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400000017

第17章 第五辑 文学的阅读资源(2)

阎:就一个作家来说,对一部作品看后能发出第一种感叹的,那是顿悟力极强的作家。他们也许一生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但一定能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极具个性的作品。对一部作品看后能发出第二种感叹的,没有那样强的顿悟力,但一定有相当的艺术怀疑力。我以为,艺术怀疑力对一个作家非常重要,没有艺术怀疑力的作家,你放心,一定不是什么好作家。一个作家可以没有天才的顿悟力,但你一定要有后天的怀疑力。如果没有这种怀疑力,就没必要去写作,没必要在文学道路上去吃这份苦。第三种人,那是最糟糕的了,永远都觉得他要写的东西被别人写了,他考虑的东西刚走进脑子,就已经被别人发表了。

反过来说,一部作品,能让人发出第一种感叹的,那一定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好作品;有时候,是可以把“伟大”嘉许给这些作品的。能让人发出第二种感叹的,即使不是伟大之作,也一定是优秀之作。能让人发出第三种感叹的,即使是优秀之作,也不会优秀到哪里去。

陈:回到马尔克斯的话题上,面对《百年孤独》,你第一次看完的感受是什么?

阎:我没有看完。我是那种非常迟钝的人,《百年孤独》在中国问世是八十年代初中期,我买了书,但看了几页就放下了。那么被人模仿和津津乐道的小说的开头,并没有吸引我。但到了1991年,我生病倒下时,一个人长时间孤独地躺在床铺上,常常为此暗自落泪的时候,反倒一口气看完了《百年孤独》,看完了《喧哗与骚动》,看完了卡夫卡的小说。对这些小说有了理解和痴迷。生病与这类小说有什么本质的联系,我至今说不清楚,我们也不去谈它。但看完《百年孤独》之后,我表面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但内心异常惊异,对写作有了一种绝望之感,觉得人家都把小说写到了这个份上,我们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什么前景呢?

陈:每个人的写作都有自己的意义,一个作家永远无法替代另外一个作家的价值。

阎:高山永远是高山。马尔克斯是高山,博尔赫斯是高山,略萨也是一座高山。拉美文学是以他们一大批优秀的、各有峰顶的作家组成的一座崎岖的山脉。谈了这座巍峨山脉上的峰顶之一——马尔克斯,我们再回过来谈谈另一座高峰的博尔赫斯。

要重新认识拉美文学,就必须认识博尔赫斯。我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语言,它的精准、简练、明了,近乎是一种神奇,比如他作品中的比喻,是那种不到奇妙死不休的比喻。这是一种翻译的语言,那么,在他作品的原文中,他的语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和形态?请你详细地谈谈你对博尔赫斯的评价好吗?其作品中的迷宫意象是因为翻译之后的文化差别加强了,还是他小说中原本就有这么强烈的迷宫意象呢?

陈:博尔赫斯的小说文体在西班牙语当中本来就更像散文。这应该与他的哲学理念有关。从最本质的意义说,他首先是个哲学家。他是西方源远流长的形而上学体系在二十世纪的一次极端表现。因此,他对迷宫意象的执著主要来自于他对世界的认知。他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那些顺理成章的事物,在他看来都只是世界的表象。正因为他的出发点是形而上学,是虚无,是相对,是说不清楚,其在表现形式上反而选用了寓言式的简练和精确。这就像古老的芝诺悖论或庄周梦蝶。看上去很简单,但蕴涵的却非长篇大论可以说得清楚。这也是博尔赫斯不屑于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曾经煞费苦心地研读博尔赫斯,但并不完全出于喜欢,而是因为他太奇崛、太个性,是拉美当代文学的一景。但文学的奇妙之一就在于它的感染力。博尔赫斯有他特殊的感染力。读他的好处之一是你可以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形而上学来一次观摩。因为从他出发,你可以拽出很多线头,它们无不通向人类的那些既可爱又可怕的玄想。

阎:这就是研究者和写作者的差别吧。令中国作家着迷的更多的是他的语言。至于他的形而上、玄虚和哲学的思维和思想,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似乎并没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去考虑。当然,残雪是个例外。残雪是个执著得令人尊敬的作家。博尔赫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是从他的语言开始的。记得余华曾经说过,博尔赫斯语言中“像一滴水落入海洋”那样的句子令他着迷。有一次和莫言在一块,说起博尔赫斯的小说,他也说到博尔赫斯小说中的比喻。说到博尔赫斯的那篇小说,小说中两个国家为争夺一个荒岛的一场战争,博尔赫斯说那场战争如同两个没有头发的秃子在争一块不毛之地。确实,对于中国作家,对于中国文坛,博尔赫斯最大的贡献,如你所说,是他让我们和现实主义开始分道扬镳了,和那种长期统治我们写作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始向东向西了。这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是从博尔赫斯的语言开始的。

