耐秋风的能力远超乎他的想象,于是张养浩才想,也许菊花是在替他悲苦,是以纷纷凋谢。

此曲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人比黄花瘦”是引自李清照词《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则是引自欧阳修词《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全句的引用,以旧词生新意,用法新颖。

张养浩之所以写“对菊自叹”,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经常对菊咏叹,表明心迹。张养浩选用菊花,自然是说自己也想如陶渊明一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居者。往日的宦海风波已成过去,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时的陶公何等惬意,张养浩也想成为另一个陶公,过着池鱼在故渊的生活。

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1),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云行踏(2),云山也爱咱。

【注释】

(1)山家:山那边。家,同“价”。(2)行踏:走动。

【赏析】

这首《退隐》写的是作者脱离官场之后的闲适的生活。他每日都到家门前的山中漫步,偶尔坐看晴空之上云来云去,欣赏如画山色,写下了上面这首退隐的曲子。举目望去,山色因云的有无而忽明忽暗,云则随着山的高低忽上忽下。天地间的景象真是奇妙。他拄着登山的拐杖,抬头看到云山相依相偎,低头可见山下的人家,周围则是山猴戏耍,野鹿徜徉,芳草遍地,如临九霄仙境。他就这样怡然自得地看呆了,恨不得扑进云团、扎身花野。没有了烦恼,一切都变得比以往更美好。这一刻,山水与他融为一体。全曲带过曲写云、写山,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云山飘渺图,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喜爱。“来”、“去”二字,既写出了云的动势,又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展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倚仗”二句,写尽了作者对云山景色的无限眷恋,注目而视,不愿错过这变幻莫测的景致。在作者看来,山中的云霞开合,晦明变化,以及山间的野鹿花草都是如此怡然自得,令他感到无比超然,似乎被这一切感化,最后构成了这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

张养浩离了公堂回到家乡,每日对着荷花烂漫云锦香。他还给自己的隐居别墅起了个浪漫的名字叫“云庄”,意思是说自己能够身在云端无拘无束。庄内置有一座绰然亭,风姿绰绰,周围的花与竹无半点俗气,空气中飘着水和山的清香。此等“美色”当前,用张养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著老夫对着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美景在眼前,实在舍不得它而去做官。

斗鹌鹑·冬景 / 苏彦文

作者简介

苏彦文,字里,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约公元1302年前后去世。《录鬼簿》说他“有地冷天寒越调及诸乐府,极佳。”今仅存套数一套,写雪中寒士的贫苦生活,风格灏烂泼辣。

地冷天寒,阴风乱刮;岁久冬深,严霜遍撒;夜永更长,寒浸卧榻。梦不成,愁转加。杳杳冥冥,潇潇洒洒。

【紫花儿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冻的我手脚酸麻。冷弯做一块,听鼓打三挝。天那,几时捱的鸡儿叫更儿尽点儿煞。晓钟打罢,已到天明,刬地波查(1)。

【秃厮儿】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布四野,满长空、天涯。

【圣药王】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囊箧乏(2),若老天全不可怜咱,冻钦钦怎行踏?

【紫花儿序】这雪袁安难卧,蒙正回窑,买臣还家,退之不爱,浩然休夸真佳。江上渔翁罢了钓槎,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尾声】最怕的是檐前头倒把冰锥挂,喜端午愁逢腊八。巧手匠雪狮儿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儿四九里打。

【注释】

(1)刬(chǎn)地:同“刬的”,依旧,照样。波查:艰辛、磨折。(2)囊箧(qiè):用以装书籍、文稿的箱子,后泛指书。

【赏析】

这是苏彦文仅存于世的一篇元曲作品,全套由六支曲组成。《斗鹌鹑·冬景》描写的是饱受官商摧残之后的穷苦人的生活境况。

同类推荐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深处,是一种真爱。爱的表达方式不一,爱非经冬不知甜。心灵深处有最爱,不能晓悟人间温暖。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失却这些情谊的人是世间可怜的孤独者,没有这些真情的社会只能是一片繁华的荒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世无双,魔尊陛下求放过

