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800000013

第13章 儒家文化(5)

首先是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而闻名于世的阎若璩、胡渭等著名前辈儒学家。他们的经学著作,为乾嘉诸儒树立了考据的典范。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江苏淮安人,深于经史,亦精地理,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列举128条证据,从今古文之篇数、篇名、语言、文体、内容等诸多方面,用比较的方法,一一揭示出今传《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之伪,使《古文尚书》疑案大白于天下,成为清代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的杰出成就。梁启超称之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胡渭(1633-1714)字朏明,浙江德清人,长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以《禹贡锥指》20卷、《易图明辨》10卷最为出名。在《易图明辨》中,胡渭论证由宋代陈抟等人传出的《河图》、《洛书》之伪,以为“凡为《易》图以附益经之所无者,皆可废也”,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甚大。

阎若璩、胡渭之后,清代考据之学得以全面展开,按师承和地域划分,清代中期学术可分为吴、皖、浙东史学三派。

吴派擅长经、史,表现出博详的特点。他们宗汉而近于佞汉,以惠栋为主帅,包括惠周惕、惠士奇、钱大昕、王鸣盛、余萧客、江声、顾广圻、汪中等学者。惠栋(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所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吴派代表中,惠周惕、惠士奇是惠栋的祖父和父亲。余萧客、江声则是惠栋有名的弟子。著《汉学师承记》的江藩是惠栋的再传弟子,对吴派的记述特详。吴派中从治经到治史的学者有钱大昕、王鸣盛等人。他们不专攻经,重点在于史学,不分经史。钱大昕有《廿二史考异》和《十驾斋养新录》等,并研究元史及地理。王鸣盛著有《十七史商榷》和《蛾术篇》等。

皖派擅长经、子、小学,表现出博而精的特点。他们不佞汉,宗古求是。其代表人物是戴震,主要学者包括江永、金榜、卢文弨、孔广森、凌廷堪、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皖派开始于江永,成立于戴震。戴震(1723-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他精于名物训诂,并且进而探讨古书义理。皖派只有他一人沿着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儒家经典再到哲学的研究途径前进,成为清代为数不多的哲学家之一。其《孟子字义疏证》即以经学为基础而谈政治哲学。戴震的得意门生是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段玉裁治学根柢于经学,著有《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文字训诂学专家,王念孙著有《读书杂志》,王引之著有《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此外江永的音韵学、卢文弨的校勘学都十分出名。

浙东学派以史学为主,主要学者有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廷寀、邵晋涵、章学诚等。浙东史学派重视南明史的研究。其中,万斯大研究《三礼》,万斯同参编《明史》,是黄宗羲的学生,再传至全祖望,著有《鲒琦亭集》。三者均是浙东史学派的主要人物,并逐渐转向史学考据。到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着重于史学理论的建设,浙东学派就中变了。

三 清代末叶的儒学转型

道光以后,外有资本主义列强不断的侵凌,内有白莲教、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清政府的统治实力、学术管控转弱。在学术上,今文经学异军突起,经历了由学术到议政的变化。此时期以常州学派为中心,又有皖派支流的存在。

乾隆、嘉庆以后,吴派中断了,皖派则继续发展,出现了俞樾、孙诒让、章太炎、陈汉章等人物。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其学问来自王念孙、王引之。他重视民间文学,于文学颇有成就。但他专攻经学,其全部著作名曰《春在堂全书》,代表作有《古书疑义举例》、《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浙江瑞安人。其《周礼正义》是集礼学大成的著作,其《墨子闲诂》在校勘训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推动了诸子学的研究,其《契文举例》则是研究甲骨文的开创性著作。章太炎(1869-1936)是俞樾的弟子,其著作收入《章氏丛书》中。他是皖派最后的大师,其《检论》、《清儒》、《国故论衡》等都是重要的学术思想著作。民国时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还承袭了他们的治学方法。

常州学派产生于乾嘉年间,但真正发生作用是在清后期。常州学派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有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后一阶段有龚自珍、魏源、邵懿辰、戴望、廖平、康有为等。

