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600000007

第7章 【英】泰坦尼克号:人类一自大,上帝一耳光(二)(4)

1912年4月,西半球的北大西洋深处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不到两个月,东半球的中国就将其写进了教科书,反应之速,见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在隆重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的日子里,《辽沈晚报》发表了主任记者王志东的报道:

4月20日,沈阳一名收藏家首次曝光一本100年前的小学教科书,这本书用整整两课来介绍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和平时期最惨重的海难,课文中还绘制了船撞冰山沉没的插图。

记者在筹备中的沈阳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见到了这本保存尚好的百年教科书。这本泛黄的书有57页,为“商务印书馆发行”,封面有“教育部审定”字样,并标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等小学校”“第一册”等字样。

该馆馆长詹洪阁介绍,这本书是辛亥革命后出的最初一批教科书,以前所用的都是清朝的课本。出版日期是1912年6月,也就是中华民国元年,所以写有“共和国教科书”。

虽是《新国文》,但从目录上看,有熟悉的古文如《爱莲说》、《桃花源记》等,也有自然方面的内容如《显微镜》,还有人物介绍《华盛顿》和评论《尊重人类》等,可谓五花八门,但很吸引人。

詹洪阁说:“更为令人惊奇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在1912年的4月。时间刚过两个月,就成为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可谓与时俱进。”

关于泰坦尼克号(该书译称铁达尼号)的内容共两课,十五课和十六课,课文名叫《铁达尼邮船遇险记》。第十五课介绍了铁达尼号船体概况、发船时间、发生危险的时间等。两课加起来千余字,至今读来仍很吸引人。课文还写明了铁达尼号的建造费用为117万英镑,写明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自英国南安普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舟行后,天气晴明,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

第十六课详细写了船撞冰山沉没的过程,“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文中还写到了最感人的一幕:当时船上电灯亮如白昼,船上的乐工照常演奏着乐曲,只是将出事前的欢快的曲调改为庄重的曲调,“曲曰:上帝乎,吾将近汝。”“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詹洪阁说,100年前的小学课本如此与时事紧密联系,反应如此之快,真是让人惊讶。

商务印书馆版《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第一册第十五、十六课《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全文如下:

铁达尼者,世界最巨之邮船也。修八百余尺,广九十余尺。船中有花园、球场、练艺所、泅泳池、电气浴室。凡百咸具,富丽绝伦。世称为海上之宫殿。

是船新制自英国,所费一百十七万镑。中华民国元年四月十日,自英国之沙桑布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之纽约,世界人士,欲由英渡美者,多守候是船,以极游观之乐。

舟行后,天气晴朗,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全船沉没。时十四日夜半也。

是日铁达尼叠得无线电报,知有大冰山,在航路之北方。船长下令警备,沿航路之南而进。夜将半时,忽觉全船振荡。旅客不以为意,嬉游如故。盖深信制造之坚固,设备之周至,必无意外事也。

船既遇险,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妇孺既毕登,男子以次登艇。时船已就沉,其不及艇者,或植立船上,或跃入海中,无有出怨语者。

时船中电灯照耀,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洎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是役也,船员无不以死守职,秩序井然。旅客之舍身救人者,不可胜数。妇女亦镇定,罕闻啜泣声。间有依恋其夫,誓不愿行者。船员亦听之,不相强也。

当遇险时,频发无线电报,以求援救。加伯德邮船,得电飞至,天已黎明。乃悉援小艇诸人,十八日抵纽约。被难之亲故,迎迓者千余。医师看护妇麇集。街衢间默无人语,气象愁惨。计船中二千二百人,得拯者仅七百余人云。

三、坎迪在北京生活两年

无论是葬身冰海的遇难者,还是侥幸生还的幸存者,所有搭乘泰坦尼克号的人,都是不幸的。死者死不瞑目,生还者终身生活在阴影中,难以解脱。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海伦·丘吉尔·坎迪。这是因为,身为作家,这个重大题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少年时代,坎迪接受过良好教育;青年时期,她投身创作,并在离婚之后,独自养育两个女儿,在没有任何固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她的著作《女人如何自力更生》,还一纸风行,成为国际畅销书。

的确,坎迪并非等闲之辈。在泰坦尼克号上,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游轮沉没时,她得以生还;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抓住这个题材,完成了36页回忆录,将自己的爱情载入史册,并点燃了电影大师卡梅隆的灵感和创作激情,为《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号角刚刚吹响,坎迪就离开美国,只身前往意大利,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在连天烽火中出生入死,抢救伤员。当时,19岁的美国小伙海明威,正血气方刚。他随同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前往意大利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来回穿梭。7月初的一天夜里,一颗炸弹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头部、胸部、上肢、下肢都被炸得血肉模糊。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生先后给他做了13次手术,有些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三个月后,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质勇敢勋章。据说,住院期间,坎迪曾像慈祥的母亲那样,日日夜夜地护理他。

后来,坎迪一直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流连忘返。据悉,她还曾作为《纽约时报》外派记者,在北京生活过两年,发回了许多报道。有人把她说成“北京通”,我认为有溢美之嫌。因为,我们至今也没有见到她的任何报道之作,怎么可以随便下结论呢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她年龄大了,满世界跑不动了,回到了自己位于缅因州的住家,安享晚年。

1949年8月30日,坎迪逝世。在另外一个世界,她是否与心上人肯特再续前缘,那只好去问上帝了。

四、席琳·迪翁让大连彻夜难眠

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什么感受

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什么感觉

听完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再欣赏席琳·迪翁的《我心永恒》,什么感想

1998年9月12日夜晚,在大连人民体育场,在第十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艺术晚会上,我现场欣赏了席琳·迪翁演唱的《我心永恒》,心里的感想就是: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

