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000000013

第13章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毕业典礼毕业演讲

钱颖一 2009年7月13日

钱颖一,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亲爱的清华经管2009届毕业班的同学们:

今天,清华经管学院在这里举行2009年毕业典礼,为你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明天和后天,你们将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将从校长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从今年开始,经管学院将在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之前,为本院毕业生专门举办学院的毕业典礼。在这个毕业典礼上,我们经管的所有毕业生——本科生、双学位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MBA学生、EMBA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你们从经管学院毕业的时刻。这将成为经管学院的又一传统。

毕业典礼是毕业班同学们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聚会,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优秀毕业生代表的“毕业致辞”。刚才我们听到了三位分别代表本科毕业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毕业生的致辞,他们是你们中的佼佼者。毕业致辞的英文是valedictory address或valedic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说告别”。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多年,情同手足,今天,“it’s time to say goodbye”,大家肯定是百感交集,余言未尽。能够代表毕业生作毕业致辞是一种很高的荣誉。40年前的1969年,Hillary Rodham,也就是现在的希拉里·克林顿,就是在Wellesley College代表毕业生作毕业致辞。在她的致辞后,全体学生起立,向她表示致意,这成为她学生时代的一个光辉时刻。

毕业典礼也为毕业班同学们提供思考未来人生的机会,其中的重头戏是“毕业演讲”,即“commencement speech”。“commencement”一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开始”,用“开始”一词来做“毕业典礼”用,确实很有意义,因为它向同学们传递的信息是生活的开始或再开始。毕业演讲人通常是请著名公众人物,他们的演讲大都充满人生哲理,鼓舞人心。我个人最为欣赏的毕业演讲是苹果公司的创建人、CEO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讲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失败,以及面对死亡的故事,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不愧为毕业演讲中的经典之作。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他演讲的结束语。

今年的学院毕业典礼,我们原来邀请了我院客座教授、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席、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前联席总裁桑顿先生来做首次的“毕业演讲”。桑顿先生最近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友谊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遗憾的是,他因工作原因刚刚离开北京,无法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典礼。他感到很遗憾,但认为受到我们的邀请是很高的荣誉。

所以今天,我就只好作为替代,充当“毕业演讲人”的角色,实在勉为其难,毕竟院长是学院的“内部人”,视角有局限。我还是围绕同学们熟悉的,即将告别的清华来说吧。再过不到2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同学们也许觉得有些遗憾,没有等到那个百年一遇的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想告诉同学们,今年2009年,也同样是有很多值得清华人纪念的年份。今天,我想讲三个故事,是三届清华学子的故事,他们入校的年份,恰好是1909年、1929年和1959年。

第一个故事起始于整整100年前的1909年,那时还是清朝。大家都知道清华是1911年建校,经费来源于美国政府对清政府庚子赔款的“退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是在1909年6月,清政府决定设立“游美学务处”;又在同年9月,清政府批准在清华园修建“游美肄业馆”,这就是我们校园的起源。1909年,也正是美国退回庚款的第一年,是招收庚款留美学生的第一期。这一期全国共有630人报考,最终录取47名,他们是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也是“洋务运动”后中国政府官派的第一批留学生。

就在这47名一百年前出国的留美学生中,有一位对清华日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人,他就是梅贻琦。梅贻琦1909年到美国的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得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华任教。他自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直至1948年,共17年。他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梅贻琦对清华的历史功绩,可从当年的清华法学院院长、经济系系主任陈岱孙先生的一句话中领略。他说,“在梅先生在校期间,清华才从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在不及10年的时间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清华能有今天的地位,梅校长功不可没。当时的清华,首先得益于梅校长的“大师论”。在他就任校长的典礼上,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成了他的历史名句。当时的清华,还得益于梅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1941年,在清华建校30周年之际,梅贻琦发表《大学一解》,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他说,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因为他认为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而专识是特种事业的准备;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那个时代是清华人才辈出的时代。

第二个故事起始于80年前的1929年,那是民国时期。这一年,清华招收了自1925年开办本科以来的第五级大学本科生,因此称“第五级”。这也是清华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之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在1933年毕业,共毕业学生209人。在这区区两百名毕业生中,走出了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科学家、革命家——万家宝,即曹禺,他1933年毕业后在图书馆里埋头写作,几个月内便完成了载入文学史册的话剧《雷雨》。他的同班同学钱钟书,在校期间就才华横溢,后来有感于不应总是做文学评论家,写出小说《围城》。那一级还造就了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他在清华毕业后留学英国剑桥,获得博士后到西南联大任教,他在西南联大时最得意的学生是杨振宁,他是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硕士论文导师。同一级中还走出了后来的“两弹一星”功臣、我国人造卫星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他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作出过巨大贡献。除了文学家、科学家,这一级的毕业生中也走出了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乔冠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他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轰动了整个世界。

