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400000002

第2章 第一辑 写作,是对土地与民间的信仰(2)

阎:是。好像李锐也没有卖过改编权。唯一一次是写完《黄金洞》的时候,演《北京人在纽约》的那个女演员王姬特别痴迷里边的女主人公,对小说有兴趣,想拍,但后来审查没通过,改编的事就到此打住。后来写《黑猪毛,白猪毛》、《三棒棰》等那两年,有五六个“地下导演”找我要拍,我说你们爱怎么拍就怎么拍去吧。结果全都是雷大雨小,雨过地皮都不湿。说实话,写影视没有别的目的,就是稿费比写小说高,而影视队伍少有文学素养好的,尤其那些导演。《人生》的改编也是因此做了一半,就此搁浅了。但通过这件事,我想我今年四十八岁,本命年了,写小说也能养家糊口了,我将就此彻底根绝影视的创作。三十岁的时候,我一横心,放弃了当官的念头。四十八岁时,才下决心根绝了挣钱的念头,这中间有十八个年头,太漫长了,太浪费生命了。由此看,我的确是悟性很差的人。不过,好在我终于能够根绝这两点,终于可以专心于小说创作了。

张:你曾经坦诚地说过,你还一直有做官的梦呢。

阎:当然有啊。以前在部队,二十几岁时,我是集团军宣传处写材料速度最快的,机关文书那一套很熟悉。在部队,机关文书好,要当官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可是,后来我们宣传处调来了一个处长,年龄和我差不多,但职务比我高两级,而且岳父又是司令员,这样一比较,当官的念头一下就没了,如同意气风发的少年看到自己道路前边的灯光明亮,但把脖子向前一伸,发现那光亮原是人家太阳的余光。明白了这些,就彻底放弃了当官的预想,一心一意想着小说创作。但写小说稿费低,就免不了要想挣钱的事。而写电视剧,是中国作家唯一的一条给自己经济补贴的方法。所以,我写了一些电视剧,做了一些影视垃圾。今年,我身体一直不好,颈椎病愈来愈重,经常头晕不止,厉害起来口干、恶心,天旋地转,加上腿疼得经常上不去楼梯。而腰,又是十八年的老毛病。我对我的身体状况一直比较悲观,写作早就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我想,趁现在还没有瘫在床上,还能思想,还能坐下写作,我应该把这段时间的精力完全用在小说创作上。文学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放弃别的,不想任何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致力于对这一片乡土的表达,这是我对我后半生的唯一要求。

张:李洱就曾和我说起过你,他说连科为家乡、为父老乡亲承载得太多了,许多人、许多事他都要关心,都要去照顾,那么一大家子。

阎:这个事情没办法,因为你是农民,因为你出生在那块土地上,你就必须为那块土地上的亲人、邻居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你能否具体谈谈你的小说和你的家乡,也就是你与自己所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关系?

阎:我家住在一个镇子上,那是一个很大的村庄。那个村庄是我写作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情感源泉、想象的源泉。一句话,是我写作的一切的灵感之源。那个镇子奇妙无比,任何现实中的一件事情都可能是荒诞的、合理的。比如:二十八年前,我当兵时村里是六千口人,过去了将近三十年,村里仍然是六千口人。三十年时间,村里兴旺发达,人们不生不死。村里已经二十年没有一对新人结婚,没有一对年轻人去领结婚证。

张:这是为什么?

