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51

第51章 元曲(2)

“离愁”之曲写得最让人魂断的当属马致远,他的《天净沙·秋思》已成绝响。在《汉宫秋》里他也曾借昭君王嫱之口道出“背井离乡,卧雪霜眠”的痛苦。离开家乡如同躺在霜雪上,实在难以忍受。而此时读这首《寿阳曲·潇湘夜雨》,禁不得让离家万里,心有所系的人,在烟雨蒙蒙面前肯定会惆怅满腹,泪水涟涟。像马致远这样的羁客遍布大江南北,因秋景而生乡情的人也比比皆是。思乡本不论季节,但一年当中总有些时日会令人生出离愁,比如九九重阳节。这一天通常是与家人共聚的时刻,携手登山、观花饮酒。可是游子的身边却没有亲人陪伴,因此越发觉得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块玉·马嵬坡 / 马致远

睡海棠(1),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2)。霓裳便是中原患(3)。不因这玉环(4),引起那禄山(5)?怎知蜀道难(6)。

【注释】

(1)睡海棠:这里喻指杨贵妃。(2)明皇:指唐玄宗。(3)霓裳:指《霓裳羽衣曲》。(4)玉环:杨贵妃的字。(5)禄山:安禄山。(6)蜀道难:安禄山攻入潼关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之事。

【赏析】

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马嵬坡又名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缢死杨贵妃。

曲中描写杨贵妃就像暮春世界的睡海棠一样的娇态妩媚,唐玄宗恨不得将她当作掌上明珠。“睡海棠”以花喻人,“睡”字表明杨贵妃的美艳动人和娇憨之态,又点名时间是花将衰败的暮春时节。“恨不得”写出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言语精粹。“霓裳便是中原患”揭露唐玄宗与她终日在宫中轻歌曼舞、饮酒作乐,不顾朝政,节度使生出异心,在地方起兵造反,祸国殃民。最终安禄山叛变,攻入潼关,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及残兵逃亡蜀中。逃亡大队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要求玄宗诛杀杨玉环以谢天下,重拾明君姿态。对玉环视若心头肉的玄宗悲痛不已,但为了稳定军心保命在先,仍是牺牲了曾经引以为精神支柱的胖美人。马致远的曲子讲的就是这段故事,他明说唐玄宗无道,其实是说杨玉环红颜祸水。

唐人认为,国家雍容华贵、大方得体,因此彰显世人美丽的女子也应丰腴才对。加之唐朝流行高耸发髻、花纱长袍彩衣,女子多袒胸露背,如果瘦骨嶙峋,看起来就像个骷髅,当然不适合唐时大方的装束。正是这种美学观念,丰满的杨玉环顺利选秀入朝,被誉为唐朝第一美人,成为唐玄宗之子寿王的王妃。种种历史资料显示,杨玉环身高一米六四,体重一百三十余斤,应是中等身材偏胖。她能歌善舞,当然不会是个水桶腰,否则也不会被朝廷选秀者看上。此外,玉环精通音律,聪颖非常,机智过人,善解人意,不但寿王喜欢,老皇帝唐玄宗也很喜欢这个“媳妇”,找了种种借口将她送去做了女道士,将她和寿王的关系割裂开;几年后唐玄宗又找了个理由将玉环再次招入宫中,但这一回是做了自己的妃子。唐玄宗不顾人伦,夺子所爱,在那时并没有遭到道德上的谴责,但安禄山逼宫时,杨贵妃成了最大的替罪羔羊:淫乱祸主,其罪当诛。

曲中诗人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由此也减轻了咏史诗的分量。但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汉宫秋 / 马致远

【醉中天】将两叶赛宫样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额角香钿贴翠花,一笑有倾城价。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1),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2)。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释】

