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600000027

第27章 【中】太平轮:六十多年未能愈合的伤口(二)(2)

中学毕业,她选择念护理学校。名义上是响应“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伟大号召,内心深处,却与母亲有关。“我常想死是什么滋味停止呼吸的刹那,她在想什么我一手捏着鼻子一面想。”痛苦的时候,黄似兰常常独自一人,偷偷想象母亲死去的那一刻,借以安慰自己:“也许她是龙女吧!海龙王找她回家了。”

母亲给她极大的安慰,也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工作以后,由于出身不好,在“文革”中她屡遭批斗,饱尝了人间冷暖。一天,她去上班,医院斗大的大字报从四楼挂到一楼,用黑色毛笔写着“黄似兰叛国投敌”,看得她心惊肉跳;她被造反派揪着头发,站在广场、大院里交代思想,或是穿着裙子,被罚匍匐前进……

“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着,大声呐喊着,我撕心裂肺地哭,我在孤寂中想念我的亲人,思念我的父亲、母亲……如果我的母亲还在,她一定会在我跌倒的时候把我扶起来;如果我的母亲还在,她一定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陪伴着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我捶胸顿足哭喊着问苍天,别的孩子此刻都做着豆芽梦,倒在母亲的怀里尽享人间的爱,人皆有父母,为何我独无”每当回忆起那个扭曲人性的时代,她都欷歔不已。

1979年,改革开放了。因为她有海外关系,父兄在台湾,她可以申请离开大陆。第一步踩到澳门的土地,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经过一番奋斗,她终于事业有成,并发起成立了澳门文化艺术协会。有一次,她路过一家婚纱店,看见礼服拍卖,一件50元。她一口气买了30件,希望能够弥补青年时代美的缺憾。

晚年,她才有闲暇写自传。可是,每每提笔回忆失去母亲以后自己所遭遇的人生苦难,她就情不自禁,眼泪像山中的泉水,无法停歇,儿子看到后,就劝她不要再写了:“再写下去,你会把眼睛哭瞎!”

而对于获救者来说,生还是幸运的;不幸的则是,一辈子都活在海难的阴影中,难以自拔。

叶伦明与妻子失去联系后,不知道妻子的生死,再也未娶。1980年代,经过亲友帮忙,他移居香港,并恢复了与台湾兄弟的通信,才知道,妻子早在太平轮事件次年就改嫁了。

定居香港,叶伦明坚持靠贩售自己缝制的被单、蚊帐、枕头套、床单等谋生,有时,他还会卖几张手绘的油画给观光客。住的地方只有十多平方米。社区人员见他孤苦伶仃,生活艰辛,就想帮他一把,但生性倔犟的叶伦明却不愿意接受,他说:“我在海难中都没死,你们去照顾别人吧!”

闲来无事,一个人怎么打发内心的孤单呢一次,他在路上看见马拉松长跑比赛,有年轻人,也有白发老者。他眼睛一亮,决定恢复年轻时长跑的习惯。这一跑,就是30年,而且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顶风冒雨。他说,每回慢跑,都是一次活下去的勇气。60年前一起在太平轮上的朋友,来不及到达台湾,而他幸运地活着,他要努力留住呼吸与生命的感觉。只要跑步,就觉得肉体、心灵都满足,也从不感觉孤独。只要有马拉松比赛,他就会去参赛。他因此成为香港知名的“马拉松老人”,获奖无数。

1966年,在台北召开的“世界反共联盟大会”上,谷正纲被推选为理事会主席,后来担任了“终身荣誉主席”。直到1993年12月病逝之前,只要谁提及太平轮,他都为自己帮忙导致老友全家葬身大海,而深为遗憾。

幸存者、遇难者遗属们活得不开心,船东们也难以驱遣心中的愧疚,太平轮海难成为他们不愿触及的一块伤疤。

作为台湾著名主持人、作家,蔡康永生于1962年3月,毕业于再兴中学、东海大学外文系,留学于美国。名人访谈节目《真情指数》和青老年人沟通节目《两代电力公司》、访谈节目《康熙来了》,都是他主持的,他还连续4届主持金马奖颁奖典礼,出版过多本散文著作,包括《痛快日记》、《LA流浪记》和《那些男孩教我的事》等畅销书。蔡康永自称“不乖小王子”,知性与感性兼具的搞怪才子,在岛内名气很大。

在《我家的泰坦尼克号》,蔡康永写道:

爸爸从来没有跟我说过太平轮沉没的原因。只提过当时他们公司所拥有的每一艘轮船,一律都向英国著名的保险公司投保。唯独太平轮例外,因为当时爸爸一位相识在上海开了保险公司,为了捧捧人场,就把手上这艘刚要开始在上海和台湾之间航行的太平轮,给这家上海人自营的保险公司承保。

