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300000041

第41章 影响的诗学与诗学的影响(20)

5.禅学西传

佛教各派籍典西传,一直局限于学术界,而西藏喇嘛教,因为在美国的庙宇甚多,作为一种活的宗教,有学术界之外的人感兴趣(例如金斯堡在醉心于印度教之后,长期崇奉喇嘛教)。但禅宗佛教,则由于它对中国诗学和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起过重大影响,由于它在日本多少世纪至今依然是活的宗教,本世纪来,对西方思想界起过影响,对美国现代诗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书只谈诗歌与诗学,因此禅宗在其他领域的传播(例如美国众多的禅宗佛教中心的传教活动)则远远超出本书所能注视的视野之外。

对禅学西传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日人铃木大拙(Suzuki Daisetz Teitaro,1870-1966),1927年铃木用英文发表《禅宗佛教论文集》(Essays in Zen Buddhism),此书被一再重版,并译成西方其他文字;1934年他又发表《禅宗和尚之修炼》(The Training of the Zen Buddhist Monk)和《禅宗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Zen)二书;1950年的《依照禅生活》(Living by Zen)则更注意到作为一种生活精神的禅。他多年禅宗研究的英文结集出版于1956年。铃木的教义看来是临济宗在现代之发展,但他用现代西方人能理解的语汇解释禅宗,并且与现代哲学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所谓“铃木禅学”。

另一个在学识上,在对禅的热情上,或许足以与铃木匹敌的学者,是胡适。胡适曾有介绍禅学的论文多篇。1953年他在《东西哲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作单本印出,题为《中国禅学:其历史,其方法》(Ch"a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胡适有意把禅在西方通用的日文拼写法Zen改为中国写法Chan,而且此书实际上是对铃木禅学的批判。铃木立即起而回答,驳难文集于1955年日英文书《禅学研究》(Studies in Zen)。

此处我们无意深入到二位学者争论的公案中去。二人的分歧,既是二人身份之不同(胡适是学者,尤重哲学史的理性分析;铃木是禅师,认为禅超越理智理解之障),也因为二人的民族性(禅在现代中国的影响,主要作为一种哲学,而不是活的宗教)。但他们的争论因为都用英文发表,从而引起普遍注意。

西方学者中,对禅学贡献较大的有韦利,他的《禅宗佛教与艺术的关系》(Zen Buddhism and Its Relation to Art)早在1922年就指出:对西方来说,禅的主要意义是诗学的、美学的。这也是西方理解禅的主要方向。

但是,禅与美国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反文化与反学院诗相结合,则主要需归功于美国禅学家艾伦·瓦茨(Alan Wilson Watts,1915-)。他从年轻时就研究禅学,20岁时出版《禅的精神》(The Spirit of Zen,1936)。二次大战后他的几本书,如《禅学新纲要》(Zen Buddhism,A New Outline and Introduction,1947),《禅》(Zen,1948),与铃木相呼应,在美国掀起了对禅学的持久兴趣。1957年,正在垮掉派运动兴起之时,他的《禅之道》(The Way of Zen)一书引起轰动的欢迎。相当多垮掉派诗人(以及他们的嬉皮士读者)幡然成为禅宗信徒,成为佛教居士,甚至出家做和尚。对禅之“普及化”,瓦茨的“美国式讲禅”起了很大作用。

6.禅与随机诗学

禅在美国诗人中引起广泛的反响,本书第一章第三节,介绍的韦尔契、惠伦、斯特利克、吉福德等人,都大书不讳地标榜禅。美国“第一位”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布罗提根(Richard Brautigan)也是加利福尼利的嬉皮士,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在美国钓鳟鱼》(TroutFishing in America)写得像禅宗公案集。《在美国钓鳟鱼》有时是人名,有时是地名,有时是游戏,文字之虚幻,比诗更像诗。

把禅看作是中国诗魔力的最终解释,从诗中找到解决人与自然,感觉并超越对立,这个任务太迷人了。相比之下,威廉斯为美国诗立下的信条“不要思想只要事物”,都显得过分拘泥。