阎:道理非常简单,新人不领结婚证,就没有计划生育的问题。老人永远不死,就没有调整和上交土地问题。所以,我说中国的社会你们无法想象,表面混乱,而内在里自有其秩序。婚姻是人生大事吧?有结婚证才算合法吧?可你领结婚证就有计划生育的问题,不领结婚证,完全回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村仪式结婚中,两家人坐到一起一商量,双方认可了,请亲戚、邻居来吃一顿饭,喝一场酒,这就“合法”了,男女可以住到一块了,可以生两胎、三胎、四胎了。我只讲这一点,你已经不难想象我的小说为什么是你说的那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了。我经常说,对我来说,我不会没有故事可讲,不会没有东西可写,只要我每年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田湖镇上走走、看看,听我母亲、姐姐、哥哥和邻人们说几句话,千奇百怪而又真真实实的故事和情节就如赛跑样往我的头脑里跑,往我的头脑里钻。写小说、写那样的小说,不是我去选择它们,是它们选择了我。不是我要把小说写成这个样子,是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是生活必须让我写成这个样子。我的小说构思,就是做到如何不违背生活的内在逻辑就行。抓住生活的“内在逻辑”,而非表面人人都可以看到、感受到的生活逻辑,这是写作的关键,构思的关键。

张:写作中总得有一个最直接的灵感,有个灵感的导火索。那你写作中的灵感和冲动是怎么来的?长篇需要一个孕育,一个等待,包括你对下一个长篇的等待,是你等待长篇,还是长篇等待你,这是说不清楚的,需要一些铺垫和积累,那么短篇和中篇当然也包括一些长篇写作,我还是相信灵感的突然袭来,噬咬着你,折磨着你。你的乡村,你的土地给予你多大的灵感呢?

阎:说是得意也好,自豪也好,你会发现那块土地把你送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你变成一个作家,那块土地是有目的的。因为它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你去表达、表现,所以他让你成了作家。

张:我就觉得,你生活过的土地对于你的写作甚至会有某种神秘的遮蔽。

阎:我也经常觉得这特别神秘,觉得我家乡那片土地养育了我,它把我培育成一个作家,它要求的回报就是要我去表达它、叙述它。当我写作懒惰的时候,只要一只脚踏进那块土地,那块土地就迅速地展现出许多急着要表达的东西催促我的写作。以前,那块土地上的每个场景,我都会觉得它是很好的中篇、短篇或散文。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岁月在我生命中的延展,随着我人生经历的增加,一句话,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每次看到那些不一样的场景,就觉得它是长篇,不是短篇,不是中篇,更觉得不是简单的一篇抒情散文。

张:我想,你是从内心深处、在胸怀上真正拥有了这块土地。这种感觉正好适宜写作。这种情感可能是复杂的,也可能是暧昧的。

阎:是的,说出来也许别人会骂我张狂、自傲,可情况真的就是这样。现在,我脑子里就有三部、五部的长篇故事和想法。这些长篇,表面看是需要时间去孕育它,其实要孕育的不是故事,而是故事的表达方式。土地给我的是“写什么”,我要解决的是“如何写”。故事和场景总是不断地在头脑中闪现,催促我的写作和表达,可我没有表达的方式,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因此我会常常觉得有愧于生活对我的馈赠,有愧于那块土地的养育。讲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我去年回家去给我大伯奔丧,第一次走进了火葬场,看到了火葬的场景,听说了火葬场的别人闻所未闻的事,我就觉得那是很好的小说,不是中篇,更不是短篇,火葬场的事情太像我们这个社会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民族有特别大的象征意义,它不是短篇,不是中篇,而是一部长篇。是一部不同一般的长篇,只是我还没有与之匹配的表达方式,我如果简简单单把它写出来,就愧对那块土地,愧对那些走进火葬场的亲人的生命,我必须以最好的形式和叙述去写那非同一般的故事。现在我为什么不写?就是在等待表达它的灵感,等待那灵感的闪现。等到了,我就开始动笔写作了,等不到,也许我会三年不写、五年不写,甚至一生都不去写它。

张:这里面是否也有巨大的压抑啊?我知道,你写作的生命是乡土所赋予的,但那块土地给了你太多的沉重和苦难,你永远也摆脱不掉,是人的存在的困境带来你在写作中的灵光闪现。这可能就是这种巨大的精神压抑的结果。是否应了那句:愤怒出诗人,压抑产作家。

