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9100000005

第5章 新闻追踪: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4)

香港中文大学也是最早(1998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之一,到2004年已招收500余人。加上2005年、2006年两届,在该校学习的内地生已远远超出1000人。据香港中大招生办公室梁小姐对媒体说,其录取办法与清华、北大等内地重点高校一样,但对英语要求更高。她说,如果英语考试满分为150分,那么考生英语成绩必须在110分以上。梁小姐还说,中大将为100名内地优秀学生每人提供50万港元奖学金,以保证他们4年在港学习的所有费用。她还表示,内地学生学习勤奋,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中大校方认为,他们被纳入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使学校挑选学生的范围更广,有助于招收更多的优秀学生。

香港城市大学2005年计划招生120人。由于报名人数超过预期,录取名额增加到193人。此年香港城大招收的193名内地生中,各种奖学金的发放率达到75%。

从2005学年起,香港教统局把非本地生入读香港资助大学的比例提高至一成(10%),教育部更容许港校自来年起在内地20个省市招生。

在2005年的高考中,陈秀野,北京状元,以687分的高分曾被清华大学录取,再三权衡之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刘扬,广东状元,放弃复旦大学,投奔香港科技大学。李洋,海南状元,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清华拒之门外后,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

据《新京报》2005年8月16日报道(记者郭少峰)。当天是清华大学新生报到唯一的一天。在该校接待处,人们并没见到今年北京理科第一名陈秀野。据悉,这位高考状元接到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香港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记者从香港科大驻京办事处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大学新生报到截止日期为8月27日,陈秀野极有可能选择香港科大而放弃清华。

陈秀野对记者说:“选择香港科大,纯粹是出自学术和个人发展的考虑。”她得知,香港科大的生化专业有位很不错的老师,而生化专业是她的最爱。

记者在联系陈秀野时,她和家人正在成都游玩。陈秀野父亲表示:“陈秀野最后到底上哪一所大学,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定。”

记者随后联系了清华招生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6日是清华唯一的报到日期,清华要求所有新生必须在该天之前来校报到。“如果新生不能前来报到,事先就要和校方联系请假。如果既没有请假,又迟迟不来报到,我们会按照相应学籍管理具体规定来处理。”

而《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条例(试行)》中的入学与注册部分上明确规定,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逾期报到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本书作者注:陈秀野最后确实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四、香港各大学在内地招生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2006年香港8大高校录取了1300多名内地生,人数之众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这也是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大规模“轰炸”的一年,招生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香港8所高校的校长明确提出,有必要提高港岛高校10%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校长们将就此问题与香港有关部门进行磋商,明年他们在内地的招生总人数还会大有提高。看来“狼”的胃口确实不少。

据《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0日消息(特派香港记者唐洁、付可本报记者樊卿),“泛珠地区教育可优势互补,香港教育统筹局称正与有关部门研究放宽入境限制以吸纳内地学生。”

“我们正积极与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放宽入境限制的建议,以容许更多非本地学生,尤其是内地学生来港在不同院校修读不同类型的课程。”香港教育统筹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通过人才及经验的交流,可以让泛珠三角“9+2”地区的教育事业优势互补。

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教育领域的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与国家教育部部长于2004年7月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有了此学位互认机制,院校便可以掌握有关申请人的学历资料,方便它们考虑学位以上程度的入学申请,从而推动两地学生的交流。

通过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等渠道,特区政府与内地政府亦会定时探讨两地的教育合作事宜。香港教育统筹局认为,这些措施将促进香港政府进一步扩大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数量。目前,教育统筹局正积极与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放宽入境限制的建议,以容许更多非本地学生尤其是内地学生来港在不同院校修读不同类型的课程。

从这个趋势来看,在未来的一年甚至两年、三年里,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必然会越来越大,录取的学生总数会越来越多,录取方式、相关措施与做法会越来越成熟、合理、科学,产生的热潮会越来越高,内地的学生、家长、教师对香港和香港的高校会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乐意接受,对内地高校与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香港每年招收大学本科生约14500人。港府教育统筹司曾规定,1998年香港高校招收的非本地生总额不得超过学生总数4%。这一规定在1999年有所放松,达到8%。今年又进一步放宽,达到10%。据说未来几年里,这个比例将上升到25%左右。“在非本地名额中,只有少数是海外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内地生。”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说。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事务处朱力径老师在接受上海《新民晚报》(2006年7月12日,实习生蔡子祺、本报记者李玮)采访时表示:“总有一天,我们将打破北大清华的神话!”不管这句话是戏言还是招生广告词,它道出了香港名校觊觎内地优秀生源的莫大“野心”。

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影响力的扩大,有学者和媒体提出,港大、港科大、港中大的吸引力已超越北大和清华,双方在每年的高考后争夺最优秀生源已是必然。

对此论断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香港高校的招生人数不会无限制上升。

香港大部分高校都想在未来几年把非本地学生的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但25%是上限,”香港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说,“招收内地学生是为了增加生源的多样性,我们总不希望整个学校都是内地学生。”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流生源,谈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今年,香港几所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数量虽只有1300多人,但已对北大、清华带来了心理上的很大冲击。按照著名旅美学者薛涌的观点,如果这个数字再扩大几倍,那就是实实存在的竞争。以现在的形势判断,香港高校在内地扩招是必然的。

另外,与北大、清华多年养尊处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势相比,香港高校的宣传攻势也不容小觑。他们不惜巨资抢夺优秀学生所产生的新闻效应,会使他们在与内地高校的竞争中确立品牌优势。而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知名度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产。