(1)糇(hóu)粮:干粮。(2)携手上河梁:形容惜别之景。

【赏析】

昭君出塞,自汉以降引来无数后人欷歔感慨,文人骚客不乏诗作。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而牺牲一己幸福,便是永世赞赏的对象。许多人可怜王嫱远赴千里,埋骨他乡,魂向中土不能回,为她写下不计其数的挽联,为她歌功颂德。王安石也说过,王嫱既成就了中土数十年的安宁,也使得她自己的爱情得到了皈依。王安石之言为何?也许王安石这样说是对的,元帝虽然为了昭君痴迷,却没有力量守护她,相反是单于给了昭君婚姻上的皈依。

但是,马致远的《汉宫秋》不想苟同他人的看法,而是对元帝与王嫱不能情有所衷给予了最大的怜悯。马致远的《汉宫秋》作为元代的名剧,所写的虽然是昭君,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以昭君出塞为主要内容,而是架空了一段昭君与元帝相爱的过程。在全剧中,马致远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放纵自己的笔调,去写一段欲舍难离、可歌可泣的爱恋。

这里选取的“醉中天”就是《汉宫秋》第一折中汉元帝与王昭君邂逅的一幕场景。

此女的面容倾国倾城,汉元帝一看到她,便惊为天人,比西施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越王勾践早遇到她,西施也要被忽略不计。想到这里,汉元帝更加不理解,就算自己终日在朝堂上忙于政事,也不可能轻易忽略这样迷人的女子,究竟原因为何?

让汉元帝深深着迷的女子,便是在汉宫中待了几年的王嫱王昭君。她没料到在半夜里弹琴,竟然会惊动帝王,犹以为自己身在梦中。想当年画师毛延寿从中作梗,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丧夫痣,使她从一进宫就幽居冷殿。一晚,她忧思难消,本打算趁着夜里无人,拂曲聊以慰藉,竟然引来一心希冀见到的人。

剧中的元帝和明妃王嫱,前者体贴,后者温柔,使他们相处的时光温馨无比。可惜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昭君得宠之后,画师毛延寿畏罪潜逃至匈奴,为了报复元帝和昭君,便将昭君的画像送给单于。单于顿时为王昭君的美貌所迷,本准备南下进攻的念头也打消了,派使者到汉室索婚,只要元帝将昭君奉上,一切皆可商量,要是汉元帝敢拒绝,匈奴“有百万雄兵,刻日南侵,以决胜负”。

汉元帝本以为满朝的文武百官会支持他打仗,哪知这班人马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地要求他把昭君送给匈奴王。这些“卧重裀,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的重臣们,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却在关键时刻都龟缩起来。面对这些废物,元帝一个人又能做什么?就这样,元帝忍着撕心裂肺的痛楚,在大殿上为王嫱和匈奴单于主持婚礼。

“梅花酒”是第三折中的一段曲子,此段所写的尽是元帝送别昭君时的痛苦心情。他在灞桥之上,远眺着护送王嫱的马车隐于荒草戈壁,感到自己的魂也快要离体追随而去。元帝一想到昭君从此便要受苦,终日对着荒草霜天,身边伴的不是贴心的人,他便痛苦难当。塞外的生活是何等凄苦,四处都是马负行装,荒凉不已,待在那里,过的日子也必定辛苦非常。昭君伤心地离开,目送她离去的元帝也不得不乘车回咸阳,可是每过一道宫墙,每走一条回廊,两个心爱之人的距离便远了几里。对元帝来说,汉宫之内,只余一片孤寂,只剩凉夜昏月,只闻寒蝉悲泣,再也听不到昭君的琵琶声了。

这一段曲子情感缠绵悱恻,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多情得超乎想象。但剧情没有就此打住,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

得到王嫱的单于率兵北去,王嫱却做出惊世之举。她一方面不舍故土,另一方面思念元帝成疾,便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昭君死的当夜,汉元帝做梦惊醒,突闻窗外孤雁哀鸣,顿时泪如泉涌。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寝殿,叫宫人去打听昭君的消息,才知昭君刚刚已经自尽。而单于怕和汉室因此起了干戈,将画师毛延寿遣送回来。元帝痛煞,几欲撞墙,下令叫人砍了毛延寿的脑袋,以慰藉昭君在天之灵。数年后,元帝也抑郁而亡。

