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900000011

第11章 宋代時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往(1)

遣唐使廢止之後,中日兩國之間的往來遂告停頓,但兩國間商船的私自往來,仍然非常頻繁。與此同時,日本入宋求法的僧侶也絡繹不絕;這些日本僧侶依然追寻唐代的遺風,以巡拜天台山聖爲目的的不在少數。

入宋以後,中日兩國間政府的往來並不像唐朝那樣頻繁。這主要是因爲,一方面日本大規模吸收中華文化已告一段落,他們力圖把先進的中華文化與日本文化相結合,從而創造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整個宋朝無論是南宋還是北宋,缺少盛唐文化那種恢弘大度,始終處於一種積貧積弱的狀態,内憂外患幾乎貫穿於整個朝代,因而在發展對日關係方面,也缺乏一種主動精神。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之間的政治往來便逐漸減少了,代之而起的文化上的交往則成爲了主流。學術、書籍、茶葉往日本的輸入,繪畫、鑄造技術對日本的影響等成爲了宋代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内容。

§§§第一節日本與宋朝的關係

唐朝末期,遣唐使廢止之後,中日兩國政府之間的往來基本停止,但民間的往來卻極爲頻繁。入宋之後,由於宋朝的積貧積弱以及當時日本政府對外政策所持的消極態度,兩國之間並没有存在實質性的外交關係。在日本國内,由於豪強勢力的增長以及班田制的破壞,農民負擔加重。在平安時代,自九世紀八十年代起,皇權日益轉入外戚之手,其間勢力最強盛的外戚家族就是藤原氏。在經歷了“承和之變”(指日本承和九年(842)七月發生的藤原氏陰謀篡權的變亂。)、“承平·天慶之亂”(指平將門、藤原純友之亂,因分别發生在承平(931~937)、天慶(938~946)年間,故稱“承平·天慶之亂”。)、“保元之亂”(指保元元年(1156)崇德上皇、藤原賴長發動的推翻後白河天皇的奪權政變,後以失敗告終。)、“平治之亂”(指平治元年(1159)藤原信賴、源義朝發動的推翻二條天皇的奪權政變,後以失敗告終,藤原信賴、源義朝被殺。)等一系列變亂之後,武士興起,日本社會大都處在動蕩之中。在十世紀後的近三百年間,日本與東亞各國没有什麽國家間的交往關係,國與國之間的交易也很少。與此相反,民間貿易卻十分興盛。當時日本的王公貴族對中國的錦綺珍貨,表現出極大的喜好。隨着莊園經濟的發展,北九州和日本海沿岸地區的莊園領主更無視朝廷的禁令,積極開展與中國商人的私人貿易。有的日本商人還冒充“日本國使”、“州使”,私自載貨到中國貿易。十一世紀之後,日中貿易積極展開。北宋時,中國赴日貿易商船,僅有據可查的就達七十多次。到南宋時則更趨频繁,明州(寧波)一帶的海商,結夥成幫,經常向日本派遣船頭、船員和商人,進行貿易。十二世紀平清盛執政以後,改變了日本閉關鎖國的政策,積極謀求與宋朝的友好關係,擴大兩國貿易。日本嘉應二年(1170)九月,後白河法皇行幸平清盛的福原山莊,並在此接見了南宋商人,這是自“延喜以來未曾有之事也”(《宋史》卷一八六《食貨志》市舶法條。)。平清盛爲了改變日宋貿易局限在大宰府一地的規定,特意疏浚瀨戶内海航路,擴展了音戶的瀨戶(今廣島縣吳島與倉橋島之間的海峽),並修築了兵庫港,允許宋商直接駛入瀨戶内海,停靠兵庫港碼頭。鐮倉時代(1184~1333),建立了鐮倉幕府,鐮倉第三代將軍源實朝曾立志到南宋訪問。建保四年(1216),他指定南宋工匠陳和卿等建造航船,準備訪宋,後因所造航船未能達到渡海的要求而停止。由於源賴朝和北條氏與皇權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日本與中國官方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很多。中日之間的往來也並不平衡,往來兩國之間的船舶,以中國船隻爲多,並以營利貿易爲主要目的。中國赴日本的航路大多從明州(寧波)出發,橫渡東海,經九州、肥前的值嘉島,最後進入日本的博多灣。

