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600000012

第12章 【日】里斯本丸:人性毕现的大海难(二)(1)

汉弥尔顿是皇家英格兰军团二大队上校。沉船之后,他被沉船导致的巨大旋涡卷进海底,经过拼命挣扎,喝了不知道多少口海水,才将脑袋浮出水面。他大口地喘息、呼吸,渐渐地清醒。他看见,沉船附近有四艘日本船,“但没有想救助战俘的意图,绳索从船上垂挂下来,当战俘尽力爬上绳子时,又被日本人踢回海里”。他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向前方的岛屿游去。游了一阵子,他才发现,日本人已经改变主意,伸出援手,救助战俘。他的游泳水平不高,岛屿又很远,于是,他又转过身子,折回游向日本船,最后被日军救了起来。

为什么日本军人先杀后救,判若两人呢

1966年,汉弥尔顿在英国出版了《里斯本丸的沉没》一书。他回忆说:“(遇到鱼雷攻击以后)任何人都不允许提出任何理由上甲板,在接下來的7小时内,在令人窒息的热气中,日本人是不合作的,提供食物和水的要求都遭到拒绝,同时不准上厕所……日本兵开始在舱口盖上压封条……这样,所有的舱口都压了封条,并用防水布盖好后,又用绳索捆住,战俘舱中一片黑暗。”“(里斯本丸沉没后)原先,日本人的本意是让战俘全部淹死,这样他们就可以说船是被美国人击沉的,而他们没有机会实施救援。后来他们在海上看到中国人救了如此多的战俘后,才明白他们的计划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们改变了策略。”

英军战俘获救后,丝毫未改英国人的乐观、风趣。邱永年清楚地记得:“那时我只有8岁,但记得有4个外国人在我家吃饭。有一个外国人揪着自己的耳朵装猴子,逗大家发笑。”

处于东海深处、人口仅有一千人左右的小岛,一下子增加了三四百名英国战俘,要吃要喝要穿要住,小岛贫瘠,无力供养太长时间。“英国盟军是我友邦,应速送往内府援助归国。”这是渔民们的共识。但是,自1939年6月23日,日军强占舟山之后,这里就属于日军第三遣华舰队舟山岛警备队司令部的管辖,各个水道,日夜都有日军重兵防守,船小人多,怎么偷运出去呢3日当夜,赵筱如(时任青浜岛乡民总干事)、许毓嵩、唐品根(时任青浜岛乡民代表会主席)和他的弟弟唐如良等人自发地聚集到翁阿川家里,商议了一宿,也没有想出什么妙计良策。

10月3日一大早,5艘日本军舰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3艘包围青浜岛,2艘开到庙子湖岛。这是舟山岛警备司令部司令佐藤庆藏海军大佐派出的搜岛部队。

日军登岛后,鸣枪示威,并端着刺刀,挨家挨户地进行地毯式搜查,还把有抵触表情的渔民抓起来,“打夯子”、“摔翻天跤”,任意戏弄、拷打,要求他们把战俘和打捞上来的布匹,统统地交出来,否则,死啦死啦的。英国战俘通情达理,为了不连累救命恩人,他们主动地举起双手,高昂着头颅,走出藏身之所。一些人还恋恋不舍,有的用眼神表示感激,有的把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还给主人,也有的将手上的戒指等物品送给恩人,留做永久的纪念。

到了下午,经过反复搜捕,381名战俘陆续被日军带走。为了报复,日军指挥官扬言要火烧全岛;如果有人偷藏英军,还要屠杀全岛,鸡犬不留。

危急关头,一名翻译官出面说情:“这里渔民笃信观音菩萨,有见人落海奋力相救的风俗,他们事先也不知道落海的都是英国人,并非存心要与皇军作对。何况,在这个弹丸大小的地方,哪里还能藏得下战俘我谅借一胆子给他们,他们也不敢!”

