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2400000010

第10章 感官敏感期(0—6岁)(3)

这时,妈妈就变换了一种腔调,是“妈妈腔”,对孩子说:“宝贝,乖,这是一朵花,很香的花,来,闻一下,是不是香香的花?”然后还用手晃了晃那朵花,女儿立即把小鼻子凑到花朵上,深深地嗅了一下,很开心地笑了……

敏感期分析

从故事1和故事2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是比较爱听“妈妈腔”的。对此,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婴儿们能够辨别出“妈妈腔”的最小年龄是5星期左右,他们会非常喜欢听妈妈的“妈妈腔”,而不喜欢听妈妈单调的成人腔。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妈妈腔”呢?研究发现,“妈妈腔”与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较吻合,更容易让孩子模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使用“妈妈腔”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引导小妙招

1.发音要注意清晰

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而“妈妈腔”发音要清晰,字正腔圆,孩子才容易模仿。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不管是说普通话还是说地方方言或者是说外国语言,都应该尽量做到清晰、明确。

2.语速要注意缓慢

说“妈妈腔”时,语速一定是比较较慢的,这样孩子的大脑才容易接收到你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尽管如此,但与成人相比,他们大脑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系统终归要慢一些。所以,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像你的先生一样,能够完全理解你连珠炮似的“高速语言”。所以,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注意放慢语速,这样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孩子模仿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3.要注意适度重复

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输入信息”系统不发达,所以,在说“妈妈腔”时,就要注意有耐心地重复。就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开始时,只对孩子说“这是花”,那么这3个字在孩子的大脑中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因为它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是非常弱的。但后来那位妈妈改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妈妈腔”,从而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从孩子的反应——凑到花前去嗅——就能看出,孩子听懂了妈妈的话。可见,适度地重复,孩子才能真正把话听到耳朵里去。

4.语句要注意简短

在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句子要简短些。太长的句子是说给成人听的,对于孩子来说,他还不具备区分中心语、状语、定语的能力,更不会理解不同的介词、连词给句子带来的内涵的变化。所以,要想让孩子理解你说的话的意思,就要注意把句子说得简短些。

比如,如果说:“把床上那个漂亮的花格衬衣给妈妈拿过来!”对孩子来说,这句话太长,太复杂,他根本就抓不住句子的中心意思,所以听不明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还是这样的话,父母可以把它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床上的衣服,给妈妈拿来!”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5.内容要注意具体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是不会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尽量避免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词汇。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衣服真漂亮!”“花儿真好看!”因为衣服、花儿就摆在孩子的面前,所以他就能体会到“漂亮”、“好看”的大概意思。但是如果要问1岁左右的孩子:“衣服漂亮吗?”“花儿好看吗?”孩子肯定是答不上来的。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使用具体形象的语言,避免抽象语言。

6.“妈妈腔”不是妈妈的专利

父母不要被“妈妈腔”这3个字误解,以为“妈妈腔”只是妈妈的专利,其实,谁都可以说“妈妈腔”,爸爸可以说,爷爷奶奶也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妈妈腔”的语言特点就可以了。现在,甚至有专家说,教孩子和成人学外语,“妈妈腔”也是非常有效的。可见,“妈妈强”对于提高听觉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7.不要把儿语当“妈妈腔”

父母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妈妈腔”与儿语等同起来。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用儿语跟孩子说话,把“是的”说成“细的”,把“老师”说成“老西”,等等。如果父母用这样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孩子很容就会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以后改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妈妈腔”就不一样了,它是把复杂的话说得简单、亲切,容易让孩子理解与接受,并能引起孩子的倾听兴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听觉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种“妈妈腔”就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只会促进孩子整体智力的提高。

8.孩子6岁以后,不要再用“妈妈腔”

使用“妈妈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当孩子6岁以后,他的听觉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都过了,这时,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语言工具,而且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父母就不需要再用“妈妈腔”了。

7.口:孩子用口来实现味觉、触觉认知(0—2.5岁)

——满足孩子,给他啃的东西,认同“孩子用口去认识世界”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到2岁左右时,都是在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刚出生的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在口腔,也就是说,他的口腔是最敏感的。新生儿的所有精力好像都在吃上,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他能拿的到的,只要是能放到嘴里的,他都一概往嘴里放。即使是放不到嘴里去的,他也要用嘴巴去啃一啃,比如,他会吃洗脸的毛巾,还会吃梳头发的梳子……其实,这个期间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他会通过口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构建自己的大脑与心理世界。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这样讲述道:

我家宝宝15个月大,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我每天都带宝宝到楼下的草地上去玩。可是,我发现我的宝宝非常喜欢用手指头抠土,去捡他能捡起来的东西,而且捡起来就把那些脏东西放进嘴里了。我告诉过宝宝几次,给他说,不要捡脏东西,更不能把脏东西放到嘴里去。可宝宝的年龄毕竟还小,好像也听不太懂。每当这时,我就强行把他拉走,结果,他就哭。我真不知道是让孩子去捡、去吃,还是为了健康考虑,阻止他的这些行为呢?

故事2:

丹丹17个月大了,在家里逮什么都往嘴里填,妈妈就给她常洗手。可是,丹丹出去玩的时候也捡小石头、小木棍、树叶什么的,然后也会迅速地放到嘴里。妈妈就告诉她,石头脏,小木棍脏,吃了脏的东西会肚子痛的,就不是乖宝宝了。

有时候,丹丹听到妈妈这么说,就会放下。但是,有时候她就很执拗,非要捡,非要吃,妈妈就说:“脏,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吧!”结果,宝宝就到处找垃圾桶,找着找着就把捡石头、木棍的事给忘了。

故事3:

女儿13个月大已经会用手抓东西了,抓到手的东西后她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她会用小嘴吮吸她能触及到的所有东西。

妈妈知道,孩子正处于口腔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家人、朋友还有一些不认识她的人看到女儿这样,都会忍不住去制止,每当这时,女儿就会痛苦得又哭又喊。当然,这个时候,妈妈是明白的,她知道孩子这也是在“工作”,于是就劝说大家不要打扰孩子。

后来,女儿就开始咬东西,见到什么就咬什么,有时候会把玩具咬的嘎嘎作响。接着,女儿就学会了咀嚼,吞咽,喝饮料,吃固体的食物。

不过,有时候妈妈也很担心,比如,女儿要吃瓜子皮、吃钢笔帽,等等,妈妈就担心如果孩子吞下去就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又不敢贸然阻止,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进程。于是,妈妈就提心吊胆地在一边看着。让妈妈欣慰的是,每次女儿都会把那些东西都吐出来。

有一次,女儿抓到了一个带皮的橘子瓣,然后就放到了嘴里。妈妈正担心她会把整个橘子瓣和皮都吞进去,可是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女儿居然把橘子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咽了进去。

这次,妈妈真的明白了那句教育名言:孩子最初就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故事4:

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几盒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妈妈本来想让儿子吃完一盒再吃另外一盒,可是儿子把第一盒的巧克力吃了几口,就不吃了,非要打开第二盒,第二盒的巧克力也吃了几口,非要再打开第三盒……

妈妈说:“不能这样,都打开吃不了,而且也会坏掉!”儿子不听,妈妈就阻止他,结果儿子就大哭起来。

这位妈妈很感叹:“才两岁多点,就这样任性,以后还怎么得了啊!”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会集中在出生到2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科学的环境,允许孩子去“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的话,换句话说,也就是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物品,孩子的敏感期就会很快过去。

相反,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敏感期,去阻碍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的行为,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就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到了三四岁,他还会偷偷地把东西放到嘴里“尝尝”。而且,如果不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与外部的世界就很难建立联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要知道,连“软”与“硬”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都是用口来“尝”出来的。

故事4中的例子表明,孩子喜欢用口来做对比,他喜欢打开所有的食品包,吃一口就不吃了,再吃一口别的。其实,这并是孩子任性,而是孩子用口来体验并认识巧克力的味道,他在了解外在的东西,构建内在的自我,只是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当父母以各种有道理的理由拒绝孩子这么做时,孩子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甚至以哭闹的方式来反抗。

还有,当孩子口渴时,他常常会拒绝喝水,而是要求父母拿酸奶、果汁等饮料。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是这样,当他喝过带甜味的奶粉之后,就不再喝没有甜味的普通奶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口和舌生来就有品尝味道的功能。当他尝到了好吃的、好喝的,自然就不愿意去吃、喝普通的了。

另外,父母也要知道一点,孩子用嘴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会口去认识自己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与脚。