禅立足凡人的生活,假定人人都有顿悟的可能,超越出凡俗生活。而诗就可能有能力把这种顿悟传送给其他人。悟之传送,自然不能靠语言文字,但诗又不可能不用语言。这个悖论,非但不是诗的障碍,反而成为诗开展的动力。

试图在这悖论中一试身手的众多诗人中有麦克娄。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他属于被称为“语言诗”的实验诗派,他们的作品不容易懂,但他们的开拓精神令人钦佩。

麦克娄有数首诗试图用诗解禅,也就是说用诗讨论禅的诗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试看他的一首诗《心理分析与禅宗佛理》。全诗较长,只能抽几段。诗一开始即说:

多产状态尚称作最高,只是左边有否定状态

我依然故我

没有歪曲。

禅体验否只是未歪曲的程度不同,麦克娄在否认状态中感受。然而他反对否定即生活——注意诗的写法很特殊,引号有上半无下半,问句无问号,句子常不合语法,而逻辑常跳跃至不成逻辑。这或许是以诗论禅的唯一方法。诗人回答自己的问题:

禅什么也不体验

而是理解。

……是的,你的故事即睡眠。

“又是?”“不。”“禅

是否即启示。”不

存在。无疑,对付依赖他是创造者中的大师。

这一段应当说极为精彩,对禅的独立思考价值,有相当出色的阐述。禅不能依赖来得容易的理解,那不是真正的禅悟。

禅体验:新

但是无意识发现驱使有尽管做着

追求扇面。依然变化发生打开需要一个听见的更加强烈,我说

一个否定决断。

这是全诗收结的段落。遇到潜意识问题,语言便混乱了,此段第二行“但是无意识……”下面的是一大串乱糟糟不相连续的动词副词连接词,几行下来,“我说一个否定决断”。无意识无法形成禅,因为它还是在渴望连接。在一阵迷惘混乱之后全诗的结论却是很诗意而且很明朗:

禅检查现刻

变成宇宙消失。晨光存在,如果脚步大都说可能

麦克娄的诗走了一个悖论大圈,他只是否定了复杂的逻辑语言传达禅悟之可能,而最后为他提供可能的诗句写晨光中的脚步,活生生的诗歌意象。

与麦克娄的艰涩正成对比,鲁依特笔下的禅境是朴素的,向道家的齐物观靠拢。比如这首《晚》:

草的暖意

脚下的岩石

这幅古老的中国风景

我一直带到此地

对自己,我得老实说:

我一无所知

我一无所失

还有什么能告诉你,兄弟?

我能告诉你金花鼠如何敲钟

告诉你在我脚下鼬鼠优雅的动作

那么多花,粉白,淡红

紫的、红的、橘黄的,每一点

细节,关于白昼,关于

流动的湖水,关于花岗岩的峰顶

在当代美国,还能找到许多这样“朴素的禅宗”诗人,对他们来说,把禅理复杂化,是一种做作,甚至是一种亵渎,是违背禅悟的本意。斯特利克(Luaien Stryk)是这种朴素禅诗的阐说者,本书在第一章第三节已介绍过他。这里引一首他的典型作品《朗诵会前,作于黑鹧鸪林》:

不久就全是文词,文词,文词,现在

林中一片寂静

在这蓝领城市。

正午。大卡车震震晃晃

拉着木材

驶向芝加哥。突然,四周

工厂汽笛齐鸣。那位

给这林子命名的

诗人在哪里?我脚上有泥

伊利诺伊州勒蒙特的孩子们

我和他们在一起

一小时之久,谈鹧鸪,谈诗。

诗人被请去演讲,很可能是去讲他的专长课题:诗与禅。但那种给俗人讲的禅太实用,只剩下文辞,真正的禅,只有童心未泯的孩子才能理解,在这个蓝领工人之城(勒蒙特是芝加哥之南的石油加工和钢铁工业中心),禅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7.三教合一,斯奈德

