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300000030

第30章 情归陶然亭(1)

枯骨般的象牙戒指

1924年9月底,高君宇受党的委派抵达广州后,开始协助孙中山工作。

此时的高君宇,一边肩负着国共合作的历史使命,一边承受着情感失意的折磨。一个男人的坚强品质,往往是懂得咽下苦痛,接受命运的挑战。

彼时,广州一直不太安宁。这年8月,香港汇丰银行大买办陈廉伯勾结军阀陈炯明,预谋武装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在他们的操纵下,广州商团从德国商人手中购买了大批枪支军火,抵运广州时,被黄埔学生查获扣压。陈廉伯便以“扣械”为借口,组织并威胁商人罢市,大造舆论,公然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为平息罢市造成的不利影响,10月9日晚,奉孙中山命令,决定于次日中午,将扣压的部分军火,4000多杆枪支、12万发子弹,在广州西濠口发还商团代表。

第二日正逢双十节,这一天是武昌起义13周年纪念日,按计划,高君宇受命指挥纪念游行,并向商团示威。游行队伍激情澎湃,一路高呼口号,浩浩荡荡穿行在广州街头。

高君宇坐在指挥车中,此刻,他和游行民众都没有料到,当他们抵达太平路,已从革命政府领回枪支弹药的商团军,会突然掉转枪口,向他们开枪射击!

游行活动转眼间变成一场血腥屠杀,商团军的枪弹向手无寸铁的群众扫射,混乱中,一颗流弹击穿了高君宇指挥车的窗玻璃,擦着高君宇的一只手射了过去。

高君宇顾不得手伤,紧急疏散群众,并协助孙中山调令工团军与滇、桂、粤等各军,赴广州镇压反动商团。10月15日,革命军包围了商团总部,仅用几个小时便彻底平息了商团叛乱。

双十惨案和商团叛乱事件,使高君宇意识到,生与死,只在一线间。他其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经此事件后,这个道理更真切地浮现在眼前,呈现从未有过的残酷和清晰。

他依然那么年轻,23岁,他与邓中夏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24岁,成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25岁,已是党的中央委员。而这一年,他不过才刚满27岁。多么青春蓬勃的生命啊!但动荡的社会,混乱的时局,与他正在投身的革命相比,依然残酷而狰狞,既然选择了这条新生而充满希望的路,便准备好了生与死,也必定会超然看待。

那么,爱情,似乎也应超然以待吧。既然他爱着的女子执意要一份冰雪友情,他便应将情感的波涛掩埋,等候时间带来心海的风平浪静。

叛乱平息后广州复市这一天,高君宇特意起了个早,去了商铺街市。一对象牙戒指,在他的眼前出现。那一刻,他像受了感应一般,不忍将目光移开。那洁白无瑕的戒指,多像他和波微的冰雪友情,多像悲壮的青春生命。

戒指,是情侣间盟约的信物,但他们之间的情感该如何定义?显然,金银质地都超越了他们的冰雪情义,只有象牙的洁白,似乎才能契合。

他不假思索买下了这对戒指,一只戴在了自己手上,另一只,随信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

我虽无力使海上无浪,但是经你正式决定了我们命运之后,我很相信这波澜山立狂风统治了的心海,总有一天风平浪静,不管这是在千百年后,或者就是这握笔的即刻。我们只有等候平静来临,死寂来临,假如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容易丢去了的,便是兢兢恋守着的;愿我们的友谊也如双手一样,可以紧紧握着的,也可以轻轻放开。宇宙作如斯观,我们便毫无痛苦,且可与宇宙同在。

双十节商团袭击,我手曾受微伤。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流弹洞穿了汽车的玻璃,而我能坐在车里不死!这里我还留着几块碎玻璃,见你时赠你做个纪念。昨天我忽然很早起来跑到店里购了两个象牙戒指;一个大点的我自己戴在手上,一个小的我寄给你,愿你承受了它。或许你不忍吧!再令它如红叶一样的命运。愿我们用“白”来纪念这枯骨般死静的生命。

——(高君宇致石评梅)

