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9100000010

第10章 全真资讯:香港及其8所主要院校介绍(4)

教学资源充足乃优质教育不可或缺。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中、英文书籍30多万册,主要为人文学科、商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的藏书,另有学报、期刊等约3000种,多媒体资料10000多种,计算机光盘及数据库可寻取电子期刊及报章等15000多种。图书馆亦与主要的国际数据库联网,数以百万计之电子刊物可于网络搜寻和下载。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南大学收藏的印刷及电子媒介学术期刊、电影及录像的数目,在港岛“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8所高校中居首;而藏书量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岭大则位列第三。现时岭大图书馆刚完成加建两层,如以每名全日制学生平均计,应该是全港高校中最宽敞的。

岭南大学录取新生要求最好提供托福、雅思成绩。获该校录取的内地生可直接来港入学,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无需在内地先修读预备课程。

8.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是香港8所大学当中唯一的师范大学,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该校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罗富国师范学院(1967年正名为罗富国教育学院)的成立。其后,随着政府及公众对师资教育的兴趣及需求不断增加,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相继成立,为香港提供正规的师资培训。

1994年4月香港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合并此4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授予提升师资教育和专业培训课程的专职。

1996年12月该校被纳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范围,并于1997年10月迁址进位于大埔的新校园,随后在2001和2002年分别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香港教育学院赛马会小学等附属机构,为师训学员提供支持,并示范创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该校历史揭开新的一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进行院校检讨之后,认为本校的“运作效率与成熟程度,已达至由外界评审转为自我评审的阶段”,因而建议赋予本校自我评审资格。地位获得提升后,该校现在仍可运用内在机制自行审批新课程,并修订现有课程,且能更具弹性地配合社会需求的发展,以及响应教育政策的转变。该校目前为约8千名职前学员及在职教师开办一系列教育硕士及学士学位、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教育证书课程,以及各种在职教师进修课程,共11个专业。教院提供一系列涵盖学前、小学及中学教育三个层面的教师培训。

香港教育学院正在筹建香港师范大学。

作为全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重,其课程把学科知识、教学法及教学技巧结合起来;其学术规划致力确保课程能回应教师的未来需要;其研究工作着重具实用性及对本地教育有直接裨益的项目;并发展跨地域、跨学科的协作网络,在需要最迫切的范畴内为学校提供支持。

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香港教育学院任重道远,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配合香港迈向知识型社会。这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生力军,将投身全港2千多所中、小、幼学校,为教育改革注入源源新动力,对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该校图书馆(有两处)的教育类馆藏在全亚太地区都是最全面的。其电脑及多媒体设施、教学科技中心、媒体制作、网上学习、语文教育中心、学生宿舍、运动及康乐设施等都非常先进和便利。其课程特色包括吸纳优质学生、侧重课程素质、强调实践教学的艺术、加强国际交流、开拓资讯科技学习、提升语文能力,以及英语沉浸课程、普通话沉浸课程等。该校录取新生同样很看重英语成绩。

香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升学前景良好。该校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师资培训机构。本港8成以上的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以及约25%(即1/4)的中学教师,都是该校或其前身院校的学生。该校毕业生全部获香港特区政府认可为注册检定教师,其学历获内地及各海外教育机构所认可。2000年至今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95%已觅得工作或继续进修。内地学生毕业后,可在香港入境处规定下继续留港工作或进修。统计显示,过往于本校毕业的内地生皆已成功留港工作,大多数于短时间内便顺利觅得教席。

为照顾学员的需要及进一步提升师资培训的水平,该校于2005—2006学年已开办首项教育硕士课程,让学士课程毕业生可提升个人学历及专业资历。

三、香港部分院校负责人访谈录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访谈实录

据“搜狐教育”2005年5月20日。

[朱经武,1941年生,著名物理学家。其岳父即著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原籍广东台山,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移籍台湾台中,1962年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毕业,1965年取得纽约霍涵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8年取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与人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电阻消失的超导体。曾荣获多项国际科学巨奖。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及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发展中世界科学院及俄罗斯工程学院院士。2001年7月起任香港科大校长。]

1.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弹性还不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在“科教兴国”政策下,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更深入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搜狐教育频道将推出“名校校长系列访谈”。第一期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

朱经武:各位好,很荣幸来到搜狐。

主持人:朱校长,您就任香港科大校长的时候,已经是美国休斯敦大学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主任,在科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说好机会很多,为何选择香港科大?