阎:受到巨大的压抑的不光是我,更是那块土地上的人们。比如说火葬的事,亲人死了,因为传统和文化,人们不愿火葬,就偷偷把死者埋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山上,但几天时间,家里不敢发出一点儿哭声,到了痛苦实在憋不住时,晚上一家人就跑到一个无人能听到的山上痛哭一场,然后又佯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默默从山上回到家里。表面看,这是土葬与火葬,现代文明与固有传统的问题,而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文明对人性的巨大的压迫的问题、挤压的问题,因此,在这里就有了无数怪诞的事,荒诞的事,不可思议、啼笑皆非的事。在我家乡,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我不来写它谁来写?也许这部长篇就叫《火葬场》。火葬场中所能透视我们的今天社会的复杂、荒怪、诡异和意义,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可是,我的写作因为有了《受活》、《丁庄梦》等几部书,处在很微妙的一个时期,我必须完成离土地更近、似乎离现实更远那样的一部作品,来缓解当前我和现实存在的过分紧张、将要弦断箭飞的关系。也许这是妥协,可也是对我写作的一次不一样的考验。

张:一个作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可以“坚硬”,也可以柔弱,内在的东西过于刚毅时,可以变换一下角度或题材嘛。那么,如此说来,你的下一部长篇从题材上说会有较大的变化吧。

阎:但无论写什么,我的作品都离不开土地,都是土地之花,哪怕是“恶之花”。

张:说来说去,灵感还是源于生活。首先是你无法离开你自己曾经生活的世界。其实,有时生活世界是大于我们的虚构或想象世界的,我们常常高估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不否认写作可以重新整合既有的现实、存在秩序,但作家的任务往往就是简单地以自身的审美判断打开内心与现实的通道。在一个大的生活世界里,它本身就是有一个寓言结构的,无论你怎样高明,你的想象和虚构都经常会被许多事物,哪怕是宿命所困扰。孙悟空的本事再大,也难逃如来佛的掌心。

阎:是啊,是生活与土地赐予我以创作的灵感。我的写作离不开那块土地。那块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太超乎想象了,讲述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我可以讲三天三夜、五天五夜,而且件件事情、个个人物对我来说都是实在的、真切的,对别人都是不可思议的。

张:当然,荒诞的发生有时是没有理由的。说到人物的问题,我印象深的还有你的小说《柳乡长》里那个柳乡长,他开着车应该去给县委书记汇报工作,可是他走着走着突然就想要到那个庄子去,因为那个庄子这些年富的不得了,为什么富呢,因为这个庄子里的一个女人是“小姐”,是小姐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变化和富裕。于是,他要给那个在城里的小姐立个碑。这在生活中看来还真的有些荒诞、不可思议。

阎:不是我太荒诞了,而是我们的生活特别荒诞。可能每个作家观察生活的眼光是不一样的,鲁迅看到家乡的都是痛和恨,沈从文看到的都是湘西无限的美,我恰恰觉得,生活中美的东西少到几乎不在,而荒诞的东西多到无处不在,它不是走进你眼睛里来,而是一下子、一下子打进你的眼睛里来,打进你的心灵里去。

张:这几乎在你的写作中不用过度的夸张和变形,写出来就行了。在这个时代,生活中什么都可能发生,非常怪异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都能发生。

阎:什么都能发生。因此,我将永生感谢土地和我的经历,我将以我的写作去回报这一切。

四、民间,有无尽的写作资源

张学昕阎连科

张:你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没有读完高中的人,也没有很正式地读过大学。可以说,你的写作经历和阅读经历构成了你的文化资源;对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说,“民间文化”这一资源就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对于“民间文化”我们现在还不能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应该包括民间的戏曲、民间的传说,我们经常听到的民间故事,甚至一些民间的趣事、轶事。我想,这对你的写作都非常的重要。我们经常说,在民间遇到一件别人遇不到的事情胜过读一本经典的著作。那么,你的写作与“民间”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呢?

