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6200000022

第22章 击水(3)

我要学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看书的时候,有时大声把它读出来,然后告诉自己,那是一个伙伴在为我读书。

我从不在海里钓鱼,但我从没有像当时那样,热切地盼望一条鱼出现在视线里。或者有龟丞相、虾兵蟹将、巡海夜叉,乃至龙王出现,我一定会把它们拉住,好好聊上一宿。

深深的孤独感占据了我的心。如果再没有风,我可能就在那里发疯了。有几次我盯着那把刀出神,连自己都害怕会干出什么傻事来。我绝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可是那种寂寞就像一条细铁丝一样,一点点勒进我的脖子,让人窒息。

那天晚上,我被远处朦胧的灯光惊醒。海上有薄雾,一盏蛋黄色的灯光出现在海平线远处。我判断那应该不是海盗,但不知道它的来头,还是迅速关掉了大灯,留着微微一点亮光。

但十分钟过去了,那束光似乎没有移动。难道它也静止在这大海里了?我更加好奇,盯着光源方向一动不动。薄雾慢慢散去,那盏灯竟然比刚才高一点了。再仔细看,原来是一轮月亮,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有几段小插曲值得记叙。6月11日下午6时,船忽然发出“砰”的一声闷响,这么走运啊,难道又撞到大鱼了?我赶紧冲到船头看,结果水里枝枝桠桠的,原来是一根10米多长的大树干,正好绞到我的船舵间。没办法只好将船倒退一点,树干这才顺流漂开。

3天后,我又遭遇了暴雨。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暴雨了。东南方向的黑云压过来,风力由8节转升为22节,最高达到32节,狂风夹暴雨,头帆还没来得及收回来呢,船一下子倾斜了近90度,头帆绳也松掉了。我赶紧用绞盘将头帆收起。大雨持续到中午才结束。

16日,大海又平静下来。我早已习惯与它一起呼吸,一起振奋,又一起平静。

我越来越适应海洋的节奏,也越来越怀念陆地的岁月。出发前五哥告诉我,母亲还一直不知道我在做环球航行,“要是她知道你在干这么一件事,还不把她给吓出病来?就算没有吓出病,她也会成天担惊受怕的,所以我们跟她说,老六现在一直在海边捕鱼,一个月可以卖几万块呢。”

母亲果然一直被蒙在鼓里,上次还打电话跟我说,挣够了就算了,找个媳妇成个家。真不忍心骗七十几岁白发苍苍的母亲,我要安全地航行下去的欲望也就更强烈了。

带着这样的思念,17日早上5点半,我困得眼皮都抬不起来,沉沉睡过去,猛醒的时候发现我与一艘渔船近在20米之内,他们在拼命给我打闪灯,我赶紧急转弯,对方的船划着我的船擦肩而过,发出吱吱的摩擦声。我很严肃地告诫自己,下次一定要记得保持清醒,千万别撞了船。

6.印度尼西亚

6月18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现在前方。

船靠近雅加达,我没有急着靠岸,因为此前有朋友帮忙联系,我已经和当地华侨钟忠诚、杨学科通过电话,等他俩来接我进港。

航运企业家张国芳听说我来了,特意从泗水赶来迎接,我的帆船就停泊在他的古典大帆船旁边。

下午,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公参杨玲珠、参赞周斌,以及国际日报总编辑李卓辉,都见到了。中国大使馆对我的评价是,会推动印尼帆船航海界和中国帆船航海人的接触和交流,这种民间往来对宣传2008北京奥运,推动睦邻友好,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和平崛起有深层次的意义。到底是国家机构啊,讲话就是这么有水平。

不过说真的,在国外,每次经过或拜访自己国家的大使馆时,总是感觉特别亲切,因为那就像踏在自己的国土上,尤其是在外漂泊的人,有一种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安全感。

这是继菲律宾之后,我第二次受到当地华侨的热情欢迎。大家同根同祖,见面不一会儿就聊得很熟。住到他们为我安排的酒店里,熟悉的陆地的安稳感回来了,可梦里依然回荡着海浪的声音。