在《汉宫秋》里,王嫱与元帝的爱情虽然生不能在一起,但得到了共同赴死的结局,这是马致远对忠贞爱情的理解。

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 / 高文秀

作者简介

高文秀(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元代戏曲作家。少年时即以编撰杂剧初露锋芒,后进入元大都,多有佳作,时人誉称“小汉卿”。善以历史上的武侠英烈为题材,撰写杂剧,尤以反映梁山泊英雄除暴安良为最多。

【牧羊关】见酒后忙参拜,饮酒后再取覆(1),共这酒故人今日完聚。酒呵,则到永不相逢,不想今番重聚。为酒上遭风雪,为酒上践程途。这酒浸头和你重相遇(2),酒爹爹安乐否?

【注释】

(1)取覆:回答。(2)酒浸头:原作骂人的话“酒鬼”。这里用以自指。

【赏析】

这是元代戏曲家高文秀所作。讲的是一个叫赵元的“酒鬼”的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由他的蛇蝎老婆刘月仙引起。此妇嫌弃赵元不长进,暗暗在外面与东京臧府尹勾搭,一心想要嫁给臧府尹。刘、臧二人为了做长久夫妻,遂设了一个诡计。臧府尹差赵元送文书到汴京给丞相赵光普,却故意把文书晚三天交给赵元,让他延误日期。宋代官府有明文规定,延误一日杖四十,延误三日就处斩,赵元心知死路一条,又不得不送,满腹哀愁地上路了。一场梨花大雪来临,天寒地冻,不过赵元并没有对老天发出怨怼,反而感谢上天,因为大雪让自己躲进了路边酒馆。

此处选的这段曲子就是当时酒馆中的情景。十分好笑有趣,是赵元见到“酒”之后的表现。他一路冲进酒馆,叫来“酒大人”,对其又是参拜又是讨好。赵元视酒如亲人,还以为自己赴死之前肯定不能再见它,没想到因为暴风雪而与“亲人”重逢,让他又惊又喜。剧中第二折这段求爷爷告奶奶的感激话,听来让人忍俊不禁。他那充满谐趣的话被微服出巡、落脚酒店的宋太祖赵匡胤一行人听到,赵匡胤忍不住留意到此人。

赵元一边喝一边唱,忽然听见旁边的掌柜在与人大声理论,顿觉对方打扰了他的酒兴。他上前一问掌柜,才知有几个人喝完酒却没钱付账,他便大方地替这些人付了钱。不料没有酒钱的几人正是赵匡胤一干人等,赵匡胤出门不小心丢了银子,所以无钱付账,他欣然接受了赵元的恩惠,并与赵元把酒言欢。二人聊得甚是投机,均觉遇到了知己。赵元一时酒劲上来,便开始对赵匡胤诉苦,讲刘月仙和臧府尹如何害他。赵匡胤闻言思索半晌,声称自己认识宰相赵光普,并且在赵元的手臂上写下了一封“求情信”。赵元带着手臂上的“求情信”到了京师,见到赵光普之后,赵光普立刻对他客客气气,还推荐他当上了高官。

衣锦还乡的赵元,见到臧府尹被赵光普发配边疆,刘月仙也被杖刑一百,两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便心满意足了,遂向朝廷辞去官职,回到了他的酒坛边,又开始了与美酒相伴的生活。

赵元自认自己是“愚浊的匹夫,不会讲先王礼数”,宁归隐而不进取。其实,他身上有着古代文人共同的气质,入仕之念并非一点没有,但他自言一介匹夫,是因为世上人心难测,伴君如伴虎。爱人的欺骗、上司的陷害令他对现实充满失望,而“酒大人”从不会骗人。在酒的面前人可以变得毫无心机,酒也可以为人解除一切烦恼。在赵元看来,贪杯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比升官发财更为现实。