§§§第二節宋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

日本从和銅三年(710)定都平城京(今奈良)至延曆三年(784)遷都長岡京的奈良時代,和延曆十三年(794)定都平安京(今京都)至寬平六年(894)遣唐使停止的平安前期,是日本對中國文化的第一次大攝取時期,這一階段是日本全面模仿唐朝的過渡階段。當時向唐朝學習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派遣留學生、留學僧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唐朝先進的政治、文化制度;另一種是輸入書籍,從書本上取得科學文化知識和治理國家的經驗。從唐朝引進的先進文化,對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日本的奈良文化中,雖然可以看到其獨立發展的徵兆,但其主流仍舊是一味模仿唐朝,這種模仿使奈良文化缺乏内在動力,停滯在固定的、規範的、很少變動的形式之中。平安前期(794~894)的文化是奈良文化的繼續,仍受唐文化的影響,是晚唐文化的反映。平安後期,唐帝國瓦解後,日本文化纔和中國周圍的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一樣,開始逐漸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遣唐使廢止之後,朝鮮半島因高麗滅亡新羅而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因此日本受大陸文化的影響減弱,代之以日本内部消化了的過去引進的大陸文化,産生了以藤原氏爲中心的宮廷貴族文化。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文化強烈表現出日本獨特的民族性格,從過去對唐文化的模仿發展爲適應日本人感覺和心理的文化。

宋代是繼唐朝之後中國又一个大一統的時代,是一切面向將來,一直朝着新方向前進的近世開始的時代。而此時的日本則處在從古代國家向中世紀過渡的時期,無論政治、思想、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宋朝建立之後,由於貴族的没落,創造文化的主人也換成新興知識分子即士大夫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宋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表现出與唐朝不同的特質。其中,宗教方面的交流居於主要地位,尤其是佛教方面,迎來了一个大轉折期。宋代,由西域流入和傳譯的經典所帶來的刺激已经喪失,後周世宗的滅佛政策和五代的戰亂又使諸宗的章疏典籍大量佚散,中國人自己的佛教——禪宗乘機勃興。宋代中國禪宗極盛,有育王寺、天童寺、淨慈寺、靈隱寺、雪竇寺等大寺,還有佛果克勤(1063~1135)、大慧宗杲(1089~1163)、雪竇重顯(980~1052)、無准師範(1177~1249)、古林清茂(1262~1329)等耆宿各自發揚宗風,把中國的禪宗進一步發揚光大,這一切無疑引起了日本禪僧渡海參叩的念頭。到了鐮倉時代,中日之間的交通已經恢復,航海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航海比較安全。由於中日雙方來往的商船很多,所以給日本禪僧的往來提供了方便。加之日本禪僧鑽研禪法的決心很大,有勇往直前、不到彼岸誓不罷休的精神,因而當時的日本高僧,大都遊學宋朝,其人數並不亞于平安時代入唐的留學僧人數。在整個宋代,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是以禪宗佛教爲主,其他文化方面的交流處於了從屬地位。這些日本的禪僧們千方百計地將中國文化移植到日本,掀起了繼唐朝之後第二次學習中國的熱潮。他們的這些做法,豐富了日本文化的内容,加速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一、“遣唐使”停止後的中日往來