因此,几个小岛才幸免于难。

当天,几架日本轰炸机飞临出事海域上空,投下了不少炸弹。日军的目的,是毁灭现场,把自己的阴谋连同里斯本丸号一起,永远地沉没海底。

让自以为是的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朴实的渔民不但藏了英军战俘,而且一下子就藏了三名。

翁阿川的家住得比较宽敞。3日清晨,当日本军舰封锁海岛的消息传出后,借住在翁阿川家里的三名英国人马上意识到:如果被日军再次捉走,可能再无生还的希望。三个人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心急如焚。虽然语言不通,但唐如良还是从表情和动作上看出,他们三人都希望躲起来。他决心冒着丢掉身家性命的危险,再施援手。可是,房前屋后,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怎么办日军的枪声一阵紧过一阵,越来越响。唐如良浑身冒汗。他与赵筱如、许毓嵩六眼对视,摇头叹息。

就在这个时候,正在翁家院子里玩耍的小伙子梁亦卷语出惊人:“我有个地方,可以藏人。”

原来,梁亦卷是个调皮鬼,成天东游西荡,哪里危险就往哪里钻,青浜岛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一天,他与几个小伙伴在青浜岛南田湾玩耍,偶然发现悬崖边有一个小洞。他好奇地掏掉碎石,里面的空间大了一些,可以勉强容纳一个小孩子。他不怕危险,钻进洞内。这是一个海蚀洞穴,口小腹大,深约两米,进洞之后,又分左右两条路,左边一路直通海面,右边一路沿斜坡向上,延伸十几米,又有一个大洞,可以容纳十来个人(后来人们叫它“小湾洞”)。一旦涨潮,海水就会淹没海边的洞口,却无法抵达身在高处的大洞。由于刚发现不久,岛上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秘密。

唐如良、赵筱如等人喜出望外,马上做了分工:由梁亦卷带领三个英军战俘从林荫小道,悄悄前往秘密洞穴;日军走了以后,由翁阿川负责送饭、掩护安全;唐如良等人负责尽快与地方抗日组织取得联系,寻找时机,想方设法将三人送往后方。梁亦卷回忆道:“我先下去,然后在下面顶着,让他们下来,一连上下爬了六次。三个人有两人赤着脚,一个人单脚只穿了一只靴子。”

唐如良亲兄弟四个,叔伯兄弟五个,号称青浜“九老虎”。唐如良是个鱼老板,为人仗义,善交朋友,江湖上都叫他“唐阿荡”。他知道,东极一带抗日武装,只有一个定海县国民兵团抗战自卫四大队,只有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才有可能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将英国友人救出去。而沈品生与四大队副大队长缪凯运是铁哥们儿。于是,他就提议,请赵筱如以乡民总干事身份,前往庙子湖岛,向东极乡副乡长沈品生进行报告,寻求帮助。

翁流香老人是翁阿川的女儿。她对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她对记者说:“1942年10月,我时年20岁,坐产休息于丈夫家(三村)。沉船地点就在我家对面海中,‘夜桶礁’对直,两三里的地方,先沉艉,后沉头。早上八九点钟左右,船被‘水地攻’3炸时,感到地在振动,但声音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响。人和东西漂浮在海上,随潮流得很快。有三个英国人先住在我爹家,就是现在的南田湾,后来又躲到山洞里去了。我爹叫我娘给三个英国人送饭,因为我娘是小脚,又是女人家,不大方便,就叫我去帮忙。我们一道去,递上递下都是我。当时一个大块头英国人,是叫什么‘思’的,送给我家一张单人照,一直保存到解放初。后来有人吓唬我们,我娘就偷偷地烧了。三个英国人在南田湾住了四五天,亦可能有靠十日。过去,我家也曾捞到一只梯子和一板花色府绸布,都分给人家了。”

381名战俘被重新抓走了,但日本鬼子很狡猾,老是认为还有漏网之鱼,连续三四天派遣军舰,在东极海面巡逻,盘查过往船只。

而藏匿在洞穴里的三个英国人,虽然有吃有喝,也没暴露目标,但一路受尽虐待,又受到惊吓,身体都是病恹恹的,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伊文思,高烧不止,在缺医少药的偏远小岛,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把他们送出去。既可以医治病痛,又能够摆脱日军的监控。

