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05

第5章 诗经(4)

清朝词人纳兰容若讲究写词要抒写“性灵”,又要有文风贯穿始终,诗经中这首《郑风·有女同车》便是活例。这首诗歌言辞简练,情意缓缓而出,毫不堆砌,语境浅白,完全符合容若性灵之说。而且,这首千年之前的诗歌,更是给人以当空明月,繁星耀眼的轻灵之感。

诗中所写的这位姜家姑娘,其实就是齐僖公的小女儿文姜。她比较有文采,故称文姜。春秋时期的齐国十分强大,国君的两个女儿也成为当时各诸侯国竞争的对象,攀上亲戚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文姜特别看好郑国的太子姬忽,后来两国结了秦晋之好。

郑国人很高兴,所以专门创作了《有女同车》这首民歌来表达对这位未来的国君夫人的期待。不过郑国人没有好运气,没有盼来这位大美女。因为太子姬忽很快就以“齐大非偶”为由,退掉了这门亲事。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配偶,文姜是大国的公主,不适合做我这个小国之君的配偶吧?其实这是他的一个借口,他退亲的真正原因是他知道文姜在齐国有私情,并且她的情人还是她的胞兄诸儿。

本来是一门好亲事,现在却被一个小国的太子退婚,退婚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情。这对大国公主文姜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为此,她愤愤不平,然后恹恹成病,最后就是顾影自怜,在胞兄那里寻求安慰。文姜与胞兄诸儿确实有私情,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天长日久,产生感情在所难免,二人原先私会隐藏,不知怎么传到姬忽那去了。春秋之时,伦理道德尚未形成,男女关系本来就十分随便,然而血缘直系发生私情,终不能被承认,两人的关系当然会传入家人及其外人耳中。父亲齐僖公知道后大惊失色,定好的亲事被推掉本来就丢了脸,现在家丑要是越传越开,自己脸上更没有面子,只好匆匆为文姜重新择配。

此时邻国鲁桓公新立,想要跟大国拉拉关系,就来提亲了,齐僖公当即答应,还定下了良辰吉日成亲。于是等到吉期,齐僖公亲自把文姜送到鲁国成亲。胞兄诸儿自然郁闷,不知道此次一别何日再见,于是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夜,他于竹简上刻了一首诗辗转递到妹妹那里:“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兮复吁嗟!”

这是一首情诗,是说文姜美艳似桃花一般,只是要飘落到鲁国去了,然后自己作了一番叹息。谁知道文姜看了之后不是像一般女子那样叹息,而是也做了一首情诗,并加重了自己的乱伦程度:“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时不我与,趁早行欢”,很有一番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味道,不是行的是苟且之事。于是就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夜,两兄妹又不顾一切地干起乱伦之事,几乎误了第二天的出嫁。不过人还是要嫁的,文姜成了鲁桓公的夫人,就是国君夫人了。身在鲁国,自然没有再和胞兄见过,与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姬同,次子叫姬季友。在往后的日子里,文姜会安心做自己的国君夫人了吧?鲁桓公这样想,他对自己这位背景雄厚的妻子十分满意。然而文姜真的会如他所想么?鲁桓公哪里会预料到自己会为这个女人丧命,并引发一系列的政治纷争。早知如此,怕是不会觉得文姜是个美人了。

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1)。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2)。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3)。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1)云:助词,无实义。胡:何。夷:平,即心中平静。(2)胶胶:鸡鸣声。(3)瘳(chōu):病愈,这里指愁思消除。

【赏析】

《郑风·风雨》所讲的内容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等待那位“君子”。闪电交加,风也呼啸,豆大的雨滴就砸在地上,连鸡窝的鸡都惊得咯咯地叫。女子的心也不安起来。他还会来吗?这么大的雨,他也许就不来了,他最好也别来,这么大的雨,淋坏了怎么办?此时她的心里是矛盾的,既希望他能够冒雨践约,但又怕雨淋坏了他。

结果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喜悦之情跃然眼前。这首诗的意境就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等待,最后终于见到了要等的那个人。抒写女子风雨之中怀念他人,并没有直接说她怎么想,心情怎样焦急难挨,只是反复通过“风雨”、“鸡鸣”这两种外界加以渲染女子的思绪,反衬出女子的担心与矛盾,加重了苦苦等待之中一个人的孤独与沉闷。

《庄子·盗跖》中记载着一个誓死守约的故事,流传千年,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男子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于是就私订终身。这个与十二少不一样的是,女子家嫌弃尾生家境贫寒,两人就约定韩城外的桥梁相会,然后远走高飞。那一个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变化无穷,突然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不巧山洪又暴发,大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不肯爽约离开的尾生抱着一根桥柱死去。这个故事与这首《风雨》所表达的终极感情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却同样打动人心。

