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100000016

第16章 《优势》后记优势之思(1)

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意指人的思维器官的职责就是思考。只要人的心脏没有停止跳动,人们的大脑就不会停止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但思考问题的状态会有不同,有些问题思考一阵就会放下,而有些问题会缠绕你很多年甚至一辈子,比如陈景润痴迷哥德巴赫猜想,比如李时珍以毕生之心力撰写《本草纲目》,还有许多。

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也有一件事情让我魂牵梦绕了二十余年,至今也没能放下。虽然没有达到如胶似膝、如影随形的地步,也没有达到自成一门学问的高度,但也常常让我“众里寻她千百度”,很有一些愿意和“她”白头偕老的意愿。当然,这个“她”并不是社会主体中的某一个人,而是自然和社会中的诸多现象之一,社会科学的诸多命题之一,名曰“优势”。我常常思考优势,进行着优势之思。

理性地思考优势,那是后来的事情。最开始对“优势”的认识,全是一种不经意的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记得首次“学舌”是在1984年春天。我在英山县人民政府召开的表彰劳动模范的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曾经无意识地表述过一个观点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发言完毕也就忘诸脑后。两年后的夏天,全国阀门行业情报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我作为新会员单位代表发言,又重述了同样意思的我们所从事的情报工作,是为着企业创造优势。在会后游览庐山的途中,一位参加会议的同行赞扬了我的发言。他认为情报工作关系企业优势的观点颇有新意。他的肯定如同一根擦燃的火柴,照亮了我思想的隧道,推动我对优势这一概念的认识由感性状态进入理性状态。我的思维中烙下了“优势”二字,却忘记了那位推手的姓名。但他让我感念至今。

是的,优势值得探索。从此,我便条件反射般地十分留意报章、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有关优势的内容。有趣的是,在我开始关注“优势”以后,我发现媒体、书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优势”二字,从政治家、学者到普通百姓,开口就谈“优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优势”应是当年的流行词汇之一。翻开史册,阅读诸子,我更发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学术界,就流行这个词汇。古代汉语言简意赅曰“势”,虽无“优”字,内涵与“优势”相通。慎到先生对“势”有十分独到的见解,韩非先生是研究政治优势的专家,军事家孙武著《十三篇》就专辟《势》篇。更早的还有齐相管仲,甚至《易》经,其间都渗透着优势理念。国外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卢梭、达尔文,名字一大排,可谓古今中外百家争鸣。“优势”如同一件古玩,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有意无意地鉴赏过她,想不到我也成为这个跨越千年的“优势俱乐部”中的一个会员,十分倾心,也十分开心。

从鉴赏变成倾心,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这就需要从大量的社会的自然的具象中剥茧抽丝,披沙炼金,寻找公约数,归并同类项,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它的规律性。昼思夜想,日积月累,采花酿蜜,化粮为酒,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思不解,茅塞顿开,凝滞,恍然,阻塞,顿悟,量变,质变,分析,归纳,在担负紧张劳累而又富有成效的企业市场开发重担的同时,我在业余进行的优势研究工作也不断有新的进展。终于有一天,我从《矛盾论》、《实践论》和当时流行的“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受到启发,试图写出一部煌煌30万言的论著“优势论”,拟好写作大纲,梳理各种论据,在寒冬之夜奋战一个多月,写下七万余字的初稿,终因志大才疏、力不从心而搁浅,留下惆怅满怀。

惆怅归惆怅,“论”心却没有泯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论”心未泯的我又异想天开,想将“优势”这一课题以哲理长诗的形式予以表达,原因有三点其一,诗歌创作自己有一定基础,长诗写作也曾有过尝试,虽入不惑之年,激情却依然丰沛;其二,中国自屈原创作《天问》以后,现代当代诗坛鲜见成功的哲理长诗,仿佛有一种使命感在胸中暗暗滋长。同时,我感到以这一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应拥有“人无我有”的时机优势;其三,“论著”搁浅,心里憋闷,思绪不吐不快,事情不做不爽。1990年春,熊召政君自武汉返乡探亲时,我同他交换了这一想法。以《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步入文坛的熊君在担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时,编发了我的《葛洲坝情思》等一组诗作,他当然清楚哲理长诗写作的境况。沉吟半响,召政终于半是鼓励半是提醒实则是模棱两可地说“可以一试,但有难度。”召政言之不假,这一难就难产了十年。这期间,因为个人生计、事业,也为责任、信念,几经转换岗位,不断征战南北,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无暇顾及“优势”。直至1997年冬,我毅然辞去所在湖北某国营企业管理职务,只身赴上海打工,在领略上海滩风光的同时也挤出时间尽可能地静心走进“优势”的原野,将那些快要淡漠有些恍惚的思绪重新整理,翻晒,分类,增删,优选,去疵,洗汰,蒸煮,梳理,真想早日将这些快要发黄的“优势”之丝织成一幅有纲有目有益可渔的优势之网。两年多的时间还是有成果的,经济上初步脱贫,优势研究也厘清头绪。我踌躇满志地辞去上海的工作,毅然返乡,一手准备创业,一手准备着编结孕期过长的优势之网。