日本宇多天皇寬平六年(唐昭宗乾寧元年,公元894年),菅原道真被任命爲第十九次遣唐使,時隔不久,日本朝廷接到在唐留學僧中瓘的報告,報告中說:大唐凋蔽多亂,遣唐使應停止爲好,菅原道真以此爲理由奏請朝廷廢止遣唐使,宇多天皇准奏,於是定期派遣形式的中日交往到此結束。從此之後,日本主要是咀嚼消化已引進的中國文化,不再大規模引進中國的文化了。安史之亂(755~763)以後,大唐帝國元氣大傷,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大爲減弱。日本所需要的先進中華文化差不多已經都學到手,因此没必要再遠涉重洋到中國去了,於是中日交通遂趨向衰落。雖然政府之間的交流停止了,但民間的貿易和交流還是存在的。在唐末五代(907~960)的近半個世紀中,到日本的中國商船超過十次,但卻没有日本船到中國來。隨中國商船到中國來的日本僧侶有寬建、日延等人。醍醐天皇延長五年(927),日本興福寺的僧人寬建、寬輔、澄覺等十一人,攜帶菅原道真、紀長穀雄、桔廣相、都良相四人的詩集共九卷以及日本著名書法家小野道風的草書、行書真各一卷“流佈唐國”。寬建等人此番來華,意義非常重大,它表明此時的日本所形成的國風文化足可以誇耀于中華,開創了日本文化向中國逆輸出的先河。日本天慶元年(938),延曆寺僧人日延來華,他遍遊吳越各地,並參拜天台山。十年之後,日延攜帶寶篋印塔返回日本,此爲日本僧人參詣天台山之始。當時中國船的起點是明州、越州等杭州灣沿岸和長江口一帶的地方。從日本僧人旅遊的地方來看,他們主要是在吳越等地往來拜佛並結交中國的僧人。

趙匡胤建立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戰亂局面。北宋建立之初,社會安定,手工業發展,商品生産繁榮,貨幣經濟擴大。爲了進一步追求商品利潤,中國商人開始向海外發展,如朱仁聰、周文德、陳文祐、孫忠、李充等的商船數次往返於中日之間。

日本朝廷在延喜(901~922)年間制定了“年紀制度”(指日本朝廷在延喜年間頒佈的“中國商船赴日間隔至少两年”的規定。),但由於商人的強烈貿易要求以及日本人對中國貨的愛好而解體,大宰府成了公家的貿易場所。到了宋神宗(公元1067~1085年在位)時代,中日交通開始活躍起來,但政府間的交往較少,中日之間的往來主要是在貿易方面,並且中國船遠遠多於日本船;其次是中日之間僧侶們的往來,主要表現在日本的僧人遠涉重洋,來宋朝學習中國禪宗。史料上明確記載的入宋的日本僧有二十二人,著名的有奝然及其弟子嘉因、寂照和成尋。東大寺僧奝然素有入宋求法之志,日本天元五年(982)七月,奝然發願入宋,並取得東大寺與延曆寺的入宋牒。次年八月,奝然與弟子成算、嘉因等乘徐仁滿的商船入宋,參詣天台山、五台山,晉謁宋太宗,並獻上《職員令》、《王年代紀》各一卷。奝然向宋太宗誇耀了日本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並詳細介紹了日本的地理、物産、風俗等,使宋人對日本有了全面而又實際的瞭解。奝然所述直接爲《宋史》、《太宗實錄》等書引用。奝然在宋三年,寬和二年(986)他攜一尊釋迦牟尼像、十六尊羅漢像及蜀版《大藏經》五千卷回國。永延二年(988),奝然又派弟子嘉因入宋奉表謝恩。

到了中國南宋(1127~1279)時,日本對華往來的消極態度爲之一變,積極和南宋往來。元曆元年(1184),掌握日本實權的平氏家族滅亡,禁止與宋朝交通的政策放寬,日本朝廷對與中國通商採取了鼓勵的政策,進而使日本开始學習中國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此後,入宋船隻日益增多,入宋僧的數量幾乎可以與盛唐相匹敵。衹不過入宋僧的使命已從入唐僧單純地攝取中國文化,發展到一邊攝取中國文化,一邊向中國輸出日本的民族文化。

二、宋代的中日全方位文化交流

宋朝建立之後,與周邊國家和少數民族的交往已不如唐代,日本還算是對外交往中比較頻繁的國家之一。宋代時的中日交往,政治上的往來已不佔主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化方面的往來爲主。日本不僅學習、攝取中國文化,同時也向中國輸出日本的民族文化。中日雙方開始了全方位的文化交流。

1 哲學思想

中國最早的儒家經典是公元三世紀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五世紀前後,由於戰亂,中國出現了移居日本的高潮(參見吳傑《從〈日本書紀〉看中國僑人的記載》,《日本史論文集》第139~144頁,三聯書店1982年版。),在這個移民高潮中,儒家的典籍與思想也隨之東渡。

