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900000064

第64章 戒坛琐记

常听人说戒坛,今年七月十八日犯盛暑而去,路由门头沟,距寺二十五里。二十日归,由长辛店,距寺三十里,归途风景较好,且得在前门下车,足偿五里之劳倦矣。

戒坛非寺名,大家呼之曰戒坛寺。且有书作戒台者。书之者谁?庙里和尚也。在大灰厂亲见一寺额曰“戒台下院”。是非和尚而何?以名从主人之谊,和尚也会错么?

式坛虽非寺名,而寺确以戒坛名。假如你在北京没头没脑的对人说起万寿禅寺来,能领会的恐十无一二。水竹村人说“夫戒坛之名于幽并,垂二千年,寺于唐,坛于辽,奂轮于金,易名踵饰于明”,(民十徐世昌碑记,在千佛阁右)。这是颇中肯要的;虽然”垂二千年”,不免夸张,就建寺算起,也只有一千三百年。名说唐朝的古迹,恐怕是一荒山小庙耳,至辽坛之,衣钵传流而名亦盛。因为它在京几附近,地灵则人杰,它的檀越有明朝的太监,清朝的王爷,民国的伟人(这个朝字似乎只好省去。)他们原都是福人了。“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不也是人情吗?

然而我对于这“人情”,有一点点的不快——不,觉得有点无聊而已,四五岁就入寺卦名为僧,对于菩萨天王有一种亲切而兼怖畏之感,甚至于眠里梦里都被这些偶像所缠扰,至今未已。这个童年的印象,留下一种对于寺庙的期待。在这个年头,说起来也真可笑,我还希望嗅着一种纯粹的檀香的气息、

假如“辨证”起来,不晓得又该摔几回跤。幸而我不会,所以即使摔跤也不大觉得。可怜!在这儿自然又是摔跤:我非但闻不着纯粹的沉檀,反而时刻被浓厚的金银气,铜气,铜电、吞没那空幻的憧憬。你瞧,这于我即使不是不快,至少也有点无聊不是。

从前有个和尚对人诉苦,出息怎么少,管理怎么难,施主们的酬应怎么繁多,……那人只得恳切地劝慰道,“你不如出了家罢。”而今,所谓驰名幽并垂二千年之戒坛,不殊眼下的蓬瀛,土人们要否再试一试呢?

三天都没有住完全,无知饶舌,罪过罪过。还是说说寺吧。寺的根基以碑证之,先从明中世说起,辽金碑碣,已无片石。人寺门右墙有碑,北向、此碑乃余在寺所见最古者,以露置北风下,遂致残蚀。兹节录其文。

敕赐万寿禅寺碑记

综观碑文,其经营始甲寅终庚中,凡七年。万寿之所以得名,乃颂圣耳。最错杂的是具名之处,文中有一“英”字,而结末则曰“王镇”。我们都知道正统时的司礼太监王振,应由他领衔,而碑作镇不作振。据《人名大辞典》页一五六其时有一王镇,乃外戚非奄寺,与碑记所记官阶不同。颇疑此一字经后人改凿,碑上的痕迹还看得出。嘉靖碑作王振。文中的“英”字更不可解,称阮简等为同志,疑亦宦官,而不可考。《辞典》页一一○有一“王英”,永乐进士,逮事英宗,以文笔名,岂其人欤?然王振王镇皆姓王,此“英”不知何英,未必就姓王也。此碑阴有寺僧名。

寺门内,左墙南向,有“敕论”碑。此碑与前一碑字体均美,以南向,故较前者完好。

皇帝敕论官员军民诸色人等

联惟佛教肇自西方流传东土慈悲利济功德无量故皇度赖之尊安群迷资其觉悟自昔有国家者未当不崇奉焉都城之西有胜刹日万寿禅寺实古迹道场天下僧俗受戒之处正统年间鼎新修建仍旧开立戒坛导诱愚蒙使皆去恶为善迩来四十余年矣(按自正统五年至成化十五年,恰四十年,从正统初年计,得四十余年。)其界东至石山儿西至罗喉岭南至南山北至车营儿山林田园果树土产递年给办香火供献之用近被无藉军民人等牧放牛马砍伐树株作践山场又有恃强势要私开煤窑挖通坛下将说戒坛莲花石座并折难殿积渐拆动司设监太监王永具悉以闻特降勒护持之升住持僧德令为僧录司右觉义仍兼本寺住持俾朝夕领众焚修祝赞为多人造福今后官员军民诸色人等不许侮慢欺凌一应山田园果林木不许诸人骚扰作践煤窑不许似前挖掘敢有不遵朕命故意扰害沮扰其教者悉如法罪之不宥故论成化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京西门头沟一带均产煤,是一个生计的问题,至今还纠缠不歇。寺门左东向,有“戒坛禁廿记”,乃壬戌九月所建,(民十一)碑阴题名有李国杰世绩绍英张动张作霖张敬尧陈光远李纯塔旺布理甲拉车林巴布业喜海顺曹汝霖王怀庆钱能训等人。阔人要造福,穷人要吃饭,结果是石头倒霉。