第三个故事起始于50年前的1959年,那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当时清华实行6年学制,这一年入校的学生是1965年毕业。那时按毕业年次命名班级,所以这一级就被称为“五字班”(有趣的是,我们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五字班”,不过现在是按入校年份2005年而得名)。1959年入校的“五字班”学生共2079人,人数已是1929年入校的“第五级”学生的10倍。

这一年的学生入校时,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已经过去,而他们毕业时,1966年的“文革”还未开始。这一届的清华大学生,基本上是按照蒋南翔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在那个年代,蒋南翔既狠抓业务学习,又注重政治思想工作。这一届毕业生中,走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届学生中还产生了后来的三位政府部长。在这一届学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走出了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位是胡锦涛,另一位是吴官正。

上面的三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一个在清朝,一个在民国,一个在新中国。在这三个年次中入学的清华学子,他们日后的成长道路迥然不同:有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有政治家。但是他们都是清华学子,都是优秀的清华学子,他们传承着共同的“清华精神”。这是什么精神呢?我个人以为,这是“追求卓越”的精神。

现在有许多描绘清华精神的词语,比如: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爱国奉献、行胜于言,等等。无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清华精神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词也同样可以用于描述其他学校,并非清华独有。清华之所以是清华,是它有着其他任何学校没有的气质。“追求卓越”正是这样的气质。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是清华学子,把一所没有学术地位、建校较晚、招收大学生更晚的学校,在10余年内便建成国内公认的“最高学府”;是清华学子,写出了划时代的文学作品;是清华学子,培育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清华学子,正在领导13亿人口大国的伟大复兴。所有这些,都是清华独有的;所有这些,都只有用“追求卓越”,才能准确贯穿。所以我认为,“追求卓越”是清华有别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的精神,是真正的“清华精神”。

事实上,清华学子100年来时刻都在被“追求卓越”所激励。1914年,清华刚刚建校3年,还是留美预备学校。梁启超应邀来清华做了著名演讲“论君子”。其中所引《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清华校训。在这篇演讲中,梁启超如此结尾:“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对清华学子“追求卓越”之殷切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清华准备由留美预备学校改为大学的关键时刻,“追求卓越”的精神被更明确地表达。1923年,在清华筹办大学部时,张彭春出任清华第一任教务长。他明确地提出了创办清华大学的总纲领,就是希望清华能够成为“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可见“追求卓越”是清华办大学之初衷。

到了蒋南翔时代,这一精神仍然一脉相承。1965年,蒋南翔曾说,“我们不仅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而且是培养党和人民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包括将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是那个年代“追求卓越”的一种体现。

改革开放后,清华继续着这一精神。就在2年前,我们学院的老院长朱镕基在给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中写道:“牢记百年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必有大用于民族、国家。”同样,他对同学们寄予的厚望,唯有“追求卓越”者才可达到。

亲爱的同学们:

30年前的1979年,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经济管理工程系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共16名硕士研究生。30年后的今天,我们经管学院共有952名学生毕业。在你们的前面,涌现出了这么多优秀的清华学子,他们是你们的校友,更是你们的榜样。你们对将来的发展路径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对大家的毕业寄语是:无论做什么工作,走什么职业发展道路,都要心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这才不愧是清华的毕业生,这才不愧是清华经管的毕业生。

讲到这里,同学们也许会猜到,我的第四个故事,应该起始于2009年。这是一个从今天开始的故事,这是你们的故事,是清华经管2009届毕业生的故事。它要由你们来书写,由后人来讲述。我坚信,当今后的清华学子回顾清华的历史,回顾清华经管的历史时,你们的故事,一定会同我今天讲的三个故事一样激动人心。因为我知道,只要你们永远心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你们就一定会成功。

我期待着那一天。

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人气决定财气

    人气决定财气

    赚钱者懂得攒人气,赔钱者处处得罪人。其实,商道与人道是共通的,会做人才能赚大钱。很多生意人只想着捞票子,却不知如何做人,到头来往往一无所获。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关键要看他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他在和哪些人交往。没有人气,没有人脉,就没有财脉。只有把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当成日常功课,才能够无往不利,左右逢源,最终敲响财富之门。
  •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主要内容:沉重的锁围绕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受到积压,使你的头一片空白,没有哲理,也没有智慧。只有打开那把锁,你的灵才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 相信是成功的一半:战胜疑虑、释放潜能的自我精进法则

