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30

第30章 魏晋六朝诗(8)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伤豳歌”,按照《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解释,《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运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这两句回复到第一层的内容,但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表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决心走隐居的道路。接着“索居”、“离群”两句,写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意思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人容易感到岁月漫长,枯索无味,难以安心。这两句从诗意上说,是指一般人的想法,并非说自己。但在潜在心理上,这种被否定的想法,也隐约透露了作者自己的某种疑虑。谢灵运出身名门,为世人所重,且骄纵自负,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于他确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全诗结尾两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意谓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这两句意思是:坚持节操岂止古人能够做到,《周易》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验证!这样,诗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也就在这大约半年之后,谢灵运终于称疾辞职,归隐到始宁的祖居。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或是比兴,用虬和鸿的进退得所来说明自己进退失据;或是直抒胸臆,诉说独居异乡的孤苦;或是以景写情,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抑郁。

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 / 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1),江北旷周旋(2)。怀新道转迥(3),寻异景不延(4)。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5)。表灵物莫赏(6),蕴真谁为传(7)。想象昆山姿(8),缅邈区中缘(9)。始信安期术(10),得尽养生年。

【注释】

(1)历览:遍览。(2)旷:荒废,搁置。周旋:应酬,这里指前去游赏。(3)迥:迂回。(4)景:日光,这里喻指时间。延:长。(5)澄鲜:色彩鲜明的样子。(6)表灵:指孤屿山的奇妙景象。表,明显。灵,灵秀。物:世人。(7)真:真人,仙人。这两句讲孤屿山明显的美丽风光无人游赏,那其中蕴藏真人的奇事就更没有人去传述了。(8)昆山:指昆仑山,古代传说中西王母住处。(9)缅邈:悠远。区中缘:人世间的各种相互关系。(10)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因得长生不老之术,活过一千岁。

【赏析】

诗人在诗的开头便写道,看惯了永嘉江南面的景致,决定去江北游览一番,结果发现还是“江北旷周旋”,于是在游历一座孤岛后写下了这首《登江中孤屿》,为他觅到的美景盛赞一番。有时候,寻觅风景就像探幽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见岛上有两座奇山,于水上巍峨耸立,在雾气的烘托下浮现层峦叠嶂的异景,令山体媚态横生。白色的浮云在阳光的照映下于澄明的江水中呈现出空明秀美的倒影。

诗人发现,不期而遇的山水风景原来可以美得这样接近仙境,于是诗人“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猛然间诗人觉得自己曾经万般在乎的尘缘竟是不知所谓的东西,完全可以放下。“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刹那顿悟涌上心头,现在终于能够领悟,世界上真的存在无惊无喜、心平气和的养生法门。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四句描绘了江屿的奇色景致,也把自己孤高的灵魂再次提炼出来,是诗人在厌恶仕途之后彻底自我放逐到世外。士人入仕无门的结果往往是走上求仙的道路。

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期间,游历了江南、江北不少地方,之后,他辞掉永嘉太守的职位,以行动脱离是非,可是刘宋王朝却不肯放过他,非逼他为官不可。背着宋文帝强加于身的临川内史一职,他铁了心的什么事情都不做,结果便是屡遭弹劾,当地官员竟然还要惩办他。在遭弹劾被投入狱后,谢灵运写诗大骂朝廷残暴,扬言要复国雪耻。也许那时候,他对未来的命运完全绝望,把一生积聚下来的愤怒、痛恨全部爆发出来,继而等待的是死亡的平静。

于断头台处化孤魂,一代文豪流星般滑落。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为谢灵运的陨落而痛心,也有人因他的消失而幸灾乐祸。貌似一路下跌的平淡人生,其实有许多人在推波助澜。虽然他的生命不只拥有自然界的山水,但他最容易做的是将心完整地与自然挂钩,在匠心独具的文章里创造出别人不能企及的胜景和灵韵。因而当他的生命画上休止符时,他在山涧水底遗落的梦想始终不断地诱惑着过往的行人,培养了更多像他一样拥有孤高灵魂的骚客。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朝旦发阳崖) / 谢灵运

朝旦发阳崖(1),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2),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3),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4)。初篁苞绿箨(5),新蒲含紫茸(6)。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注释】