入寺门左东向,有“赐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读东里高拱撰”碑。高拱后来屡入相,做到中极殿大学士,在这时候却着实恭维这位马公,肉麻得紧,试读其文。

马鞍山有万寿禅寺者旧名慧聚盖唐武德五年建也(六二二)时有智周禅师隐迹于此以戒行称辽清宁间有僧法均同马鸣龙树咸称普贤大士则建戒坛一座俾四方僧众登以受成至今因之代胡育德阅司礼太监阮简复加修葺又建塔四啤四请知幻大士名道孚者以主其教正统五年司礼太监王振奏请更名于是赐额万寿禅寺诏取无际大方等十人为传戒宗沛开坛说戒而兹寺益为盛矣历岁既久复就倾绍神栖勿恤徒(徒之误)旅罔依乃御马太监为公等发费重建坛内五殿暨大雄天王殿千佛阁金刚伽蓝祖师堂钟鼓二栖皆撤而新之而又创二真武殿一齐说堂宗师府浴堂各一廊庑若干楹又穿井一以刊朝夕修路五里以利往来经始于嘉靖庚戌季春至丙辰仲夏告竣盖颓者兴阀者备俾数千年之遗迹焕然完美者马公之功也乃因承奉希诚王公托予纪其享予闻马公贵在貂档受思弘厚而能翼翼小心敦修行谊其事主忠而勤其处友和而信其逮下护而慈其济人利物常若不及今年已七十而好善之心叠奢不倦观于此送可知也予故特为表述俾后之历此者不独考其营建之迹而亦有以知其为人则马公之令誉固可以传之无也马公名玉字润卿号松庵顺天府之蓟州西关厢人也记之日落成日也大明嘉靖三十五年岁次丙辰夏吉日立

此文叙述极详,经过这一次修理,戒坛的规模大致确定了。从庚至丙也是七年,看这情形也没有全完工,所以在四十四年又立一碑,就在它的右边,乃各太监捐赀题名,碑额“万古流芳”四篆文,起首有一小引,题名分上中下三排,照式录之。碑阴有寺僧题名。

钦差总督东厂赠

司设监戈监韦暹

司礼监太监焦忠

司礼监太监麦福

司礼监太监芮景贤

司礼监太监高忠

司礼监太监王利

司设监太监暨擢

御马监太监李铭

御马监太监刘大用

内官监太监张宝

御马监太监马兴

御马监太监马用

内官监太监韩钢

内官监太监左清

内官监太监徐登

御马监太监张暹

御马监太监旧籍

御马监太监李江

御用监太监金梗

御马监太监赵相

内官监太监马清

御马监奉御段儒

御马监奉御谭深

御马监右监承张贤

御马监右监丞姜钦

北安门奉御李杰

大明嘉靖四十四年岁次乙丑孟夏吉日建

十年之后,募款方齐,可见工程之大。明代两次大规模的修都成于太监之手,皇帝是傀儡,士大夫是帮闲。北京附近诸刹,大都成于明代宦寺之手,固不独戒坛如此。

到了清代恭亲王奕诉,是戒坛的一个大檀越,古之北宫,今日慧聚堂者,即他所修建。在千佛阁左,东向,有光绪十七年他所立碑。录其起首一段。

神京巨川为桑乾河渡河西南数十里云山重叠罗喉岭东西环抱中豁然开朗刹宇轩赫者戒坛也

民国的碑,上文已说到,涂世昌的碑在阁右,白廷夔撰的禁廿记在寺门内,以外更有小碑,琐屑不足录。综观三代所立碑碣,明碑最可观,以后便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民国听建,简直不大像个样子,不论其内容如何,只看外表,已有江河日下之景象。

尾声:明之宦官,清之亲贵,民国的所谓伟人,他们都是戒坛的护法,他们清夜扪心,都发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弘愿,对不起,三朝也者(民国姑且以十七年算做一朝)恰好分别断送于这三种人的手里。我虽不懂历史,凭我的记忆,也总该不曾冤枉了他们,(有如这个王振就亲手把皇帝当个“孤钉”压在土木的“椿”上,直到英宗复辟以后还在想念他老,你道怪不怪?)不知佛法无灵,辜负了诸大檀越的善信呢?也不知富贵的缠绵,使菩萨唯有长叹?总之,都说不上来。况且游山玩水,也就罢了,伤今吊古,毋乃多事。然而空绕了这么一个弯吗?也不。左右这么一看,和尚出家的问题从此不妨丢开手,那檀香气息的会不会有,居士们也早已眼底雪亮,不待贫僧饶舌了。