其实,每一次文学的变化,也都是从语言的变化开始的。新时期文学,为了摆脱长期的政治束缚,也正是首先从摆脱文学的政治话语开始的。语言的革命,能从被翻译过来的博尔赫斯开始,这得归功于你们翻译家的功绩。现在,大家都记得博尔赫斯,都知道博尔赫斯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变化,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翻译。就是博尔赫斯的语言在你们翻译家笔下的准确和转换。所以,我总是感叹,现在的许多翻译作品,无法在语言上征服读者,这不知是原作家的写作问题,还是翻译家的问题。

陈: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文学翻译不比其他翻译。我想最好的文学翻译家首先应该是研究家兼作家,比如傅雷先生。他对巴尔扎克等法国作家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一般法国学者。

阎:所以,我说博尔赫斯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是他在中国遇到了那么多的追随者,而是首先遇到了你们这些能够理解他、并能准确翻译他作品的翻译家。

从某种角度讲,新时期文学革命的开始,其实是从你们开始的,而不是从作家开始的。

陈:可惜现在分工太细,从事文学翻译的已经很少参与创作。这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

阎:现在,我们再来谈巴尔加斯·略萨。在拉美作家中,似乎略萨的小说更注重社会现实一些,比如他的《城市与狗》、《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绿房子》、《酒吧长谈》等等,都有很强的社会批判色彩,甚至是直切的政治色彩。但同时,他又非常注重小说的结构,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你对略萨在写作中注重社会内容、关注社会现实如何看待?能谈谈略萨在关注社会现实和艺术追求的结合上的“分寸感”和“黏合点”吗?

陈:巴尔加斯·略萨是少数科班出身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很多文学观念与欧洲的现代派思潮一脉相承。欧洲现代派中的多数流派具有形式主义倾向。略萨对此心知肚明,但同时他又念念不忘拉丁美洲的这方水土,且在关键时刻受到了萨特的影响。因此,你说的分寸感和黏合点特重要。也就是说,原本形式和内容的二元对立在略萨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虽然现在(即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或谓解构主义以后)人们很少分开来说内容和形式了,但这并不能否定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事实上,它们只有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机的统一。这就是同样的内容在不同作家笔下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之一。略萨为他面前的拉美现实找到了复杂的新巴洛克形式。这就是说,他在运用现代创作技巧方面游刃有余。

此外,无论是他,还是马尔克斯,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此,不能说他们毫无匠气(尤其是略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都相信宏大叙事,想写“美洲的《圣经》”。

阎:说到“宏大叙事”,这曾经在中国文学中成为“史诗”的写作方式,也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作家追求的唯一。但是后来,在我们新时期文学之后,所谓的“宏大叙事”,被我们像一盆脏水一样倒掉了。说谁的小说是“宏大叙事”,更像是一种嘲弄。“宏大叙事”被我们嗤之以鼻,这是导致我们今天的文学“自我”、“小我”、“个我”的原因之一。李陀曾经称这一时期的文学为“小人文学”。非常值得思考的是,当年希望文学摆脱宏大政治叙事的正是李陀,他为新时期的探索文学推波助澜,甚至许多时候起到那一时期文学发动机的作用。但是,后来发现文学有些矫枉过正的也是他。所谓“小人文学”,恰恰源于那时的矫枉过正。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略萨的文学观和世界观,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陈:这里确实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反对或解构“宏大叙事”一定程度上是同“反对”和“解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好不容易摆脱“文革”(“文革”其实它也是一种“宏大叙事”),反对“宏大叙事”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无法避免的。但矫枉过正也经常是人类易患的毛病,尤其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一是中庸、中正,但恰恰特易患过正的毛病。其次是情怀,情怀缩小可能是放弃“宏大叙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阎:比起略萨,比起马尔克斯,其实我们从来就不会宏大叙事。新时期之前,我们的宏大叙事,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而是政治上的叙事宏大。新时期之后,我们丢掉了那个“宏大叙事”,却像倒脏水时,把孩子也倒了出去样,把文学引入了“自我、小我、个我”的“小人时代的小人文学”。正是从这个环节上说,我更加尊重略萨的小说,尊重俄罗斯文学中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古拉格群岛》和《日瓦格医生》等真正的宏大叙事。正是因为这些,我以为略萨和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一样,给我们的文学提供了别样的写作坐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资源。

陈:这正是“多元化”的好处之一,但其弊端在于容易让人莫衷一是。

阎:好在,中国作家现在都已经意识到了文学中的缺失。莫言2006年的《生死疲劳》,王安忆2007年的《启蒙时代》,还有贾平凹的《秦腔》等,正是一种新的“宏大”的开始。

陈:还有你的《受活》。

阎:我们还是谈谈胡安·鲁尔福吧。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拉美作家,他那个中篇《佩德罗·巴拉莫》让我臣服,给我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而他其他有限的几部短篇,我几乎看不进去。请你谈谈他在拉美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好吗?你以为他的文学贡献主要是什么?