太平轮一出事,这家保险公司立刻宣布倒闭。

所有赔偿,由轮船公司自己负担。

在太平轮上遭难的乘客,人数之多、牵连之广,无论再怎么样的赔偿都不可能让家属满意。

……唯一一次,爸爸跟我说起太平轮的事,是在我念初中的时候,读到报纸上在讲“船王”董浩云的消息。爸爸就提到太平轮航行一段时间后,董浩云的船公司才渐渐拥有他们自己的轮船。

于是我放下报纸,问了一个很无聊的问题——

“爸,如果太平轮没有沉的话,我有的时候就可以坐在轮船上,看着海吃早餐了,对不对”

“对呀。”爸爸笑嘻嘻地回答我,没有说别的话。

……一个时代,大火烧天地烧去了。我身边的,是烧剩下的,东一处、西一处的,明明灭灭的余烬。

我的童年,常常笼罩在这余烬隐隐约约的红光里。

有时候,我伸出手去借一点这余烬的温暖。有时候,我用眼睛见证这余烬覆盖的繁华。

蔡天铎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到了台湾,他重操旧业,成为岛内著名的大律师,2000年逝世,享年88岁。

谜团多多待人解

太平轮沉没了,至今已经60多年。沉没之时,报刊上曾经热闹了一阵,“上千旅客遭灭顶”“浙东洋面大惨案”等大标题,触目惊心。可是,正像其他很多灾难一样,热闹了一阵以后,便少有人问津了。它留下的诸多谜团,还等待着有识之士悉心破解。限于篇幅,这里仅仅提出四个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首先,太平轮海难到底死了多少人按照定额,是508张船票,似乎一清二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小孩子不算船票,拖家带口上船的人很多,上了多少小孩,没见到任何记载。即使是大人,也是一笔糊涂账。有的幸存者回忆说,到1949年1月27日下午4时,太平轮开船前,已满载了近千乘客,其中船员124名,有票的508人。还有300多人没有票,是通过各种途径强行登上了这艘“末班船”的。1949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太平轮售出的船票是2500张;遇救者徐志浩在《太平轮是怎样失事的》一文中说:“太平轮之所以与建元轮相撞,就是因为太平轮的大副喝醉了酒,把司舵的重任交给了三副,那位好睡的三副竟因一睡而忘却调舵,以致太平轮勇往‘直’前,断送了太平、建元上三千余人之生命!多少父母妻子,多少兄弟姊妹,就在这一夜之间成了永别。”另外,太平轮海难还导致了建元轮的沉没。建元轮上有船员74人,也搭乘了一些乘客,《大公报》曾披露,建元轮上的乘客有2000多人,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但肯定有,至于到底有多少,却没有人说得清楚。若是将两船人数加在一起,这次大海难中仅仅有30多人侥幸生还,那么,无论是丧生人数,还是丧生比例,都将是触目惊心的。

其次,太平轮真是一艘“黄金船”吗从1948年12月起,国民党就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秘密行动,动用多艘轮船,将故宫国宝、中央银行黄金等贵重物品分期分批地运往台湾。《李宗仁回忆录》记载,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之后,当时国民党监察院的秘密报告显示,单单黄金部分,就有390万盎司被送到台湾,价值高达5亿美元。这些黄金,都被偷偷储藏在台湾北部山区的金库里。

太平轮沉没不久,船上藏有12吨黄金的议论,不胫而走,而坐实并广泛传播这一说法的,要数大小媒体。1949年2月3日,《大公报》报道,太平轮上最大货物失主是中央银行,除了该行全部卷宗外,还有银元200多箱,每箱5000元,有100多万元;2月17日,该报再度指出,船上前舱装有400吨钢条及银元、金条,导致船身失去平衡。但是,也有人对此说不。曾担任国民党军财务军需署长的吴嵩庆,当年就是负责黄金迁台的重要当事人之一,他的儿子吴兴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沉在太平轮的,估计只有银元、银砖,而没有黄金。”而《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作者张典婉的看法是:“中央银行的黄金并不是用太平轮来运的,但船上的确有很多私人的黄金。”

第三,常子春为何一夜白了头常子春是明朝“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代。常子春为琉璃厂“八大王”之一,人称“常三爷”。他在北京开了一家永宝斋,据说是当时北京城最大、营业额最高的玉器厂。1943年,他与马受百、马鹏年、马心田等人合资建立“上海兴业钻石翡翠股份有限公司”,他自己还在霞飞路468弄E302号,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永宝斋珠钻店,富可敌国。1947年,他奉中国回教协会之命,到台湾开拓回教教务,在台北创建了台湾第一座清真寺。在台湾扎稳脚跟后,他请三弟带着自己妻小及永宝斋上好的古董、玉器,乘太平轮到台湾。当时,常家登上太平轮的多达11个人,有他的太太,7个子女,他的三弟,还有手艺最好的徒弟,他们至少带了二三十个大箱子,里面全是上好的玉料和古董,每个箱子都很沉,需要8个人才能抬起。1月28日清晨,常子春早早地到了基隆码头接船,等来的却是太平轮沉没的噩耗!一夜之间,亿万家产付之东流,只有四十多岁的常子春人财两空,身心俱焚,竟然一夜白头。沉入大海的宝物,价值连城,到底有多少是什么无人知晓。其他乘客随身所带的宝物,包括怀素的草书等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最后一个问题,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太平轮是撞沉还是炸沉的