一九三二年九月八日灯下。

同类推荐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自由之旅

    自由之旅

    本书是亚瑟·本森在人生旅途上的一部充满哲思的随笔,也是他深入探讨生活状态的作品,更是一部对欲望、追求、变化、追求成功和金钱过程中的反思治愈类心灵经典之作。本森文笔犀利、思想洞见强烈。冷眼看待和剖析我们平时认为正确而变得大众理念的一些行事习惯。重新以一种更加深入的反思精神来帮世人了解真正的精神渴求和自由是什么。告诉我们生活其实有很多面,一味地纠结于一种状态,很多时候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局限,莫不如逃脱出来,透透气、换个角度来过生活。本森在论述生活之道中阐述:你对生活和生活的动机观察得越细致,你就越能体会到想象力是改变世界的动力,尤其是那种希望从束缚我们或限制我们的环境当中逃脱出来的想象力。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魂林印

    魂林印

    永生大陆上,永生大帝以天地魂力炼制十二块法宝——魂眼……被黑化的左石祭祀在背地用巨大的阴谋与十二度魂爵接受任务互相伤害,使致内部大乱,外面受妖族入侵,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 超级基因商城

    超级基因商城

    “蚂蚁基因,融合后力量增强百倍!”“电鳗基因,融合后身体可产生雷电!”“轰!”穆天一拳轰在空中,顿时便打出了一记音爆重拳……“我滴龟龟……”穆天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完好无损的拳头,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可思议……书友群:378521303
  • 听说我命里缺你

    听说我命里缺你

    游戏论坛贴:一叶一世界是个人妖号,他说爱着花大爷却和山有木林成为伴侣!正点来了,一叶一世界到底是不是双插头?!宋知叶:“……”我是女的!女的!女的!-初见时,林琛:你好,我是山有木林。熟悉后,“你怎么拒绝视频聊天了?你是不是有别的狗了?”这是一本具有身高差的恋爱故事,是一个南方姑娘和北方汉子的恋爱。
  • 盛世难为仙

    盛世难为仙

    一座天下两世人,三千气运归黄尘。此间大势已然起,敢为众生破天门。八千载前,仙人截俗世道,设修途之天门以阻世人登天,此后八千载,成仙者寥寥无几。三百载前,儒家博知真圣为天下人谋仙,习世间诸学,绝情欲,灭长生,身得半仙,负天下气运,欲破天门。因罪,自戮,终未为世人谋得仙。而今,世间诸学大胜于前,又当是何人承那大气运,为天下人谋仙?
  • 许下的永远

    许下的永远

    [两岸文学PK大赛] 走在大学里的任何一处,大多数总会看见一对对幸福而又甜蜜的情侣牵手笑谈。她们会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去食堂用餐,一起去学院中各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漫步… 有人说,浪漫的恋爱,是在大学中才能感受到的。 浪漫的恋爱,许下一句‘爱到永远’,总会许下一句‘永不分离’!看着这一切,经过时间的洗涤后,却不知‘后事如何’了… 在心中,会期盼出现一份类似童话中完美的爱情,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对爱的永远,他听到太多、看到太多对爱许下的‘永远’,但却始终看不见那所谓的‘永远’,只留下一段故事般的尾声,绽放出几度烟花消逝的季节… 每一年,丽泽学院这所重点大学,都会有大批的新生进入,而与此同时,又会多出那一道道崭新的爱恋风景…丽泽大学,一所重点大学!张敛,一位刚刚考上丽泽大学的学生…
  • 师祖日记

    师祖日记

    作为永安殿新进弟子,我参与了穆师祖的遗物整理工作。老实说,对于门派安排的这个任务我并不太重视,虽然穆师祖在素窑门享有极高的威望,但我始终认为他一个凡人能在修仙门派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肯定因为裙带关系。也许因为我身为仙者有我该有的高傲,或者对他的经历好奇,更多的是对于一个凡人有这样的地位感到费解…总之,有太多理由使我忍不住偷看了师祖的日记
  • 弹剑拂秋莲

    弹剑拂秋莲

    从千年前的宋朝来到现代城市,莫非是上天如此安排两人相遇?修炼读书两不误,最重要的是寻得真爱,一起升级寻宝打怪,最后回到宋朝,再图解开心结,携手开创新世界。然而,世事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