收到这封信时,正是农历八月十九石评梅的生日。她在《天辛》中写:“诞日,你寄来的象牙戒指收到了。诚然,我也愿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她知道,这戒指何止是承诺,更是悲壮的承受,她陪着他一起,承受了这洁白和静寂,纪念他们忧伤的情感。

但在朋友眼中,这枯骨似的戒指,却是不吉的象征。

是深秋天朗气清的一天,石评梅约了陆晶清去雨华春吃螃蟹。两人对坐在桌前,就着黄赭色的螃蟹喝着玫瑰酒。陆晶清似乎有些醉了,她微眯着双眼,久久注视着石评梅端着酒杯的手。

她郑重地问,什么时候戴上那个戒指的?天辛他为什么要给你这样惨白枯冷的东西?

原本不过是一件小事,却因为晶清的这句话,突然有了宿命的阴影。彼时,石评梅的内心忽然忧伤不已,在玫瑰酒的刺激下,居然醉晕在桌旁。

几分钟后她清醒过来,便又自顾斟了一杯酒饮下。

陆晶清恳求她:“你能不能允许我脱掉它,我不愿意你戴着它。”

石评梅摇摇头:“不能,晶清!我已经戴了它三天了,我已经决定戴着它和我的灵魂同在,原谅我朋友,我不能脱掉它。”

她的脸渐渐变得惨白,失去了那酒后的红采,眼里包含着真诚的同情,令我更感到凄伤!她为谁呢!她确是为了我,为了我一个光华灿烂的命运,轻轻地束在这惨白枯冷的环内。

——(石评梅《象牙戒指》)

如高君宇料想的那样,她已不忍让这洁白的戒指,重复那片相思红叶的命运。她无法再次拒绝高君宇执着悲苦的心,况且,这颗心已不作他想,似乎是一种恳求,只为着纪念的缘故。

因此,即便在陆晶清眼中,这戒指是不吉的信物,她也要戴着它,安慰或祭奠这段情感。

高君宇却没有停歇的时候,国共合作正在关键时期,军阀派系混战不休,动辄就会形势逆转,前功尽弃,他此时是党的一支重要力量,容不得丝毫懈怠。

但他确实已身心疲惫,入秋必发的咯血症也使他常带病容,虽然奔波和劳累使他忘了自己的疾患,但他的健康状况已日益濒临承受极限。

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同时电邀孙中山赴京北上,共商国事。

这次政变又称首都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将封建帝制连根铲除,并且为国民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但政变之后正是关键时期,丝毫疏忽都会让成果旁落。为防止段祺瑞和张作霖势力乘虚而入,党中央决定,让尚在广州的高君宇,敦促孙中山尽快北上。

平定商团叛乱后,高君宇因工作出色,已担任孙中山秘书。

11月13日,在高君宇的动员敦促下,孙中山终于偕夫人宋庆龄,在汪精卫、戴季陶、孔祥熙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广州,北上成行。

这次北上,足足历时二十天之久。离开广州由香港抵上海后,北上团又转道去日本逗留数日,此时的孙中山已病体衰弱,一路走走停停,直到12月4日才抵达天津。

这一程,高君宇心急似焚。多延宕一日,便多一天担忧,多一丝紧迫。在身心劳顿中,他咯血数次,却勉力支撑。到了天津,他再也不支,被***送回北京住院治疗。

高君宇躺在北京德国医院,似乎此刻,他才能放松下来,安顿休憩。虽然他病得厉害,内心却有一丝欣慰,因为在紧张的革命形势下,只有躺在医院里,他才能看到心爱的波微。

一场纯白的大雪,又一次覆盖了北京城。这个冬天虽然疼痛寒冷,却因为有波微守在身边,高君宇的心,起了许多忧伤又温暖的感慨。那只洁白的象牙戒指,他一直戴在手上,当他看到波微的手上也戴着一只时,他心底的潮汐于是变得温柔又宁静。

