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900000012

第12章 艾森豪威尔之母艾达·斯托弗:要孩子积极向上(1)

威名赫赫的艾森豪威尔,并非来自那些军事世家或豪门贵族,而是来自一个贫苦的农家。那么,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世界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呢?究其原因,就是母亲的教育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艾达·斯托弗,天资聪敏,信仰虔诚,喜爱读书、背诵经文,曾在悉尼山背出1325行圣经而获奖,是兰恩大学最早的女学生之一。教育孩子要正直、诚实,不能欺骗上帝,有上进心。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34任总统。他出生的时候,家中一贫如洗。他在母亲的精心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考入了西点军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的军事天才受到马歇尔的赏识,仅4年的时间,就把他从上校提到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欧洲盟军的最高指挥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取得了重大胜利。战争结束后,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并于1956年成功连任。

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1944年6月5-6日夜间,盟军的288万军队,13700余架飞机,9000余艘舰艇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而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这场战役不但使他名扬四海,载入史册,而且也为他以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做了充分准备。

艾森豪威尔的童年是从西部城市阿比林开始的。他的母亲艾达与当时的女子不同,她天资聪敏,信仰虔诚,在书本和背诵经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曾在悉尼山背出1325行圣经而获奖。这也是她一生最引以为荣的事。另外,她还凭借超人的勇敢和坚毅的性格成为兰恩大学最早的女学生之一。

艾森豪威尔夫妇养育了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6个儿子,生活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尽管如此,母亲艾达对6个儿子既百般呵护,又严加管教,教育他们从小就要做到正直、诚实,不能欺骗上帝,有上进心。而艾达的儿子们都继承了她随和乐观的笑容。

母亲艾达认为要做的事情总是太多,她甚至没有时间去烦恼。特别是她从她丈夫的兄弟那儿得到了一所坐落在阿比林东南第四街上的房子之后,她更觉得如此。结婚将近14年,第一次有了一个足够大的房子供她的孩子们玩耍。

那是一幢白色外框的房子,有着高耸的山墙还有一个门廊。两个人一张床,房子的卧室空间也足够把孩子们装进去。最好的是,房子建在面积有3英亩的宽阔土地上,是男孩们游戏和打斗的好场所,附近还有树可以游荡,有小溪可以钓鱼。

客厅里,艾达在地毯、墙纸和室内装满了明快图案和明亮色彩,每张椅子上都套着花式奇妙的椅罩。和那时大多数朴素的家庭一样,艾森豪威尔家里没有自来水和室内水管,洗澡是在星期天晚上,用大镀锌铁浴盆,里面盛的是在大黑铁炉子上烧热的井水。但整个家庭充满了秩序与温馨。

艾森豪威尔把妈妈形容为“导师和管理者”,她作为导师的角色规定着他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作为管理者的角色表现在她能完美地分派家务活。她小心谨慎地做到公平无私,不对任何一个儿子表现出偏爱。她考虑到每个儿子的个性,事情让他们轮流做。

那是一个强调纪律而不强调儿童心理学的时代。但艾达是一个和蔼的“指挥官”,领导着她的“部队”前进。上学之前和放学之后,孩子们喂鸡、喂猪、挤牛奶、给马梳刷,他们还在田地里干活、砍柴、腌肉。虽然农活是无穷无尽的,但和一些讨厌的家务活比起来,他们更愿干农活。这种讨厌的家务活不少,比如黎明之前就从床上爬起来,在冰冷的房子里生炉子,或是为那种原始的洗衣机一桶桶提水。

因为6个儿子里有一些人蔑视厨房里的工作,艾达就把艾森豪威尔培养成了一个热心的厨师,这是他终生喜爱的一种技艺。他后来在回忆的时候意识到,对他来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烹调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艾森豪威尔家,晚餐就是全家聚会的时刻。一开始要做一个长长的祝福,由父亲戴维来做,他无可争议的是一家之主,而期望吵吵嚷嚷的6个男孩保持安静似乎是不可能的。晚饭之后,大家在餐桌边就着煤油灯读《圣经》。如果有一个孩子在读的时候疏忽了,他就失去了读的资格,得把《圣经》传给下一个兄弟。

