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900000053

第53章 苏轼(2)

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汉景帝时为御史大夫,曾提出“削藩”建议,后被汉景帝所杀。晁错之死,人多叹息,苏轼却翻空出奇,以独特的视角,一家之言,阐述了晁错受祸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显示出其超人的韬略、宏大的气魄、非凡的睿智。可以说是别出新见,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

第一段以说理为主。起句“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明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暗说国泰民安中隐含着的诸侯之患。接着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分说。“坐观其变”不采取措施,则祸患无可救药;“起而强为之”不等时机行动,则天下不能安定。接着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的行为作正面发挥,用“苟以求名者”的行为作反面衬托,暗评晁错失败的原因。苏轼抓住“患”字,虚实相生,未言晁错,句句含“错”,使下文的议论高屋建瓴。

然后,苏轼一反时人“悲错之以忠而受祸”的观念,而针锋相对提出“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认为“晁错”完全是咎由自取。先时天下升平,晁错为获取自己“不世之功”,骤然“削藩”;导致“山东七国之乱”以后,又明哲保身,将危难推给委以他重任的汉景帝刘启,以致君臣反目,最终遭政敌袁盎陷害,“朝服斩于东市”。作者一边写晁错的失误,一边为晁错思索应对失误的策略,同时又鞭挞了袁盎的卑鄙行径。既对晁错的失误给与批评,但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些许惋惜之情,对于袁盎则是无情的抨击,以至于把他和“奸臣”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晁错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故事为线索,分析其致死的种种原因,并借此形象地阐述“儒以文乱法”的理论,揭露一些沽名钓誉的文人士子,为一己私欲,庸人自扰、无事生非;戳中了他们太平时节“见小利而忘命”,危难之际“遇大事而惜身”的“软肋”。

后人评价

范温:“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潜溪诗眼》)

黠鼠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②。拊床③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④之,有橐⑤中空,嘐嘐聱聱⑥,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⑦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⑧。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⑨;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10}: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注】

①黠(xiá霞)鼠:狡猾的老鼠。②啮(niè聂):咬。③拊(fǔ府)床:拍打床板。④烛:用烛火照。⑤橐(tuó驼):盛装东西的袋子。⑥嘐嘐(jiāo交)聱聱(áo敖):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⑦扰龙:即驯服猛龙。扰,驯服。⑧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脱兔,逃脱的兔子,形容迅速。处女,未出嫁的女子,形容沉静。⑨釜:铁锅。⑩虿(chài差):蝎子一类的毒虫。

这是一篇咏物小品,风趣幽默,相传是苏轼十一二岁的作品。文中选取一桩生活小事,描写一只狡黠的老鼠,装死骗人逃脱的情景。本文除突出老鼠的狡猾外,亦显示出人为万物之灵,也终被老鼠所骗,人又如何算是最聪明的呢?

文章从“苏子夜坐”开篇,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而后围绕人和鼠之间的争斗,描绘了一只进了口袋无法自行逃脱的小老鼠。不过这只可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胆小、见人就躲的鼠,而是狡黠的鼠。它“不啮而啮,以声致人”,用声音完成了“诱敌深入”的过程。

而当童子打开箱子时,“中有死鼠”,惊异之余,于是翻过箱子打算处理。谁知还未及采取下一步的行动,这只“死鼠”落地,瞬间变活了,“堕地乃走”,使捕鼠者“莫措其手”。童子的情绪也随之而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至此,主人才知是“鼠之黠也”,是“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于是,被蒙骗的人们只有捶胸顿足的份儿了。

从“苏子叹曰”至“乌在其为智也”,主要写作者对“黠鼠”行为的感叹。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感叹“鼠之黠”:因为被装在了口袋里,口袋非常坚固无法逃脱,所以黠鼠“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这是对鼠之黠的总结,也是对上段情节的说明和补充。第二层感叹“人之无智”:表面上“扰龙伐蛟,登龟狩麟”,无所不能,为万物之长,可以役使众生,自以为世间生命,“莫智于人”,但是在小小的老鼠面前,却一败涂地,简直就是不知道所有的智能都跑到哪里去了。

文章至此似可结束,但果若如此,就落了俗套。作者奇想联翩,笔锋一转:“吾闻有生,莫智于人”一直到“役万物而君之”,紧扣题意,讽及时政,称有些人“卒见于一鼠”,却不免“堕此虫之计中”。作者生出无限感慨,说“乌在其为智也。”

至此,苏轼由鼠及人,由事及理,意犹未尽,又生发出一段富有辩证观点的文字,如奇峰突起,使文章的思想升华到哲理的高度。“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捕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似层层剥笋,终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暴露无遗。每读到这些精彩的议论,不能不拍案为作者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巧妙,寓意之深刻而叫绝!