朱经武: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想假如任何人要想把一间大学能推上更高一层楼的话,没有学校比香港科大更好。原因是它没有历史的包袱,而且政府一心一意希望它能变成世界级的大学,而且学校的同事们也有同样共识,希望它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香港经济在转型,他们希望以高科技帮香港社会顺利通过经济转型,政府希望香港科大能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我在美国住了30多年,很遗憾我发觉在太平洋两岸、台湾海峡两岸,人们互相认识还是不够。我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在台湾,在美国工作,再加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许我能帮助各种不同的人,大陆人民、台湾人民、美国人民互相增加了解。所以决定到了香港,希望能做点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香港科大也是非常好的,他们也理解一个校长如果愿意做研究的话,还会有机会,他们也给我这个机会,能继续保持我的研究工作,相当于鱼与熊掌可以得兼。所以我到了香港科大。

主持人:您上任时定下了长远而宏大的目标,要将香港科大塑造成香港的麻省理工。当时就有媒体评论这个理想太狂妄!在做科大校长4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个理想,您有何感想?

朱经武:理想跟现实有一段距离,但整个来讲的确往前进了一步。什么叫世界性大学,怎么变成像MIT这样的大学?在香港不可能建立一个MIT,但是我们向那个方向走近了一步。比如说我们的EMBA在《金融时报》的排名里被列为全世界第六名,去年是第九名,一直在向前走。

整个学校来讲,《泰晤士报》把我们的工程学院及IT工程列为全球第20名,我们学校整个列名在42名,理学院是全世界第50名,人文及社会科学是全世界第57名。各方面都在往前走。这个还不够,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目标除了要变成在学术上面有一些贡献之外,也希望能跟社会密切结合。我们做成的工作希望能转移到社会上。我们也知道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培养人才。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香港政府希望成立几个特别卓越的中心做研发方面的工作,我们学校有一个纳米中心,刚刚批准了2.7亿港元给我们学校,建立了纳米中心。另外我们跟美国硅谷一家公司有了合作,希望能在防老抗老的药物上用我们学校的研究成果。

整个学校在往前走,当然还不是MIT,但是已经受到国际注意,很多学生也都愿意到我们学校去,很多国外的学者也都愿意来我们学校看看。走近了一步,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主持人:香港科大在飞速进步,作为校长,您个人在改革过程中觉得最主要的贡献在哪里?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朱经武:应该这么说,我们这个学校很多人希望在理想状态下把一个学校建立起来,但是常常理想跟实际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刚到香港时,当时我们的校委会跟我讲,资源方面绝对不是问题。整个全球经济衰退,显然影响到了我们学校。在这上面我跟同事们想了一种方法,怎么能够在这种状态下把学校更继续向前走一步。

比如说学校最重要的是人,是教授和学生,环境也很重要,这方面我们做得相当不错。我们现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怎么酬劳这些有创造的老师,他们的工作有特殊表现该怎么嘉奖,而且不受到当年公务员僵硬制度的影响。在这种变化下面我们推出一些很特别的制度来奖励老师的创新、老师的工作,在这里面显然有成效,从学校在世界的排名上可以看得出来。

觉得失望的地方,人一定要有失望才能进步,假如非常满意的话就没有进步。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老实讲政府的资源相当充足,缺乏一点的是弹性还不够。但是有一点最好的是:我们学校同事们大家想方法怎么让学校能够上去。