元旦那天,石评梅踩着积雪去看他。高君宇倚在病床上,向她讲述了昨夜的梦境。

昨夜打完针以后,常常失眠的高君宇终于沉入了梦乡。梦里是月夜,月光清澈皎洁,映照着柳丝轻拂的流水,柳林下系着一只小船,在河面的微风里轻轻摆动。他走到树下解开小船的绳索,正要踏上去,忽然听到柳林里有人在呼唤着他的名字。他循声走进幽深的密林,听到声音来自头顶的一棵树上。他抬起头来,却发现树上绑着的,正是他亲爱的波微。

你猜那唤我的是谁?波微!你一定想不到,那树上发出可怜的声音叫我的,就是你!不知谁把你缚在树上。当我听出是你的声音时,我像个猛兽一般扑过去,由树上把你解下来,你睁着满含泪的眼望着我,我不知为什么忽然觉得难过,我的泪不自禁地滴在你腮上了!

——(石评梅《夜航》)

在梦里,他们是一对苦难相依的人儿。绑在树上的波微何尝不是现实中的波微?她被固执的冰雪友情绑着,被独身的素志绑着,说到底,她的觉悟并不深彻,她无法修复初恋的伤痕,没有勇气面对一段新的感情。因此她的痛苦伤了自己,更伤了深爱她的天辛。

可是她依然被绑架着,一边流着泪,一边坚持着自己的错误。

“我只合独葬荒丘”

在德国医院的日子,高君宇在痛苦中幸福着。尽管凄哀的愁绪一直萦绕着他们,尽管咯血的病体虚弱而憔悴,但这一切与波微温柔的看护相比,都不过是迷雾轻烟。他甚至怀着感激的心,向石评梅诉说着他的满足:

我总觉得我是痛苦中浸淹了的幸福者,虽然我不曾获得什么,但是这小屋里我永远留恋它,这里有我的血,你的泪!仅仅这几幕人间悲剧已够我自豪了,我不应该在这人间还奢望着上帝所不许我的,我从此知所忏悔了!

——(石评梅《“殉尸”》)

这段话,由一位年青革命者说来,多么让人感慨。他一次一次怀着期望,争取着波微的爱情,他为此下决心解除了禁锢他十年的封建婚姻,以自由身的面目出现在她面前,他以为波微会如他一样激动,会庆贺这来之不易的新生,并欣喜地接受他真挚的爱情,可是这一切,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

当他热情激荡的心终于被一次次的失望所平复,他开始慢慢习惯这一切,安慰自己应该知足,原本已得到许多,何必再苛求更多?

这份爱是毫无保留的付出,是不计回报的给予。石评梅是知道的,但她的封闭和固执,以及失恋伤悲的阴影,使她如葬花泣红的林黛玉,敏感多愁地坚守着一份凄楚的人生。

年假前,她带了一束红梅,去医院看天辛。推开门时他正睡着。她仔细端详着他,一个刚毅勇敢的青年,此时眉峰紧锁,嘴唇烧成了青紫色,一张曾温和生动的脸,如石像般惨白。她呆立在床前,静静地看了他二十分钟,终于忍不住低唤他一声,伏在他床边轻泣。她将手中的红梅插在桌上的紫玉瓶中,给他留了一张字条:“天辛!当梅香唤醒你的时候,我曾在你梦境中来过。”

她不是不爱他,只是醒悟得太迟。他对她太好,好到她忘了生命也有尽头,好到她不觉得任性也是一种伤害。

“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哪里呢?”他若有所思地问波微。

“便是我站着的地方。”波微很快地回答。

他不再说什么,只惨然一笑。他应该彻底死心了。

几个月后,当石评梅追悔莫及,痛悔自己的任性给他造成的痛楚和失望,她心底一定无法原谅自己曾说过的这句话。那是一把软刀子,割在了他的心口。

但彼时,他的性情已变得更温和体贴,他懂得并谅解波微的苦衷,自己越烦闷,对她的态度反而越宽厚而包容。

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是飞入你手心的雪花,在你面前我没有自己。你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寻求,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避免。我愿虔诚的在你世界里,赠予你永久的骄傲。这便是你所坚持的信念时,我愿替你完成这金坚玉洁的信念。……我们高兴怎样,就怎样罢,我只诚恳地告诉你,“爱”不是礼赠,假如爱是一样东西,那么赠之者受损失,而受之者亦不见得心安。