等到9日,日军舰艇从海面上消失,各地的风声也小了一些,赵筱如驾船登上庙子湖岛。

听过介绍,沈品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当即登船,带着赵筱如,走进缪凯运的岳父家,希望打探他的行踪。巧合的是,这天傍晚,缪凯运正在葫芦岛,为岳父过生日。问明来意,缪凯运也觉得事不宜迟,马上带着贴身警卫芦瑞元等四五个卫兵,冒着日军巡逻艇的盘查危险,连夜驾船赶到青浜岛小湾洞。缪凯运出生在上海,并在那里读了小学和初中,还在商务印书馆打过工,胆大心细,略通英文。经过了解,大家才知道这三个人的真实身份:法伦斯是天津市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总监,詹姆斯顿是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会计师,伊文思是英美烟草公司高级职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奉命到香港皇家海军预备役服役,结果被日军俘虏。

简单寒暄以后,缪凯运担心夜长梦多,决定马上采取行动。他一边派芦瑞元带卫兵,火速去见岳父杨福林老先生,请他出钱请医生到葫芦岛;他自己连夜乘船赶回郭巨第四大队所在地,分别向王继能大队长和定(海)象(山)县县长苏本善进行报告,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东极乡青浜岛渔民阮如康(绰号小句鱼或河豚鱼,已婚)、郭阿德(当年18岁)、郭大康三连襟,在他们妻伯唐品根和五叔唐如良等亲友的周密安排下,按照父亲的行动路线,用一条小舢板船,把三位英军盟友化装好,穿上渔民的破衣襟衫和肥大的灯笼裤,并隐藏在舢板船篷下,经过仔细伪装,再装上鱼筐后,三连襟就摇橹直航葫芦岛。父亲还派了一只护航船亲自督阵,紧紧地跟随着,以防日军巡逻艇的拦截,那晚正好是顺风顺水很顺利,小船驶了3个多小时,终于安全到达葫芦岛沙滩(葫芦岛的岙门口)。郭阿德三连襟把发烧生病的伊文思和詹姆斯顿、法伦斯搀扶着,交给了等候在葫芦岛接应的第四大队俞登年等人;三连襟的小船刚离开,我父亲的护航船也随后赶到葫芦岛,他们赶紧摸黑(也不敢点灯),把三位英军盟友搀扶着送进杨家大院,外婆立即叫人‘关好大门,消息绝对不得外传’。我舅妈史兰仙(当年约27岁),也很贤惠,马上将三位英国人已湿透的衣裤换上干净的。当晚三位英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烧,约过了不多时,我外公也雇渔船从沈家门赶到了葫芦岛,并花重金请来了一个名叫李启良的医生(当时是医学博士)。经过打针、吃药和休息,到天亮时,他们的烧也退了,又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番薯稀饭;伊文思的话又多了:‘哦,OK!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不法的日本强盗把我的全家都弄到了船上,里斯本丸出事后,我是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和儿子被海浪冲走,而无法相救,自己也真不想活了,是你们这些好心的中国人冒死救了我和我的战友,若我们能回英国家乡,将来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你们中国人的大恩大德,决不食言!’这时,我外公和我父亲才亮明了自己的身份。父亲当场就说:‘先生,你错了,我们救人不是为了图报答,况且我们也有钱;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地回国,我们也就放心了!’天亮后,李医生留下药品,就随我外公赶回沈家门。”前不久,缪凯运的独生女儿缪芝芬回忆说。

虽然做了周密的安排,但是,哪有不透风的墙次日一大早,杨老先生的家里就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此人是葫芦岛的头面人物,名叫翁贤方。