艾森豪威尔很骄傲,因为他从《创世纪》到《启示录》自始至终读得很流利,他妈妈为此给了他一块表。然后所有人都得跪下做家庭祷告,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这一般包括“为世界上饥饿的人、劳累的人、不幸的人祷告。”

有的晚上,圣经读完之后,艾达会坐到她珍爱的乌木钢琴边;钢琴是她结婚之前买的,在她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她一直保存着它。它不仅是一件乐器,它还是一件法宝,它能带来美妙神奇的乐音,让家庭充满欢乐。

生活对于艾森豪威尔家来说很是艰难,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得穿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虽然如此,艾达还是注意让每个孩子星期天聚会时都有一身保存得很好的(而且是大的传给小的)合适的衣服。

她总是鼓励孩子们读书,但是当艾森豪威尔因为老是看书而使学校功课和家务活都受到影响的时候,她把书都锁到了柜子里。自然地,他找到了钥匙,妈妈一不在家,他就把书拿出来。他最喜爱的书是有关那些古代军事英雄的故事,特别是汉尼拔的故事,这位迦太基将军在向罗马进军时采用了一个聪明的军事策略,那就是用大象把他的部队运过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很清楚,艾达的钥匙开启的不仅是一个柜子。

母亲艾达就是用她温暖而乐观的母爱,从温馨家庭氛围到完美地分派家务活,从普通的家庭祷告到欢乐的钢琴声,从整洁的旧衣服到装满书的壁厨钥匙,无不一一引导着孩子成为积极乐观、不断进取并充满创造思维的人,点燃着孩子们充满求知欲望的内心。这一切正符合了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名言:“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

母亲艾达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影响了自己孩子们的成长,还深深影响了艾森豪威尔教育自己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他的次子约翰对父亲的记忆基于父子间的一种亲密情感。他们一同徒步旅行,上飞行课,还一块儿做饭。

对于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儿子来说,他们是伙伴,而不像许多职业军人与孩子那样是上下级的关系。而艾森豪威尔也从未试图直接影响儿子选择职业,只是约翰在军队中度过的日子给他留下太深的烙印了,虽然做记者和律师都很有吸引力,但他还是选择了父亲的事业。后来还成为父亲的白宫助理,直到肯尼迪上台。1963年退役后,约翰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并成为有名的历史学者和享有赞誉的作家。

教子点睛:

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些年来许多人认识到培养聪明的孩子要有一个相应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一定能全面健康地发展,快乐地成长!

培养宽广的胸怀

在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里,父亲是家里“沙皇”。父亲非常专制,他们十几岁了还要挨揍。而母亲却与父亲不同,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更多地谈到标准、志向和机遇”。

母亲是严厉的父亲和心怀怨恨的儿子们之间的平衡器。母亲的生活理想是引导她的每一个儿子成长为正直的、有创造性的人。因此,艾达对付孩子们发脾气的办法与他父亲的办法相反。父亲会用山胡桃木棒打他们,粗声命令他们上床睡觉,而母亲则会等他把脾气发完,然后轻言细语地和孩子们讲道理。

60年之后,艾森豪威尔还清楚地记得他从他母亲那儿得到的一次终生难忘的教习。

同类推荐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宝宝刚出生不久,就经常无缘无故哭闹不停?无论拿什么美味进行诱惑,宝宝就是没有食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成了“小结巴”?孩子上学还没多久,就开始多动、厌学、不听课?孩子根本不用功,但不知不觉竟成了“小四眼”?孩子头痛或气喘,怎么“对症”治疗都毫无成效?各种问题,看了此书,不再是问题。
  • 别拿孩子开玩笑

    别拿孩子开玩笑

    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所有的女性,不管她们倾向于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能够倾听内心的声音,并遵循它的指引,无论它指向何处。幸运的是,我们的故事将播撒相互之间尊重和理解的种子,无论她们是选择了把后代排除在外的路,还是勇于承担伟大艰巨的做母亲的责任。《别拿孩子开玩笑》并没有打算影响任何女性的决策,她们只是分享她们的经历,无论她们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养育子女。《别拿孩子开玩笑》赢得了德克萨斯州2015年作者图书奖。本书的前言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撰写,她是《美食、祈祷和恋爱》小说的原作者,这本书已经拍成了同名电影。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索拉拉的飞天扫帚