常州学派开始于庄存与,奠基于刘逢禄,主要偏重于纯学术的研究。庄存与(1719-1788)字方耕,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与戴震同时,著有《春秋正辞》11卷等。其后传其外孙刘逢禄、宋翔凤。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江苏武进人,著《左氏春秋考证》2卷等,专破古文经学,认为《左传》不传《春秋》,与《春秋》经无关。他又为立公羊学而作《公羊经何氏释例》10卷,阐发公羊学微言大义,成为清代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获得过古文家章太炎的恭维。宋翔凤(1776-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治西汉今文经学,喜附会,又杂采谶纬,实不足称,影响也不大。

由于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后期的常州学派发生新的变化,提倡经世致用。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是著名汉学家段玉裁的外孙,在赴京会试中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从而开始研究今文学,成为当时今文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六经正名》、《泰誓答问》等是经学史上重要的文章。龚自珍批评乾嘉学派沉溺于烦琐考据而脱离实际,以为时人“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他也反对宋明以来崇尚空谈道德修养的理学,而主张通经致用,将学术研究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起来,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强音。魏源(1794-1857)字默深,为龚自珍好友,撰有《诗古微》反对《毛诗》,主张齐、鲁、韩三家《诗》。他又著《书古微》,辨《古文尚书》之伪。魏源认为理学“心性迂谈”,毫无用处,中国必须“更法改图”才有出路。他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在龚自珍、魏源高扬今文经学旗帜的同时,研究今文经学的人越来越多,使今文经学开始出现兴盛的局面。邵懿辰、戴望等是其中的代表。邵懿辰撰有《礼经通论》,认为《仪礼》十七篇并无残缺,乐在《诗》、《礼》之中,本来就没有经书存在。戴望有《论语注》,主张“征之古训,求之微言”,折衷今古文经学。

从龚自珍开始,常州学派开始了综合性研究。至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皮锡瑞、廖平、康有为等更发展为通论式的综合研究。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著有《经学通论》、《经学历史》、《今文尚书考证》等。皮锡瑞力主今文经学,但也不排斥古文经学、宋学,学术上较为持平。他还是积极参与维新运动的人物之一,通过讲演等号召经术与政事相结合,宣扬变法图存。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人,受张之洞、王闿运影响颇深,著有《今古学考》、《古学考》、《知圣篇》等。廖平一生学凡六变,而以第一变平分今古文经学、第二变尊今文经学而抑古文经学影响最大。康有为在学术上受廖平影响,编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集中宣扬其托古改制思想,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他还著有政论性著作《大同书》,从《公羊传》“三世”说出发,附会《礼记·礼运》“大同”、“小康”之说,主张人类社会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最后达到太平世,实现世界大同。

四 清代程朱理学的演变发展

清代儒学以汉学为主,宋学为次;以古文经学为主,今文经学为次。在清代,与朴学化儒学相伴而行的是官方崇奉的程朱理学。不过清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乃是“利用了元明以来做八股应举的程朱招牌,他们绝不愿学者认真效法程朱,来与闻他们的政权”。正因学清统治者仅仅以“四书五经”程朱注解为内容的科举考试牢笼士大夫,借程朱理学所提倡的纲常伦理维护统治,而乾隆帝公开批驳宋儒“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故清儒多以考据立学,而以程朱理学修身立事,如惠士奇手书楹帖云:“六经尊服(虔)郑(玄),百行法程(颢、颐)朱(熹)。”

清初理学家多矫王学空疏,主张“博习穷理”。孙奇逢、李颙等接续王学,而逐渐趋于务实;张履祥、陆世仪、王懋竑、陆陇其等矫王学而倡程朱之学,伏处岩穴、默然自修,以气节德行相砥砺。一大批朝士大夫出于各种目的,也动言“天理”、“人欲”,推崇理学,与统治者用意相合,故部分人得到宠信和重用,享受特殊的恩荣和优厚的俸禄,被奉为“理学名臣”。汤斌、李光地、张伯行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大多不过是从维护清政权统治出发的御用文人罢了。李光地就曾据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之说,不惜吹捧康熙“承天之命,任斯道之统”,比孔子、孟子、朱熹只得儒学道统之传而不得登位为帝还要高明,认为这是上天“复启尧、舜之运,而道与治之统复合”。康熙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盛称“知光地者莫若朕,知朕者莫若光地”。

