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500000076

第76章 诚实未必是美德,谎言有时也必要

诚实是一种美德,撒谎的不是好孩子。从小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这样一遍遍教育着。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二十几岁的我们,应该了解到社会是一个复杂体,诚实并不时时通用,有时我们需要说些所谓的“场面话”;而谎言也并不全是恶意,有时它的动机反而是善良。

感激谎言背后的善意,忽略谎言本身

身在职场,有时我们需要说假话,这样既能避免直言不讳造成的尴尬,也求得别人办事。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应该以诚待人,应该说真话,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有时也有必要说点“谎话”。这一点人们已有一些认识。不过,通常人们都是认为只在某些很特别的情况下才需要不说真话,不道实情。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知道这一情况的亲友多不以实情相告。其实,在一般的交际活动中也常有说假话产生好的效果的时候,而且“说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必只拘泥于直接而简单地说上一句骗人的话。

在下面这些情况下可以用一些必要的小谎言,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办事效果。

1.能产生良好交际效果的谎言有时是以装糊涂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装糊涂的言辞有时能避免或解除尴尬。在同一场合,说大实话倒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到朋友家做客时,主人热情地给客人夹菜,恰恰是客人不喜欢吃的菜。这时,客人不外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主人盛情,一边道谢一边违心地说:“好吃!好吃!”结果,一句谎话却让自己很难堪。如果这种态度不改,那就难免要做一辈子难堪的客人。要是主人知道了原委,是要后悔一辈子的。这窝囊的谎言,既苦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值得吗?另一种态度,便是巧妙地拒绝。先说一句:“别客气,我自己来!”再补充一句:“这个菜我挺喜欢吃,就是胃受不了!”这巧妙的谎言,既不伤主人的面子,又避免了活受罪,岂不两全其美!

2.在某个时候说谎,能使本来很有距离的双方达到某种“共识”,从而使进一步的交流成为可能

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那位先生看到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那位先生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介绍过。教授见那位先生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就听那位先生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

可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那位先生听得频频点头。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一直聊到吃过晚饭才走,朋友才突然领悟到那位先生说谎话的用意。

一句谎话使教授前后判若两人,本来几乎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都归功于一句谎话。若据实相告,那很可能就会继续“尴尬”下去的。

3.有时候对家人也应撒点谎

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一次,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不慎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看见后,再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可那位伟大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读书,便谎称药单是用过了的。

听了这位母亲的一番谎话,你难道能不动情吗?这位母亲的谎言,不仅充满了母爱、更可敬。因为,这谎言中孕育了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是一种最可贵的奉献精神。

4.对病人也需要谎言

有个男孩刚做了复明手术,心情很不平静,就一个人摸索着来到了医院后院,坐在一棵大树下。他心情激动地期盼着将要看到的五彩世界,但又担心手术不成功。这时,一片树叶飘到了他的头上,他拿到手里,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枫叶,还是……”“是枫叶。”一个低沉的声音传过来,接着一双大手摸到了他的脸上。“小朋友,几岁啦?”“10岁。”“你眼睛不好?”“啊,从小就有毛病。叔叔,你说这世界美吗?”

“美啊!你看,这天空是蓝色的,远处的山雄伟挺立。在咱们对面有一泓清水,水面上浮着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这四周绿树成荫。嘿!那边不知是谁在放风筝。你听,这树上的小鸟在叫,你听见了吧?”

“我听见了。”男孩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蓦地,他抓住那个人的手问道:“叔叔,我的眼睛能治好吗?”“能,一定能,孩子,只要你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就会好的。”“真的?”“真的!”后来,大家经常在后院看到他们两个坐在一起聊天。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终于拆了线,他看到了光明。他想起了后院的伙伴,便跑向了后院。

他朝后院里一看,愣住了。原来,这里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一堵墙壁和一棵老树。在冷风中坐着一个中年人,他戴着一副墨镜,身边放着一根导盲棒。中年人捧着一片枫树叶,在低低地说着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不得不撒谎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谎言要不容置疑,这样才能以假乱真,巧中取胜。否则,会弄巧成拙。

场面上,要说场面话

“场面话”是人性丛林里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过一段时日的人都懂得说,也习惯说。这不是罪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必要”。“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时,说说一些无碍于原则与是非标准的场面话,也是一个人在纷纭复杂的社交场所立足的一种本能。

人一踏入社会,应酬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做客、赴宴、会议及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某一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

什么是“场面话”?简言之,就是让别人高兴的话。既然说是“场面话”,可想而知就是在某个“场面”才讲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真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别人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聪明人懂得“场面之言”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

1.学会几种场面话

当面称赞他人的话。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时尚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有时正好相反,而且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身边人越多他越高兴。

