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39

第39章 唐诗(7)

《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怨深曲的深思。

橡媪叹 / 皮日休

作者简介

皮日休(?—公元902年),字袭美,一字逸少,唐襄阳竟陵(今湖北襄阳)人,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1)。

伛偻黄发媪(2),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3),尽日方满筐。

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4)。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5),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注释】

(1)榛芜岗:草木丛生的山冈。(2)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3)移时:过了好久。盈掬:满把。(4)玉珰:玉制耳坠。用以比喻米粒晶莹洁白。(5)田成子:春秋时齐国宰相田常。

【赏析】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粮”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数笔,便点出时令、地点、人物、事件和具体活动时间,勾画了一幅孤凄悲楚的荒山拾橡图。“伛偻黄发”,状出老媪筋骨累断、膏脂枯干的形象;“践晨霜”则说明老媪动身之早,天气之寒。从人物形象和动作方面,读者可以看出统治者给人民所留下的种种创伤。五到八句写橡实的拾取、制作之难和它对老媪的“宝贵”作用。一个时辰方拾一捧,一天才可勉强拾满筐,拾取橡子实在很难。榛芜冈上橡树丛生,橡子本来很多,老媪起早贪晚却收效甚微,这一方面说明老媪年迈体衰,另一方面则暗示出拾橡子的绝不只是老媪一人,从而能以小见大地表现出饥馑遍天下的悲惨现实。

从“山前有熟稻”至“橡实诳饥肠”十四句为第二段,是老媪的自述,主要写老媪被逼拾橡子的具体原因。“山前有熟稻”等四句,说明老媪以橡实“用作三冬粮”并非懒惰无收,相反,她家的田间所呈现的是稻涌金浪、香气袭人、米粒如玉的一派丰收景象。“持之纳于官”等六句,则写出了导致年丰民不足、老媪拾橡实的主要原因。向官府缴纳赋税犹可,但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官府变本加厉地盘剥农民,他们竟用加倍大斗收进赋税。“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是对封建社会吏治的高度而形象的概括,写出了贪官污吏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向农民进行敲诈勒索的心理状态和恶迹。“农时作私债”等四句,是对上述原因的概括回答。“农时作私债”,写出了地主富户对农民的巧取;“农毕归官仓”,则写出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夺。正由于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巧取豪夺,所以才使得老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以致饿急了只好拿橡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总之,这一段是老媪拾橡子的具体原因的剖露,入木三分,把唐末统治者的凶残、狡诈和所行无忌的豺狼面目给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了。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着重写诗人耳闻目睹这黑暗现实后内心的慨恨,并对老媪寄予了深厚的同情。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

这首诗在思想上颇具锋芒,诗人把批判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诗人描绘老媪清晨拾橡图并非目的,而借题发挥,暴露封建统治者残酷榨取民脂民膏以肥己的罪恶,才是诗人的本意。皮日休的超群处,正在于他善于踏着客观描写的跳板,凌空飞剑直下,通过“吾闻田成之,诈仁犹自王”二句的主观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王”。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运用田成子诈仁成就王业的典故与现实作比,意欲说明:田成子主观上虽然假仁假义,收买人心,但客观上老百姓到底还是从其大斗出、小斗入上得到了一点好处,他也因此而成就王业。而当世唐朝皇帝支持贪官狡吏恣意剥夺,是连表面上的假仁假义都做不到。这样的结尾因用典而趋之含蓄。

其次,赋的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落笔便直截了当地写老媪被迫拾橡子的形象和促其行动的原因。不事假借,不用比兴,没有状物绘景,没有刻意求工,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浸泡在浓烈的诗情中,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充满感情地对事情加以层层敷陈。这里,可以说,事件是骨肉,情感是血液,骨肉血液有机配合,才使诗中的形象能站能行,能歌能泣,从而收到情景逼真、深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外,本诗语言质朴通俗,刚健有力,叙事明晰,情发有据,用典活泼,形象生动逼真。

题菊花 / 黄巢

作者简介

黄巢(公元820—884年),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1),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1)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分管春天的天神。

【赏析】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但黄巢的菊花诗,却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秋风满院栽”,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放不逢时而惋惜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做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咏菊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1),我花开后百花杀(2)。

冲天香阵透长安(3),满城尽带黄金甲(4)。

【注释】

(1)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代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2)杀:枯萎,凋败。(3)香阵:阵阵香气。(4)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这里诗人意在喻指菊花颜色。

【赏析】

这首诗又称《不第后赋菊》,此诗的境界比上一首更雄伟、豪迈,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愿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末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弘,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持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小松 / 杜荀鹤

作者简介

杜荀鹤(公元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诗人,善长于宫词。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1),而今渐觉出蓬蒿(2)。

时人不识凌云木(3),直待凌云始道高(4)。

【注释】

(1)刺头:长满松针的小松树。(2)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3)凌云:高耸入云。(4)始道:才说。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

同类推荐
  • 叶巴纪事

    叶巴纪事

    二〇〇一年底,我随区文联工作队前往藏东昌都地区的八宿县林卡乡叶巴村驻村工作。叶巴村在横断山脉深处怒江中游,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因地处偏远,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我们在这里一年有余,跟村里的乡亲们共同生活工作,感触颇深,夜深人静时,就着蜡烛记录下些许所得,亦想通过这些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叶巴这个村庄,知道叶巴人的好,了解他们在边远山区的喜怒哀乐。是为题记。初到叶巴“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当我第一次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 古代闺恋诗词三百首