那个时候,国际服装节作为大连市一张靓丽的名片,风头正劲。

1998年9月,大连国际服装节组委会,请来了1998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歌演唱者瑞奇·马丁,又请来了1997年公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演唱者席琳·迪翁。

我记得,瑞奇·马丁先唱。瑞奇·马丁演唱的时候,在台上载歌载舞,全场观众深受感染,跟着他手舞足蹈,大声叫喊:“Go Go Go……”

随后,优美的音乐响起,席琳·迪翁站在黑色轿车上,环绕体育场跑道缓慢行进,深情歌唱。全场观众闭上嘴巴、竖起耳朵,顿时鸦雀无声,尽情聆听这天籁之音。只有一群摄影记者,前堵后追,拼命地抓拍。

当时,我还在大连市新闻办公室,负责组织外地记者的采访,也在现场。手持照相机,跟着轿车满场跑,似乎与我的身份不太相符,但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抓拍机会。

于是,我就提前二三十米,在轿车前方“守株待兔”,用镜头锁定她,轿车缓缓行驶,她的娇颜慢慢由小变大,等我要按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转头向我的这个方向嫣然一笑,我立马将她定格。

那一个夜晚,席琳·迪翁演绎的泰坦尼克号冰海绝恋,续写了泰坦尼克号与中国的新篇章。

第二天,洗出彩照,觉得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美,就将其放大,镶进镜框,置于我的书架之上……

14年,弹指一挥间。真没想到,今天撰写泰坦尼克号这一章,她还在我的书架上方,默默地看着我……

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谁说不是啊!

同类推荐
  •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这不只写给女人看的书,而是适合男人和女人看的爱情良方。独木不成林,爱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如果我只教女人如何在爱情里找到真爱,那是把男人当傻瓜显然是不行的。本书是与美食有关的爱情手册,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兵法,不是改造,也不是控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甘露。没有谁非得吃定谁的道理。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 假如未曾遇见你

    假如未曾遇见你

    邻城酒肆开了间文艺咖啡店,店中承载了太多的人间悲欢。进店里喝咖啡的人,有时候会找店主聊聊,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的经历。时间久了,听得多了,邻城酒肆便生出整理这些故事的想法,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来自20位不同的故事亲历者,由20个治愈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无删减,贵在真实;这些故事曲折细腻,贵在感动人心。听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转瞬之间,已是一辈子。
  • 磨坊文札(译文经典)

    磨坊文札(译文经典)

    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所有这些极富南方色彩的画面,在法国文学的地方风光画廊里,以其淡雅的风格与深长的韵味而永具艺术生命力。
  •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第四病室》以一个病人的十八天日记,真实地再现了旧中国苦难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第四病室里,有钱就能享受到特权,没钱就只能在病床上哀号等死。住院病人要自己另外花钱买药和生活用品,工友的冷漠无情,医生即使有再高超的医术但是没有特效药品也无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存困境被赤裸裸地体现出来……而如此人情淡漠,环境恶劣的第四病室,却依然顾客不断。全书以第四病室内病人谈话的内容为主,传达出作家对生命的追问及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就像作者在全书最后说的:我们每个人“应当变得善良,纯洁,对别人有用些”。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恰似柠檬梦

    网游之恰似柠檬梦

    爱与不爱,本是一字之隔。…余辜以为,顾心檬会在原地等他。顾心檬以为,荏苒时光过去,她与余辜之间的缘分,已经断了。且看余辜如何追妻漫漫吧。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

    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江南女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她是煌舞大陆殇家的大小姐,,可家族被灭,妹妹背叛……
  • 王灵世界

    王灵世界

    这是一个被称为王灵世界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天生就拥有一种被称为王灵的武器。上古时期,地界横空出世的十殿阎罗迅速统一了整个地界,天界的七大神开始召开会议商议十殿阎罗是否具有威胁之事。同时,被天界封印了三千年的七宗罪封印解除,天界与地界的大战一触即发。百年后的主角陆离痕又与本次大战息息相关。作者书友群:674765334
  • 一介梦

    一介梦

    所有的梦都甘心忘记吗?想记起的梦,越是回忆,忘的越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敢吸我一口血试试

    你敢吸我一口血试试

    这是一个不太高冷的颜控血族和假软萌妹子吸血鬼猎人女主的故事……【高甜慎入】
  • 林扬胜茯鹿

    林扬胜茯鹿

    林茯栀的暗恋从来都是没有结果的,只是这一次,她偏偏想要一个结果。路晟扬平淡的生活突然闯进一个懵懵呆呆的漫画家,只是很快她就消失了。本以为她只是自己生命中的过客,谁知道她早已在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路晟扬,你知不知道,你的每一寸温柔,都会扬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不,那不是涟漪,是狂风暴雨、惊天骇浪。——林茯栀,你知不知道,你的每一寸眼神,都会催生你早已播下的花种。是,那是来自你的花,纯真温暖的栀子。还有一眼就能看穿的,真挚滚烫的心。
  • 朝倾九歌

    朝倾九歌

    她是妖女,生来就有妖帝之心,原本在二十一世纪活的好好的。可上苍却见不惯她活得好,一出大戏,让穿回异世大陆。她笑:这天下都是我的,要覆,要灭皆由我说得算,你算老几?敢对我指手画脚。她哭:他们不信我,可以。但你……不行。她闹:杀我的人,死;灭我的城,死;你们活着皆是浪费空气,不如死掉的好。她疯……天地毁灭,寸草不生。……………………众人:“她是妖女,杀了她。”叶修语:勾唇冷笑,辱她之人全都变成灰烬消散在空中。拍掉手上肮脏的血迹,她若有若无的看了身旁人一眼。他:“这种事情我来做就好,你且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