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600000010

第10章 【日】里斯本丸:人性毕现的大海难(一)(2)

当时,驻港英军(包括英联邦印度、加拿大等国士兵)约一万人。日军空军首先轰炸了香港启德机场和停泊在香港海面的英军舰船,摧毁了香港英军薄弱的空军力量。接着,日军步兵向九龙要塞发起攻击。12月14日,香港大陆部分失守,英军退守香港本岛。12月18日,日军三路登岛成功,英军水源被切断。12月25日,日军调集第三十六纵队约23000多人的主力军,又调炮兵5800余人,飞机1300余架,运输车2300辆,集中火力对仓库山峡、湾仔山峡、歌赋山、扯旗山、西高山的英军阵地狂轰滥炸,英军伤亡惨重,寡不敌众,香港总督马克·扬接到英国政府的投降命令,放弃抵抗,香港全部沦陷。

刚开始,日军将抓获的1万多名“抗日分子”和英军战俘等囚禁在深水埗、亚皆老街与马头涌等营房,由于集中营过分拥挤,食物不足,只有掺着沙石的糙米饭和一点咸菜,基本不提供蔬菜,卫生条件又差,导致许多人患了脚气、败血症、口腔溃烂等维生素缺乏症。几个战俘代表找日方交涉,日本军官点头承认存在的问题。战俘们深感慰藉,都以为日军信守日内瓦战俘公约,实行人道主义,从此伙食可以得到改善。他们万万想象不到的是,第二天,日军拉来了一卡车菊花,对战俘说:“这些蔬菜,管够!”

不久,战俘营因营养不良等,开始出现死亡事件。

一个号手,被俘之后,偷偷地把军号带进了战俘营。一旦有战友病逝,他就吹一次,以示哀悼。

后来,每天死亡的战俘日益增多,他吹的次数也就一天数次,越来越多。日军为了维稳,就把他的军号没收了。

即使是对于这些浑身是病、骨瘦如柴的战俘,日军仍不放过“废物利用”。

后来,他们心生一计,决定分期分批地将战俘押赴日本,送进工厂、矿山做苦力。

1942年9月25日,在香港九龙半岛西北部的深水埗营地阅兵场上,1816名英军战俘在刺刀的驱赶下,被迫集合在一起,接受日军军官和田秀男少尉的训话:“你们将被带离香港,去一个你们将被好好照顾和善待的美丽国家。我将率领队伍照顾你们的健康,记住我的脸。”

通过英文翻译,战俘们都明白了:他们将被押往遥远的日本。有的人认为此行凶多吉少,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也有的心存幻想,认为日本人不会在自己的国家对战俘不人道,希望到达目的地之后,生存环境有所改观。但身为俘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放下绅士身价,任人驱使,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简短的训话之后,在三八大盖的押送下,每50名战俘编成一组,每组指定一名英军战俘中军官带队,由深水埗营地码头搭乘驳船,分批送上停泊在海里的里斯本丸。

里斯本丸于1920年7月8日下水,原先是一艘邮政船,隶属日本横滨船坞公司,船舶番号是27254。它长136米,宽18米,安装了两台往复式主机,最大功率是4684马力,载重量是7053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主要是从日本经巴拿马运河到美国纽约的航线上行驶。1940年,被改装成货轮,并被日本军方征用。甲板上有2台起货机及左右舷2根吊杆,船分4个舱室,货舱在船艏。战俘分住在一、二、三号船舱内,由25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官兵日夜看押。所有船舱有2层结构,每层用木质结构成阶梯式,这样可以运输更多的人。随船只带了4艘救生艇、6条救生筏。船员77名,船长是经田茂,轮机长是山口末次。

一号舱,关押着J. T. 波洛克指挥的皇家海军,约500多人。

位于船桥前部的二号舱(即主机舱),面积最大,关押着斯图尔上校指挥下的皇家苏格兰团、米德尔赛克思团第一营和部分英国侨民等,约千人。

船桥后部的三号舱,关押着彼特上校指挥的皇家炮兵团官兵,有355人。

由于人多舱小,就像沙丁鱼罐头那样,战俘们被日军用刺刀一一驱入船舱,基本上是后背贴前胸,拥挤、憋闷,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活动的空间。

26日下午,778名日本军人(包括一些伤兵)登船,占据了船前部甲板的大部分好位置。

27日上午8点10分,里斯本丸满载1816名英军战俘、700多名日本士兵、部分英国侨民和1676吨布匹、食品等物资,从香港出发,向东北方向的日本九州门司港航行。也许是因为得意忘形,也许是由于护航能力不足,日军并没有派军舰护送。