当面答应他人的话,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2.如何说场面话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称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只以上几种,不过一般大概离不了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得太多,要点到为止最好,太多了就显得虚伪而且令人肉麻。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学会讲“场面话”,对你的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别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际遇下对你说了一些场面话,作为听众的你千万不可把这些场面之言当真。

在社会生活中,人往往会呈现他的多面性。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出现“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每个人都无法预测和掌握。所以,当萍水相逢之人在你面前做出许诺时,不能被这一时的“善”意所冲昏了头脑,应保持理智,让自己回到真实的生活轨道上来。

对于称赞或恭维的“场面话”,你尤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千万不可因别人适时的几句好听的话乐昏了头。冷静下来,反而可看出对方的居心用意。

常言道:“话是开心的钥匙。”在社交场合,我们要学会说点场面话,使别人心情愉悦,但万不可对别人的场面话信以为真,自以为是、虚骄自大。

同类推荐
  •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

    本书以《老子》及《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为人处事之道,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成就大事的人物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以老子的深邃智慧和孙子的超人谋略,从容应对人世间错综纷繁的屈辱与不幸、机遇与挑战,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 别让急脾气害了你

    别让急脾气害了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急脾气的人,很多人也许会觉得急脾气不算什么,是性格中的一种,习惯就好了。其实,急脾气是人们性格上的一种缺陷,是情绪上的一种误区,是心理上的一种病毒。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它就会像病毒一样,快速地吞噬我们的健康情绪,让我们陷入浮躁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终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更严重的还会改变我们命运的轨迹。本书详尽地分析了急脾气对人生各方面的危害,结合实例进行论证,全面解读急脾气的产生与由来,同时阐述了远离急脾气的智慧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知急脾气的危害,更快地摆脱急脾气的影响,以更加理性、健康的情绪面对生活,成为主宰自己人生的强者。
  • 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

    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

    《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是才女陈静写给千万年轻人的人生成长之书。抛弃常规的心灵鸡汤文,陈静用充满感染力的文字,与无数年轻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几十篇发自肺腑的诚意之作,每一篇都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内含数十篇原创励志作品,十几万字的生活感悟,告诉读者:生活从来不会亏待真正努力的人,每一个孤独的当下,都暗藏着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少光芒!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口碑就是最好的推荐!阅读陈静最用心的作品——《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人生充满正能量。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评古论今,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正义

    最强正义

    天才忍者宇智波止水死后重生到了海贼王的世界里。这一世他会为了那些受到威胁而没有自保能力的人而战!为了正义而战!
  • 红颜枯骨

    红颜枯骨

    红尘浊浪滚滚,职场风起云涌,那片片桃花终究是三生石上的注定还是十八层地狱的天劫?此文带你领略职场的风起云涌,市场的内幕竞争,看平凡女子,群狼环伺,如何杀出重围?!收藏和票票那里去了,呜呜,要收藏要票票
  •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雷霆道

    洪荒雷霆道

    重生为雷泽之神,执掌天地雷霆刑罚。“什么?我做了伏羲他爸爸?”……
  • 危机的逻辑

    危机的逻辑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曾经和正在发生的各种金融骗局和投资陷阱。如次贷危机的幕后真相、斯坦福国际银行诈骗案、美国梅道夫案,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连环骗、比特币投资隐患、互联网金融诈骗、中国股市中的秘密等,涉及银行、证券、慈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股市、公司并购等多个领域。在生动而真实的揭秘之后,作者还用大量笔墨分析了每个骗局背后的金融原理和经济常识,以及相应的识别应对之法,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指南。
  • 捧褐色牛奶罐的姑娘

    捧褐色牛奶罐的姑娘

    我叫安亚敏,在某生物科技公司上班,那是一家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医药公司,在东海市高新工业园设立有生产和研发基地。每年,分公司会派表现好、有潜力的员工去波士顿总部进修,出乎意料,2011年竟然只有我一人被选中。我受宠若惊,同时又猜想,大概是矮子里拔将军,上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才选中我。不管怎么说,我心里非常高兴,办理完各种手续,急三火四地出发。到美国第一站先去了旧金山,因为姑姑在那里定居。她很热情,开车带着我到处吃喝玩乐,介绍美国的风俗人情。住了三天之后,我告辞,转机去波士顿。
  • 呆萌王妃:绝色王爷狂霸拽

    呆萌王妃:绝色王爷狂霸拽

    无耻是她的代名词,卑鄙是她的座右铭,她小气又扣门,可温柔可妖艳,个性百变,一朝穿越,C杯变成飞机场,绝色容貌变路人,嫁给五十岁的老皇子不说,还面临当陪葬品的危险?气晕宰相,骂死御史,皇帝她敢忽悠,神兽她敢威胁,无耻奸妃,横行异世。银发红眸的男人,冷眼看她:“滚!”,她却死皮赖脸的贴了上去。千金易得,美男难求。
  • 接生

    接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