关于这出有名的《好酒赵元遇上皇》,据说原型是宋代民间传说中记载过的一个叫赵元的书生。此人嗜酒如命,他曾言:“我这里猛然观望,风吹青旆唤高阳。吃了这发醅醇糯,胜如那玉液琼浆。喜的是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瓶香。花前饮酒,月下掀髯;蓬头垢面,鼓腹讴歌;茅舍中酒瓮边刺登哩登唱。三杯肚里,由你万古传扬。”喝酒喝到醉生梦死,赵元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日上三竿。他笑眯眯地手提壶浇,却觉得它比琼浆玉露更使人清爽。既然家徒四壁、两袖清风是他的现状,与其对命运不断埋怨和奢求,还不如月下饮酒、捧腹歌唱。三杯酒下肚,说不定吟出什么千古名句,后世传唱呢!赵元这玩世不恭之态,是许多爱酒的文人的缩影。例如晋代“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对酒的痴迷程度比赵元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对酒及酒文化青睐有加。

素有“小关汉卿”美称的元代戏曲家高文秀借赵元的故事发挥,写了《好酒赵元遇上皇》一剧,顿时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市井之人再次肯定“酒”是好物。在高文秀的笔下,赵元历经酒难、酒缘、酒功、酒趣等过程,让观众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看罢剧目之后,人们忍不住开怀叫好。

其实,高文秀之所以选中赵元的经历作为剧本的内容,也是想借他来影射自己。赵元因酒难而遇酒缘,巧得功名,是高文秀以及所有元代文人的梦想。如果他们能赶上帝王微服出访,与帝王结缘,说不定也可入朝为官。可现实状况的悲惨又令元代文人知道一切仅是梦想而已,所以高文秀又安排赵元回到“酒大人”身旁,这是元代文人无奈之下的隐忍。郁结于他们心中的不甘之痛和不仕之忧,而他们只能从舞台戏剧中寻求自我麻醉。

庆东原·忘忧草 / 白朴

作者简介

白朴(公元122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山西河曲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其词和散曲常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和身世之悲,情调凄凉低沉;其杂剧,据《录鬼簿》所录名目,凡十五种。现存仅《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忘忧草(1),含笑花(2),劝君闻早冠宜挂(3)。那里也能言陆贾(4)?那里也良谋子牙(5)?那里也豪气张华(6)?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7)。

【注释】

(1)忘忧草:萱草,一作紫萱,食用后有如醉酒之态,故得名“忘忧”。(2)含笑花:花名,属木兰科,初夏开花,因开时常不满,宛如含笑之状,故得名“含笑”。(3)闻早:趁早。冠宜挂:宜辞官。(4)陆贾:汉高祖之谋臣,能言善辩。(5)子牙:姜太公,名姜尚,字子牙。(6)张华:西晋文学家,字茂先,曾劝谏晋武帝伐吴。(7)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赏析】

《庆东原》一曲,是杂剧大家白朴的信手拈来之作,他曲中的主人公浅笑晏晏,劝世人忘掉忧伤,将忘忧、含笑二草带在身边,告别悲伤的苦难。文辞看似浅显,实则意境深远。

人世的各种动荡,令诸多世人想抛却各种烦恼,消除自己苦难的记忆。曲中抱着忘忧、含笑草的人,是众生的化身,同时也是白朴自身的写照。他想借两种植株背后的内涵来奉劝世人,把什么功名利禄都抛却,因为它们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旧时人们把忘忧草叫做紫萱,认为吃了之后就像酒醉般,忘却了一切凡尘俗世,故有其名;南方人把含笑花作为百花之首,四时皆开,奇香无比,妖娆娇俏。其实,忘忧草不过是黄花小菜,含笑花也不过是茉莉而已。然而,他们被想象力极丰富的先人赐予了古色古香、文气十足的别名,化作诗词歌赋里的托物,以言作者志向。白朴在他的《庆东原》开篇,同样挪用二草,来抒写他的真情。