2.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

主持人:您提到学校对人的重视,同时在我们从其它相关资料也经常看到香港科大“以人为本”,能请您再具体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作为一所一流大学,优秀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朱经武:我们学校的升迁制度、酬劳制度方面确实很不错。“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用最好的教授来教最好的学生,对于教授来讲还要有好的行政人员。

怎么激发教授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方面?要做好工作一定要有奖,做不好有因果在后面。

我们并不是说行政当领导的说要升迁就能决定,是由同事委员会审核他们的工作。不仅学校里面的同事审核他们的工作,而且也从校外请一些专家评估,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升迁或者加薪水。这样做相当公平,制度相当透明化。大家知道我进来的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并不是临时校长或者副校长决定就怎么做了,层层负责上来。这一套制度非常重要,从早开始的时候,这套制度不是我们科大创出来的,而是从外国引进的。这样移进来的时候,使得我们学校有很好的老师,有好老师之后就有好科研成果出来。我进到香港科大,把科研文化带进香港,因为这样,香港后来几年的确在科研方面上去了。

学生是很重要的,假如只有好老师没有好学生是不行的。我们有各种方法,我们学校历史很短,我们有不同的暑期班给社会大众介绍学校的情况。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奖学金,因为我们学校的工作,所以很多仁人善士愿意捐钱给我们学校发展。我们有不同的奖学金,特别对大陆学生来讲,学习好的话给他们全年奖学金,4年算下来有40万奖学金,完全够他们学习和生活了。让学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面,我们校园非常漂亮,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安定生活,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所长,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有一套制度,使得行政资源人员能相当发挥他们的行政效率。我长期跟我的同事讲,我们在这里办行政,并不是利用各种政府的规矩使得事情能办,在这种规矩架构合法的原则下面,怎么能帮助同事们、学生们达到要想做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学校都做得不错,所以使得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了它的作用。

主持人:办好一个大学有很多方面,刚才我们谈了人的问题,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特别重要?另外关于大学有一个很经典的讨论,到底大学是大师重要还是大楼重要?您怎么看?

朱经武:我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大师远比大楼重要,但是没大楼也不成大气。有大楼没大师绝对是不能成功的,有大师有小楼有时候可以成功,大师是绝对重要的。

主持人:说到大师,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欣赏的大师或者教育改革家是谁吗?

朱经武:当年蔡元培或者梅贻琦这些人很了不起,我们做校长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好环境,找最好的人放手让他们去,当年蔡元培建北大就是这样。找最好的人,不管他们的想法怎么样,最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块,让他们自己放手去做,所以北大变成一流的大学。

因缘巧合的是,我在来北京的路上与我们学校的几个教授也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学校商学院里面有经济学系,系里有不同的教授,他们的观点有自由经济的,有保守经济的,包括我们陈家强教授,他跟我们有些教授的意见不同。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位教授都是从芝加哥大学出来的,但也各有不同。不同的观点可以产生新的火花,我非常欣赏蔡元培先生建北大的那种宗旨,以人为本,给他自由。

3.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主持人:中国大陆这几年在科教兴国政策引导下,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现在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非常高。您怎么定义“世界一流大学”?

朱经武: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定义,起码我自己的定义来讲,一流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大学能创造新的知识,造就一流的人才出来,有些理论知识产生出来对世界有影响。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假如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想进一步学习,人家一想,就想到香港科大,到那一天,我们的学校就是世界一流了。假如学术大师们一想我应该到哪个地方跟学者谈谈呢?假如一想到是科大的话,那科大到那一天是世界一流大学。假如一个公司或研究机构要找毕业生做员工,一想就想到这所大学,那这所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当然要变成这样的话,要有很好的老师,要有足够的资源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只是因为我们学校有漂亮的校园或者漂亮的大楼的话,这个还是不够。