而《风雨》也是《诗经》中众多借用外界景物的描述来加强诗歌本身的感染力作品的代表篇之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意象也成为后世许多诗词文人,也包括艺术创作者们所喜爱的题材之一。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1),悠悠我心(2)。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3)。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4),在城阙兮(5)。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1)子: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衿:衣领。(2)悠悠:绵长不断的样子。(3)宁:难道。嗣音:寄声相问。嗣,通“贻”,给。(4)挑(táo)、达(tà):来回走动的样子。(5)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赏析】

“青”在古代就是蓝色,《毛诗序》中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在古代,对人们的穿着打扮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着社会等级从穿着上区分身份。特别是汉代以前更有明文规定,冠帽只有官员才能佩戴,商人还不得穿丝绸料子的衣服,只能穿葛麻料子的成衣。比如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因为商人的地位穿戴食用都受限制,所以他转身投向政界,改变所处的社会地位。而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准许穿戴当时很优雅高贵的颜色——青色衣服。所以,书生又称为青衿,这便是《子衿》中的青青子衿。

《子衿》中的这位郑国女孩子就这样说:“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自己来?”这真该怪这位“青衿”,即使再忙,再不能相见,至少得说句话吧,即使是只言片语,也不致让我这般焦急难耐。然而《子衿》中的女子实际上却是“你来不来都一样,尽管我着急,我生怨,但心始终向着你”。于是发出“一天见不到你,就像过了三个月那么久”的慨叹。

后来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直接引用了这句经典,于是有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就成了一个男人的政治抱负,对贤才的渴求和对雄伟霸业的忧思:“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紧接着他还引用了《诗经》中的另外两句,就是《小雅·鹿鸣》中的典故,吟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思是说,只要贤才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盛情款待,我会重用人才的。而子衿所体现出来的清新细致的情境在宋代李清照早期的一首《浣溪沙》中似乎得到了延伸,词中这样写道:“秀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与子衿的意境几乎重合,精妙地绘出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女孩子等待情人的娇憨之景。

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曹操的短歌行更脍炙人口,而才气过人的李清照似乎也更有魅力,然而这首《子衿》的美却从未消逝,反倒是在后人对其意境与语词的化用里,透露着《诗经》对于其后的古典诗歌文学不言而喻的巨大影响。

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1)。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2)。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3)。

【注释】

(1)漙(tuán):露水多。(2)瀼:露水多的样子。(3)偕臧:相爱。偕,同。臧,善。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郊野,蔓草青青,白露未晞,男子信步到此,希望与一位姑娘相遇。姑娘美目流盼,日月生辉。男子并不是随意寻求,相反这种“邂逅相遇”,诗人期望的是一位真正的知己。这位知己会不迟不早,奇迹出现。她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只有这样的女子才是“适我愿兮”,也才能让诗人渴望“与子偕臧”。这就是诗人的梦想。

其实,像这首《野有蔓草》中所表达的主题,即求知己,在古今文人情怀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辛弃疾希望在灯火阑珊处遇见蓦然回首的惊喜,戴望舒希望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遇见丁香一样忧怨的少女。还有《古诗十九首》之一“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诗中的女子,在西北的高楼上等待心中的知己。

这首《野有蔓草》,讲述的是在清晨的野外,在那一片新鲜而又岑寂的雾气里,希望遇见一个知己。男子并没有似《关雎》的那些具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只是“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臧”就是“美好”的意思,以最美好的自己,遇见一个美好的人,然后和她一直美好下去。这种美好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一种能够给彼此留下欣慰与留恋,最终沉淀升华成愉悦难忘的记忆!

这依然是一首君子求美人的歌咏诗,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爱情诗,男子对美好女子的向往,也可以理解成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无论如何,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淳朴的。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溱与洧(1),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2)。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3)。”

“且往观乎(4)?洧之外,洵訏且乐(5)。”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6)。

溱与洧,浏其清矣(7)。

士与女,殷其盈矣(8)。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9),赠之以勺药。

【注释】

(1)溱(zhēn)、洧(wěi):河名。涣涣:冰河解冻奔腾的样子。(2)蕑(jiān):兰草,一种香草名。(3)既且:已经去过了。(4)且:同“徂”(cú)。(5)訏(xū):广阔无边。(6)勺药:又名黑牵夷,一种香草。古时候情人离别时互赠此草,用以寄托情怀,结“恩情”。(7)浏:水深而清的样子。(8)殷:多。(9)将:同“相”。

【赏析】

这是一幅美好的游春图,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中传递出欣喜、兴奋的情感!带着读者回到了先秦时那个几乎消失无踪的民巳节,似乎可以听到鲜艳的芍药花瓣中开出的爱之声:“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春天到来,万物复苏,郊外的溱河和洧河解冻了,河水哗啦啦地流淌,人们如何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只能陶醉在这一片春色里,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底疯长。众多的男男女女之中诗人抓住了一对男女细腻的瞬间对白:

女子说:“我们过那边去看看。”

男子说:“我已经去过。”

女子又说:“那就再过去看看呗!”或许女孩子很早就喜欢这位男子,聚会之中正好找个理由一起玩儿。或许他们并不认识,只是一见钟情,在女孩儿大胆的邀请之后,爱情就有了火花。然后是无数的“士与女”互赠芍药,定情欢乐。