同类推荐
  • 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骑士

    14、15世纪之交,十字军条顿骑士团百般蹂躏波兰,残暴卑劣的行径激起从王公到平民的强烈仇恨。著名骑士尤兰德为救女儿达奴霞,只身闯入虎穴,被十字军骑士灼眼割舌剁臂,达奴霞也被折磨得神志不清,父女双双饮恨身亡。深爱着达奴霞的年轻骑士兹比什科身负国恨家仇,汇集到反抗十字军的民族洪流之中,经格隆瓦尔德之战,大败条顿骑士团……
  •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为纪实文学,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有实例的第四野战军为描写对象,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再现。
  •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贾平凹先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写他所见、所感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灼目的智慧。读过书中贾平凹先生呈现的人生片段,我们终将明白,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热门推荐
  • 恐惧发芽(No.019悬疑世界)

    恐惧发芽(No.019悬疑世界)

    本月劲爆连载。哥舒意《乔恩》、蔡骏《小夫妻搬进凶宅的那一夜》。恐惧烧脑,短小精悍:李维北《对面的人》。外国小说欣赏:【德】英格利特·诺尔《公鸡已死》。冬天已走,春天的悬疑萌芽已悄然复苏!
  • 漫威之奇异魔术师

    漫威之奇异魔术师

    一个对漫威并不是很熟悉的普通大学生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穿了漫威迷室友本该穿的越,来到了神奇的漫威宇宙。并没有剧情先知的他,在拿到金手指后,又会迎来怎样的故事和生活呢?
  •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如今的生活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变化迅速。不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情况下,各个家庭都要面对诸如衣食住行、健康保健、家庭关系、交往处世等各种问题。同样是面对这种或那种问题,一般人看起来也许觉得困难重重,“生活的高手”却能够轻松应对,处理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魔兽战神14:死亡猎场

    魔兽战神14:死亡猎场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探险系统

    探险系统

    我将走遍全世界所有为被人踏足的角落,寻找历史的真想
  • 仙行走天涯

    仙行走天涯

    拓拔宇终于破碎虚空,来到了无上界,但是发现根本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最后只能带着帝仙又重新回到了人间界,但是沧海桑田,早已经不是他当年的样子。什么?九幽龙王,哦,虫虫啊啊?脾琼大帝,哦,王二蛋啊......
  • 弃妃殃国

    弃妃殃国

    穿越成为一个大胖子,大胖子还到处受人欺负,受气。好吧好吧!减肥,忍着不吃不喝的,终于减成一美少女,却一不小心陷进了一场斗争当中,为了自己爱的人,打算退出斗争,却没想到还没有退出来,已经陷进了另一长阴谋当中,自己在异世的爱恋,不过是自己的一场奢求,一场奢望罢了么?还是另有隐情?
  • 妖铃系雪渡尘心

    妖铃系雪渡尘心

    一个玄幻而已绚丽的故事,演绎着人世的无奈,却又绽放红尘的光芒,人生八苦,一一品尝,纵然情途艰难,依旧初心不忘,在红尘中走一遭,蓦然回首间,你依旧在远方。哪怕天下皆负我,哪怕人生有八苦,只要你信我,只要你心中有我,我依然可以在这苍穹之上傲视天地无霜。我不怕苦,因为有你,苦亦是乐的享受。
  • 快穿之系统你又坑我

    快穿之系统你又坑我

    救命之恩,不如以身相许^O^喜欢的可以多收藏哦,不喜欢的不要喷,欢迎大家指导意见*^_^*
  • 第七种人格

    第七种人格

    “他们不是‘人格’,哈丁医生,他们是人。”?“有什么不同?”?“你称他们为人格,就是说你不相信他们真的存在。”——选自《二十四个比利》企鹅群:8977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