日本人系統學習中國儒家經典及其思想,則已是六世紀的事了。儒學雖然在五六世紀傳入日本,但對古代日本的影響並不廣泛。到了七世紀以後,儒學的影響纔日漸擴大。與此同時,在日本社會上也存在着其他的思想。如流行於平安時代(794~1191)中期的歌謠《伊呂波歌》,據說表現了《涅槃經》中“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全滅滅己,寂滅爲樂”偈語的意思,其主旨體現的是一種無常的觀念。最早推行改革的聖德太子,在他所進行的“推古朝改制”中,把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仁政”、“法制”等觀點,都納入到其改革的體制中。聖德太子的改革雖因種種原因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但儒家的政治理念卻在日本政治家的心目中日見深入。

在日本古代歷史上,“大化改新”是一次最重大的變革,其主要推動者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皇子,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拜留學唐朝的南淵請安爲師,學習“周孔之教”(《日本書紀》皇極天皇三年條。)。孝德天皇在建立大化改新的政權後,把中國儒家所提倡的“仁政”視爲日本統治者“德治”的主要内容,在日本統治者中産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成書於養老四年(720)的《日本書紀》中,以儒、法思想爲内核的諸家雜糅的政治思想隨處可見。據此可以認爲,當時人們對儒教的政治思想已基本有所瞭解。以大寶元年(701)制定的《大寶律令》爲根據,養老二年(718)制定的《養老律令》的“學令”規定:在大學和國學所修的經書中,《禮記》、《春秋左氏傳》爲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爲中經,《周易》、《尚書》爲小經,學二經者須學大小經各一種或中經两種,學三經者須學大中小經各一種,學五經者須學大經两種及中小經三種,《論語》、《孝經》則爲全體學生的必修課。

幾乎與儒家思想同時傳入日本的,還有中國的哲學思想。由於日本的哲學思想大都來自國外,所以從日本的哲學思想發展來看,其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佛教内容方面。

六世紀時,佛教作爲大陸文明的載體經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這種在當時被視爲“蕃神”的外來宗教立即同原有“國神”信仰體系發生交匯,並在碰撞與融合中扎根到古代日本文化的土壤之中。

佛教發源於古代的印度,在東漢之初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時代與漢民族文化逐步融合後,形成了以大乘思想爲主的漢譯經典體系。這一獨具特色的中國式佛教很快傳到朝鮮半島,隨着日本列島同朝鮮半島之間交往的擴大,佛教自然而然地傳入了日本。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清史寻踪

    大家小书:清史寻踪

    本书是我国著名清史、近代史专家戴逸先生的学术文章选编,所选文章均是戴逸的代表作,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贴紧时代发展脉络,关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加便捷、顺畅、合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本书观点鲜明、内客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思想性与学术性达到完美统一。
  •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从1978年1月8日至1979年2月11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 宽容(译文经典)

    宽容(译文经典)

    《宽容》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房龙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借助于房龙极其著名的“宽容”之眼,让我们重新发现和更深入地认识几千年来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
  • 并州李义

    并州李义

    现在开始会将新章节慢慢上传……看过的人都说说感想吧.书友群:255648654
  • 将王行

    将王行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必有命势。忠贞于国,节烈于身,谁会是天选之子?谁又敢独秀凌烟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且看乱世诸君横刀立马,撼动昆仑……
热门推荐
  • 一个美好的世界和一个美好的你

    一个美好的世界和一个美好的你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本书是我无意间想到并且准备铺满文字的。“小葵”是另一个我,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有心酸苦楚,惊喜感动我们一起承担,一起分享,一起努力!这一生或碌碌无为,得失彷徨;或如向日葵一般,“仰视、凝望、信念与蜕变。”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拥有时云淡风轻,失去后追悔莫及,珍惜拥有,方得始终。面对挑战胆怯时,与其徘徊不决,不如试试看,青春的时光虽然很短,但我们内心的青春却是未完待续!感谢每一位打开这本书的人,愿意倾听我的故事,也许你也会感同身受。欢迎来到我的世界,这个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你。
  • 主神空间的道修