同样用朴素的方式理解禅,却又力图把它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相结合,这是斯奈德对当代美国诗学作的重大贡献。斯奈德是一个认真的禅宗信徒,曾在日本出家修禅多年,后在加州西埃拉山区建立了一个禅宗佛教公社。他把禅宗思想与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因此必然修正禅的出世避世态度。

为此,他把禅与道和儒相结合,道提供了对自然界的尊崇,而儒家强调社会组织对保证人与天协调所负的责任。在1982年与本书笔者的一次谈话中,斯奈德声称他是一个“儒佛道社会主义者”。

不奇怪,我们在斯奈德的作品中甚至可以看到对禅师善意的嘲讽:

为何禅宗大师有如成熟的鲱鱼

很少有几个能达到充分成熟

但不成熟者也很需要;

它们是给食物链的礼物,

喂养另外一个宇宙。

比较大的则喂了鲨鱼。

禅的魔力的确在于自嘲,在于“呵祖骂佛”的自我否定。斯奈德对此抓得很准。他的集子中有多首诗比较修禅与体力劳动。这首《为何运木卡车司机比修禅和尚起得早》,成了“禅式社会主义”的名篇:

在高高的座位上,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擦亮的轮毂闪闪发光

明亮的柴油机排气管

热了起来,抖动

沿泰勒路的坡面

到普尔曼溪的放筏点。

三十英里尘土飞扬。

你找不到这样一种生活。

在斯奈德看来,禅是重要的,但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寓于劳动之中。他的这个理解,超越了对中国诗学简单的追摹,而与他自己的社会理想结合了起来。

在50年代垮掉派诗人的喧闹中,斯奈德的声音是孤独的。但1967年他从日本归国定居时,就有了相当大一个读者阶层接受了他追随中国大师返归自然的呼声,形成60年代末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思想支柱之一,到此时,斯奈德才像凯如阿克预言的那样成为“美国新文化的英雄”。

老诗人肯尼思·雷克斯洛思在1966年做了一番“民意调查”之后指出,大部分读者认为斯奈德是35岁以下的美国诗人中“最突出的年轻人之一”。笔者80年代求学于加州时,经常遇到一些有忧世思想或济世精神的人,他们无不耽读有关中国古代文化或宗教的书籍,经常光顾书店中的“东方哲学”柜,谈话中喜欢说几句道家格言,或佛偈禅语,表示自己非庸夫俗子。而斯奈德则是这批人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在斯奈德看来,现代西方文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它面临的不仅是核毁灭,更是由于无限制地为利润而生产导致的生态毁灭,只有寻找与大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才能挽救人类。

70年代初,在一次谈话中,有人问斯奈德,惠特曼所说的美国民主前景是否已成为一个破灭的美国之梦,斯奈德说,“这可以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说明——‘国破山河在’。当安禄山陷长安,一个王朝似乎已覆灭,但山河依然。”

而在《前线》一诗中斯奈德描写了山林被地产商瓜分破坏,描写了“美国积满脂肪的病态血管中,随着每一次脉跳,边缘都推近一寸”,而唯一的解决办法是:

我身后的森林绵延到北极,

我身后的沙漠仍属于皮由特人,

在这里我们必须划下

我们的前沿阵地。

在斯奈德看来,社会问题归结到山河即人的生活环境上,而保护环境成了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1970年印发的一张传单上斯奈德写道:“文明使我们人类这种族如此成功,实际上已搞过了头,现在正以其惰性威胁我们。现在已有明显证据说明这种文明生活对人类生存不利。要改变它,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思想的根本基础。”

就这样,玄妙的禅理不再是个别人的怪僻,而成了改造社会的出发点之一。斯奈德给西方社会开的药方效用如何,我们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必须承认他深切地感到了工业社会丛生的弊端。

而诗歌则在拯救人类的使命中担负一个重要的角色:

松树在沉睡,杉树在破裂

花挤裂了路面。

八大山人

(一个目睹明朝覆灭的画家)

住在树上:

“虽然江山已亡

能绘出山河。”

