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900000027

第27章 也曾评说几个作家(4)

死亡诗学:访顾城

“ 为道者……杀人自杀,无为无不为。”

——顾城

这是朦胧诗历史上最朦胧的一章。是是非非,长长短短,将是文学史上又一无法说清的题目。

仔细读一下顾城十多年的创作,一个比他的结局更荒诞的结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一直在营造一个诗学和哲学的精心准备只能将他引向最狂暴的死。

或许,一个50岁的顾城,戴一截裤腿帽,还在宣讲 “自然”,还在诗法童心——别的还让他做什么?——反不如现在打个句号。旧日的朦胧诗人大半走向海外,到了海外后,诗行与脸容反而都清晰了,面具拿下不见得都是好事。

不幸的只是殉葬者。

还有顾城作为诗人的那一半。我一直认为,这个一半,是当代中国最有才华的,至今无人出其右。

对诗,对自己,对世界,顾城可以说十多年一以贯之。如果有个别前后不一之处,也只是越来越剔净别人的影响或时尚之见。移居海外,没有改变他的诗学,只是缺乏社会调节,冥思中容易推向极端。

他生就该写诗,不用七步,出口成章。1986年时据说他的诗就有上万首之多,不少人对早已成名的顾城在任何地方小刊上都投稿迷惑不解。顾城自己说:“只要有稿费,能让我到上海去看谢烨,诗发在哪儿不一样?” 出名得利并非诗的预设目的。

他的名利心可能是当代中国文人中最单薄的。

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到新西兰海中的小岛上去隐居?他要躲避什么呢? 既然在俗世俗物中照样任性率性,有什么必要到荒岛上去“正本心”,“从根儿上纯起”?既然在市嚣之中,在盛名之下,顾城心无旁骛,有什么必要真得去砍柴养鸡?

隐居本身是面临困境的表征。

他离开了隐居的岛,长旅欧洲,周游各国,就是怕回去。磨蹭了一年半,还是得回去。回去不到两个星期,路走到绝处。

这一代诗人有好几个很有演讲才能,但恐怕没人比顾城更会讲,更喜欢讲。少至一二朋友,多至成千上万,只要有听众,他就滔滔不绝,娓娓动听,迷住一屋子人。他倒没有垄断讲台的意思,但是他京味十足的生动叙述前,其他人只有听得两眼发光的份。

要他的题目不重复不太可能,不能要求和尚每次念不同的经。

他并不是个不需要听众或读者,只为自己或只为未来写作的狂士。听众越入神,他讲得越生动——关于他的儿童时期,关于他如何开始写诗,关于荒岛上的生活,最多的当然是他的诗学观。

参加过1985年四川巡回朗诵的10位诗人,受到如今只有名歌星才受到的狂热包围,以及此种群体狂热,恐怕谁也忘不了那种心灵震撼。顾城一样没有忘记当时的种种追星逸事。虽是当作笑话,孤寂中讲述另有一番滋味。

“北京市作协的头儿开始看不上我,”顾城笑着说, “ 后来发现只要带上我,买车票住旅馆就不成问题,才明白过来。”

1992年夏天我和虹影去中欧东欧闲逛。顾城从柏林写信来,告诉我们从机场下来到他的住处的路线,搭哪个车,转哪条线。详图注满准确的德文地名。当时我们就纳闷:这就是那个口口声声离开妻子立即迷路的顾城?

顾城的崇拜者很多,但在有一个圈子中崇拜者的比例相对来说很少,那就是同代的男性诗人——非朦胧诗人,朦胧诗人,后朦胧诗人。倒不一定是同行相轻,不少诗人认为顾城的长不大像是矫情。

或许他们是对的。或许顾城“任性的孩子”是一种角色,或许贾宝玉的任性也是一种角色,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放弃这角色,“接受改造”。贾宝玉也不能出家做和尚?