    索拉拉的飞天扫帚

    女巫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但这本关于女巫的童话故事却能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感动,让你温暖,让你沉思……偷梦小妖,开心魔法,看夕阳的斑纹贝……必将在你的记忆中画下重重的一笔!长雀斑的女巫、会魔法的姐姐、骑扫帚的索拉拉……
热门推荐
  • 全能攻略之女主爱作妖

    全能攻略之女主爱作妖

    暂无,,,,,,,,,,,,,,,,,,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史

    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史

    201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推到了风口浪尖,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的秘密也被曝光在众人面前。在本书中,NSA的前世今生,美国情报发展史将被抽丝剥茧地展开在你面前。
  •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晚上日更】他,抬起高贵的头颅,修长白皙的手指中握着白银光辉的权杖,他是白封国的殿下,拥有不可践踏的尊严,他的瞳孔如同黑曜石般冰冷残忍。她,是平平淡淡的特优生,圣凯樱斯学院的话剧社副社长,为了每一年的奖学金,擦亮了带着黑框平光镜的眼睛,她的世界很难能够看到蔷薇色的微笑。他,是美丽到女孩都不可及的学院理事长,年轻的脸颊纯白干净,紫色的长发透着紫罗兰色的瞳仁,他在她面前轻轻的跪下,宣誓要做她的骑士,永远的守护。他说,她是另外的她,然而她无法去辨别自己的身份,只是哭泣着,看着梦境中曾今出现过的美丽少年和一大片白暇的蒲公英田。她到底是谁?痛彻到心灵的倒塌感;纯白的天空中的哭泣感;梦境中拥有黑色瞳仁的飘渺感;当他们在櫻色的天空下旋转到无力时,他答应她来当她的王子时,她却又一次残酷而痛苦的推开了他温暖起来的手掌。痛彻心扉的爱情交织着勾心斗角的事件,城堡上空的诅咒,许愿池下的幸福。能否,抓得到?
  • 剑弃长生

    剑弃长生

    世人求道皆为长生,我辈修剑,当主杀伐,弃开生死,只求无拘无束、快意平生。长生岂是我之所愿!若求长生,修何剑道;既修剑道,便当看淡生死!且看郭宁一剑在手,杀遍诸天穿越外挂狗。
  • 异界超神电影院

    异界超神电影院

    在异界名为“斩龙”的镇上,有家叫作“电影院”的商铺。每天天刚亮,无尽山脉的妖王、亿万疆域的皇者、隐世圣地老祖们全都在电影院门口大打出手。只为抢先拿第一张当天新上映的电影票!于是,电影院被迫又建立了一些分院。有:神侯府分院、天下会分院、逍遥派分院、三国分院、花果山分院、仙剑分院、天庭分院……听说,都是由一些来自于名为“天朝”势力的强者坐镇!
  • 异界之厄运之子

    异界之厄运之子

    一名少年站在屋顶,仰天向着那雷云滚滚的天,发出呐喊“我还能回去吗?我想要回去!”轰隆一声,转头看了看旁边那根还散发着青烟的避雷针少年撒丫子就往下跑,边跑边说:“好吧好吧先不回去了”
  •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邪魅如他,第一次遇见,他便意外的夺去她的初吻。霸道如他,她只不过是多了几个追求者,他却扑过来压倒她。某夜,月黑风高,适宜‘饿狼’出动。他邪佞向她走来,含笑耳语“怜惜,我喜欢你……”她满脸黑线,“……滚……”在盛开着香樟的夏季,校园偶像剧般浪漫的爱情故事,强势来袭。(慢热)
  •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2007年9月初,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校博士生的身份,飞抵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学年,在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齐慕实教授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卜正民的协助下,入住该校圣约翰学院。这所由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的融住宿、学习、休闲、文化交流等为一炉的学院,为第一次出国的我近距离观察中西之间的异同,以及切身感受北美学院与社会的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 杞忧

    杞忧

    神门走迹,横行无边高歌亢曲,月下海烟这书慢热,但书中有诗有酒 就像好诗跟好酒,不会辣眼睛呛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