乾嘉时期,程朱理学人物大都是鹦鹉学舌的御用学者。他们献媚邀宠,觅官求职,志气沦丧,不顾廉耻,同时又无扎实的学问根基,理学在实际上走向衰落。不过,以翁方纲、姚鼐、汪绂为代表的部分有远见的理学之士,在推崇程朱理学的同时,破除门户之见,注意吸取汉学的考据之长,以弥补理学之短。姚鼐还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主张,影响深远。而唐鉴著《学案小识》、方东树著《汉学商兑》,固守门户,排斥汉学,为程朱理学申辩。

同类推荐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 前辈们的秘密

    前辈们的秘密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文坛和学界的一流文化人。其中包括王元化、李泽厚、黎澍、施蜇存、金性尧、黄裳、范用、唐振常、曾卓、辛丰年、谷林、吴小如、周作人、张爱玲等,多为第一手材料,对这些人物作学术分析,写出他们真正的价值。这些人都是“专家之上的文人”,中国文化都是由这种“专家之上的文人”传承和推进的。此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一本具有深刻文化含量的大书。
  • 茶之书

    茶之书

    冈仓天心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为我们阐释了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蕴含的美妙意境。——《纽约时报》在所有讲述茶道的书中,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冈仓天心的著述不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难有人超越他。 ——《东西》杂志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蔡春华(学者,冈仓天心研究专家)《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李长声(学者,日本文化观察家)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热门推荐
  • 青春暗恋那些事儿

    青春暗恋那些事儿

    青春中总是会有喜欢的人但由于羞涩而不敢卖出那一步每每想起总会有遗憾
  • 大道轮回

    大道轮回

    雾霭沉沉的大地,支离破碎的山河,悲壮惨烈的英雄,命运捉弄的轮回。千年轮回一曲终,断丝若死又重生,悲太晚,离别总为再重逢!世间之事,皆为定数,三千繁华蒙尘心,是非善恶显真理,缘也、命也;堪不破,俗世繁华,道不尽,命运轮回。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倾国风色

    倾国风色

    世界那么大,传闻总是不会断,如何在这些传闻中生存如何面对这些纷扰成了我们要探寻的谜团。
  • 妖尾之忍术之神

    妖尾之忍术之神

    继承了宇智波力量的宇智波千叶,携带着包含众多忍术的忍术之间穿越到了妖精尾巴的世界。忍术与魔法之间的碰撞,究竟会闪出何等的火花?纳兹:千叶,和我决斗!千叶:没空!去找拉克萨斯去!纳兹:火龙的咆哮!千叶:哼!看来有必要让你瞧瞧水遁的厉害!千叶:随吞,大坝谁修哈!
  • 外道称仙

    外道称仙

    苍茫的宇宙,无尽的昏暗,时不时的几抹亮光,映照出轮回的轨迹!绝仙之地,万物在年月中演变交替,唯不见那超脱者踏出年轮。生命本就是一个奇迹,或许也只有生命最亲近轮回。苍生转命轮回路,吾敬众生踏轮回……
  • 混血女巫之天选之子

    混血女巫之天选之子

    一个女巫与凡人的孩子,介于人类和巫者之间,不论哪一边都容不下的异类。拥有亚洲人特有的黑发,又有吸血族女巫独有的红眸,这些都是人们攻击她的着力点。脱离了流言蜚语的地球,却来到了一个同样容不下她的玄幻世界。象征天子的紫色星芒,为世人不留的“脏血”。她该如何选择,是毁灭,还是救赎?
  • 生死麻将馆

    生死麻将馆

    麻将馆内突发世上最离奇命案,死者为何面带微笑?而全身也无一伤痕,是为猝死?还是他杀?敬请关注。
  •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她被最亲近之人背叛,落入冥界,命中注定的相遇,却将她还未愈合的心口再次撕裂。为了那份爱而不得的心动,她努力的想追上那个男人的脚步,可是……“你可知道,我们是生生世世注定了不能在一起的!”
  • 唐尧俞夏爱唐周

    唐尧俞夏爱唐周

    “唐尧,给你儿子换尿布”“好”“唐尧,给你女儿喂饭”“好”“唐尧,把洗好的衣服搭出去”“好”“唐尧,今天我陪两个小不点睡了啊”“不行!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