(1)朝旦:早晨。阳崖:向阳的山崖。(2)侧径:狭窄的路。(3)俯视:向下看。(4)丰容:草木茂盛的样子。(5)箨:竹笋名。(6)紫茸:紫色细茸花。

【赏析】

谢灵运的山水诗总是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从他的诗题中往往就可以看出来。他周详的路线和游览地点,在题目中体现得很明显。而正是因为如此,读谢灵运的诗,便能读出更加真实的感受。这首《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便是很好的例证。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引起全文的开篇,由此可以看出谢灵运所游山水的地点和地貌,继而接着写出时间和具体情形,从“朝旦”可以看出是清晨,而从“阴峰”可以看出地点。在将行程中的一切交代详细之后。诗文开始描摹自然景物,随着笔走神游,读者会随着诗句一起畅游在那片神奇的景色中。

倚山的小路蜿蜒曲折,眺望远方可以看到湖水清澈,与天相连,竟有水天一色的空灵之感。而后居高临下地观望,便是那些枝叶繁茂的树木,葱葱郁郁地醉人心神。隐约还可以听到流水声,动听悦耳。

谢灵运本是东晋豪门士族子弟,他的一生应当是平坦和顺畅的,但是非常可惜,谢灵运的仕途并没有像上天规划好的那样一帆风顺。在刘裕称帝后,他一度被降职,于是,他将更多的时间寄情于山水间。诗人原意大概是想以山水之乐抚平内心之伤,却不会料到,自己竟然能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诗风,开辟出清新自然的山水诗歌一派,成为鼻祖。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在这里,诗人笔下单纯的景物描写,也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其当时愉悦的心情。“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整首诗最后以淡淡忧伤而无奈的笔调收尾,这样美好的景物竟然没有知音共同欣赏,实在是可惜,不过倘若不是自己前来游历,那么,山水之间的真谛也便无人能知晓了。

饮酒(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结庐在人境(1),而无车马喧(2)。问君何能尔(3),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山气日夕佳(5),飞鸟相与还(6)。此中有真意(7),欲辩已忘言。

【注释】

(1)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居住的地方。(2)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3)君:作者自谓。尔:这样。(4)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5)日夕:傍晚。(6)相与还:结伴而回。(7)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和景,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

【赏析】

这是陶渊明“饮酒”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诗的意境清新而淡远。

近处是清幽的爱菊,远处是杳杳的南山,头顶滑过的是逍遥的飞鸟,心中存的是自在的归意。在山野里找到的乐趣,只能心领神会,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里毫无是非的叨扰。是什么缘故呢?诗人写道“心远地自偏”。这是一句具有哲理的话,大有深意,心不为外物所累,自然能得清净。

在晋代以前的古人诗歌中很少有表现这种思想意境的诗作,而陶渊明虽不是开风气者,但却是集大成者。他的诗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心与身的和谐,复归自然,成为魏晋田园诗的主题,也为后世确立了典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评为淡远静穆,是难得之佳句。魏晋时代玄学号为显学,诗人自然都受其影响,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末尾诗人写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用的就是庄子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意境,是对人生真谛的体悟,给人悠远的想象空间。

在极其重视门阀出身的晋代,陶渊明也算是贵族出身,其先祖陶侃为一代名士,陶氏一门也曾在晋室拜官封地,不过久经年月,没落在所难免,更何况陶氏又不是门阀家族。然而尽管家庭衰微,陶渊明仍在外祖父孟嘉的照顾和教育的影响下,既喜儒家经典,对玄学和神仙道化也充满兴趣。而这一切也就促成了其诗文的独特风格。

饮酒(故人赏我趣) /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1),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2),酒中有深味。

【注释】

(1)班荆:铺荆于地。(2)悠悠:指趋名逐利的人。迷所留:指迷恋于虚荣名利。

【赏析】

这是陶渊明以诗说理的一首《饮酒》诗,十分别致,富有生活气息,且寓哲理于其中,是这类诗中的佳作。

诗的开头“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一句便将诗的意境点出,即饮酒,自此以下贯穿这一主题。一次写了饮酒中的各种乐趣,就是中间四句“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所写的松下坐饮的情境,淳朴可爱,一幅乡间饮酒图跃然眼前。然而诗人毕竟是诗人,他与众人不同是在这种宁静的乡间生活中,能够体悟到许多人无法体味的东西,诗人接着说道,“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就有点儿物我两化,人与自然融合的味道了。