作者从小事归纳出大道理,将老鼠之黠、小童之惊及作者之思,写得十分精到。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即使聪明,但须集中精神,发挥智力,方能搏猛虎、役万物,否则将猝不及防,而“见使于一鼠”的道理。

此外,本文语言简洁、洗练、精警。其中有“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的铿锵凝练,也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的隽永警策。本文将记叙、抒情、议论合一,是一篇情文并茂、寓意深刻的文章。

后人评论

陈天定《古今小品》卷一:“许大名理,说来如此透脱,前后点染,历历落落。”

留侯{1}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②,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③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④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面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⑤,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⑥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⑦,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⑧。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⑨,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⑩。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11}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12},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13}其志气。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

①留侯:张良,字子房。曾经辅助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封于留,后隐遁不知所踪。②匹夫见辱:普通人被侮辱。③卒然:突然。卒,通“猝”。④圯(yí怡):桥。圯桥,故址在今江苏淮宁北。相传张良遇黄石公于圯上。老人故意折辱他,他都忍气顺从,遂授以兵书。说:“读此可以为王者师。”⑤以为鬼物:古人认为圯上老人是鬼怪。⑥刀锯鼎镬(huò获):都是古代的残酷刑具。镬,一种烹饪器具,形似大鼎而无足。⑦贲(bēn奔)、育:孟贲、夏育,都是战国时候的勇士。⑧一击之间:张良曾与刺客同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搜捕。⑨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⑩鲜腆:无礼。深折之:狠狠地折辱他。{11}肉袒:脱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12}当淮阴破齐:淮阴指韩信。他平定齐地时,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刘邦当时处境危急,因此发怒,经张良提醒,乃封韩信为齐王,使其出兵攻灭项羽。{13}称(chèn趁):相称,相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作于仁宗嘉祐六年(1061),是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进论”中的一篇。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

作者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并未对张良其人及其功业作全面评价,而是提出对其成功原因的探讨和见解,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浑浩流转,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然后,苏轼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一个“忍”字贯穿全篇,从中展示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第二段借圯上老人授书,说明“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自己的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张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其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

从艺术特色上说,本文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忍”。然后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纵贯全篇。圯上老人之所以屡次“倨傲鲜腆”,目的就在于要教张良学会“忍”。然后举出历史上的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服于吴和项刘楚汉之争的事实,进一步论说,只有“忍”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否则只有失败。可谓一以贯之,滴水不漏。

二是转承开阖,妙趣横生。对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之事,人们引以为奇,甚至将“老人”视为“鬼物”。作者在此却另辟他说,指出“圯上受书”乃“圣贤相与警戒之意”,而非“鬼物”所为。接着作者将笔锋猛地一转,又出惊人之语:大胆指出,圯上老人受书其意却不在书,而在折张良“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而张良之所以最终成为“豪杰之士”并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原因也不在所得之兵书,而在圯上老人的“倨傲鲜腆”使其学会了“忍”。这一转承开阖,使文章另辟洞天,妙趣横生。文章最后以张良的“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也让人揣度良久,回味无穷。

三是形象生动,笔墨传神。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服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不仅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更能对人晓之以理,甚至动之以情,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特别是写张良“欲殴之”“强忍”“业为取履,因履之”“殊大惊,因目之”,一连串带动作的心理描写把“忍”的深化过程刻画得丝丝入扣,随后因平明、鸡鸣赴约仍然迟到而一再受到怒责,终于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炼。

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余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仔细品味,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后人评论

沈德潜:“‘其意不在书’一语,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唐宋八大家古文读本》)

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①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②,犹且以不用死③,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④一日得行其道。将之⑤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⑥,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⑦?”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⑧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⑨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⑩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11}愤闷,趯然{12}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馀而识不足也。

同类推荐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这是一本关于爱、梦想、生活的书。17个刻骨铭心的真实故事,17段痛彻心扉的相知相遇,只想告诉你:无论生活曾多么辜负你的真心,你要相信,美好的一切终会来临。有时候,多么希望晚一点遇到对方,那是否就不会因为年少的不成熟而分开呢?有时候,多么希望没有遗憾、不曾错过,那是否才不会在未来的年岁怀旧伤感?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相遇,然后挥手再见,本就不是你的风景,又何须太眷恋?总有那么一瞬间不够珍惜,或者留有悔恨,或许,这才是青春本来的样子。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春天来到哥伦布