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后,转眼到了2000年3月下旬。家乡的田野上黄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盛,我因故要到湖北鄂州小住。于是带了一些相关书籍资料,准备借这段闲暇时光动笔,开始《优势论》的二度写作。但动笔伊始,问题来了,资料准备不足,论述所需要的诸多论据尤其是需要引证的理论论据不在手头,使我陷入苦恼之中,但也应了一句人人知晓的真理坏事可以变好事,危机能够变机遇。苦恼中的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决不能浪费这段宝贵时间,还是写诗吧,写诗可以不需要论文那般周密、严谨、繁琐、机械。于是我将准备写作论著的大纲按诗歌写作的需要予以调整,编出简略的篇章大意,然后按图索骥,信马由缰,天上地下,让精神的我乘坐“神舟”号飞船纵身浩瀚宇宙,俯瞰人间,开始了延宕已久的浪漫优势之旅,凝重的优势之思。

这是一次神奇的优势之旅,也是一次颇有收获的优势之思。从3月22日上午9时开始诗作的第一行,到4月5日下午6时完成最后一个章节,我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以9天中的近100小时的绝对写作时间,分别在鄂州和英山两地,完成上、下两篇共九个章节近千行的长诗,平均每天100多行。最高产日为160行。我真的把自己的身心都置身在“神舟”号飞船里,我想象在远离尘嚣远离浮躁远离故土远离族群的太空中,一定能够更客观地观察和认识世界,一定会更准确地接近和把握真理,我真的想检验一下“遨游太空是否改变存在?/地外目光是否更加锐敏?”但是,我错了,因为即使是置身浩渺的太空,我的思想依然无法摆脱人类固有的思维惯性,血肉之躯依旧,爱恨情仇依然,只是眼界是更开阔一些,心胸更坦然一些,也更加感受到“优势”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优势之旅值得,优势之思有益。

哲理长诗的写作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确有许多不同。论文的写作,需要鲜明的论点,周密的论证,生动而充分的论据和准确得无懈可击的结论,客观性,逻辑性,科学性,丝丝入扣,环环相结,层层递进,了了分明。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它可以把世界上最简单的事物论述得复杂和深邃无比,也可以将最复杂的事物演绎得十分简单明了。炉火纯青的论著确能使人受益非浅。而诗创作尤其是哲理诗的创作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它得将那些经过无数次抽象而获得的鲜明的观点、率直的论据、抽象的道理、无懈可击的结论化作形象思维天地的各种意象,真话不能直说,道理不可明讲,要让读者在看似纷繁的万千意象中,在诗歌固有的优美语境情境意境旋律节奏咏叹中领略,鉴赏,揣摩,品评,咀嚼,感悟,达至言传而意会,灵犀一点通,最终成为你的高山流水,与你的心弦共鸣,并在共鸣中获得“美的愉悦、情的陶冶、理的启迪”。这应该是衡量哲理诗歌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优势》的创作是充满愉悦的。半个月的时间尤其是完全投入创作的九天时间里,自己始终处在极度兴奋甚至亢奋的状态中,几回回梦里唱优势,万千优势入梦来,有些精彩的段落甚至是在梦游或假寐中完成的。这个创作过程又是非常艰苦的,它对我的思维、意志、情感、功力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严格的考验。试想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命题,如此浩繁且庞杂的原材料,本来应该也完全可成为一部具有系统思想、鲜明观点、完整架构、丰富论据、周密论证,严正结论的论著,现在却要将他“变性”为哲理长诗,谈何容易!虽然自己青春时代尝试着抒情长诗或叙事长诗的写作,那纯粹是一种练笔,而今是要制作产品,更希望能打造精品。你要让你的读者在欣赏诗艺之美的同时分享你的感悟、心得、思想,而且有许多思想还是新鲜的、原创的。感谢谬斯给予我太多帮助,让我的灵感之泉不断涌溢,有时还呈现“井喷”状态,以致我的写作速度跟不上我的思维速度,不得不采用速记的办法录下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字,以免灵感稍纵即逝,失之交臂,这种兴奋状态在我完成诗稿后的很长一个时间才平静下来。