诗歌的末尾一句“酒中有深味”,大有意趣,全诗从酒开始,以酒结束,而诗人从酒中味出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 鲍照

作者简介

鲍照(约公元415—470年),字明远,东海(今属江苏)人,南朝宋文学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鲍照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存鲍照集以明代张溥《鲍参军集》最为流行。

泻水置平地(1),各自东西南北流(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3)。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4)。

【注释】

(1)泻:倾泻。(2)各自东西南北流:指水流方向不一,喻指人生贵贱不齐。(3)举杯断绝歌路难:意为《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4)吞声:形容欲言又止。踟蹰:徘徊的样子。

【赏析】

这是鲍照一首抒发人生苦闷的诗歌,整首诗歌以水流泻于地面而起兴,水流“各自东西南北流”,预示着人生总是会经历着不同的际遇。“泻水置地”是魏晋时期清谈中出现过的,鲍照不仅能引用,还使其更加富于生活气息,避开理学枯燥无味的感觉,可见他的创造力和文字能力都是非同一般的。

鲍照看似自圆其说,又好似反问上天的诗句,让人读后一时无言,到底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人间的世事不公,其间的纠葛,真是说不清楚。既然如此,不如沉醉不醒,反倒可以解千愁。可是醉了就真的一了百了吗?鲍照却不能真正的沉醉酒中,他不愿意苟活着好像木石一样没有思想,可是那巨大的踌躇却是无法轻易就说出口的,所以,他只能忍耐着将一切苦楚吞咽肚里。

鲍照绝对是南朝的异类,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他总是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说一些本不该他说的话,写一些本不该他写的诗文。所以,他脚下的路比别人难走,所以,他在兜兜转转之中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合适定位。在他的字里行间,永远透露出一股不甘人后,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作为南朝文人,诗人也是希望跻身仕途,可以报效国家,成就自己的。他不断在官场中周旋,却始终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基于那个时期的门阀制度压抑,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因为出身贫寒,无法得到重用。诗人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但无法得到现实的青睐,不能不叫人悲叹。

诗人苦于拥有一腔热情和才学,却无法施展,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寄情于纸墨,只有文字,才会不分贵贱。诗人用他所拥有的无坚不摧的悲悯和包容情怀,写下了一首首的诗歌,一篇篇的文章,咏叹着人生的苦闷,吟唱着世事的无情和冷酷。

芜城赋(沵迤平原) / 鲍照

沵迤平原(1),南驰苍梧涨海(2),北走紫塞雁门(3)。柂以漕渠(4),轴以昆岗(5)。重关复江之隩(6),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7),人架肩(8),廛闬扑地(9),歌吹沸天。孳货盐田(10),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11)。故能侈秦法(12),佚周令(13),划崇墉(14),刳浚洫(15),图修世以休命(16)。是以板筑雉堞之殷(17),井干烽橹之勤(18),格高五岳,袤广三坟(19),崪若断岸(20),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21),糊赪壌以飞文(22)。观基扃之固护(23),将万祀而一君(24)。出入三代(25),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26)。

泽葵依井(27),荒葛罥涂(28)。坛罗虺蜮(29),阶斗麕鼯(30)。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31)。伏虣藏虎,乳血飡肤(32)。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稜稜霜气(33),蔌蔌风威(34)。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35),丛薄纷其相依(36)。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37)。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黼帐(38),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39),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40),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41),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42),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43)。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注释】