陈:鲁尔福的情况有些不同。和上述作家相比,他似乎更纯粹、更原始。他的作品就像是一个老农在田间地头说出来的。你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或不易看到别人的影子。马尔克斯年轻时读到他便颇感震撼。他之所以选择“外祖母的口吻”,不能说没有鲁尔福的影响。但前面说过,马尔克斯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可以说他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了。于是,在撷取那样一种叙述语言的同时,他搬来了《圣经》结构:从创世纪到最后的末日,从预言到逃避预言到预言灵验,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跨国资本主义社会……

打个比方,马尔克斯们旨在创造美洲的金字塔,志向高远,气势恢弘;而鲁尔福却是金字塔上的一颗明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笔。也许鲁尔福根本不知道自己笔下造就的是这样的一颗明珠。因此,你说的《佩德罗·巴拉莫》是个奇迹。而奇迹是不能重复的。他的其他作品则明显停留在一般现实主义的层次上,和“大地小说”等没啥差别。

阎:是这样。写作是需要一种神性或者理性。《佩德罗·巴拉莫》确实是一种神性之作。神性是不可以模仿的,理性是可以供人借鉴的。这其中很难说是神性伟大还是理性可靠。但《佩德罗·巴拉莫》这部作品,让我着迷,让我感到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比如说,他对时空的穿透和运用,我一直无法明白鲁尔福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写作功力,能那样地不露痕迹。就此一点,让我想到《西游记》、《聊斋》、《牡丹亭》等对时空的运用。相比之下,后者就有些相形见绌。当然,这不是一个时代的作品,也不是一块土地上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进行这样的比较。然而,就写作的神性而言,《佩德罗·巴拉莫》给人感觉是最足的,也是天衣无缝的。可惜,神性的写作,往往也是一次性的写作,可遇不可求,失之不再来。因此,鲁尔福抓到了这一次神性的写作,就足以让他在西语文学中成为一个巨人,成为一个伟大的个案。

相比之下,如你所说,马尔克斯在写作《百年孤独》时,是太明白他在写什么样的作品了,理性自始至终都贯穿在这部长篇之中。但《百年孤独》的伟大和不凡,我以为是作家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控、分布和使用他的理性。他在理性的控制之下,落笔处又尽显神性。简单地说,马尔克斯的写作是理性之下的神性写作。也许我这样说是错误的,是个人化的理解。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卡夫卡拉出来做一下比较。无论是《变形记》、《城堡》,还是《审判》,其实都是非常理性的写作,是一种“思考后”写作。写什么、如何写,作家是可以掌握的,至少是可以隐隐约约感知的。但《佩德罗·巴拉莫》不一样,它是一种“思考前”写作,作家并不明白或不十分明白,自己在“写什么”。把卡夫卡和鲁尔福放在一块做比较,从表面看,似乎有些关公战秦琼,风马牛不相及。但要注意的是,这两个作家都是马尔克斯喜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曾经让马尔克斯大感吃惊,都曾经对马尔克斯产生过影响。正是卡夫卡和鲁尔福这对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家,在马尔克斯的身上找到了交汇之处,在马尔克斯的头脑中有了碰撞的融合之后,马尔克斯才有了理性之光照耀下的神性写作,有了《百年孤独》这部人见人爱的作品。

所以,我对鲁尔福作品的情感,有甚于对马尔克斯作品的情感。可惜的是,鲁尔福只有一部《佩德罗·巴拉莫》,如果他有两部呢?三部呢?五部呢?

陈:呵呵,奇迹不能重复,重复了就不是奇迹。我记得在谈及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马尔克斯和略萨都曾提到过鲁尔福。他们的原话我记不清了,但核心意思是文学不能用磅秤称。从经典的角度看,人类历史长河中能流传下来的,一个时代也许就这么几本。当然,现在不同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愈来愈具有物的品质。这是事实,是文学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一个作家想要保持一定的“人气”,就必须接二连三地创作出好作品(或坏作品)。这对于一个好作家是极不公正的。瑞典文学院也常常因为要求相当量而受到批评。但在马尔克斯和略萨看来,拉美当代作家中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首先是鲁尔福。

阎:请谈谈其他的作家如卡彭铁尔、富恩特斯、萨拉马戈和阿连德等。他们的作品都是那么重要,但就其在中国的影响,却远远比不上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略萨。原因是什么?

