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100000022

第22章 汉代高级官吏七十致仕辨析(1)

王文涛官吏退休的观念在周代已经出现,如《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就是“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也”。同书《内则》:“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王制》说大夫“七十致政”,“致政”是指归还政权给君主。《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在世卿世禄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官吏终身任职,封爵世袭,不可能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官吏退休,“世袭制下无退休”(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序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因为退休是“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及何休注,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与世卿世禄原则相悖。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官吏致仕,“是随着官僚制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而出现的”(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52页。)。《汉官旧仪》卷下说:“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守、相、令、长以他姓相代,去世卿大夫士。”取消世袭终身制,有利于推行致仕制度。

西汉建立后,开国功臣中受封为列侯者“百有余人”,这些布衣将相位高权重,结成了荣辱与共、足以跟皇室、外戚抗衡的政治势力,使得正在发展中的致仕制度受阻不前。汉初前九位丞相任职时间近半个世纪(公元前202—前155年),都是以军功及身为侯的开国功臣,除情况特殊者外,大抵为终身任职。萧何为相十四年、陈平十二年、张苍十五年、审食其与申屠嘉均为八年,曹参、灌婴任相时间虽短,却是终老于任。王陵、审食其、周勃三人由于政治原因而被免职,而非正常致仕。张苍“病免”时,早已过了致仕年龄,“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汉书》卷四二《张苍传》。)。自申屠嘉死后,从开封侯陶青至商陵侯赵周历任相职者凡十二人,他们的境遇、声势与前九相比较已是迥然不同。后十二相中,七人为功臣子孙,其余五人中,一人以外戚封侯,一人以相获侯,仅三人因军功而封侯。他们的任职时间大为缩短(公元前155—前112年),六年一人、五年三人、四年六人,尚有一人仅二年。除两人卒于任外,三人因罪自杀,五人被罢免,只有两人是病免。

随着开国功臣势力的削弱,丞相终身制的局面被打破,在中央政权机构中推行官吏退休制度的客观条件逐渐具备。西汉前期,官吏退休后的待遇尚不固定,随意性很强,或多或少,都是出于皇帝的恩赐。《汉书·石奋传》记载:汉景帝末年,诸侯国相万石君(即石奋)“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诸侯国相的官秩是中二千石,月俸谷一百二十斛。上大夫当即光禄太中大夫,秩比二千石,月俸百斛。石奋退休后享受原俸六分之五的待遇。同卷《周仁传》:武帝时,郎中令周仁“病免,以二千石禄归老”。周仁退休前秩中二千石,月俸谷一百八十斛,退休后享受二千石的俸禄,月俸谷一百二十斛,为原俸的三分之二。又《张欧传》:汉武帝元朔中,御史大夫张欧“老笃,请免,天子亦宠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御史大夫月俸一百八十斛,上大夫禄月俸百斛,张欧退休后享受原俸的55.5%。是相当优厚的。班固并没有将此前的罢相、免相、病免看成是严格意义上的退休。他说:“丞相致仕自贤始”,韦贤于宣帝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为相五岁”,才以老病乞骸骨,宣帝赏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元年,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即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退休,朝廷给其原来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以示尊贤。这一诏令标志着汉代官吏退休享受俸禄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是我国古代从制度上明确规定高级退休官员的福利性待遇的最早记载。发布这个诏令时大司马王莽当政,大概与其笼络高级官僚的意图有关。(参见赵翼撰,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丛考》卷二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盖其时王莽专政,欲以收众心,故有此举也。”)

王莽代汉后,可能继续实行这一制度。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官吏致仕制度,在东汉建国的三十三位功臣中,有二十二人或死于战事或卒于任,有“十一人确系退休”(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114页。)。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对功臣采取怀柔政策,以恩相结,虽然“事归台阁”,却仍“恩遇甚厚”,功臣大多数以列侯归第,“奉朝请”,在政治上享受特殊待遇。而且光武帝提倡儒学,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与西汉布衣将相不同,东汉开国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在君权的制约下,不得不“远名势”,“避荣宠”,致仕制度因而得以较顺利地推行。但此时退休俸禄没有依照平帝之制,标准不一。