同类推荐
  • 哪有什么运气 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

    哪有什么运气 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

    本书精选了畅销书作家陈昂200余首新诗,共分为“那年初见 如花美眷”“文艺腮红 不语不言”“往事如烟 浅笑而安”“余生很长 何必慌忙”等十一个专辑。这些诗歌既有清新唯美的“抒情哲理诗”,也有朦胧精湛的“截句诗”。诗歌主题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陈昂的写作笔法清新、精炼,简短的语言呈现多维的立体感。陈昂的创作是“青春期写作(春草派风格)”,他的每一首诗都有大方简单而内涵唯美的外衣,静静品味会发现诗的本质与内涵,领悟到诗歌底蕴里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这些诗歌里潜伏的“正能量”正是我们洗涤灵魂、陶冶情操、慰藉心灵的“刚需”,特别适合生活中迷茫的年轻人阅读。
  •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李长声著的《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的三卷本自选集中的文化与历史篇。“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邻居的种种,作者则建议我们动动步子,调适距离。此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日本文化众多切近又深远的描摹,从幽玄的枯山水到别具一格的赏花姿态,从能乐的变迁到日本人的审美与自我反思,将文化与历史熔于一炉,同时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历史勾连,也澄清了诸多误会。文字之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也恍然可见。
  • 民国国学文库:三苏文

    民国国学文库:三苏文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46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原注作了适当增删,基本上保持原文字风格,之乎者也等虚词适当剔除,增删力求通畅、易懂,避免枝蔓。典实、注引做了力所能及的查证,但因才学有限疏漏可能在所难免。原书为繁体竖排,现转简体横排……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热门推荐
  • 白云若雾,恰到好处

    白云若雾,恰到好处

    同是处在回忆的长河中的人,谁能把谁送到对岸,看似平凡的相遇,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上天开的窗。他,爱她,很确定;她,爱他,很犹豫,她有着不敢爱的过去,上一辈总是在提醒她,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伴侣。未来,或残忍,或美好,谁知道……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冷情王爷傲娇公主

    冷情王爷傲娇公主

    她是一位公主他是邻国的王爷两人并没有关系直到有一次两国出现了叛徒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渐渐开始有了感觉……
  • 重生之妾心如铁

    重生之妾心如铁

    美貌冠绝阳岐城的严二爷看上了穆家大小姐穆春。穆春私奔未成,甘愿做妾。然后,父亲与妓私奔失踪,大哥杀人流放病死途中,祖父革职自尽,母亲和两岁小妹纵火自焚。穆春怀着身孕被活活打死于长街。阳岐城第一世家大族,灰飞烟灭,只余黑墟。雨停了,太阳出来,她重生。那些鬼魅魍魉,都等死吧。至于嫁人,那是个什么鬼?某人:也许我就是一只鬼吧。
  • 汉徒

    汉徒

    南抚吴越,北逐袁曹。聚天下英才,续万世汉骨。身为汉室宗亲,刘涣不能让弟弟刘晔沉迷霹雳车,要让他发现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大小乔,为了弟弟,更为了大汉…看刘涣如何欺鲁肃、恶周瑜、斗孙策,剑指中原、匡扶汉室…大汉学徒:857992506
  •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徐朝末年,昏君无道,贪官弄权,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年轻的秦王本与世无争,却也被迫卷入了这时代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本书重写版《徐逆》已经发布并签约,欢迎大家投资!新书在本书基础上加入了主角年轻时的经历,丰富了剧情,希望大家喜欢,也喜欢多多批评指正!)
  • 爱你却在隔岸观火

    爱你却在隔岸观火

    闺蜜和丈夫无耻勾结,设定圈套诬陷她出轨大伯。她成为豪门弃妇,不贞成为了标签!意外有孕,孩子竟然不是自己丈夫的孩子,而是来自那天的产物……手术台上,宁驰轩霸气拽她入怀:“我的继承人,你也敢动?”“那是我的孩子!”“没有我的播种和耕耘,你能发芽?”江媛否认,男人邪魅一笑:“那好,十月之后,看孩子像谁!”她被他拿捏得死死的,挺着大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挡路,一脚踹开。“谁毁你现在,我定将废他未来!”渣男给她一纸休书,宁驰轩就给她豪门盛婚,看谁笑到最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
  • 重生之青云至上

    重生之青云至上

    重来一世,慕青云只想在乡下属于父母的一亩三分地窝着;养养花、种种地,享受一世悠闲。然而,世事难料。第一天,她就收到了上天的一份大礼。看着脚边白胖的包子,慕青云淡定地道:“我们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