接下来是一场接一场的饭局、酒宴,我还见到一个山东老乡卢青波,在一家伊斯兰饭店吃饭,饭和菜盘子大得超乎我们想象。两个山东大汉吃到饱嗝不断肚皮浑圆,最畅快的是喝酒。山东人喝酒本来就少有对手,两个山东人在一起拼酒,喝得就没有尽头了。那几天在海里泡着,风里来雨里去,不敢贪杯,到了雅加达倒好,开怀畅饮,也不分啤的白的了,一醉方休。

由于当地华人社团及华文媒体的高调推动,我的报关居然可以推迟到6月20日进行。

6月21日,钟先生带我拜访了葡萄牙1917年在雅加达设立的香料仓库,现在已经变成了雅加达海洋博物馆。香料这玩意很有意思,明明来自陆地,却最终推动了航海的发展,可以说,新大陆的发现、世界格局的改变,我们都能从这小小的香料上找到动力之源。

当东方人已经能够娴熟地使用胡椒、丁香、肉豆蔻、肉桂,让自己的生活活色生香时,西方人还在味同嚼蜡地艰难经营自己的生活品质。欧洲人还不知道有马铃薯、西红柿和玉米,没有柠檬来调制酸性饮品,也没有糖来让食物变甜,更从没尝过香浓的茶和咖啡,恕我直言,这种饮食风格保存至今,我在法国这个美食的王国,也很难找到一种食物超过母亲做的煎饼。儿时的口味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中国人对于食物的信仰,和西方人截然不同。

东方香料随着古罗马的征战,被带到西方,欧洲人越来越依赖东方的神秘作物为他们的生活添姿加彩。钟先生给我讲解这座香料仓库和海洋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当时,香料的新鲜果实被马来西亚的奴隶采撷下来,然后运到市场,卖给阿拉伯的批发商。一艘一艘破旧的快船将它们运送到马六甲,这些香料被转移到大点的船上运到印度的港口,在穿越两三个热带海洋,通过坎贝湾、绕过阿拉伯半岛的南海岸、抵达亚丁,再到红海和埃及,跋山涉水之后,一袋袋的香料才由威尼斯船队转运到集散地,诸如里亚里托、德国、佛兰德和大不列颠。在那里,各国的代理人竞相出价,把它们带向欧洲各地的市场。

阿拉伯的批发商、扼守马六甲海峡的苏丹、沙漠里的贼匪、沿途的统治者们、精明的威尼斯船队、欧洲的“一级代理商”,以及各个地方的君主、权贵、地方长官、小喽啰和零售商们,都要从这一颗颗胡椒、一块块肉桂里面获取自己那份真金白银。而上至贵族富豪下至中等收入的平民百姓,对于香料又是如此渴求,以至于香料越来越贵,据说,现在便宜如沙子的胡椒粉,那时是以颗粒记数的,且与等重的白银价值相等——这是现货吗?NO,NO,这完全是期货交易,因为当这些妙不可言的东西最终抵达消费者手上时,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要是身体差点,可能只能作为陪葬品,与主人一起长眠于永恒的世界了。

“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来自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的贪婪的野心家们,在这里疯狂地掠夺着原属于印尼人的财富。在雅加达,留下了很多各国殖民者在这里时的仓库,如今这些仓库大多都改造成了博物馆,向世人们讲述着那段不堪的历史。”钟先生说着,我眼前出现了一道道的白帆,在蓝天白云之下,沐着阳光,怀抱财富梦想,从东方驶向西方。钟先生随后点出了其中的海洋角色——因为高额利润,当时雄健的阿拉伯世界垄断了陆上交通,在印度和欧洲之间树起贸易屏障。忍无可忍的欧洲商人——那些拥有纵帆船的强大国度,开始寻找海上的“芳香之路”,这也是试图从另一种途径寻找进入东方——这个马可波罗描述的、用黄金铺在地上的富庶世界。

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一个又一个航海家就此出发,他们之后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新世界来临了。

7.郑和,请你告诉我

6月20日以后,我离开雅加达前往三宝垄,一直到7月4日返回雅加达,我一直呆在三宝垄。

“三宝”是一个中国人的小名,这个中国人在600年前就抵达这里,随后崛起的城市便由他的名字命名。随后他成为东南亚一带地图上许多地名的标识,而在中国他被写入历史。

郑和,这位明朝宦官,带着豪华庞大的宝船船队四处“晒富”,可是除了留下一些祠庙以外,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一路航行中,我常常会接受媒体的采访,问及最多的问题是,我的航海路线是不是沿着郑和的路在走?我是不是要重现三宝太监当年的辉煌?问得多了我不免有些烦躁,且不说我与郑和的路线不可同日而语,我为什么要去模仿一个600年前的古人呢?