至于东汉是否恢复平帝时的退休制度,存在不同看法。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平帝元始元年的诏令,“至东汉已废,其给俸者仍出特赐也”(《陔余丛考》卷二七。)。现在仍有人沿袭此说:“东汉建立后,平帝时的这个规定废弃不用。退休官员中,仍然是只有得到皇帝特赐的才享受一定的俸禄。”(李万禄:《我国古代退休官员的经济待遇》,载《昌吉师专学报》,1999(1)。)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太尉邓彪退休,“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后汉书》卷四四《邓彪列传》。)。太尉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元和三年(公元86年),第五伦以老病上疏乞身,“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列传》。)。第五伦官至司空,原俸及退休后享受的俸禄均与邓彪相同。邓彪、第五伦二人退休后均享受原俸的三分之一,与西汉平帝之制相吻合。这是偶合,还是已经恢复了汉平帝退休官吏享受俸禄的制度呢?笔者认为,西汉末年的退休制度已被重新采用,基本标准以原俸的三分之一为常。班固《白虎通·致仕》说:“卿大夫老,有盛德者留……在家者,三分其禄,以一与之,所以厚贤也。”邓彪和第五伦退休的时间分别是在白虎观会议之后的第六年和第八年,二人的退休待遇当是依照西京制度而行,并非偶合。东汉既循平帝致仕制度,又非完全恪守,退休俸禄的标准未见低于三分之一者,皇帝常以特恩将标准提高。(班固:《白虎通·致仕》引《王记》说:“臣致仕于君者,养之以其禄之半。”参见《白虎通疏证》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和帝时侍中司马均以老病请求退休,“以大夫禄,归乡里”(《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附司马均列传》。)。侍中月俸百斛,大夫月俸七十斛,退休金为原俸的十分之七。安帝时,大司徒刘恺“以二千石禄归养”(《后汉书》卷三九《刘恺列传》。)。司徒月俸三百五十斛,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刘恺的退休金为原俸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个别官员官秩低于比二千石,本没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因为“有盛德”而蒙受皇帝的特恩,如六百石官尚书郑均为官清廉,章帝赐其尚书俸禄终身。(参见《后汉书》卷七二《郑均列传》。)显然,皇帝的意志左右着退休官员的养老费。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官吏退休制度(其他制度也是如此)在君主的绝对权威面前不可能具有刚性,给人以随意性的印象,这是专制主义时代皇权凌驾于法制之上的痼疾所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专制社会有制度存在。专制社会是“人治”的社会,政治权力支配一切,可以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权之所在,利之所生,私利是权势的衍生物。至东汉后期,皇权发生异化,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政坛污秽,吏治不革,昔日帝王的奴仆——宦官纷纷网罗亲信爪牙,结党营私,“阉党入仕者,莫敢黜革”(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五《宦官之害民》。)。在政治腐败的时代,是没有制度可言的,退休制度也遭到了破坏!

汉代官吏退休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年龄,一般到七十岁退休;但并不是一刀切,视德行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挑选留任七十岁以上“有德尚壮”的高级官员。二是官秩,仅限于比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即职务相当于中央的光禄大夫和地方的郡守或封国的相以上的高级官员,中下级官吏没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关于这一条的规定已见上文所引西汉平帝诏书,下面主要讨论第一条。

两汉时,虽然在帝王的诏令中不见有明确的官员致仕的具体年龄,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官员致仕没有年龄规定。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光禄大夫龚胜与太中大夫邴汉俱乞骸骨。(乞骸骨: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卷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太皇太后策诏之曰:“盖闻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所以恭让而不尽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批准龚胜和邴汉退休,回乡养老。这条史料告诉我们,起码从西汉末年时起,官员“年至则致仕”已经作为官僚管理制度实施。“今大夫年至矣”,所指当是先秦时的“七十致仕”。七十为老已是自先秦以来的社会常识,年老致仕是当时官僚阶层普遍认同的官场规则。