    古代闺恋诗词三百首

    闺恋诗词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始终,历朝历代都有数不清的痴男怨女伤春悲秋,相思悼亡,因此都有优秀的爱情诗词留世。本书就是一本集中体现中国历代闺恋诗词的作品。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精心选择出了三百首闺恋诗词加以注释,评析。通过作者详尽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萍踪寄语

    萍踪寄语

    内容包括:船上的民族意识、海上拾零、月下中流、海程结束、威尼斯、佛罗伦萨、世界公园的瑞士、巴黎的特征、瑕瑜互见的法国、法国的农村、在法的青田人、由巴黎到伦敦、华美窗帷的后面、曼彻斯特等。
  • 传声筒

    传声筒

    莫言、余华、王安忆、梁文道推崇备至的作家、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的私人书单,万字长文逐句解读略萨,一本书读懂西方现代文学经典。本书是香港作家西西继《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之后的又一本读书笔记,在形式和写作上依然延续了上一本的风格,重述了西西心目中最优秀的西方现代小说代表作,包括马尔克斯、略萨、米兰·昆德拉、伯尔等大师的经典作品,这是一本小说家的读书笔记,更是一位优秀的汉语写作者以个人风格改写西方文学的大胆尝试,读者既能读到西方内核的故事,又能体会到中文叙述之魅力。全书最后一卷,西西更是以万字长文逐句分析略萨经典小说《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的第一章,让我们得以从小说家的视角阅读另一位小说家。
  •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

    钱老师的“鲁迅作品细读”前后写了二十年。这本书辑录了钱老师阅读鲁迅的小说五篇,散文五篇,散文诗六篇,杂文十八篇。钱老师说之所以如此痴迷鲁迅在于,“坚信鲁迅是中华民族具有原创性、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阅读鲁迅是民族精神基本建设和教育工程,而且鲁迅作品是要读一辈子,常读而常新的;坚信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假。”
热门推荐
  •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人总归要从迷茫与困顿中走出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也好,披星戴月也罢,终究都在走向更好的路途上。如果梦想太多,那就化繁为简,坚持一两个就好。所谓“美好的人”,就是对感情一直相信、一直认真;对生活一直热爱,一直热情。还是要去相信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自己最珍视的方向上,就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前方光芒万丈,纵然千难万险,总有一天会抵达。
  • 魔性手游

    魔性手游

    曾经借助“魔性手游”而超脱的元神级大修士赵阳,重生于游戏未开始的年代,借助其先知先觉的能力开启了一条未知的通天仙途。且看他这一世如何叱咤风云,傲立当世!【ps:读者q群号码615.608.154,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时代少年团花海

    时代少年团花海

    都市爱情——不仅仅写时代少年团还有其他孩子——
  • 小只无赖大只学神

    小只无赖大只学神

    “原来你学习这么好,怎么不去上学?”16岁的甄西无意间捡到一只在小西镇从未遇见的“学神”,无赖到底的将袁皑尤送进谦和高中,这一来,就彻底改变了所有人命运........“我会感谢那个傻女人的傻劲,不然我不知道现在会在哪里苟活一生。”10年后,袁皑尤对着手机苦涩的说。
  • 囚徒1尪世尬人

    囚徒1尪世尬人

    宙斯的大门前放着两口罐子:一口装着灾难和不幸,一口装着愉快和幸福。神祇把这两样东西各自给一些人,这些人则悲喜交加;仅赐给不幸和灾难的那些人,永远忧愁和痛苦;仅赐给愉快和幸福的那些人,一生无忧无虑。忍受悲伤——是神祇给多数人所规定的命运。
  • 老板,本宫知错了

    老板,本宫知错了

    自古穿越皆美女,倾城绝色小清新。南朝端妃娘娘却穿越成冰山脸助理,冰山助理从此走上逗比之路。
  • 文明的兴起

    文明的兴起

    夏梓,英文,古文学,微积分,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编程都有很深的研究,在政治上也有个人见解,体育上,看他的身材就知道了。在一个五一假期,夏梓没有订到回去的票,一个人留守到寝室,一觉之后夏梓发现,他穿越了。‘远征者’,我们已经决定由你来进行这次伟大的征服,加油^0^~——‘启迪者’
  •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你能看透对方的心理,一切都会变的轻松自然。爱情高手之所以能够笑傲情场,就是因为洞悉了爱情的秘密,而这秘密,正是爱情心理。这本书先从表象切入爱情,介绍爱情本质。要经营好爱情和婚姻,就要了解恋爱各个阶段的爱情心理。不是每段爱情都能开花结果,认识到爱情失败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开始。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
  • 星空彼端的征尘

    星空彼端的征尘

    一千年前,人类跨越虫洞与虚空,来到新的世界。四十八年前,新的敌人再度出现,又一次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大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置身其中的人们,能否抵达星空的彼端。
  • 绝色王爷的傻妃

    绝色王爷的傻妃

    一个被世人嘲笑的痴傻相府大小姐。一个深不可测体弱多病的王爷。她时而疯疯癫癫,时而倾国倾城,他人前体弱多病,人后似如猛虎,当腹黑的大小姐遇上无耻的王爷,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