引导小妙招

1.尽量去满足孩子

了解了孩子有口腔敏感期后,父母就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如果不去满足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缺点,比如,他会去抢别人的食物,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食物上,而不是学习上,等等。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避免出现上述的缺点,就要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让孩子的探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从而尽快结束口腔敏感期。

但是有一点父母应该注意,就是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危险性比较大物品,如剪刀、螺丝刀等锋利的工具。

2.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不允许孩子用口去尝味道、去探索,孩子就会失去用口去探索事物的机会,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像故事4中的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这种哭闹并不是任性。作为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一位妈妈也是给女儿买了几种口味的果冻,果冻比较大,女儿最多每次也就能吃一个。但是,女儿在吃了第一果冻两口后,就不吃了,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二个吃,同样第二个没吃两口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三个。当女儿吃了第三个两口时,妈妈正准备打开第四个,可女儿却不让打开了,她安静地去吃第一个果冻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孩子在对前三个果冻的探索中已经找到了经验,获得了满足感,所以她才不让妈妈去打开第四个。当然,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很可能也不会要求妈妈把所有的食物都打开了。

3.关于卫生的问题

面对孩子如此爱往嘴里放东西的行为,很多父母很担心卫生问题。当然,一点不注意也是不行的,比如,把孩子爱用嘴啃的物品尽量洗干净,但是也不必太严格地消毒。因为孩子体内的抵抗力需要增加,而没有经过使用的抵抗力不叫健康,也不会有力量。所以,对物品一般洗一下就可以了。

有一位妈妈很有意思,她认为让孩子用口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她回想自己小时候也吃过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屎巴巴都吃过。她还说,今天人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化学加工的,也不一定真正卫生到哪里去!所以,她认为,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反而会健康、快乐成长的。这这位妈妈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在出门的时候,父母可以带上一包消毒湿巾,及时擦擦孩子的手和他准备放到嘴里的东西。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声吆喝,否则孩子会产生心理阴影。

4.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外面地上随地捡小东西往嘴里放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与孩子一起玩,一起捡树叶,然后撕碎,往空中一扔;一起捡小石头,往远处扔或踢,再跑过去捡……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好玩,就会跟你学,就会减少往嘴巴里放的机会。

当然,如果孩子往嘴巴里放,也不要硬从孩子手中夺过来,更不要训斥他,而是对他说:“不能吃,看妈妈,树叶会飞哦!”说完,把自己手中的树叶一抛,孩子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抛树叶,不学的话也可能把要放到嘴里这件事给忘了。故事2中的妈妈就是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没有强制。

5.让孩子“吃”干净的东西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度过口的敏感期,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吃”或“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给孩子之前已经被洗干净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去用舌头舔,这样也能满足孩子用口去探索的需求。

8.吃手:孩子会吃手,会练习牙齿、使用舌头(0—6岁)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阻止,要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从出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就会乐此不疲地吃手,吃到开心地时候,还会非常兴奋地手舞足蹈。不过,当父母认为不卫生而把孩子的手拿开时,孩子会非常着急,甚至会哇哇大哭起来。其实,吃手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孩子的“工作”。所以,当父母强行把他的手从口里拿开时,实际上就是在打扰孩子的“工作”,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混乱的状态,孩子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也会感到不满甚至是愤怒,当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了。作为父母,应该知道,这也是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微微已经出生40多天了,不过因为是冬天,小家伙被包裹得很严实。有一天,妈妈看到微微的手臂在动,看样子好像是把手臂往嘴里送。

妈妈就这旁边观察,一次,两次,三次,微微都没有把手送到嘴里去、小家伙有点懊恼,她哼哼了两声,然后又开始继续努力重复那个动作。可是,微微还是没有能把手放到嘴里,这时,她急地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这里,妈妈突然想起了敏感期这个概念,于是赶紧帮孩子把手送进了嘴里。这时,微微显得很高兴,手也乱动,小脚丫也乱踢蹬。

同类推荐
  •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男孩仿佛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千奇百怪的想法,并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男孩向来被人们和社会寄予厚望,随着一天天慢慢长大,他们身上的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责任和压力,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结合男孩的身心特点,分析了父母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男孩教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给父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是父母培养优秀男子汉的好帮手。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和孩子一起高考

    和孩子一起高考

    8位父母用心翻转孩子命运的故事。一度,这8位烤爸烤妈的孩子离自己的梦想很遥远,但是他们不放弃,坚信付出必有回报。最后,他们与孩子一起圆梦。
  • 365夜故事:春夏秋冬(套装共4册)