在汉代人的道德观念里,官吏退休的年龄一般应为七十岁。《公羊传·桓公五年》何休注:“礼七十悬车(悬车,即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致仕。”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自己“年渐七十,时可悬舆”。悬舆,亦是悬车。《文选》蔡伯喈《陈太丘(东汉陈寔)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以上引文中的“致事”、“致政”、“致仕”、“悬车”、“悬舆”都是告老退休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拯救大明朝

    拯救大明朝

    pS:大明小文人已经发布,求各位老书友跑过来给个支持,小白跪求了。
  • 咸菜的生活

    咸菜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霸道总裁,没有那么多美女老板。更多的是两个普通人在一起,你也只是在对方眼中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更多的是酸甜苦辣琐事。最终组成生活的滋味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秦末天下

    秦末天下

    那年,那月,有个叫刘侃的逗比孩子,一不小心地来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且看天边云卷云舒,我刘侃照样沙雕!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热门推荐
  • 倾城一笑入君心

    倾城一笑入君心

    重活一世,我将忘记曾经的一切,将自己的实力显现出来。废材,呵,我的天赋逆天……渣男渣女,呵,通通杀他个片甲不留……“咦,这个戴面具的男子是谁?”“别,你走开,再过来别怪我不客气了。”“哈哈,娘子,你要对为夫怎么不客气呀?”“我,我要把你弄死!”“好呀!娘子,我等你来把我弄死哟!”一对一恋情~~双强系列~~
  •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围绕贺家湾村民贺瑞阳三次竞选村委会主任的经历,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新生的草根民主在与几千年官场潜规则、宗族、房派、黑恶势力等的斗争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路程,热情讴歌了时代的进步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并揭示了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制度的痼疾,直言不讳地反映了当前村民自治下村委会与村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与乡政府等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和家庭的生动画卷,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反思和追问的广阔空间,对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魄千金:总裁不谈爱

    落魄千金:总裁不谈爱

    她是他随手选中的妻子,本以为这一生会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谁知道最后竟会爱他到难以自拔。他是以冷傲出名的商界新贵,为了完成爷爷的愿望才会娶她回来,他冷眼看着她在豪门中挣扎求存,由着她在情爱中沉沦。
  • 四月梧桐,芳华未至

    四月梧桐,芳华未至

    一手执玫瑰,一手执剪刀。爱你,不过是最简单的事。可爱的越深的人,却轻而易举的也能被伤的更深。
  •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从备孕开始贴心、细致地指导夫妻营养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备孕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为孕育优质宝宝提前做好营养储备。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到幸福与艰辛相伴的10个月孕育历程,以全新、科学的角度给准爸爸妈妈提供了每月的营养饮食要点、注意事项、饮食安排、营养食谱推荐等环节,使准爸爸妈妈轻松、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从而达到优质孕育的目的。
  • 周礼

    周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男死缠烂打扮柔弱,无耻女伪善天真跳火坑的故事,配以各款俊男美女,渣男贱女为下酒菜。】她是定国王府的掌上明珠,亦是人人耻笑的纨绔女,打架斗殴,无耻卖萌。他是天玄大陆的至尊丹师,亦是身世神秘的贵公子,相貌一流,腹黑一流。后来的后来,她昭告天下:“欺他,便是欺我,欺我定国王府!不怕死的试试?”什么?说她是废物?保护不了他?看她勤加修炼,亮瞎一众的狗眼。不过,那个姓苏的男人,不是说等级低下,风大了都能吹倒吗?一招灭了比她还强大的人是怎么回事啊啊啊啊啊!
  • 末日之丧尸集结令

    末日之丧尸集结令

    独自走在巨大的阴谋当中,何珺已经逐渐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明明是自己参与开发的游戏,却把自己也困在了其中。未知的系统消息掌控着游戏里几百亿人的生命,将其当做儿戏一般的玩耍。当何珺一步步的向前,接近的真相却让她无法接受。巨大的骗局从一开始便已经张开了巨口,吞下了他们这群无知的人类。
  • 泾渭流韵:平凉历代诗词选

    泾渭流韵:平凉历代诗词选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本册为原计划中的第三种,暂定名为《陇上鸿踪——平凉名家游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