    春天来到哥伦布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我飞,我飞,我飞飞飞、并不漫长的旅途、最初的印象、走在美国的校园里、邂逅一场大雪、春天来到哥伦布、亲临汉语桥大赛现场等。
  •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内容为:梦想不是加快,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换气,然后活得更潇洒;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代价,然后分享给大家;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一笑;梦想不光来自光明的动力,同样来自阴沉的激励;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暂时沉默;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热门推荐
  • 武界之罗

    武界之罗

    年幼时被父母抛弃的兄弟二人,少年时弟弟被神秘人带走,身为哥哥只能疯狂修炼,只为能有一天将弟弟带回来。
  • 位面蜜月行

    位面蜜月行

    拥有着末世、杀手、病娇,三世记忆与本领,却总是活不过二十岁的某奇葩女人,在她的第四世,被从小青梅竹马的帝少哥哥,扛上了床、抱进了婚姻的殿堂,并幸福的白首不相离~早就根深蒂固的爱情,在男主变得突然强势的档口,突然有了雨露春风~令时时有点病娇、有点丧的女主大人,在拧巴中,哼哼唧唧的收下了这份,早就被她掐在手心里的,志在必得~文风轻松幽默诙谐,略带小病娇小嘚瑟小黑暗和小疯癫!宠妻小能手,盛大的婚礼,极品有爱的家人,搞笑的跟班、鬼马精灵的萌宝…充斥着各种奇遇的,超长的婚假所带来的,甜蜜刺激的跨位面之旅…很魔性的文~很奇妙非凡的,科技和人类的各种能,都十分的发达的,异能、古武者遍地的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文武老师

    我的文武老师

    今天,我的脑袋被秃朋砸起了一个大包。如果像往常一样,秃朋还是用粉笔砸我,情况就不会这么糟。今天秃朋的粉笔不富裕。上课之前,他发现讲桌上的粉笔仅剩一支,就让小亮去拿一盒,过了半天小亮才回来,说找不到梅老师。我们都知道,粉笔放在实验室的大柜子里,钥匙在梅老师的手里,找不到梅老师,就意味着拿不到粉笔。秃朋只好用唯一的一支粉笔上课。当他想砸我的时候,粉笔只剩半截。他有些舍不得。依照他的习惯,砸出去的粉笔是不会再捡回来的。于是他选择了黑板擦。秃朋砸人的技术是一流的。全校四个老师,就数他砸得准。姐姐曾对我说过,四年前,秃朋的粉笔扔得并不好,经常失手,打错目标。
  • 谋心计

    谋心计

    是他们让我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越挫越勇的女子。是他们让我从一个逃避爱情的胆小鬼,变成一个可以坦诚面对爱情的勇者。曾经,我有我的理想和目标,却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去做选择的人。过去的曾经已成回忆,曾经盲目过的爱情,丢弃的理想和目标,已经显得那么不重要了。现在的我,明确怎么去用心看,怎么用心去抉择,怎么去看一个个过客的心,我有的不是所谓的读心术,而是用曾经的人生经历去面对真实的现在。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远道有所怀

    远道有所怀

    这一路下来,顾怀远所求的,不过是为了讨一个公道罢了,为了翊王,为了靖边兄弟,为了……顾怀远只想做个寻常百姓,可老天不让。丧母,入营,兄弟战死沙场……一系列磨难接踵而至,顾怀远为了查明真相,不料却陷入更深的痛苦中。阿远,你是个要做大将军的人。阿远,要是我们都生在寻常百姓家多好啊。有人曾这样对顾怀远说,可惜,他却也只能将爱沉默,化作一把钝刀,慢慢磨着两人的心,至死不休。“你干脆一刀杀了我。”顾怀远咬牙说道。“阿远,我舍不得,我们这样纠缠一辈子,也挺好。”他想摸摸她的脸,可还是放手了。
  • 错过风景错过你

    错过风景错过你

    安小小看着顾海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好像从来都不属于她。她很孤独,很害怕,她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关系会冷的像块冰一样,而曾经的欢声笑语,仿佛从未出现过。
  • 老古董异世界争霸记

    老古董异世界争霸记

    一个被囚禁的囚徒在牢狱因为年久失修而成功出逃。但此时此刻,世界早已变得混乱不堪。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并且带领早已式微的族人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世界霸主的地位呢?他又能否找到囚禁自己的那些人呢?
  • 黄雀

    黄雀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