或以极具诱惑力的奖学金招揽人才,或以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考生,或以留学深造之便捷感动学子。有些大学甚至利用“现身说法”,让往年招收的考生及其家长以“过来人”身份,向未来的师弟师妹们宣讲、推介。“过江猛龙”的亲身说教,犹如魔弹;招才动员大会的战绩,自然不俗。

同类推荐
  • 影响力的本质

    影响力的本质

    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发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那些潜伏未用的才能。经常参考这本书,将本书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本工作手册,会使你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
  • 青少年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愈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对于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线时间、浏览内容等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你的生活空间是否总被各种物品填得满满的?地板上堆满了杂物、衣橱里被塞满了东西、抽屉里的东西都快溢出……你会觉得柜子的空间永远不够大……手机里下载了大量的APP,用到的不过几个;衣橱里塞满了衣服,可穿的却只有那么几件;忍不住几分钟就刷一次微信朋友圈,但知心朋友也不过两三个……也许,你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是一本倡导“极简主义生活”的励志佳作。通过作者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他从日常生活中常被人忽视的物品清理入手,提出正是因为现代人积累了太多不需要的物品,反而使得很多人在盲目的物的积聚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真正的生活目标。同时,在多余的物品上投入的过多精力、金钱,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导致真正需要人们关注的更丰富的人生追求、更高尚的奉献精神的匮乏。《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的作者不仅是在倡导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在引导你过上一种更丰富、更有意义、更有满足感的人生。同时,让你认识到,实际上,越简单的往往才是最美好、最适合自己的……
  •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人生规划,就很可能步入歧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发现自己被动选择,在不想要的生活状态中生存,向自己讨厌的状态妥协……一滴墨水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帮助你站在高处对人生做出宏观规划。
热门推荐
  • 至爱季先生

    至爱季先生

    因为拒婚,她在酒吧买醉,却把自己亲手送给了她未婚夫,一夜之后,男人环着她的腰:“现在你是我的女人了,你想跑都跑不掉!”他说不能跑就不跑吗,美的了,直到她一次次被抓到之后,才明白为时已晚……
  •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才完成的1000个纸和鹤,365个幸运星(1000个纸鹤和365个幸运星,分别是一生平安,每年365天天天幸运,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最深的祝福)42朵玫瑰(有红黑黄粉四种颜色,分别采用了哲龙和一梦生日的四个数字,代表永远的生日礼物。)还有很多他喜欢的歌星的专集和图片,她不想错失他……或许,她希望彼此还是朋友,不,是恋人也不一定,只是秋天的遇见,仿佛早就注定是无言的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典型爱情

    非典型爱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杜鹃与刀

    杜鹃与刀

    第二天晌午,枪声像一群饥饿的蝗虫从山脚下飞奔而来。杜鹃蜷伏在洞口冰冷的岩石上,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透过野藤和灌木,向山坡下张望着。因为寒冷和饥饿,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大鸟临走前硬生生用土把火种掩埋了,溶洞里因此坠落在一片幽暗和寒冷之中。腊月里的一场雪,已经断断续续下了七天。大青山下那些村庄仿佛被人们遗落的几堆破衣服,在雪原中燃烧着,浓烈的焦糊味弥散开来。大批身穿褐黄色野战服的鬼子离开村子,越过公路,向大青山集结。
  • 傻王太温柔

    傻王太温柔

    一朝穿越降生在一个历史没有的世界上。穿越金手指是有了,功效是挺不错的,就是副作用太大。什么?自己看着长大的傻王爷,竟然是在现代世界救自己两次的青梅竹马!几经周折两人成亲了,还有了宝宝,傻王为什么会突然对她冷漠起来,还说出了让她那么心痛的话。离开吧!走不了,又舍不得!那就当是报前世的救命之恩吧!男女主还会不会破镜重圆,女主手持金手指能否风靡异世界,尽情期待《傻王太温柔》新作《勾陈之象》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魔教教主不好当

    魔教教主不好当

    身为碌碌无为小郎中的秦非武,仅仅上山采个药,便阴差阳错地被钦定为了下一任魔教教主。自此,他便踏入了茫茫江湖。魔教教主威风八面?不存在的,能让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魔教弟子吃饱饭就不错了,干农活很累的。魔教圣女美艳动人?不存在的,能让她别再动不动就乱下毒就不错了,解毒很累的。既然这么惨不如转投其他门派?不存在……等等,这个可以有,只是左右护法会不会打死我?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重生之惊凰毒后

    重生之惊凰毒后

    君家云娘,貌美无双。一朝为后,母仪天下。十年辅佐,不如一眼惊鸿。打入冷宫,砍去双腿,销毁容颜,她如丧家之犬。帝君下诏,凌迟处死,一刀刀剜去她的血肉。一朝重生,她眼中褪去痴傻愚钝,只余纯澈阴寒。这一世,她绝不任人摆布!手刃毒母,调拨姊妹,倾塌家族,摧毁江山,她无恶不作。而那恭远王世子,外冷内热,执她之手,拥她入怀,温柔道:“此生遇你,愿携你翻三山五岳,看瀚海星河。”
  • 武尊:庄不凡

    武尊:庄不凡

    中土世界,实力为尊。你若没有实力,什么都不是,只能够在这苍茫的大陆上,吃土。
  • 在我头顶的星辰

    在我头顶的星辰

    本书稿为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关于现代以来小说阅读的诸多心得和体会,“在我头顶的星辰”,意指卡夫卡、布鲁诺·舒尔茨、米沃什、纳博科夫、君特·格拉斯等诸多现代以来的小说大师以及代表作品,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星光璀璨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场景之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其敬仰之情和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