    倾世无双,魔尊陛下求放过

    原以为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便可以换来妹妹的原谅,原以为遇到的是一个可以带着她脱离苦海的男人,当她付出了一切以后却发现是一场精心布下的局。切不断的恩怨情仇,江湖上的围追堵截,这一切皆因她的身体有一个巨大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奇一家的故事。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做了随军牧师,四个女儿和母亲在家里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们坚强乐观,虽贫穷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她们充满幻想,希望能过上公主般的生活,而在现实中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来面对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儿艾钟爱绘画。《小妇人》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虽然四姐妹的理想和命运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在《小妇人》中可以读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差异,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 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你要成为独特的自己,而不是伪装成一个完美的别人。在我们还不够强大的时候,都渴望迎合这个世界与他人的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同与赞许,并视之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们慢慢成长后,才发现,迎合他人的期待不过是假装合群,而我们努力去合群的样子并不漂亮。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会享受和利用孤独的人,正是孤独让他们与众不同。他们选择做自己,即便不合群,也不介意。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勇猛地向世界索取你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懦弱地迎合别人的期待,愿你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不做泯然众人的“大多数”。
  • 地底谜团

    地底谜团

    这是一个平凡的村庄,住着一群不平凡的人一次不平凡的偶然让他们再也不是人……
  • 夏蝉与冬雪

    夏蝉与冬雪

    腼腆害羞的男生夏凉即将迎来最后一年大学时光,阴差阳错下与一位名叫余雪曼的女孩合租。两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渐渐碰撞出火花。
  • 妖后千千岁

    妖后千千岁

    她是大秦皇后,他是北国战神互为仇敌,却惺惺相惜。冷宫惨死,她重生于北国高门嫡女之身。而他对她步步紧逼诱她入局等她明白过来之时,早已被他牢牢圈禁。而她也甘之如饴。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在九幽谷逆天改命的不止她一人!她为他舍弃一身修为一半寿元,换得他起死回生。而他却为了她舍弃万道轮回,月月忍受焚心之苦,终换得来生再见。
  • 数码宝贝之漆黑的正义

    数码宝贝之漆黑的正义

    黑色的土地上,一面漆黑的大旗骤然在阴云之中被抖开。大旗之下,在那遍地的尸骸焦土毒火狼烟之中,一个黑衣的少年立起了身,捋了捋自己的黑发,旋即两颗如地狱般的漆黑眸子猛然缩起,身周腾起一阵墨黑色的数码之魂,扭头望向了自己身后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邪邪一笑:“怎么样?做我的搭档——行我的正义!”本书原名《数码宝贝之合体战争以后》,现名《数码宝贝之漆黑的正义》群:180211086(或搜索数码宝贝之漆黑的正义)现在第一卷正在·重·写·,大家当一本新书来看也可以。本书人设部分取自《数码兽06合体战争》(DXW)、DXW漫画、《数码兽05暴龙拯救者》(DS)、《数码兽V驯兽师01》(漫画)。部分资料取自数码兽中文数据库、wikimon、百度百科。如有雷同,不是巧合。注:虽然使用了部分设定和人物,但所有涉及到原著剧情处均会加以讲解,没看过原著并不会影响阅读。
  • 原始生存守则

    原始生存守则

    其实龙梵对被一棵树弄到兽人原始世界这件事是拒绝的,更别说她身上还带着任务。但是耐不住这棵树压根没问过她意见啊!创世之树:“孩子,我的世界就交给你去繁荣了。当然,作为让你离开家人的补偿我祝福你--拥有完美的容貌、强大的美男、美味的食物!还有永恒的寿命!这都是别的雌性没有的,不要太感谢我哦。”龙梵:“呵呵了您呐!”--龙梵看着面前这无比原始的世界头疼了。不过幸好还有这群爱她的人一直陪着她!龙梵握拳:我一定会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繁华的! 新书《在江湖客栈》已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喔!
  • 妖孽帝后:傲娇魔帝心头宠

    妖孽帝后:傲娇魔帝心头宠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特工,穿越成了落魄废材,天不怕地不怕,抓神兽,炼糖豆,寻秘宝,探古迹,揍渣男,虐白莲,可谓混得风生水起。可一穿越就被大陆禁忌给吃干抹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揍几拳?打不过怎么破?!那就跑呗,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下一秒她被他壁咚到墙角。“女人,你救了本君,本君要以身相许。”“我可以拒绝吗?”“本君的女人,没有拒绝的权利!”“……那我可以……”“你可以享受本君对你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