同类推荐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徐志摩全集:第一卷

    徐志摩全集:第一卷

    徐志摩全集(套装共6册)》内容简介:由中国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著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手自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诚如编者在弁言中所称,坊间翻印徐志摩选集、全集,舛误、讹夺不知凡几。1967年,张幼仪女上游台,就《全集》的纂辑一事耑诚延请蒋复璁、梁实秋两先生董理其事,由旅美的徐公子积锴费时一年,向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其先父遗著,一一复制邮台;版本务必以当年在上海梓行者,方可采用,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缘此,我社特从中国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购进版权,制作典藏本1931套,装帧、用料,事事精洁,以志纪念。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与世界温柔相待

    与世界温柔相待

    本书旨在传递,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
热门推荐
  • 明日歌·凤凰于飞

    明日歌·凤凰于飞

    雪凤凰是名门之后,自小仰慕红线盗盒、消弭战祸的传奇,因此立下了一个奇怪的志向,成为江湖名盗,年幼时便创立“空空帮”管束江陵一地的偷儿。机缘巧合下,拜奇人弥勒为师,但她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出师之后行走江湖历练,遇见了苗家的少年龙鬼,龙鬼对她一见倾心。而龙鬼的父亲却是前朝驸马,要凭借前朝玉玺复国,前朝皇子弥勒不愿受迫,雪凤凰盗出前朝玉玺,救下国家与万民,终成一代侠盗,但却盗不来一个人的心……
  • 时空穿梭:幕后boss坏透了

    时空穿梭:幕后boss坏透了

    绯烟是个普通的大二学生,平时除了学习看看书就没有什么了。唯一的爱好呢就是看小说,管它是现言还是古言什么的,不说看了有几千也是有几百!套路都知道的差不多了,本以为人生就会过的如此平淡,却没想到因一场意外让她的人生发生了转变…片段一:“女人,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绯烟听到后毫不吝啬的给了面前的人一个白眼。“你以为你是霸道总裁啊,白痴。”…片段二:“皇上,在下不过是游走江湖的一名小女子罢了,配不上皇上。”“朕说你配的上就是配得上,我只要你,无论以何种手段你只能是我的!”“那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在下告退!”…本文1v1女主认准一个人便是永生不定期更新
  • 喜欢的少年其实是你

    喜欢的少年其实是你

    霸道总裁、狼性少爷、俊朗校草、当红男星什么的才不屑呢!我顾幕喜欢的人,一定是有正直、善良、满腔热血、哪怕不懂恋爱的直男啊!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又逢红尘两生花

    又逢红尘两生花

    月茹和月羽本是一对长相相同,性格不同的双生姐妹,因父亲生意失败而欠下一笔债务,出于无奈,只好将姐姐月茹送给别人家寄养。妹妹月羽却因姐姐从小与尹家的许瀚文有着一纸婚约的证明,被迫嫁给他当媳妇,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自己深爱五年已久的尹成……
  • 阎皇霸天道

    阎皇霸天道

    本源聚,阎皇现!人仙神界本源为王,十二本源凝聚为皇。混沌乃是最为神秘的力量,如果是混沌的精华呢?看少年如果获取本源,凝聚阎皇,傲视环宇!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农门医女:十两银子买个王妃

    农门医女:十两银子买个王妃

    苏千荷是前途大好的医学院吉祥物,没想到有一天不幸穿越了。揣着仅有的十两银子,捡漏买下古代“豪华别墅”,哪知道还附赠一个病秧子王爷。“恭喜您成功获得殉葬王妃称号。”展沣:娘子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本王只好以身相许。苏千荷:我再也不贪小便宜了,现在走还来得及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妃的三亩田园

    嫡妃的三亩田园

    爹死娘没种,仰人鼻息吃白食,日子真心不好过。沈香徕仰天长叹:穿越这门技术实在不好掌握,回头得多练练!眼下么……还是得抓紧给这俩窝囊娘当家作主,带着便宜弟弟奔小康。前有山,后有江,脑子里有现代农业新技术,荒难洼地全是宝,千里江岸稻飘香。啥,以为这样就可以享福了?那可就错了!咱娘可是有来头的,闹心事远不止这一点,比如……比如再给你弄出个爹啥的!这个汗!深宅大府是非多,勾心斗角夺产业。那黑心的一家子别得意,俺沈香徕驾到,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坑了我的给吐来、害了我的给还回来……只是那两个王什么子,闲着没事别掐了,田里荒着呢,都给我锄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