但是如果顾城只能演某种角色,而无法顺应局势改弦易辙,至少不能说他是假装的。

在柏林,每晚长谈至深夜,基本上是听。我们听得入迷,可能使长谈者越觉得可谈。谢烨同样健谈,如果有她在场,两个人抢着谈的多半是使满桌哄笑的往事——学演员朗诵之不三不四,讲名士风流怪相百出,说荒岛异人奇事无穷……

但谢烨常晚归,说是夜以继日在学电脑,学德语。谢烨无所不学的胃口当时就让我们惊奇。她不在,顾城照样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且常常进入意识中更深藏一些的人和事。

那个女孩叫李素华。华裔越南人,从海上漂出,遇海盗,遇暴风,居难民营,最后到德国。1987年顾城访德,李素华在特利尔大学学中文,来做导游。李明惠清雅,性情淡泊,宿舍里贴着自己写的条幅“半为俗人半是佛……”。问她读中文将来做什么工作?“没有目的,还不是嫁人生孩子。”一个女孩,经历生死之劫,却能从容述之;聪颖过人,却又无欲无求。

这女孩使顾城难以忘怀,虽只见过一面。1991年顾城重到德国,托人打听,李果真已不知去向,无踪可求。

讲了这女孩的事,顾城久久黯然。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顾城后来写在《英儿》中的事。虹影与这个第三者是旧相识,知道是由顾谢夫妇之助去新西兰。曾问过两句,不得要领,自然不宜再提。那个夏天,“英儿”还没有与人出走,风暴尚未来临。

顾城的散文诗组《激流岛话画本》,全是妙趣横生的雅语。最后一篇献给李素华这女孩,严肃沉重,与其他完全不同:“吾久而后契于南海红楼,方觉女儿性乃天之净土,可知、可见、可明、可断。”

天之净土,自然哲学的最高境界,在一个只见过一面而永远断了联系的甘为平淡的女子身上。在“南海红楼”,在《英儿》所写不无夸张的三角艳情之中,女人各有可爱之处,也各有俗气之态。那个引导诗人的“永恒女性”,只是个神话?或只是一瞥即逝的幻影?无怪乎顾城要在“女人性”、“女孩性”之间作劈发析毫式的区分。

他黯然地说:“谢烨从来就没有,哪怕一次,说‘我爱你’。”

这能怪谢烨吗?一个女人要扮演母亲角色,又如何扮演爱人?

顾城自己恨不生为女儿身。作为女儿的顾城将是天之净土,不然何必为之?

虹影与谢烨在厨房中说些话,顾城忽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看我画了个小仙女。”谢烨作嗔:“去!去!”

据说他12岁就写诗。这么说,写了25年。

读不到他的全部作品,就几个选本来看,一直到1983年,顾城诗作一直处于少年期:天然明丽,顺情直遂,有评者称之为“唯灵浪漫主义”。某些诗,如《黑眼睛》,被读出政治含意;《近的云》,被读出哲学含义。如果不是选家有意挑出(所以说文学史是选家写成),怕不是顾城的典型作品。

从1983年到1986年,我个人认为是顾城诗歌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流畅但极富幽韵,平易却几乎无法索解,高度凝练,但几乎每首诗都包含着让人只窥到一二眼的故事。尤其是以“颂歌世界”为题但从未单独结集的一批诗,有一种战栗的神秘。

1983年是朦胧诗人纷纷转向的一年:江河、杨炼转向寻根,北岛转向哲理的深沉……顾城的转向却从未有人提起。实际上顾城80年代中期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朦胧诗,尤其是名为“颂歌世界”的那一组诗。除此外,所谓朦胧诗,只是一个方便的伞形称呼。

但是1987年顾城应邀出国,在欧洲各国游历近半年之久返京,不久又去国远游,定居于新西兰,次年迁居奥兰福海湾中的瓦西基岛。从这时起,顾城的诗风忽然又往回变,回向孩童心绪,稚儿言语,浅谈心境。

我这分析并非绝对,1990年的集子《水银》尚有一些诗似为颂歌世界的遗迹,但风格的变化是明显的。请看这二首,即可见80年代中期之后风格之剧变。

狼群

那些容易打开的罐子

里边有光

内壁有光的痕迹

忽明忽暗的走廊

有人披着头发

村子里鸟不多了

是不多了

出来走走

村里有

村外也有

前一首的底蕴是智性的,虽然语言形象而感性。深意作浅语,只靠“道能为一”,隐约中似乎有个故事,只给出一两个镜头,读之令人悚然而惧。后一首,几乎是取消内涵、削平深度的范例,真所谓“常德不便,复归于婴儿”。

顾城最后几年的诗充满了象声词,非文之词,前语言。

对这样一种“回归童年”,顾城不得不自辩。最近几年也是他一生最热衷于玄谈的几年。

“自然”,是顾城的上帝。他有个独特的解释:“‘自’是本体,‘然’是哲学态度。”顾城的“自然哲学”是西方哲人说的那种本体论,是“同一的,超越有无之上的……最初最终的和谐”。