在这里,斯奈德越出了标榜与世无争的隐僧寒山的圈子,而走向他的新的中国先师——“能把出世的佛教、道教与人世的儒家精神结合的宋代诗人”,形成一种深深介入社会斗争的生活态度,一种努力让诗歌来把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结合的文学观,他的“儒佛道社会主义”。

无怪乎斯奈德向铃木禅学提出了挑战:“顿悟不是禅宗训练的结束,而是禅宗训练的开始。在这问题上铃木大拙与其他讲禅的作者常引我们入歧途。顿悟不是结束,而是给我们打开禅修之门。”

斯奈德的理解,接近了接受禅宗思想的中国士大夫对禅的理解,也就是说,从日本禅移向了中国禅。冯友兰在《新原道》中说:“禅宗更进一步,统一了高明与中庸的对立。但如果担水砍柴,就是妙道,何以修道的人,仍须出家?何以‘事父事君’不是妙道?这又须下一转语。宋明道学的任务,就在再下这一转语。”这话可以说是给斯奈德的禅悟观提供了哲学解释。向上,把禅与社会正义环境保护这样带有道德判断相结合;向下,把禅如何从“担水砍柴”、从“运木卡车司机”的劳动提升到人道。

正如冯友兰所说的禅悟与整体中国思想结合之路,斯奈德开始转向道与儒,仔细体会苏轼、陆游、梅尧臣。

70年代初理查德·霍华德编《偏爱集》(Preferences),要50位现代诗人点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诗,以及与这首诗有关的最杰出的古人的诗。斯奈德自选的是这首《松树的树冠》:

蓝色的夜

霜雾,天空中

明月朗照。

松树的树冠

弯成霜一般蓝,淡淡地

没入天空,霜、星光。

靴子的吱嘎声。

兔的足迹,鹿的足迹,

我们能知道什么。

斯奈德认为他写这首诗时所模拟的是苏轼的一首七绝《春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乍一看,这两首诗很不相同,一首写的是中国古代官宦生活中的场面,另一首是美国西部印第安猎人的生活,但两首诗的旨趣和艺术结构的确是相同的:两首诗都在最熟悉的常见事物上开展,似乎毫无深意,但正因为常见,所以意义更丰富,因此,当短诗急速作结,已知就向未知延伸,具体形象就向哲理延伸。斯奈德向我解释说:这种诗意的彻悟不是形而上的,而是“经验性”的,是日常事物后的“禅理”。

因此,当笔者追问斯奈德究竟与中国思想关系如何时,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是个儒佛道社会主义者。”

美国诗学自20世纪初转向东方,经过庞德的强烈儒家济世观,经过新超现实主义的法治无为和麦克娄等拒绝立言的学禅,最后比较全面认识到真正的中国思想。

如此理解的“中国精神”,对后工业的美国,将是一个长久的诗意之源,诗学之泉。

同类推荐
  • 挤出微笑的石碑

    挤出微笑的石碑

    严力是当代诗人中较早觉醒口语意识,将口语和意象融为一体的诗人;他是具备独特语言世界观的诗人,是中国较彻底地实现语言智性的诗人,是中国诗歌的现代派运动中,在智性一极做到极致的诗人。《挤出微笑的石碑》选取了著名诗人严力几十年创作的比较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并配以他个人绘画组成这本诗集。他的诗歌和绘画都很好得展现了他蓬勃的创作力和对现实生活的关照。
  •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本套书包括《谈龙集》、《谈虎集》、《瓜豆集》、《苦竹杂记》、《永日集》、《泽泻集》和《药味集》共七册。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其中文章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
  • 我们新三届

    我们新三届

    正美好的背后藏着丑恶,善良的背后躲着阴谋,纯真的背后守着无知,爱情的背后盯着贪婪……王昕朋在他的新著《我们新三届》中,用真实的故事、简朴的文字、复杂的情感,深刻地透析了那一段独特的历史片刻,完整细腻而又多元立体地呈现了那一群独特的中国人。
  •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围绕天台山,讲述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与传说。
  • 山水怒江