——(石评梅《“殉尸”》)

他最值得尊敬,也是令石评梅最无法释怀的,是他对爱情一往无前的忠诚,以及对爱情怀着如此清醒完美的期求。他不需要怜悯,更不需要施舍。当波微的心结未曾解开,对他的情感还不是纯粹的爱情,那么,他宁愿替她完成金坚玉洁的信念。

在石评梅心中,高君宇与吴天放,应该有着本质区别。吴天放先捕获了她的心,才向她坦白交底;而她的天辛,先解除了婚姻桎梏,才愿意心无杂念地与她谈一场恋爱。孰轻孰重,她自然掂量得出。但人,往往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看轻了应该珍惜的,看重了本应舍弃的。

对这一切,执着于爱她的高君宇,已经淡然了;对生命,也淡然了。

咯血,几乎耗尽了他的青春和元气。十年前,父亲强行让他成婚,面对气晕过去的父亲,他虽然认了命,傀儡一般任人摆布完成了婚礼,但一腔郁结憋闷在心,终于吐血发作,变成顽疾。此后咯血症伴随着他整整十年,甚至将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的终结。

多么可悲的旧式婚姻!更可悲的是,这灭绝人性的制度,竟然以爱的名义由自己的亲人去执行。他的父亲尚且开明,仍愚顽至此,更遑论那些已在旧制度下麻木不仁的封建家长?因此他要做一个先锋,要在暗窟里砸出缝隙,漏一些自由的光进来。

也许冥冥中,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萎谢,因此在雪后的一天,他让波微陪着去了陶然亭,为自己寻找墓地。

这天是1月5日,雪后的陶然亭肃白冷寂。亭后的土山上,香冢和鹦鹉冢积满了白雪,更显得天荒地寒,一片穆静。此时的高君宇虽然虚弱,却有好转迹象。他拄着手杖,在石评梅的搀扶下,缓缓走在陶然亭的雪地上。

走到城根时,他站住,微笑着用手杖在雪地上划出两个字:心珠。那是石评梅的乳名,彼时在高君宇眼中,除了她远在山城的父母,波微,也是他心底的珠玉。

阳光暖暖地照着,这两个字在洁白的雪地上便异常耀眼。他久久看着那两个字,当石评梅用脚去抹平,他忽然悲从中来。手中的桔瓣,落在了雪地上,他用手杖在雪地上刨了一个坑,将两只桔瓣埋了进去。

走过葛母墓,他指着旁边的一块草地告诉波微,那将是他的葬身之地。他凄楚地笑着,喃喃自语:“我只合独葬荒丘。”

“我只合独葬荒丘”,这是德国小说家施托姆《茵梦湖》中的句子。年少的莱因哈德爱着青梅竹马的伊丽莎白,却因羞于表达错失了这段情感。多年后,当他回到伊丽莎白面前,却发现她已嫁作人妇,于是黯然离去,带着对伊丽莎白的刻骨思念郁郁而终。

在外地求学期间,莱因哈德曾在一家小酒馆听到吉卜赛歌女吟唱着这样的歌谣:

今朝呀,只有今朝

我还这么窈窕

明朝呀,明朝

万事都要休了

只有这一刻儿

你是我的所有

死时候啊,死时候

我只合独葬荒丘

这样凄美的情感,是高君宇内心最贴切的写照。他怀着生的热望,却从未真正得到爱情的亲近,只能只影孑然,生也孤独,死也孤独。

第二天,他便给石评梅写了一封信:

“珠!昨天是我们去游陶然亭的日子,也是我们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的历史一半写于荒斋,一半写于医院,我希望将来便完成在这里。珠!你不要忘记了我的嘱托,并将一切经过永远记在心里。