勿庸讳言,《优势》这部哲理长诗颇有一些另类的色彩。首先是歌唱的对象不同。它不是歌唱悬崖边的一棵树,也不是歌唱某一片山水、一位人物、一段历史、一个事件、一份情感或者一位具体的事物。它是歌唱一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经过抽象的一种摸不着但感受得到的客观存在的现象,真真切切的感觉。第二,全诗分为上下两篇九章四十余节,章节繁多,却由同一个命题“优势”所统领,不能跑题,不能串岗。各章节职责虽然不同,却都是优势之“树”的杆枝茎叶花果,都得为构成“树”的整体形象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让这棵大“树”生机蓬勃。第三,这部长诗的句式采用具有民族色彩的半格律体,四句为一小节,形似古典诗词的“绝句”。十字左右为一行,可上下略有浮动,但不可偏离太多,要求相对整齐,有点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对仗、排比、长短句均可使用,内圆而外方。我还特别注意了诗的节奏和押大致相同又不断变换的韵,使之适宜于朗诵。

《优势》在意象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思考。这意象在论著中犹如论据一样重要。哲理诗的意象如同传感器,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寄予他们运用的意象之中,而读者则凭着自己的经验将这些意象转换成自己的感悟,达成诗作者与诗读者的心弦共振,心灵共鸣。《优势》所选择吟咏的意象遍及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人到国家,从经济到政治,从历史到未来,从眼皮底下到河外星系……我初略地统计了一下,其意象大约选用了全球70多个国家、城市、地区和国际组织,涉及100多位历史和现代的中外各个方面的人物、并选用了20多个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乡村俚语、民间俗谚、学者名言、哲人精典、领袖论说、影视名剧、流行词语、原创概念、外文缩写、神话传说、重大事件、社会焦点……只要是《优势之歌》需要或者它们适合传达诗之哲思和诗美的,作者为它们作了无数次的双向选择,常有忍痛割爱之感,也有饥不择食之时,个中甘苦自知。

从1984年春天那次发言不经意地谈到“优势”开始,直到2000春天完成这部长诗,使“优势之思”告一段落,前后凡16年。这16年所经历的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的飞跃,从探索,停滞,到再探索、再冲刺直至诗稿变成铅字,这其间的兴奋、执着、徘徊、焦虑、茫然、欣然、沉潜、沉醉、沉缅、亢奋种种心态变化,非语言能一一表达。我的姓名的谐音谐意是一个最好的注脚。自我表扬地说,我是用精卫填海的意志、不断集聚成移山填海的力量,才完成这样一件沧海桑田的工程。近千行的哲理长诗,对于思想修炼和艺术修养都十分浅薄、尤其是知识基础十分贫弱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情。但感到欣慰的是,这部长诗于2000年12月以《俯瞰人间》命名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还是得到了诗坛内外诸多师长学者的鼓励和肯定,得到了全国各地许多读者、诗友的好评和赞扬,有许多事情都令人不能忘怀。

首先应该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永健教授。这位以评论毛泽东诗词、评论艾青、贺敬之和诸多诗人诗作闻名的文学评论家,在收读我的诗稿后,十分重视,认真评阅,并拨冗为诗集作序《阅尽人间春色》,给我莫大鼓励和支持。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新诗研究中心和武汉市作家协会,于2001年2月和10月先后两次在湖北省作家协会和英山县陶家河乡召开作品研讨会。湖北诗界学界的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诗人骆文,沙蕻、管用和等都亲临会议发言,诗人曾卓抱病致信祝贺,华中师范大学黄曼君教授与家人夜评诗集的故事,都感人至深。书评家周溯源,评论家、教授秦在东、樊星、邹建军等,虽素未谋面,但都为该诗集写下热情的评论。这一切都成为动力,推动我于2003年8月连同诸评论文章结集再版。在诗歌行情一直看跌的情况下,仍然有这么多人关注这部长诗,诗人心中自有太多感慨。