诗学不一定需要本体论的支持?为什么顾城要找这样一个本体?恰是因为顾城的诗学拒绝讨论方法论。

在《老子》中,“自然”虽然是一个最高存在,它的提出却是作为方法论的指归而出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心努力皈依的方向,而并非其本态。

同类推荐
  • 告别浪漫

    告别浪漫

    远离祖国和亲人,中国留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漂泊感和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让他们不得不相互寻求慰藉和依托。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感选择?他们的婚姻恋爱面临怎样的考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大洋彼岸中国留美学生那片神秘丰富的情感世界——那年,我探望在美国读书的孩子时,参加了一次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七对留学生,五对已婚,两对虽未结婚,但关系已经铁定,只待良辰吉日走一个形式了。他们大多在这座城市读书,也有其他城市的学生,暂时分居两地。
  • 先人祭

    先人祭

    诗剧《先人祭》是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由四部分构成,以及序诗和附诗。这部作品的创作跨越密茨凯维奇整个人生;其中的第一、二和四部是在诗人二十三岁、二十五岁左右写成的,第三部则创作于诗人移居德累斯顿的十一年后(1832)。密茨凯维奇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展现的是村民们在每年十一月进行的一次亵渎圣灵的宗教仪式。我们能从中看到神,看到艺术家,看到许多人物个体,看到被抛弃的情人,当然,还有那些为争取自由而被迫入狱的人。它是一部不按剧目顺序创作的、没有完结的、开放性的作品。
  • 住进一粒粮食(怀乡散文)

    住进一粒粮食(怀乡散文)

    这是一本描写乡村和土地的书。如果故乡在你的记忆中已经日渐模糊,那就读一读这本书,让一围粮囤、一盘石磨、一架房梁唤起你曾经的记忆。当回乡变成一种奢望后,故乡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然而现在真实的乡村是什么样?那些仍然坚守在土地上的人,他们又在想些什么?
  • 我有预感,明日阳光灿烂

    我有预感,明日阳光灿烂

    往前走,你只需要一个理由,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你却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勇敢一点,或者说傻一点,走出去就是胜利。本书围绕“向全世界证明,不如向自己证明”这个观点,通过一篇篇短文,告诉年轻读者如何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这是一本正能量的故事集,其中既有作者自身通过职场打拼生活积累下来的感悟,也有身边朋友发生的动人故事记录,为正在迷茫中的读者带去些许慰藉。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家王妃来自二十一世纪

    我家王妃来自二十一世纪

    现代白领封揽月无意撞破丈夫与其亲人的奸情,一气之下远走他乡却因情殇意外穿越,魂穿到一个架空的且世代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王朝的不受宠太尉千金身上,与所有穿越女一样,封揽月自带女主光环,更是在古代王朝混得风生水起,不料与最受宠的残疾王爷纠缠不休。原以为他是残疾,揽月处处相让,哪曾想人家白天残疾晚上弄残所有惹了心爱女人之人;原以为他不争不抢是最佛系的皇子,却不想人家满腹“阴谋”腹黑无敌,早已经将天下收入囊中,何须再与他人争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深情不枉此生

    深情不枉此生

    他恨不得她去死,把她送进牢房,一次次的侮辱,父母双亡,了无生趣,孟子淇想要放弃了,让一切回到从前,无爱无恨最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生愿做一佛珠

    来生愿做一佛珠

    若有来生,换你爱我可好艾雪琳觉得她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在梦里她爱上了一个不能爱的人。犹记得第一次会面,满眼惊艳。第二次会面,心里面的一抹悸动。无数次的会面,无数次的沦陷。艾雪琳抬手拭了拭滴落在脸颊上的泪水,“这真只是个梦吗?”
  •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宫墙戏

    宫墙戏

    前世宫墙凤,今生杨柳青。陇苏城南淮戏班子的班主女儿因长得像已过世的裕公主而一跃成凤被当今陛下看中,到底前世缘还是今生孽,且看书文道来。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我九岁就无敌了

    我九岁就无敌了

    【无敌爽文】我狂故我在,我强故我在!废柴?慢慢修炼?不存在的!在玄幻的世界,无敌是最重要的!“我,秦爵,今年九岁,玄极境武者,这很重要,因为你快死了,到了阎王那里,请报我的名号,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