缪芝芬接着回忆道:“这时,我父亲已听出来是翁老先生敲门,他赶紧将三位英国盟友藏到堂后隐蔽起来,并以礼相待地开大门接待翁老先生,翁老一进门就问:‘大女婿(我父亲是杨家大女婿),阿伯今天不客气,你有什么秘密事情瞒我’我父亲知道翁老是位有资格的老前辈,就把救人的事告诉了他。翁老一听,万分焦急地说:‘大女婿,我求侬(你),阿拉(我们)葫芦岛小,家家住的都是草房,东洋人(即日本人)一旦知道这事,可一把火就能将葫芦岛烧得精光,侬不要害我和大家,我要下逐客令了。’当时,我父亲就向翁老表态:‘请翁老放心,等天一黑,我一定将他们送走;但请翁老前辈保证给予保密,对外仍说是杨家筹备过生日做寿。’”

两天后,伊文思等人洗了热水澡,换上干净衣服,吃了几服中草药,病情有所好转,缪凯运又押运舢板,途经葫芦岛——朱家尖南沙——乌沙门——登步岛鸡冠礁——小蚂蚁岛——点灯山——桃花岛方洋——峙头洋——大陆峙头等地,绕开敌人的据点和巡逻艇,终于从镇海县郭巨镇登陆,抵达甘露庵四大队大队部,受到大队长王继能的欢迎。伊文思等人像见到亲人似的,抱着王继能号啕大哭,多日的愁眉苦脸,终于舒展开来。从他们断断续续的倾诉中,大家才知道,里斯本丸不仅有战俘,还有不少战俘的妻子、儿女。在无情的海难中,获救的都是幸运男子,而那些英国侨民,却全部葬身于东极海域……

伊文思等人被安置在青山大庙休养。为了驱散他们失去亲人的悲伤,10月10日,在民国“双十节”中午,王继能特邀伊文思等至家中做客。凑巧的是,陪客的中队长林海生有一个阿舅,是个生意人,身边带着一架照相机——当年,在边远乡村,这可是一件稀罕物。为了纪念英国友人大难不死,林海生请舅舅以青山大庙为背景,拍了一张集体合影。因为驻地无法洗照片,底片交给了伊文思。不久,他又自掏腰包,派遣忻元寅、陈根友和江明远等16人,把三位英国人护送到象山。

解放后,王继能去了台湾。1985年5月,他在台湾出版的《舟山乡讯》第14期上撰文,写道:

定海县国民兵团抗敌自卫第四大队副缪凯运(一名舜耕),定海(现属普陀)芦花乡人,是日适在葫芦岛岳家做客,闻讯冒险渡海,赶赴青浜,唐如良得以将英俘伊文思等三人交与缪大队副带回,用帆船乘夜渡海,途中几遭日艇查问,危险万状,天明安抵郭巨登岸。那时我任定海县六桃朱普守备区主任兼抗敌自卫第四大队大队长,适在郭巨整训部队,三名英俘到后,知系盟友,即以优礼相待,供食添衣,拍照留念,嗣即派兵护送至象山苏(本善)县长处,旋由象山送往省府,转送重庆,英俘在重庆广播,揭发日军虐俘事实,震撼世界,引起国际公愤。

庙子湖岛的渔民,也曾冒险将三个战俘藏在后山黄岩岙里,可是,这几个战俘却不够幸运,当天就被搜山的日军发现了。

同类推荐
  • 梦里的信

    梦里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梦里的信》时间过得快,一星期两篇的散文,一下子又积聚了百余篇,取了一百零六篇,三度结集出单行本,第一本是《不寄的信》,第二本是《心中的信》,第三本,就叫它《梦里的信》吧。这样,如果一直写下去的话,会有多少本呢?谁知道!
  • 猫

    本书是著名作家、藏书家郑振铎先生的小说、散文作品集。主要精选了郑振铎毕生的小说名作《猫》《压岁钱》,散文名作《蝴蝶的文学》《云冈》《宴之趣》《月夜之话》等,通过这些名作,我们得以管窥郑振铎先生的文学素养与爱国主义情怀。
  • 倾斜的中原