    相信是成功的一半:战胜疑虑、释放潜能的自我精进法则

    在这本基于大量研究的实用指南中,畅销书作家博恩·崔西携手心理治疗师克里斯蒂娜·斯坦,奉上了他们的成就心理学项目,帮助你识别并克服那些阻碍你实现人生目标或者感到幸福与满足的不良模式和想法。无论这种消极性的源头是一段未得善终的旧情、一个童年的创伤、一次业务上的失败,还是一种总体上的不安全感,崔西和斯坦都能帮助你意识到这种有意识的——在更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消极性如何影响着你的思考、感受和决定。书中,他们向你展示了如何重新掌控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把消极变为积极,并且学会接受人生中未曾预料到的改变,避免陷入以往破坏性的模式中。对于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相信是成功的一半》都是一份重要的人生路线图,它会带你战胜消极性,拥抱积极思维,最终走向幸福与成功。
  •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这个世界,用心感动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本书精选了78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分类编排,以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人生的大道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这本《感动》的诞生源于对生命的每次理解,和每次激荡起的心中的那份涟漪。不论你身边的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
  • 赢在态度

    赢在态度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卓越的态度塑造卓越的员工,一流的员工缔造一流的企业。态度决定一切。赶紧用优秀来武装自己,缔造个人卓越职业精神,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热门推荐
  • 生死博弈(连载一)

    生死博弈(连载一)

    刑警女星临危受命一辆桑塔纳3000型警车在省会至南江市的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地疾驶。车内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位年轻俊丽的女警官,她就是省公安厅新任命的南江市公安局长苏俊华。之前,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长、厅党委书记梁国文与厅党委委员、厅政治部主任赵新亭和苏俊华进行了谈话。梁国文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小苏,你这两年在北京进修,对南江市的治安情况可能不是很了解。南江市这两年来治安形势十分严峻,黑恶势力与党政机关内的腐败分子相互勾结,肆无忌惮地进行犯罪活动,把南江市搅得乌烟瘴气。
  • 小海蒂

    小海蒂

    在海蒂五岁的那一年,姨妈像甩包袱一样地把她送到了阿鲁姆大叔那儿。可是,当小海蒂爱上这座大山之后,又被姨妈骗到富兰克托,和终日坐在轮椅上的富家女做伴……小海蒂犹如拥有快乐魔杖的天使,她所到之处,总是能点化出意想不到的变化。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嫡女翻身:美人倾流年

    嫡女翻身:美人倾流年

    穿越而来,背负本尊嘱托。她斗庶母,整庶姐,只为早日离开牢笼。黎雪学士:偶然邂逅,他对她一见倾心,发誓此生一定要得到她。祈天皇子:只是一眼,便确定她就是他一直在找的人,此生身边之人非她不可。浣月太子:无意间的一丝温情,融化了他心中的千里冰封,此后穷尽一生追逐她的身影。而此后曲折的身世之谜,纷乱的世间万象,使她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纠缠在了一起。五国纷争,群雄争霸,只因多了一个她。天下万民,不及她唇边浅笑清雅。无上权势,难敌她眉间惆怅凄艳。笛声散尽,繁华落幕,世间仅存一个她。明月落红应满径,且向花间留晚照。此时面对着世间最优秀的三个男子,她将栖于何方,情归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谢月如初之皇后万岁

    花谢月如初之皇后万岁

    一场蓄意的谋杀,令她意外穿越。什么?!代价进宫?!好吧,算我倒霉,嫁就嫁吧,但那个爱找茬的皇上是怎么一回事儿啊?阴谋诡计什么的,其实我很害怕的好不好。不死之身?神仙的补偿?难道我是主角上身?RP太好?但是,我不要补偿,让我回家好不?怎么这个世界就我一个是单纯的傻子吗?!任你们唬弄,任你们欺骗吗?!为什么只把我一个人蒙在鼓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帝倾情:逆世预言师

    邪帝倾情:逆世预言师

    她,世界排名第一的杀手,因飞机爆炸穿越到陌生大陆的废物预言师身上。虐渣男贱女,收宝器萌宠,废材也可以活的风生水起。奈何却惹到了那么一个高傲霸道的男人,强宠溺爱,誓死不离。男人将她紧紧的压在自己的胸膛上,一双凌厉的眼睛里闪着的都是势在必得的光芒:“凌云天纵,以后不要让我再看见你!”女子狠毒一笑:“怎么?”“不然我见一次,爱一次!”【古言《宁王妃:庶女策繁华》求支持!VIP读者群:繁华玉煞532855907】
  • 豪门宠婚:总裁的第32任娇妻

    豪门宠婚:总裁的第32任娇妻

    她,一个平凡的大学女孩。他,一个身世复杂的豪门总裁。一次偶然,他看上了她,从此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这场角逐展开了友情、爱情和亲情的选择,三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 是喜欢亦是伤

    是喜欢亦是伤

    宁苏洛和许单遇见是偶然亦是缘,认识她后,知女孩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许单懂,他不能阻止别人的出现,自然也不能左右她的情感。宁苏洛对他没有过多了解,一次次相遇,看似偶然,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才明白他的存在其实是一次新的开始……
  • 灵宝玉监

    灵宝玉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