里斯本丸起航了。甲板上,即将回国与亲人见面的日军官兵,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挥手向香港招手,有的把面包捏碎,撒向海面,观赏着海鸥们掠水争抢。而闷热的船舱内,英军俘虏无法同时躺下,许多人只能穿着裤衩、背心,站立在摇摇晃晃的里斯本丸上。他们神情沮丧,不知道前面的里程是凶是吉。一些基督教信徒合上眼睛,默默地祈祷着……

因为是战争年代,日本的运输船经常遭遇美军潜艇的攻击,沉船事件时有发生。可是,令人奇怪的是,里斯本丸将本国士兵与英军俘虏混装运输,本来就违反了《日内瓦协定》;如果悬挂相应旗帜,可以提醒敌方,避免误击事件的发生,但里斯本丸并没有这样做;里斯本丸虽然在船上加装了火炮等军事装备,但自卫火力十分有限,航行时,没有任何护航舰艇的里斯本丸,在炮火纷飞的大海上,简直就是一艘移动的“活靶子”,危险性可想而知。

其实,这并非是日本人的愚昧或者一时的粗心大意,恰恰是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因为,这些战俘,偷运到日本,既可以无偿进行各种重体力劳动,又可以作为与同盟国交换战俘的筹码,而一旦被世人发觉,必将受到口诛笔伐,让日本政府陷入被动。所以,藏在运兵船内,运往日本,比较安全。而且,他们也相信,无孔不入的英、美间谍,很快就会刺探到这一情报,投鼠而忌器,不敢对里斯本丸发动攻击。

而经田茂船长见多识广,深知此次航行伴随着凶险,因此,他特意贴近海岸线,在浅水海域,采取“之”字形航线,希望最大限度地躲避英、美海军潜艇的盯梢。

前四天风平浪静,有过几次小小的险情,都被经田茂一一化解。谢天谢地,里斯本丸总算在有惊无险中向前继续行驶,北门司港,也是每时每刻地向着里斯本丸靠近。

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但船舱内的英军俘虏,还是感到度日如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登船以后,战俘们的伙食,比在战俘营里稍微改善了一些。每天两顿饭,包括米饭、罐头牛肉和一小勺蔬菜。白天,还给抽烟的人提供几支劣质香烟。

可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却在迅速恶化。

船舱内,空气不流通,又热又闷,又不让上甲板去“方便”,晕船者的呕吐物四处都是,烟气味、汗臭味、呕吐味和排泄物的腥臭味,混杂在一起,让人呼吸困难,直倒胃口。更加惨无人道的是,给战俘的饮用水很少,也未实行配给,让每个战俘口开舌燥,嘴唇上起了一圈圈水泡。因为只有舱口附近有些光亮,而舱室里面黑咕隆咚的,人们连手表的指针都看不清,对于白天黑夜,逐渐失去了概念,时间一久,不少人变得神志麻木、反应迟钝。

经过战俘代表的多次交涉和强烈抗议,和田秀男少尉才勉强同意,白天,每个战俘组轮换着到甲板上放两三次风,每次仅有一刻钟。时间宝贵,战俘们一爬出舱口,就争前恐后地奔向船舷边,那里有几个用木头搭建的简易厕所……

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感冒和痢疾流行。病轻者,随船医生不予理睬;重病患者,医生只给几粒黄连素,敷衍一下。军士长威格泽尔不幸身亡,日军端着刺刀逼迫身体好一点的战俘,四个人,有的扯腿有的扯胳膊,抬出船舱,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9月30日下午,天气转阴,风浪渐大。到了晚上,天降大雨,浊浪翻卷,惊涛裂岸,能见度很低,只能看出二三十米。不凑巧的是,经田茂船长又患了“登革热”,浑身发烧,头重脚轻。他坚持了又坚持,到了后半夜,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感到自己的运气不错,里斯本丸已经驶入舟山海域,还有一天时间,就可以抵达中转港上海,而且,这一带海域处于皇军空军和海军的羽翼之下,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因此,他便把里斯本丸的指挥权交给了副手,并嘱咐他暂时驶离海岸、以每小时3海里的航速谨慎航行,以防触礁,等天亮能见度变好了,再返回沿岸航线。