    倾斜的中原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 难以忘却的歌声

    难以忘却的歌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是中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的论述。它成书于西汉,总结的是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先知们就已对“凡音之起”的生成原由讲得深刻入理、明明白白,不愧为人类世界音乐思想史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典籍。河曲民歌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以鲜活的姿态诠释了先人古训的深邃智慧和穿越时空的恒定真谛。可以说,它是体现中华民族音乐美学思想的“活样板”!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时代崛起

    我的世界——时代崛起

    (新书《我的世界:边境之地》已经发布,大家去收藏一下。顺便给张票。群号码在简介后面)唉,别走,这位僵尸,要不要吃块嘎嘣脆?前面的末影人,你超界了!快回你的末地去!后面的恶魂,别瞎叫!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你长得丑,还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什么?你是一位小天尊?兔子,给我削他!啊?你说你自己小天尊的实力还是封印状态,实力不足一二?没关系,我现在是大天尊,穿上了封印铠甲,实力降低到1%,照样虐爆你!你说你爸是末影龙?没事,整个末地都是我的!哎,末影龙,听说你家回血水晶被史蒂夫玩炸了?兔子,再给他弄一个!啥?你家末影娘丢了?这,我去帮你找找!欢迎加入魅影基地,书友群number:333532098
  • 千亿婚约:神秘BOSS缠上来

    千亿婚约:神秘BOSS缠上来

    再见面,她是娱乐圈声名狼藉的过气导演。为了新电影拍摄,处处碰壁……这时,神秘财阀递给她一份高价合约。苏临青去新公司签约,发现坐在对面的总裁先生,怎么那么像一年前,她想要“包养”的小、演、员?“顾先生,我不卖身。”顾先生亲了她的额头。“顾先生,这是工作时间!”顾先生亲了她的鼻子。“顾慎你个大混蛋,我都说了我…唔…”这次,顾先生堵住了她的嘴巴…(傲娇女王导演vs忠犬腹黑双重人格总裁)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请赋予我最终的幻想

    请赋予我最终的幻想

    没定格,先这些东西写着,写完之后再改,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多年前,身世如谜的牧马人以及马场主人的女儿,先后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地区离奇失踪;七十多年后,牧马人的儿子在同一地点亦神秘失踪……连串失踪事件之间到底有何关连?是他们迷路误闯陵墓禁地?还是守护陵墓的活俑作祟?卫斯理与白素千里迢迢追寻真相,赫然发现令人震惊的重大秘密!活的俑──不但当时是活的,过了两千多年,还是活的,利用了秦始皇一直在寻找的长生不老药来发展出故事,相当自然。想像其实还可以发展下去:秦始皇也忽然在他的地下宫殿之中活了转来,会怎么样?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下)

    故事发生在1946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聚集着一批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者。一切都围绕着金钱转,官员贪污、商人及银行家投机、女人做拆白党,一时成风。小说以小公务员魏端本与其艳冠群芳却又虚荣至极的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为线索,以众多人物抢购黄金储蓄券发国难财为契机,展开了纷纭复杂的故事。待到抗日战争胜利,投机者的一切均成为泡影。作品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抗战胜利前夕的国统区的丑陋、卑琐的世态炎凉。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与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
  • The Hunchback

    The Hunchb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女配:反派BOSS虐渣记

    快穿女配:反派BOSS虐渣记

    名利、金钱,未婚夫、各种好处都被女主收走了!惨死、虐死、打击死。各种死都被女配包揽了?逆袭女主刷三观,带着系统开外挂,虐渣打脸斗白莲!万年的女配也要有春天!花六叶:咦?我刚泡到的男神呢?系统:灌了口毒汤已经归天!花六叶怒:太阳的!我要控诉卸了这破系统!系统悠长一笑幻化成俊美邪魅的男子:晚了!这是你的卖身契!几个大字在苏瑾的眼前晃。系统既签,概不退换。
  • 邪魔禁

    邪魔禁

    传说,在庞大的宇宙河,有着很多的星系,而每个星系又存在着很多的小星球,兰亭星系有一颗星系,名为神弃星,传说在很早以前,这个星球有着无数可怕的人类,还存在着许多让神都感觉到恐惧的科技,他们不信仰任何一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