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000000019

第19章 全球史和史学的前景(3)

以上这两篇文章 ,只是众多的有关世界史、全球史和其它史学流派结合的论著中的两个例子。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 ,这两个例子指出了三个有意思的现象,为我们预测史学发展的前景 ,提供了一些线索。第一是全球史本身的巨大潜力和活力。如果史家都能挑出民族国家的视角来考察历史现象 ,那就能创造不少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这两位作者的观察 ,显然还是设想多于实证。这其实不是一个缺点 ,而正是全球史潜力的展现 ,因为有关的研究 ,还刚刚起步,将会吸引更多的学者 ,以促进其成熟。第二 ,虽然自 1970年代以来 ,史学的总体趋向是逐步碎片化 ,但全球化的高歌猛进 ,又促使不少史家对之做出反应。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 ,当今的史学家 ,已经出现了一种整合的意图。第三 ,当今的全球史研究 ,其实与以前的宏观历史或世界史的研究 ,有很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史家不是一定要对总体历史的趋向 ,做出笼统的概括和规律性的预测 (当然这些概括和预测有其必要性 ),而是可以就一些在某个历史时期、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出现的现象 ,做扩文化、跨地区的比较研究 ,以获取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总而言之 ,如同本特利所强调的那样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风起云涌 ,对史家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对全球化的过程 ,做一个历史的探究和解释。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用跨文化、跨民族、跨地区的角度 ,重新研究、写作历史。这两个要求 ,对当今史家来看 ,都是重要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从一定的意义上看 ,决定了史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附录一 张芝联先生与中外史学交流———兼论其外国史学史研究的洞见卓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史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 ,以所谓 “自下而上的历史学 ”(history from below)为主流。这一思潮最早始自西方史学界 ,延续、深化已有几十年 ,至今方兴未艾 ,并逐渐影响了世界其它地区。其主要表现,便是史家将其眼光从精英文化移向大众文化 ,从中心转向边缘 ,从国家转到社会。其影响所及 ,造成政治史、外交史和军事史等领域 ,不再为人青睐。社会史、文化史、妇女史、少数族裔史等逐渐成为显学。这一思潮在西方学界的形成 ,有其复杂的原因。就欧洲而言 ,连续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 ,动摇了西方文明的根基 ,使得许多人对其思想传统失去了信心 ,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恢复。而在二战之后领导西方学界的美国 ,由于其本身历史不长 ,原来借助欧洲的思想文化为其立国根基。一旦这一思想传统在欧洲受到怀疑 ,美国学界由此便轻装上阵 ,很快接受并推广了 “自下而上 ”的研究视角。其历史研究工作者更是驾轻就熟 ,从追随欧洲的思想传统转而注重自身的草根文化、民主生活 ,由此而成为国际史坛社会史研究的一支生力军。

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所占有的话语霸权 ,这一 “自下而上 ”研究历史的潮流 ,也开始为中国史学界所接受。近年中文学界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大有朝气蓬勃、日新月异之势。这一潮流本身 ,并没有大错 ,甚至十分必要 ,因为像 “人民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这样的说法 ,虽然已经流行许多年,但在九十年代以前 ,真正从事类似于印度的 “下层研究 ”(Subaltern studies)、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世俗阶层认真钻研的学者 (五十、六十年代从事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或许是个例外 ,但可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为数并不多。可是 ,中国史学工作者在推广社会史、文化史的同时 ,是否一定要想西方史家那样 ,排斥其它带有注重精英倾向的学问 (如思想史、政治史等 ),则似乎是另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与欧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比 ,中国的情形有许多不同。首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笔者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写道 :“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 ,向来与一些文化的精英有关 ,如孔子、老子、司马迁、司马光、李白、杜甫、蒲松龄、罗贯中等。如果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 ,抽去这些名字 ,那么这一历史记忆一定会变得十分苍白 ”。更重要的是 ,我在上面所举的这些人 ,在他们生活的当时 ,几乎都还没有处于文化精英的位置 ,因此 “精英”与 “草根 ”,本来就是历史变化的产物。如果我们在当前为了推广社会、文化史而故意无视这些人物的重要 ,而特意去发掘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所谓 “小人物 ”,那就未免有东施效颦之嫌了。其次 ,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 ,已经对自身的文化传统 ,进行了许多批判性反思。但面对西方至今仍然保持的学术霸权,中国人是否需要继续以其为准绳而无视、忽略或低估自身文化遗产的价值,则更有必要让人深思。