同类推荐
  • 拼尽全力,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拼尽全力,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是一部都市心灵启迪读物,作者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去追寻和解答了一个容易使人迷失的问题——人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我也不会放弃。努力是我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作者由内而外地从自我认知、心灵体验、努力方法、自律程度、处世态度等等方面,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坚韧而清晰的自我实现过程。全书语重心长,铿将有力,犀利而温暖,写给都市中忙碌而迷茫的人们。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其实是一种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视野和成就。如果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风雨之后迎来彩虹;如果悲观消极,哪怕微不足道的一根稻草也足以把自己压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得失,以轻松的心情感受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平凡!
  •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青春是一扇颠沛流离的大门,我们一一打开这扇门,穿过漩涡般汹涌的隧道,走向神秘而不可知的未来。渐渐开始明白,最重要的,不过是穿过这扇门时,走过青春,走过成长……依然可以怀抱着美梦的勇气。
  •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对博大精深国学中的各种成功谋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精选了大量的权威、实用、典型的案例,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其要义,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力求为读者朋友构建成功人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我在异世界云修仙

    我在异世界云修仙

    我,一个平凡人,一个咸鱼族,在异世界云修仙。
  • 诡战(第一卷)

    诡战(第一卷)

    某大四男生鬼打墙进了女厕,从此离奇的事件接连发生,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鬼有什么好怕,他们一群大男孩拿着玩具枪玩起了抓鬼游戏,然而当女鬼真的现露真身,游戏才真正开始……有人这样描述悲剧:作者在读者面前一点点精心构建了一个精美绝伦、人见人爱的花瓶,然后挥动铁锤把花瓶砸的粉碎,这就是悲剧。我在“诡战”中也向花瓶挥舞起铁锤,但粉碎的是铁锤。
  • 我的陆太太甚是可爱

    我的陆太太甚是可爱

    (1v1甜男女主身心健康)“陆总,可否闪个婚?”一句玩笑话,让她成为整个华夏最令人羡慕的女人;一句玩笑话,让她此生都是他的妻……她是娱乐圈多少公司抢着要的经纪人,他是商界的王。都说商人最奸,而他此生所有的奸诈都用在了她的身上;经纪人要费尽心思给自己养大的小白菜争资源,而她费尽心思要给他把他前世的小情人找出来……“好”……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晴空蓝天白云飘

    晴空蓝天白云飘

    “话说为什么明明我叫蓝天,可我的天空还会灰蒙蒙?”“很简单,只有晴空万里,才能看见蓝天。”“……晴空,你这算不算谐音梗?”有一个善良靠谱、假渣渣真伯乐、画画实力超强、哦还是当红偶像小腰精的未婚夫是什么体验?综合格斗小全能、业余车技扛把子、不是在洗爱车就是在擦爱车的混世厚脸皮蓝天表示很满意!尤其她还找回城市规划梦,他也树立好有责任有底线的新时代偶像标杆。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不过是平淡却温暖的生活而已。因晴空,得以蓝天。因蓝天,得以明媚晴空。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一世双姝

    一世双姝

    异世双姝,一世绝尘。两生一世,笑指人间。杏林双侠,商贾巨擘,一入情路多磋磨,一为冷情总淡漠。PS:佛系更文~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甩不掉的尴尬

    甩不掉的尴尬

    《甩不掉的尴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二十一篇主题各异的随笔文章。第二部分则主要记录了有关香烟的一切。
  •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

    华瑜楚穿越了,靠着做化妆品的一技之长,本想在古代做个时尚icon,混个小富即安,没想到居然误打误撞成了霸道女总裁。那然后呢?瑜楚嘿嘿一笑,那就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一个原始人

    我是一个原始人

    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普照山林,整个世界都显得一片安静祥和,带着一种独有的静谧。看着穿着性感虎皮短裙手里拿着棍子,带着十余个人嗷嗷叫着去追赶披毛犀的首领,韩成禁不住的将稍微蜷着的右手放到微张的嘴边,再一次的发出了感慨:“我的天呐!”(没有系统,没有空间,不带外挂的穿越,纯正的原始种田文,不会出现修仙之类的东西,喜欢轻松种田的书友请放心阅读。623605956,建的一个书友群,名字叫守白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