阎:说到民间,我想先谈一下戏曲和我的文学创作的关系。有人也提出过这个问题,说我的语言节奏变化很有一种戏剧的感觉,有一种唱词的感觉。实事求是地讲,我对戏曲是非常感兴趣的,胜过对流行歌曲的喜欢。但是现在大家好像不太爱看剧了,但我到沈阳、长春是一定要看“二人转”的,真的是百看不厌,坐在那里一边看一边笑,发现东北真是人才济济,任何一出“二人转”都胜过赵本山的表演,而且他们那种幽默感、讽刺感是我们小说中所不具备的东西,还有他们的那种调侃即便在东北作家的作品中也很少见,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奇怪。

张:东北作家中我觉得最有才华的是萧红,我觉得她的小说在以一种很厚重的方式表达着民间的力量。她对你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吗?

阎:我非常喜欢她的小说,包括《呼兰河传》、《生死场》,这两个小说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尤其是《呼兰河传》,它那里面的细节我都能非常细的讲出来,比如说那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来了,春天从哪个地方先来的,是从我家屋顶的瓦片下面先来的。”就是瓦片下边露出了新芽,这种景象,东北和南方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细腻的感受一定是属于北方的,属于萧红的。在南方是没有这样的感受的,南方的春天是从树上先来的,甚至在河南,春天是从河边的柳树上先来的,只有在萧红的作品中你会感受到春天是从瓦片下的小草那里先来的。即便萧红有这样细腻的感受,但东北的作家好像对东北的戏剧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

张:这一点在当代恐怕也是如此。我觉得迟子建是非常优秀的,她的作品中那种细腻和柔软,那种温情的美可能在其他南方作家的作品中也是非常少见的,但是戏剧、戏曲的特性好像在她的作品中也没有什么体现。

阎:但是河南的豫剧对我还是影响非常大的,我一句豫剧都不会唱,但每个星期天的晚上我都会坐在那里看豫剧。记得我小时候,看第一场豫剧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演的是《焦裕禄》,就是所谓的新豫剧。我居然看得趴在我母亲的怀里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看到焦裕禄死了,我居然在那里哭了半个小时起不来。现在肯定不会了,但可见豫剧对我的影响之深。包括今天看《梨园春》的时候,里面那些名唱段我还是百听不厌的,甚至昆曲在北京演出,白先勇版的《牡丹亭》,我几乎是场场看,场场落泪。自己坐在那看看唱词,欣赏欣赏表演。这些东西说起来很简单,但它会给你的创作带来无形的影响。

张:这种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阎:主要是小说的语言。《丁庄梦》这部作品的语言就非常像河南豫剧的唱词“一唱三叹”的那种感觉,因此实事求是地讲,它与我对戏曲的欣赏是分不开的。包括像《日光流年》中那些超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修辞,就是所谓的“新修辞”。对于这些“新修辞”,我的语法常识非常的少,无法去概括我的小说和其他小说中所有的修辞现象。

同类推荐
  •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系崇明近代文化名人王春林生前作品集,集中收录其文章90余篇。多半反映其倡导新学,进步的思想意识,集中也保存了大量地方掌故。1928年汇辑历年文稿,由《崇民报》馆印行,此次由徐兵、唐圣勤、王妍点校整理,列入崇明历代文献丛书第六辑。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本书为散文集,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文中既有学校停水断电的烦恼,也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创业失败的伤心与烦恼,也有长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尽管作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然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奋斗的歌。
  • 经营心灵

    经营心灵

    刘广迎先生的新作《经营自己》是一本励志和智性的书。作者以优美流畅的文笔,创新了一种理论文章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新散文体例。读其著作,不仅有理性上豁然开朗的通透,也会为他的文学之美、思辨之美所吸引和折服。全书分引言、经营心灵、经营事业、经营家庭、后记五部分,共15万字。本刊节选其引言、经营心灵两部分,并配发书评三篇,以飨读者。于丹火了,火得异乎寻常。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宣讲《论语》竟让人名利双收,在此之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
热门推荐
  •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选村长