同类推荐
  • 小平头自述:我的1976

    小平头自述:我的1976

    我若坐车上班,必在广场边上的南长街由1路换乘5路。从3月底至4月初,早上在广场上转一圈,下班后更是在广场的花圈丛林中且转悠呢,太好玩了。按说清明节前后的悼念,尤其是对周总理的追思,人们的表情应该肃穆端庄甚至压抑,可我发现大多人的脸上满溢着兴奋、复仇、解放甚至欢快。有的悼词或挽联写得相当工仗,不逊贾谊;有的婉转深邃,可攀嵇康。但更多的一般,义愤露骨,词法如同社论,不怎么好玩。各种各样的花圈,甚至还有成吨重的金属做的,而纪念碑四周的柏丛上也全部系满纸花绢花。广场上是花的森林、诗词的海洋。
  • 离歌1

    离歌1

    出生在雅安雨城的女孩马卓,自小父亲死于非命,母亲去向不明。由奶奶抚养长大。九岁那年,马卓失踪许久的母亲林果果忽然出现,带她逃离常年潮湿阴翳的老宅院,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成都。几乎陌生的母亲林果果,有着和姓名一样独特的性格,带给幼年马卓短暂幸福的同时,也带来灾难——林果果忽然神秘去世,连遗言都不曾留下。马卓被一直追随母亲的男子阿南送回老家,面对奄奄一息的奶奶和残忍虐待她的小叔,马卓在艰难的忍受中度日。阿南搭救了马卓,又一次带她离开雅安,去往江南某城,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后,马卓已是婷婷玉立的少女,继承了母亲特立独行的性格,成绩优异,沉默寡言。幼年时的特殊遭遇,使她早熟早慧。可是青春期的成长剧痛,还是不可避免的降临在她身上。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天中后,她结识了副校长的外甥女——倒卖A货的少女颜舒舒,与其成为密友。又是偶然中的偶然,技校问题少年“毒药”,闯入了她的生命,桀骜不驯的“毒药”仿佛生活在一切规则之外,马卓却被他身上神秘的力量深深吸引。冥冥之中,像有一条命运之线,在“乖女生”和“坏男孩”之间贯穿,徘徊,最终,义无反顾地将他们拉在了一起。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城中缘

    城中缘

    草莓村的聪亮在南方建筑队打了几年工,也没找到对象。父母为此事犯愁,说孩子大了,该找对象了。等聪亮回来,叫他在家找对象,定下亲再出去,这是大事。聪亮家里只有父母,大他八岁的姐姐早就出嫁了。这年夏天,聪亮返乡收麦,收完麦,父母托人为他介绍对象,说是邻村的姑娘,长相不差,双方老人都愿意。聪亮也和姑娘见了面,结果他不同意。他想平时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村民和小孩,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了,村里哪有好女孩?要实现父母的心愿,找到好对象,还得进城里打工。聪亮长得一表人才,四方脸,高鼻大眼,身高一米七八,找到对象不成问题。
  • 江油关

    江油关

    毫无疑问,涪江上游汉、羌、回居民,以及头戴用白羊毛毡制成的通常插着一两根儿洁白雄鸡翎的沙噶帽,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仍然保持着自己部落风俗习惯的白马人等杂居的县城除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风景优美如画的江油关,算得上断裂带最繁华的一个乡镇。有出过远门,稍稍见过世面的本地人,将其誉为断裂带的“小香港”。同样的事,总能被不同的人,提炼出不一样的说法。
热门推荐
  • 特别妈妈

    特别妈妈

    本书精选作者多年来发表过的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十篇,如中篇小说《特别妈妈》《回家》《走过那座桥》《天上有一片云》,曾获“安徽小说对抗赛淮河文学奖”。作者对现实的立体交叉式的视角观察,独特的调动艺术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学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题深刻,思力深沉,语言质朴清新、格调高雅。
  • 女看守所长