《本草纲目》中记载道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的样子。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而读起来是“着约”的谐音,也就是守约、赴约的意思了。符合人们的美好理想。所以芍药成了古代的爱情之花。

少女们面色红润,手持鲜花,尽情将自己火热的目光和情感抛向自己的偶像,少年们衣着光鲜,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任性,坚定而自然地牵起了心上人的手。把芍药当做爱情的一副药剂,有一番味道。

孔子的《论语》中也有“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记述,相比之下,多了些文人雅士的学院味,少了平常男女的真切感。

而这首《溱洧》则是一幅欢乐无比的游春图,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男女,他们手捧芍药花,洒下一路芬芳。尽管当时郑国是个小国,还总是遭受到周边大国的侵扰,本国的统治者也并不清明,但对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来说,春天的日子让人感到喜悦,他们有节日,他们有芍药,他们有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先秦时候法令允许男女相会,就是仲春之会:《周礼》上记载说:“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根据当时郑国的风俗,每年的仲春上巳之日是大规模的民俗节日,男男女女纷纷来到溱、洧水边,以新解冻的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祥。

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1)!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2)。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3)!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4)。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1)维:助词,无实义。已:止。(2)女:同“汝”。治:缝纫。(3)俾:使。訧:过错。(4)以:因为。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自古以来从这方面来表现的悼亡诗很多,《诗经·绿衣》无疑是第一首。

这首诗分四节,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同类推荐
  • 水时光

    水时光

    《水时光》收入夏海涛近年优秀诗歌172首。这些诗作充溢着饱满的情感,又通过文字这条涓涓细流徐徐流动,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脚步

    脚步

    《诗歌集:脚步》为诗歌合集,其中包含天下觅景、京城览胜、故乡寻踪、心中有梦四个部分,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游览过的地方,有出名的有不出名的,作者通过游览景点,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道出一个个人生道理,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每个景点的美丽风景,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些许帮助。
  • 爱到深处皆慈悲:李叔同书信集

    爱到深处皆慈悲:李叔同书信集

    正如林语堂所言:“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本书辑录了李叔同和妻子、友人之间的书信,并附有李叔同年表。从中你可以感受一位传奇大师的真挚情感。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爱,就是慈悲。林语堂、张爱玲、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鲁迅、赵朴初等毕生推崇。
  •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斯蒂芬·克兰的诗,写法自由,无韵,诗无行数、音节数限制,文笔精练,用词精当,构思殊妙,视角独到,洞察入微,刻画深,意象奇,似寓言,启深思,抒幽情。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蒂芬·克兰的诗歌原文,第二部分是译文,第三部分是欣赏。译作基本按原作诗行数意译,诗行齐整字数相当,有形式之美、语言之美、音韵之美,从中可窥见译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热门推荐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的力量归我了

    你的力量归我了

    只要我的实力够强,天地任凭纵横!只要我的速度够快,乾坤任凭驰骋!因为我的背后,有一群大佬支撑。
  • 夙孽

    夙孽

    一朝,凡女羽化,直入九重天,风光无限。一朝,神君初识,只惊鸿一瞥,半生纠葛。一朝,银瓶乍裂,终水落石出,乱谁心魂。升入天宫的幸运凡女,背后仿佛藏着数不清的秘密,风华无限的神君,在一步步探寻中,终是迷失了自己。他说:“你是我一生的夙愿。”她说:“你是我一生的孽。”
  • 和竹马假结婚成真了

    和竹马假结婚成真了

    一纸婚书,两本结婚证重新将某男女捆绑。“赫先生,我对你没感觉,我只是应了父母之命!”赫岁动了个委曲求全的念头,把颜静好娶回了家,哪想这个婚前说不爱的傲娇女人完全赖上了他。“赫先生,太太……她和人家打赌花巨资买下了两个大型商场……”“这小女人还知道帮我花钱?挺好的!”赫岁挑了挑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逢竹马,单身萌妈太难追

    重逢竹马,单身萌妈太难追

    周氏服装位居业界龙头企业,而名下服装专卖店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也。杨央——高中毕业就出来打拼,凭着自身坚韧,十二年后已经合伙开了三家专卖店。奈何一夕之间被人毁于一旦……事业不成,就该转到谈婚论嫁地步,她乖乖听老娘安排,找一米虫“嫁”了就行!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是这个害她失业嫁人的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老公!……“你什么时候和我去办离婚手续?”杨央眼中掩饰不住的期待,错误的开始还是早早结束为好。“嗯……”男人沉吟,“下辈子!”“你什么时候才可以把我的身份证,驾驶证给我!”杨央略恼。“唔~”他不慌不忙,“等你不会跑的时候!”
  • 全球第一鉴

    全球第一鉴

    江舟穿越而来,开局一本大【祭典】,天下有血有肉之物,无不可献祭。只要献祭就变强。 随身带墓地,就问你怕不怕?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