在三宝垄,关于郑和的传说有不少。

相传当年郑和船队航行到这里,副使王景弘病重,郑和便在三宝垄这处地方登岸,给王景弘留下了一些随从、食物、药品,还有一条船,嘱咐他痊愈之后追赶宝船船队。但是病愈后的王景弘没能赶上郑和的队伍,无奈之下,他只能留在这里开荒种地,娶妻生子。

由于王景弘的苦心经营,这处地方由荒无人烟到出现村落,人口聚集最终成为小城镇。人们为了纪念城市的起源,就把这里叫做三宝垄,当年郑和登陆的海港,也被称为三宝港。

三宝垄有两处关于郑和的著名建筑,一个是传说郑和登陆地点的三宝洞,一个是后来兴建的大觉寺。三宝洞里有一口三宝井,里面的泉水清冽甘甜;洞前的三宝公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殿宇。中殿供郑和塑像,左殿供一大铁锚,据说是郑和船队遗物,但真实性已经难以考证。在这里还有船队舵手的墓地,当人以“船舡父”的神位对其膜拜,以表达对中国水手的敬意。

站在三宝洞外,看着三宝公庙,我脑子里却是另外一条思路。

郑和七次下西洋,可谓中国航海历史上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当时他的船队人员多达29000余人,船只300多艘,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开过东南亚一些岛国的时候,想必岛民们都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地迎接东方大国的巡航。

按资料记载,郑和的宝船,最大的长达44丈、宽18丈,可容千人,船上装有罗盘针、航海图和风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队和船只。在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船队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最远处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境内)和红海沿岸。实在是一次非常有力的国家形象宣传!

郑和下西洋是带着明王朝的目的,那就是“耀兵异域以示国家富强”。郑和所到之处都和当地人交换礼品。中国带去的东西都是上等货,价值不菲,而换回来的东西往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同时宝船队向国外购买的奇珍异宝也不在少数,最终导致明朝国库空虚。七次下西洋,一开始就注定是亏本买卖,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渐渐的明朝政府又重新关起了国门。

在这种庞大规模的巡航里,郑和与他的船队,留在历史中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除了给国家花掉大把大把的税收外,郑和的船队没有留下杰出的造船技术;现在很难见到当时的航海日志,无法作为史料加以研究;中华文明与海外的交流,也大多停止在奇珍异宝的买卖上,真正的知识和文化交流很少很少。

在印度尼西亚,包括之前的菲律宾,我都尝试寻找郑和留下的真实足迹。可是除了传说就是杜撰,真正实物性的遗址并没有多少。如果不是实地考察,仅仅凭借书本上的介绍,我很难相信这是真的。有时候我甚至在想,郑和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除了中国的历史典籍,海外很多史书上对此事语焉不详,甚至很多都没有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看上去很真实靠谱,实际上他是如何去的,真正的规模是怎样,已经成为一个谜团。

在这个谜团之上,郑和留给中华文明和历史的,就非常有限了。我很愿意相信他曾经为中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没有留下航海精神。

郑和之后,中国再次陷入闭关锁国的境地。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大部分中国人对海洋没有兴趣,除了在海边度度假、游游泳外,绝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应该到海里去探险。最好的海难电影和海洋文学都出自外国,而中国除了一本《鉴真东渡记》,还留下了什么海洋故事以及海洋精神?