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就建国以来所开展的外国史学史研究而言 ,如果我们无视张芝联先生 (1918—2008)的贡献 ,那么这段史学史的历史不但会显得苍白 ,甚至无从写起了。更重要的是 ,作为中国史学界欧洲史、法国史和史学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张先生从不主张东施效颦、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的史学潮流。相反 ,在他的论著以及与外国学者的交往中 ,他一直坚持保持自己一个中国学者的立场。这一立场 ,意味着中国学者在接触、引进西方学术的时候 ,必须基于中国学术的传承 ,符合中国学界的实际需要。张先生 1986年在美国威尔逊中心的一次演讲中提到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外国的经验有许多启发、示范作用。但他同时强调说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并不照搬一个既有的模式或者按照一个现成的菜谱做菜 ”。他在这里描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形 ,但也可视为是一种夫子自道。张先生在 1991年为高毅《法兰西风格》一书写的序言中也称赞说 ,“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效颦某种流派 ”。概括张先生的观点就是 ,史家必须与时俱进 ,不应囫囵吞枣、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照抄 ,因为学术思潮的形成 ,通常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文化背景则个个不同 ,无法等同复制、生搬硬套。

由此看来 ,如何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一个人要找一本西方流行的著作加以翻译 ,或者挑一个新潮的外国学术流派 ,加以引进介绍 ,并不是一件难事 ,但如何正确解读、解释该书或该学派的产生及其影响 ,则必须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必须对它们所处的时代 ,有正确的了解。中国的古训 “知人论世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张先生的高人之处,正是在于他不但外文娴熟 ,特别是英文和法文 ,説写都十分流利 ,在中国史学界首屈一指 ,而且他还对欧洲的思想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有丰富的学养和渊博的知识。更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他在中国史学界德高望重 ,但他从不倚老卖老 ,对新的思潮和流派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相反 ,他十分注意了解新事物、新思想 (虽不一定赞同 ),而且不耻下问 ,活到老、学到老 ,真正做到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张先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沟通中外史学学术交流之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诚非偶然。

张先生之所以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他的作风为人、交友之道、充沛精力和上面所提到的精湛的外文水平 ,都有密切的关系。有关张先生的生平 ,虽然他没有留下完整的自传 ,但他在不同的场合 ,多有阐述。其中特别一提的是 ,虽然我们对张先生的一般印象是 ,因为他曾负笈欧美,所以学通中西。其实这一印象有点误差 ,因为细究张先生的治学经历 ,其实他在国外的时间并不长 ,并多以考察、游学为主。具体而言 ,他曾在 1946年9月至 1947年夏于美国耶鲁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 ,并考察了那里的学校教育。然后他又辗转法国 ,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那里举办的 “国际了解研讨会”,为期七周,结束以后于1947年11月回国。那次欧美之行,一共才一年多一点。接下来一次张先生出国就是在 1956年他与北大的同事翦伯赞、周一良、季羡林一起,到法国参加第九届国际青年汉学家会议。因为是参加会议,此次访问的时间也相当简短。再下一次张先生有机会到欧美,要在 23年以后的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张先生有机会不断出访,在各国、各地讲演或参加会议。由此看来,张先生能成为沟通中外史学的重要桥梁,主要是他个人不断努力、做有心人的结果。因为在他那一代学者中间,在欧美留学数年的也大有人在。