没料想,里斯本丸变换航线不久,就被等候多时的美军鲈鱼号潜艇发现了……

作为岛国的日本,海上运输线是维持其国运的主动脉。

同类推荐
  •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小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被誉为“自闭症之父”。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小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记录喜禾的生活点滴,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
  • 死结

    死结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地点中国西南某偏僻山村。人物王满堂,男,26—36岁,农民。王母,女,60—70岁,王满堂之母。李凤英,女,19—29岁,王满堂之妻。刘半仙,男,50—60岁,乡村游医,掐指算命,拉牵说媒,司仪支客,无所不通。孙婆婆,女,50多岁,农民,乡村接生婆。大丫,王满堂长女,出场时13岁。二丫,王满堂次女,出场时11岁。三丫,王满堂三女,出场时9岁,哑巴。计生员甲、乙,群众演员若干。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热门推荐
  • 拒爱成欢:复仇娇妻送上门

    拒爱成欢:复仇娇妻送上门

    她恨他入骨,他却宠她上天,他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是他的无可奈何。一场交易,他说:“到我身边你有很多杀死我的机会。”她答应却按耐不住对他再次动心。当她的真的拿起刀子刺入他的胸膛,他知道他们的爱完了。她知道所有的真相可是他要和别人结婚了,她望着他给别人套上戒指,她终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如果时间可以轮回,她愿意用命相待…
  • 创世造化

    创世造化

    宁叶。联邦顶级世家独子!被神秘宁灵带到修炼大陆。来到就把天命之子的系统给抢了!还把人收了,还玩人家的系统!
  • 重生妖女策天下

    重生妖女策天下

    她是侯门嫡女,绝世容颜令天下倾倒,身怀异香令神鬼艳羡。静王曾言:“浅浅,我为王,你为后,废除六宫,一世一双人。”一句谎话,便让云卿浅用忠勇侯府上上下下七十三口的鲜血,为静王洗濯了成王之路。??不曾想静王黄袍加身之时,便是她噩梦开始之日。静王又言:“妖女,你不是喜欢男人么,那么从今日开始,朕,就成全你!”云卿浅死前泣血:“若有来世,我踏破江山,定拉你共赴黄泉!”——一朝重生十四岁,悲剧未生,亲人尚在,云卿浅感谢苍天,给她改变悲剧的机会。亲戚设计,渣男求娶,圈套来袭。她将计就计,釜底抽薪,化险为夷。从不出深闺的大小姐,变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京城第一人。然而就在一切尽在掌控的时候,偏偏出现一个她完全无法捉摸的意外。——威武侯府小侯爷穆容渊,纨绔不羁,不务正业,毫无建树,恃美行凶!传闻穆小侯爷有三大缺点,美似女,恶似魔,人不羁!传闻穆小侯爷有三大嗜好,观棋,看戏,赏美!然而却在遇到云卿浅之后,把三大嗜好改成一个——拆台!——云卿浅恼怒:“小侯爷为何处处纠缠?”穆容渊邪佞:“因为……你闻起来香香的。”——推荐新文《王妃人狠话不多》推荐完结文《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 十年枫海不负诗棠

    十年枫海不负诗棠

    我却始终期盼会遇到一个自始至终都站在你身后的人。而如今的沉默,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现在想想,那段跌宕起伏的青春,是不是挺奢侈的啊…
  •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从女人的性格和人生选择出发,通过对性格和选择的深层剖析,让女人更加了解自己,让女人懂得把自己经营得更好,进而撷取自己梦中的幸福。身为女人,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美丽的容颜,舒适的生活,成功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但怎样才能拥有这些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古希腊的智者早就给出最智慧的答案: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 十倍系统在异界

    十倍系统在异界

    平凡小伙贺羽重生到公元6666年,并得到十倍系统,从此以后,他在神秘游戏《神域》中:“恭喜玩家贺神得到‘九阳神功’*1×10”“恭喜玩家完成主线任务,经验*10000000×10”之后贺羽逆天了,贺羽发现《神域》的一切与现实同步,然后贺羽无敌了。
  • 大明小乞丐

    大明小乞丐

    向往的总是美好的世界,但生活让我们无法逃避,无论逃到哪里,都避不开一个永恒的真理: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英雄好汉。”
  • 千禧年的我们

    千禧年的我们

    国际上有一个专门的代际术语“千禧一代”(1982-2000出生),英文是Millennials,同义词Y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即2001年)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百度百科千禧年的孩子们,成年了。他们的青春,将要画上一个句号。句号之前的故事,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