    365夜故事:春夏秋冬(套装共4册)

    1.《365夜故事》是由鲁兵先生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以孩子的视角为选择眼光,以儿童的口语来裁剪语言,便于年轻父母的口述。一经出版,好评如潮,风靡全国,总销超700万册,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读物一等奖”,堪称中国童书出版史上的奇迹。书中的故事饱含智慧,纯真童趣,具有永恒的美与韵味,是享誉全球的华语儿童经典。2.本书获得鲁兵先生的作品授权,在选编故事篇目时,因循鲁兵先生的指引,询访诸位儿童文学名家,叶圣陶、赵冰波、野军、顾城……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二十阵天下

    二十阵天下

    书接上回~:二十世家的遗孤陈臻楣以自身火功与一众正道中人同归于尽,也引发了龙魔亭的全面进攻,正魔两途一时间陷入混战。而另一边,陈臻楣的一双双生被张青雀带走,关于二十世家阵谱的争夺和正魔之间的新一轮争斗再次开启~是欲望,是执念,是救赎,是成全~来看不一样性子的姐妹,要如何面对这隐藏身世下的争斗~来瞧姐妹对于事事发展的选择和抉择~二十世家的阵谱开启的一场爱恨情仇,斯人已逝,却有女归来。归来,便是复仇。
  • 咱们丧尸有力量

    咱们丧尸有力量

    在这个丧尸遍地的末世中,百战不死的传奇独狼求生者张琅因一次意外成为拥有智慧的丧尸......好吧,如果这个说法不够吸引你,那我们换一个硬核的说法:在丧尸末日中打开了丧尸版galgame+部落冲突玩法的我该如何生存下去?什么?想要攻略美少女丧尸?人类女英雄?三无合法萝莉?甚至想要搞一搞基?没问题,统统满足你!什么?西边的人类又造反了?全自动丧尸生物机械部队的三团长,你tnd意呆利炮营呢?!
  • 天才的封神之路

    天才的封神之路

    [2020修仙爽文]云武大陆第一天才洛云飞升仙界时被困虚空。万年后,洛云携上古至尊神器归来,冲击至尊神位。
  • 天道萧遥

    天道萧遥

    上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一片混乱,至此之后才有了,神、魔、妖、凶兽等直至姜子牙封神之后,天道才回复平静,可是在三界之中有一个蒙面的神秘人在四处游荡直至找到了我?萧遥被天道选中意外的来到了灵气大陆,还附赠了一个天道系统和一名少女,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庭、灵山、魔界还有幽冥地府。看他这么愉快的解决天道给他的除暴安良任务,看他这么一步步的变成一个绝世强者,看他这么接手这天道。
  • 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我们

    本书是一本关于青春的散文、随笔、情感小说等文章的合集,内容充满青春的气息,乐观积极,能帮助青少年们正确认识青春这段时光并好好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让走过青春的读者从中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寻找那个熟悉而又亲切的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界开天

    诸界开天

    封天无意中被雷劈了,然后得到了一个时空穿梭系统,可以带着他穿梭到各个位面。做任务,得技能,练武,修仙,长生不老?面包会有的,妹子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封天很自信,这是身为十年老书虫特有的底气。小说里都这么写的!直到……“系统你给老子出来!我任务都完成了,为什么还不回归?”系统:“┓(??`)┏”我叫封天,我现在很慌!我被一帮恶棍堵住了,他们说要以一个特别羞耻的姿势把我吊在树上打!怎么办?他们人好多,我害怕!
  •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 坑爹联萌

    坑爹联萌

    新书《岁岁安如》已连载,有兴趣的可以移步看看。 五大三粗版介绍:本文女主不傲娇,不绿茶,天生只带一技能:坑爹。佯装文艺版介绍:善良淡定女主与众“极品”男神不得不说的故事。敲黑板划重点,这里的极品是带双影号的。背景是平行世界,请勿较真。前30W字温馨暖文,后面剧情会更紧凑悬疑点。感谢插画师Ruri画得主角Q版,太萌萌哒了,谢谢小葱PS的封面~
  • 恐怖教室

    恐怖教室

    学校后面有一个废弃教学楼,经常有人在里面失踪。但只要出来的人,都能一夜暴富。我偶然之间进去了,破旧的教学楼,昏暗的教室,还有一个穿着校服,手拿匕首,满身是血的女人。我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