令我不能忘记的还有两位读者知音。一位是曾经担任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的李德裕先生。李先生在2001年春节期间认真品读了这部诗集,正月初一那一天,年逾七十的李先生诗兴大发,一口气创作了一副对联三首诗词作为读后感寄赠作者,其中一首《读田海哲理诗/调寄水调歌头》写道“田海激情涌,哲理化诗章。纵观中外今古,皆是竞争场。谁说争先失礼,但见优生劣汰,苟且必消亡。借势乾坤变,弱者亦能强。蛰居久,抓机遇,待鹏翔。莫忘北约东扩,‘神社’又还阳。人类良知若现,优势方能互补,造化亦情长。但愿前程美,四海溢琼浆。”李先生在信中称,读诗“获益非浅,震撼颇大。”先生的关注和热忱、知心和激情同样给了我很大震撼。另一位是英山县陶家河乡的残疾农民安德祥。他作为普通读者代表架着拐杖参加研讨会,非常激动地发言“我喜欢田海的叙事诗,更爱读他的哲理诗。它使我明白,无论生存与发展,都得有优势。有优势要发挥好,没有优势要寻找优势,创造优势。”安德祥正是这样做的。他身残志坚,不能务农,就做豆腐卖。他将精神优势、道德优势、智慧优势转化为豆腐产品的质量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在艰辛的劳作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同类推荐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18岁小女孩和28岁熟男谈恋爱是不是有点嫩?会不会有代沟?163CM和183CM是不是距离有点远?接吻会不会很吃力?亿万总裁和小工程师的女儿结婚是不是有点悬?会不会门不当户不对?所有的问题皆是炮灰,回答都是“No-No-No!”因为爱情的魔力是无限大的,它会超越一切世俗!
  • 贵女有恨

    贵女有恨

    大恩竟成仇?!封后前夜,渣妹渣母合力把她弄死,并代替她成为皇后?重来一世,她智斗渣母,恶整渣妹!不仅如此,还要找个硬靠山。等她拜了师,学了艺,却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天!师傅救命!
  •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苏予唯的男友江裴突然失踪,无助的予唯开始踏上漫漫寻人路。此时,她遇到了金融才俊黎昕臣。黎昕臣对独立坚强的苏予唯产生好感,在寻人的路上,予唯遭遇种种挫折,无一不是黎昕臣向她伸出了援手。后来予唯慢慢知道了这些劫难背后的阴谋,同时她得知了黎昕臣深不可测的家庭背景,于是自卑的她选择独自离开。一个月之后,江裴打听到予唯在山区里支教,同时得知,黎昕臣在去往山区的路上,遭遇了泥石流……
  •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都说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梦中泡了个绝色帅哥有错吗?可谁知这样也能怀孕!YYD,原来睡觉也能穿越。好不容易说服老妈留下这个孩子,但也不用让她再穿吧?咦,她穿到哪里了?好像是坏了某人的好事。“你们继续……”象征性的捂着眼,非礼勿视,她可是啥也没看见,可帅哥发火了,说她……甚至不相信她肚中的孩子是他的!王爷有什么了不起,她又不是他的妻,他凭什么指责她?????????
  • 许真君玉匣记

    许真君玉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系统:戏精少女升职记

    快穿系统:戏精少女升职记

    世间有门,以灵魂为食,可至三千世界。“三千世界那么大,你到何处我都陪着你可好?”梵对此以一个白眼回报。她本是天地生养的灵物,本以为自己可以逍遥于天地之间,未料一睁开眼就被一个该死的男人抓去做苦力。“这个月的绩效至少要十盒魂灵!”“我死了,我现在就去冥界找孟婆让我忘却前尘。”未果。自此,梵的人生奋斗在了收取魂灵的第一线。“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今夜来我府里,明日你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城主夫人。”“滚!”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 水仙花开

    水仙花开

    早起叠被子的时候,水仙在枕巾上捏起了十几根掉发,有黑的,有白的。白的像绣花用的白丝线,亮晶晶的,还有光泽呢。黑的呢,却算不得黑了,仿佛在土里滚了一圈,灰扑扑的。她轻轻叹了口气,把它们团起来,揭开火炉盖,丢进炉内。随着“噗”一声响,火炉里顿时窜出一股燎羊毛的焦煳味儿,头发烧没了。水仙记不得自己啥时开始有了白发,先前只是零零星星冒出几根,渐渐地,越来越多,成了势,远远看去,头上像是落了一层白霜。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瓦尔斯塔英雄传

    瓦尔斯塔英雄传

    18世纪,在这个火枪与冷兵器并存的新时代,瓦尔斯塔的英雄们崛起了,为了重现昔日帝国时代的荣光,他们拥立了一位身负神裔血脉的女皇,在她的铁血统治之下,战争之风席卷了整个大陆……文章要素如下:【虐心警告!】史诗奇幻,架空欧洲大陆,低魔,排枪射击绅士战争,老电影译制片翻译体,人物众多,以不同人物的视角POV同步推进剧情,真实残酷的世界观。一出哥特式的罗曼蒂克战争史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