    主神空间的道修

    我叫苏白,我现在慌得一笔!因为我成了主神的万千马仔之一,24小时后将进入副本世界。第一个副本,全性亡了。第二个副本,圣杯没了。第n个副本,白王决定自杀。……我……没错,我就是故意的,你们来打我啊!所有人都知道苏白会搞事,却没有人知道苏白的背后站着一个帝国!
  • 快穿之混沌魔王我的菜

    快穿之混沌魔王我的菜

    “槿舒,我爱你!”爱吗?林槿舒迷茫地搂着那个满脸血迹,身上全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留下的伤口。作为光明使者的林槿舒,却从未拥有爱。爱是什么呢?林槿舒在大魔王灵魂爆炸而融入万千世界的那一瞬间体会到了一种不知名的感受。林槿舒为了找回大魔王,体会什么叫做爱情,主动求助主神安装系统,主动投身世界池,融入了万千世界........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奢侈贫穷

    奢侈贫穷

    森茉莉,日本传奇女作家,明治文豪森鸥外的爱女,三岛由纪夫盛赞的“语言大师”。有人将她与川端康成、太宰治相提并论,也有人说她是“日本张爱玲”,因她文字细腻锐利,写尽了明治的繁华浪漫;还有人说她是写作着的洛丽塔,心里装着一个永远的少女。森茉莉的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年轻时两次婚变,晚年清苦,从名门千金沦为廉价公寓的房客。《奢侈贫穷》这个书名,其实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胜利宣言:“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奢侈,未必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纪都会保留着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纪都无妨保有一点少女心!
  • 拳技与黑手

    拳技与黑手

    武术而不是武道,武者争斗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道义,只有生死。阴险?奸诈?凶残?不过是失败者对于胜利者无能的抗诉,凡事只看结果。异于常人的个性,决定了他的一生坎坷不平……
  • 穿越之逝水年华

    穿越之逝水年华

    不敢奢望着那些富足的人过着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自己就连仅仅想要父母陪伴在自己身边都做不到。她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车祸而去世了,她的童年都是在孤儿院里面长大的,别人的童年都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以无休止的在父母的面前撒娇,可是小沫的童年印象里面只有严厉的管理员不断地训斥,还有饿着肚子瑟缩在薄薄的被子里不能入睡的悲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去男根的亚当

    失去男根的亚当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名门淑秀 :错嫁权臣

    名门淑秀 :错嫁权臣

    忽然而至的身世,打破文无忧平静的生活。从小官吏之女到出身名门世家,带来的却不是富贵荣华。亲戚们魑魅魍魉,权监磨刀霍霍,还有未来的婆婆上门退亲。生活骤然间巨变,无忧默默接下,不介意一个人承受。但.......有谁能告诉她,前一刻被退亲,下一刻又被长公主府殷勤求亲是怎么一回事儿?容貌:新夫婿是京中明珠一枚,旧青梅只能算幽暗铁块。才华:新夫婿乱世英杰从龙功厚,旧青梅缚鸡无力空有抱负。性情:新夫婿有勇有谋聪明睿智,旧青梅软弱温和屈从母命。亲事是别人退,文无忧没有办法。但要定新的亲事,文无忧想想:“要娶我还得加上一条,这一辈子心里只有我,眼里只有我,说好听话只给我.......”“好好好.....无数好。”那人笑吟吟:“夫人请上花轿。”小剧场:[初见篇]文无忧大怒:京里没有什么比这里好?京里繁华.......这里的人质朴,这里的人不纳妾,京里能比吗?[寻找篇]冷冷红烛映照大红喜字,那人抱着新娘子嫁衣低泣:“文无忧你还在,你是我的妻。倘若你不在了,是我的正配亡妻。此生此世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是你不娶。”[子孙满堂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文无忧,你把亲戚家的孩子也点进去了!”※※※※※※※※※※※※※※※※※※※※※※※※※※※※※淼仔携新文光鲜鲜回来,依然家族萌系、温暖甜系、无赖抽风系外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女主系、本文不可避免宅斗系等等等等......抱住亲们。请收藏请饲养请抛出无穷大赞溢之词,放大好仔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