    选村长

    狗日的董昌富,我非把你这个村长弄下台不可!常有良恶狠狠地自言自语。这句话是常有良这几天嘴上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也是他在改选村长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神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把现任村长董昌富弄下台,拉下马,这个想法和计划一年前就有了。一年前播下的种子现在应该开花结果了。把董昌富弄下台,常有良有两个原因:一、从宏观上讲,这几年你董昌富为大家办的事少,为你自己办的事多,村里只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面貌依旧;村民的经济收入停滞不前,原地踏步,狗日的你个人的选矿厂却办得轰轰烈烈,要多红火有多红火;你既开工厂又做买卖,腰缠万贯吃喝嫖赌;多占宅基地,两座四合院的西式小洋楼拔地而起,这需要多少钱呀,这难道都是你自己挣的钱?
  • 世界原来还是你

    世界原来还是你

    谁没在路上绊倒,愿你从未迷失自己,你还是那个最初的你。
  • 冠心病科学保健指南

    冠心病科学保健指南

    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等。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病症。本书主要从冠心病的基本认知、科学保健、科学养生、科学饮食、生活细节、运动保健六个方面加以说明,希望读者可以对冠心病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 斗破之韩枫

    斗破之韩枫

    韩枫被黑袍人送到斗破苍穹的世界,成为反派韩枫。没有杀掉药老,韩枫会有怎样的经历?重生归来的萧炎,是否能重新崛起?一切的一切将会在《斗破苍穹之韩枫》中为你解答。
  • 穿越当锦衣卫大佬

    穿越当锦衣卫大佬

    周辰穿越高武版神州大陆。竟成为东齐皇朝的锦衣卫青龙指挥使,天下有数的至圣强者之一。一降临便发现自己手握齐国玉玺。顶着谋逆的罪名,被天下六大至圣围攻。我靠你大爷!在地球死了一遍还不算数?在这里立刻又要死一遍?
  • 有缘相伴

    有缘相伴

    经历过一些对于她来说是人身重击的事情后,她从一个善良单纯的人变成了冷酷的、虚假的、没有灵魂一般。因为一次奇遇,让她拥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力量。因为一次醉酒,让她和他扯到了一起。每一次的遇见,让她慢慢地找回了自己的身份、、、、、、
  • 倾世狂妃惊天下

    倾世狂妃惊天下

    她是22世纪的天才少女,亦是铁血特工女王,意外穿越,成了人人可欺的相府嫡小姐,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大陆,她这副废柴体质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为了变强,她杀出一条条血路。冷血父亲?狠毒后妈?白莲姐妹?伪善闺蜜?呵,你们等着,属于我的东西,我会一件件地拿回来,伤害我的,我会加倍奉还;从此她护至亲,炼丹药,修炼法术,只为成为这片大陆的王者。只是,那个粘人的腹黑冷男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有她什么时候成了他的妻子?啊喂!冷尘绎嘴角噙着邪魅的笑:“怀了我的孩子,你就是我的人了。”
  •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4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4

    书中栩栩如生刻画出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江玉郎、燕南天、江别鹤、移花宫主、十二星相、苏樱等众多典型人物,是古龙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丰富的小说。《绝代双骄》也是一个关于仇恨和宽恕的故事,以仇恨开始,以宽恕结尾,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全书高潮迭起,诙谐斗智,充满幽默,让人笑中带泪。小说问世以来,被改编无数,梁朝伟、刘德华、林青霞、林志颖、苏有朋等明星先后参与演出,陪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中国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那么,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怎样具体落实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大家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本书不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且从经济新常态、消费商时代、“十三五”战略等几个与供给侧改革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读者能够对供给侧改革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书非常适合公务员、企业人士、学校师生、政策关心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