通常的看法是,太平轮因为超载、船员渎职,与建元轮发生撞船,所以快速沉没了。《诉讼书》明确指出:“该公司于太平轮超过载重之后,复揽运钢铁六百吨以致船头破裂,船身即倾覆,而无法挽救。”“此次航行抄走小路提高速率,不挂信号灯,不拉放汽笛,驾驶室内无人照管等行为,均属不法已极。”

一位名叫卢超的罹难者家属告诉法官,27日上午,他送侄子卢兆雄上了太平轮,去台湾念书,但中午时分,他就接到侄子的电话,说太平轮还没开,肚子饿得吃不消,让他赶紧送吃的过去。等他拎着一包点心、水果赶到码头,才知道开船时间已改成下午2点。“只见船上甲板已与码头齐平,以前我上船时须由梯子上船,而此次竟举足即可踏上。”太平轮是一艘中型船只,核载吨数是2050.775吨,但当日起航时,实际载重已达2700多吨。其中包括运往台北的南北杂货,包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300多箱(中央银行卷宗18箱),钢材600吨(也有400吨之说),《东南日报》整套印刷器材和白报纸、参考资料,国民党党史资料,甚至还有两地商家的大量账本。《大公报》报道说:“载重逾额的太平轮原定26日启程,因装载钢条600吨,延到27日下午4时多才开。当这批钢条装了150吨时,船长即声明已足额,但因公司当局已收了600吨的运费,故只得照装。既误船期,又逾载重额。”

同类推荐
  • 送给男人的礼物

    送给男人的礼物

    一件看似平常的物品,如果被冠以“礼物”二字赠给所爱的人,就变得意味深长了,因为每一件礼物都被赋予了甜蜜的物语。本书以“爱情”为主线,用心挑选30种适合送给男人的精美礼物,每一种礼物都包含一个故事,一段寄语,一种情愫。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

    鲁迅文集。共收文一百二十六篇,为1903年到1936年间所作,包括当时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编入各文集中各种体裁的作品。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并州李义

    并州李义

    现在开始会将新章节慢慢上传……看过的人都说说感想吧.书友群:255648654
  • 逆流2015

    逆流2015

    一直被人诟病演技上去了,颜值下降了的影帝林思宇,等了40多年,终于等到了被老天爷青睐的机会,被它一脚从2035年踢回到了2015年。那时的他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从初到横店的小小群特,到举世闻名的演员巨星。差的永远只是一个平行世界的距离。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扮演至尊

    扮演至尊

    当一个至尊失去了修为,却仍坐在尊主的位置上时……“起来吧,我已经没能力制裁你了,你现在一掌便能将我毙杀。”林渊惆怅到。可是,为什么跪下了?“尊主恕罪!”……你看,这年头,说真话都没人信。嘛,那就装作我还是至尊的样子好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莲花渡之草根英雄

    莲花渡之草根英雄

    说的是清末道光年间,九州大地,内忧外患,天地垂泪,日月无光。大清国朝纲不举,乱像环生,外有番夷扰境,船坚炮利,无地不克,内有遍地饥民,揭竿而起!
  • 雾散时想你

    雾散时想你

    前两世的奉献到底是痴心错付,还是另有隐情,今生又该何去何从,到底是选择在娱乐圈为你保驾护航撑起一片天的检察官陆淮风,还是与影帝简青临再续前缘。(本文女主不小白,智商在线,双男主设定)
  • 琴歌剑舞

    琴歌剑舞

    流连古琴的吴钟,以琴证道。弦鸣剑舞,共赏乾坤。
  • 太上与明月

    太上与明月

    “生儿,昨夜娘做了一个梦,梦里你穿一件绣了阳春的袍子,长的很高很大,骑着白马去了很远的地方。”
  • 废材逆天:刑警王妃太嚣张

    废材逆天:刑警王妃太嚣张

    简介:现代的国际刑警,一场意外,俯身在相国府的废材六小姐身上,前世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勾引自己姐姐的未婚夫君,而成为整个金陵城人人口中的那个废材六小姐,最后自缢,当再次醒来时,梦醒时分,此她非彼她。抓小偷?掀房梁?扁王爷?炸皇宫?拆王府?会是那个看起来弱不惊风的侍妾所为?没错没错,都是她做的好事。如果你想你的皇位坐得稳一点,为兄建议你别把想法出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是我今生唯一不想让给你的。如果,我喜欢你,你便是我的天。如果我不喜欢你,你便什么都不是。我喜欢你那么多,你喜欢我一点会死啊。你难道就不能喜欢我一点一点吗?竟然如此,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