    山水怒江

    大怒江,又名黑水河(上游)、璐江(中游)、萨尔温江等,全长3200多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南麓,由泰国境内毛棉淡附近注入印度洋。它流经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县、和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在我国境内流程约1540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大怒江的上游和中游地带,大都是高原和高山地段,两岸山峰挺拔、陡峭,因而,切割成了高山、深谷地区。尤其怒江中游地区,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耸入云,平均深度在2000多米以上,最高山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仅为738米的泸水县上江蛮云怒江边形成了水急滩高、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世界东方大峡谷,可与美国科洛拉冬大峡谷相媲美,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热门推荐
  • Pyramid
  • 撩汉公主修仙记:帅哥别急

    撩汉公主修仙记:帅哥别急

    重生有惊喜,美男却有毒,说好天长地久,转眼背后捅刀。还好,她在落下悬崖那一刻拼尽全力元婴飞出体外,却无奈落入一个傻子公主的身体里。可是,谁说傻子就好欺负了?痛我者百倍痛之,伤我者此生不共戴天。“既然你有心助朕,那朕也不会亏待你,那几个男人,你都娶了吧!”皇帝一脸深意。“父皇,女儿吃不消的……”叶无双傻了。“无双,如果我助你收服势力,你可否原谅我?”“我会允许你百年后与我同穴!可是司徒景,你舍得陪我去死吗?”一个无良公主不爱美男爱修仙的故事,别说她是好人,她最讨厌做好人,后宫太无聊,官场是非多,偶尔耍点小技谋,对付对付心机婊,看见美男撩一撩,这样修仙之路才会充满情调。
  • 妖灵镜悦

    妖灵镜悦

    【墙裂推荐虚幻系列——虚幻1:《虚幻现实:光暗交锋》,虚幻番外:《离离星辰月似光》】如果说,那场雨是最后一幕,我愿意与你共同完成那场必死的一幕,无法更替的剧本,无法扭转的死亡。
  • 爆笑兵王

    爆笑兵王

    当兵理由千百种。保家卫国?锻炼自己?谋个好出路?“当然是保家卫国!”许言眼珠子一转,“保家保家,起码要有个家,容我追上校花成个家先!”痞子少年因校花崇拜军人,与之打赌入伍,本以为进去装装逼耍耍酷,就可以回来抱得美人归,年少轻狂的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他会在部队熔炉的锤炼下,一步步成长为超级兵王,以鲜血与生命捍卫祖国…呜呜,他本不想成为英雄,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没事耍耍人、装装逼、泡泡校花,奈何…
  • 无敌诀

    无敌诀

    倘若你尚未站在宇宙的巅峰,那你还不行,不用站在别人面前理所当然地代表正义、代表才能、代表智慧。弱肉强食的世界,你的刀慢,就献出你的咽喉。
  • 颐山诗话

    颐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12月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69年上山下乡当知功夫青,1977年起,分剐在乡镇、县、市机关部门工作。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福建省文联工作。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发表小说二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相约金色年华》《金瓦》,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危险的旅途》,中短篇小说集《彗星岱尔曼》《西风独步》《红布狮子》《秘书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刊曾转栽过他的《亚健康》《尼古丁》。徐启维到任之初领教过林奉成一梭子弹。
  • 咒术法师

    咒术法师

    “现在,容我正式向这个世界,介绍我的身份。”“吾乃阿尔本斯托克,世界奥秘的探寻者。”“物质改变的操纵者。”“电磁奥秘的掌握者。”“我是裁决心灵的断罪暴君。”“亦是支配光之影的无冕之王。”“我是奥雷特先祖的眷顾者。”“亦是先古英灵的同行者!”“世人当知月女士陛下宠爱万物,亦有无尽灭世之怒”“吾乃无光之月,黑暗之月,月之暗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战国争霸之八雄

    战国争霸之八雄

    雄唯书友群群号:626747681叱咤风云的良将,运筹帷幄之中奇招险招妙招大仗小仗明争暗夺看我如何争霸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