    女看守所长

    昨夜无风,尺余厚的新雪酥酥松松地覆盖了冰层,很是均匀,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鸭绿江上耀眼地白偶尔会看到猫儿狗儿的足迹,像一组音符跳跃在明净的雪毯上,使漫长而宁静的江面灵动了许多江边小城已从昨夜的沉睡中醒来被阳光镀亮的屋顶,一些烟囱缓慢地吐着白气此时披了厚实积雪的小城有些慵懒,仿佛刚从被窝爬起的孩子,身子虽然坐立着,神志却仍旧停留在温暖的梦里王燕骑着自行车从江边的柏油路走来,她很想骑得再快些,可车轮子像是吃了酒,在雪地上歪来扭去地打摆子这是今冬第几场雪了?第四场或第五场吧刚过三九天寒冷的日子排着长队横在前面。
  • 我的神级复制天赋

    我的神级复制天赋

    你有速度天赋……我复制。你有敏捷天赋……我复制。你有隐身天赋……我复制。刀法天赋,剑法天赋,岩石天赋,防御天赋……复制,复制,通通复制,一切的一切通通占为己有,只要有的就没有我不能够复制的。……灵气复苏,高武降临!穿越到二百年后全球修武的年代,觉醒了‘复制天赋’后,陈海开启了他那开挂的人生。
  • 分身幻影之花影儿

    分身幻影之花影儿

    一次的星移物转,时空裂变,女主的母亲从另外一个时空意外的被一股强力旋窝吸进了人类世界里,时空的不同,呆的时间越久,她身上的各个器官正不同程度地迅速衰竭,灵力也没有办法施展。唯一能够解救她的办法,就是和人类结婚,从中补给和调试身上的排斥感。可当她生下了女儿之后,女儿的命运从出生开始就已注定了。为了救女儿,她竭尽全力的护女儿周全,只能忍痛将她送回到自己的原来的世界里。女主花影儿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父母才告诉了她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她于生俱来的超能力,是妈妈遗传给她的。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必须离开她所熟悉的世界。只因她身上有着异度世界的血液和丹气,在这个世界里她活不过二十三岁。为了将她送回到上五方世界,妈妈不断的修炼自身的灵力,释放出来源源不断的灵力召唤星月宫的长老们花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合力将她带回到那个异度世界里。花影儿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世界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遇到了重重的险境,甚至还危及到了生命,所幸男主幻逸辰每次都能在紧要的关头救下她。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谪仙之我为妖王

    谪仙之我为妖王

    他不是妖,却被称为妖王,他是最好的朋友,最坏的敌人,但更多的人,却心甘情愿的称呼他为,义王殿下!且看翼王的灵魂,借体重生在一个普通少年身上。如何再次激荡风云。正告各位读者:本文是借体重生,非系统文。请各位根据个人爱好慎重选择。PS:164195947小蛇读书群,欢迎各位共同加入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这个皇子要上天

    这个皇子要上天

    这是一个不存在历史中的朝代。这也是一个精神资源贫瘠的朝代。这个朝代,没有李白,没有杜甫。这个朝代,也没有孙膑,没有孔明。但是却有一个穿越过来莫名当了一位皇子的温如言。无心皇位,因不满天子赐婚而逃婚,却不料,各种暧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新手写书,写作手法,人物描写,情节把控都不到位,毒性很深,非百毒不侵者不要入内。若偶然误入此处,还请各位看官口下留情,骂我就好,不要涉及家人....
  • 漩涡

    漩涡

    无论在岸边还是海里,漩涡总是让人着迷却又致人死地。安迪·邓肯加入了一家香港公司,并很快发现了内部这种如漩涡般的力量。权力、金钱和地位的诱惑模糊了道德的界线,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接二连三的非法行为,把他们自己拖进了欺诈的罪恶漩涡。安迪设计陷害了一名低级文员,以挽救一名野心勃勃的投资经理的事业,从而得以迅速升职。调到公司新设的曼谷分处后,他很快卷入了一件公司丑闻和一名美丽少女的失踪事件,而保住工作和新情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他以前珍视的所有道德原则。普雷姆·博纳米的事业也正稳步上升。服从命令的人在泰国黑帮内部能迅速升职,自从第一次杀人之后,他对执行自己老板的命令便很少充满内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