这或许可以解释,郑和之后几百年,中国立刻遭到海洋文明的侵袭。如果当年宝船队伍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供给享乐的淫奇宝贝,而是一种广阔的海洋观,一种冒险精神,或许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比现在更大。

郑和先生,请你告诉我,你如何看待你身后这600年的时光?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飞机大王休斯

    飞机大王休斯

    休斯生于1905年的圣诞夜(12月24日),当时的妇产科医生和邻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不知为什么在正式的户籍中却没有记载,也许这就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霍华德·休斯式的“出生证明”。他的父亲老霍华德·休斯是一位颇有来头的商人。休斯家族的祖先是迁居到弗吉尼亚殖民地——詹姆斯镇的威尔士人。这个家族曾向西开拓肯塔基、伊利洛斯、密苏里等地。在拓荒过程中,休斯的曾祖父因为在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而被奖予40英亩的密苏里未开发地,他于是便安居下来,专心务农。休斯的祖父在密苏里做过教师,后来越过密苏里河移居到大陆中部的衣阿华,成为那里的市长,并且曾出任过推事,也曾担任开业律师,一生很有成就。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佚仙

    佚仙

    老而不死曰仙,周而复始谓道。长生本无界,佚名自诛仙。人世间最痛心的,莫过于一个情字。天地间最飘渺的,亦不如一个仙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元年春之祭

    元年春之祭

    “从初读《离骚》,到通读屈原的全部作品,结合种种资料的记载来分析,在我看来,屈原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参与楚国国家祭祀的巫女,而且是自幼身着男装直至暮年的巫女。”天汉元年,初次探访楚地云梦泽的长安豪族之女於陵葵,就以上述观点惊动了曾经执掌楚国国家祭祀的观氏一族。由于家族世代传下来的规矩,身为长女的於陵葵将作为主持家中祭祀的“巫儿”,终生不得出嫁。此番造访,她与观氏家族的幺女观露申一直关系紧张,而突然发生的连续命案,更令露申怀疑,这个外族人就是一切噩梦的源头。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凶手的动机究竟是与祭祀活动有关,还是与四年前观氏一族的血案有关?赌上家族的名誉,於陵葵决意找出真凶……
  • 快穿之反派BOSS撩上瘾

    快穿之反派BOSS撩上瘾

    深井冰少女和智障系统的撩妹撩汉撩BOSS日常。她,快穿界的一股泥石流,因为崩坏无数位面,气炸无数系统,被主神拉入了黑名单。终于有一天,她提着一把从网游位面强行带出来的灭魂之刃,笑得猖狂,一步一步走向惊恐的主神大人。“小姐姐别冲动啊,来,再来一个系统!”主神大人慌忙安抚道。编号0250智商偏低的小系统一脸懵逼:“泥石流姑娘……”一入快穿出不来,请问宿主撩够没。反派BOSS邪魅一笑:“撩了人家你要负责!”池玥不屑轻哼:“我池玥不知撩了多少像你这样的反派,难道全都让我负责?”却见他眉眼轻佻,唇齿间尽是缠绵:“你撩的,可全是我一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

    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边军一小兵

    边军一小兵

    从边塞到盛世。从小兵到王侯将相。齐风知道,在这个乱世中蝼蚁的性命举足轻重,活下去,除了得靠自己,还可以抱大腿。——完结作品《大明第一锦衣卫》
  • 嚣张红颜斗冷帝

    嚣张红颜斗冷帝

    【她是个顽固的小强,看小强如何虐死众多天才!成为七国八家争抢的宝物!】穿越前,她是商界一手扶起家业的实力女总裁,穿越后,她成为林家小姐,传闻受天下人唾弃的第一色女!林家众多天才子女中唯一的废材!奋斗的小强强大自己,只为自己当初狠狠撂下那句:“今日你们站在林侊头上,他日,我林侊定将踩在你坟上!”他邪魅,他腹黑,他霸道,他温柔,他纯净,他病秧…为毛美男个个都与她有关?!个个谈笑风生间杀人如切菜!身陷变态家族,又种神秘妖心蛊,她初入凤宫一剑秒光传闻中与神同齐的杀手!震慑无数人眼球。七国鼎力,八家天下,这世界潜移默化间风起云涌血光漫天!她娇小身躯手握神器,引领群雄,主天下沉浮!但是……这一个个靠过来的男人是怎么回事?什么?她曾经把他们那啥啥了?!有没有搞错!昔日的男宠找上门,她又是如何哭笑不得?她该如何证明她对他们没兴趣?!斗冷帝,踩天才,她要血洗耻辱!权掌天下!那男人的地位她高攀不起?!好!她就要坐上与那男人同等的位置,以更骄傲的姿态,藐视天下!【本文HE,主强配也强,文笔保证,内容需要美男多多,欢迎收藏】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