认识张先生的人都知道,张先生能熟练运用英文和法文,这自然为他广泛结交国外学者提供了方便。他的许多外国朋友也对此十分欣赏。如曾留学北大、现为美国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的舒衡哲 (Vera Schwarcz)教授,便在她的唁函中回忆道,她与张先生的交往和友情,得益于双方都能操法语。舒教授形容她与张先生是一种 “知音”关系,一语双关,既包含思想的默契,也有语言上的相通。但张先生于法文有如此造诣,也是他勤奋求学、做有心人的结果。张先生出身世家,很小就接触英文,之后又求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于光华大学。他在光华的老师中,有一位哈佛博士张歆海教授 (1898—1972),其英文水平是民国学者中的翘楚。张先生有这样的名师传授,其英文之精湛便容易为人所理解。但张先生法文之娴熟,却是他做有心人、刻苦钻研的结果。据张先生自己回忆,他最初接触法文,是在燕京大学求学的时候。虽然学习了两年,但水平并不高。中断学业以后,他到上海,又随一位法国妇人学习法文,每周两次,获益不小。在这之后,张先生有机会在上海的中法汉学研究所工作,与法国汉学家佘敷华 (Geoffroy Dechaume)朝夕相处,经常抓紧机会促膝交谈,由此张先生的法文日益精进。在 1956年出访法国参加国际汉学会议的时候,他兼任了中国代表团的翻译,可见经过多年钻研,他已经能熟练运用法文了。

张先生能同时掌握英、法文,为促进学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为在西方学术界,英文和法文仍然是公认的学术语言。如有史学界 “奥林匹克”之称的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Historiques),其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大会 ,就以英文和法文为会议的正式语言。张先生自中国史学会 1980年重新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之后 ,每次会议他都参加 ,并在会上英、法文并用 ,广交朋友,推进学术交流 ,其巨大贡献 ,无人可以匹敌。因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及其所配的翻译 ,一般也只能运用一种语言 ,像张先生那样能双语并用的 ,几乎没有,因此就不免有所限制 ,因为许多欧洲学者和非洲学者 ,都使用法语 ,而北美和其它地区的学者 ,则多用英语。200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悉尼召开 ,张先生以 87岁高龄最后一次与会 (据说他是所有与会者中最年长的一位)。像以前几次一样 ,此次会议规模巨大、场次众多。张先生参加会议十分认真 ,每天按时到场 ,积极提问。他还应邀在会上讲述他与法国史学大家布罗代尔 (Fernand Braudel,1902—1985)的交往及中法史学交流。他一会儿讲英文、一会儿讲法文 ,幽默风趣、隽永睿智 ,令许多与会者倾倒 ,由此而领教了中国史家的风范 ,敬佩中国学者的学识。可惜这一曲 “广陵散 ”,今已成绝响 ,念之不胜怅然。

不过张先生能为中外学术交流作出如此杰出的贡献 ,成为有口皆碑的 “学术交流大使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有热忱待人、提携后学的 “教书匠 ”精神。上面已经提过 ,张先生出身世家 ,其父张寿镛 (1876—1945)有 “理财家 ”之誉,并是光华大学的创办人、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和教育家。张先生兄妹众多,其中从事财经业的不少。如其兄张悦联 (1907—1992)曾长期在世界银行工作 ,并与香港富豪董浩云 (其子董建华曾任香港特首 )一家是世交。但张先生从早年起 ,便立志投身教育事业。他大学毕业的时候 ,其父问他志向 ,他答曰:“我想当一名中学校长 ,大学教授 ”。他父亲含笑说 ,“那你的月薪只有 200元”。但张先生不以为忤 ,几十年来矢志不渝 ,以 “教书匠 ”自许。他指出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不仅需要有知识 ,而且还必须对教学有热情 :“一个教师 ,如果没有热情 ,没有对科学的热情 ,对教学的热情 ,对学生的热情 ,没有对事情本身的鲜明态度 ,没有感染力 ,即使学问再好 ,也不是一个好教师 ,教学很难成功 ”。他更补充说 ,这一热情 ,可以表现在课堂上 ,也可以表现在课后与学生的交往上。张先生真是说到做到 ,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泽被后学,诚为一代教师之楷模。的确,张先生的高超学识、优雅风度和交友之道,已经使他扬名国际史坛,为中国史学家争了光。他于1985年荣获法国总统授予的荣誉军团勋章 (la Légion d’Honneur),表彰他对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杰出贡献,便是一个卓例。但从他的志向来看,这些只是他努力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副产品;他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能身体力行,培养新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将中国史学推向国际、推向世界。由于张先生每次出国,时间都不长,因此他都有备而来,充分利用时间,把握机会。譬如他在与布罗代尔晤面时,就提出要派中国学生到法国学习历史,对方爽快地答应了。张先生马上追问:“可以收几名?”,布罗代尔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五名吧。”未料张先生马上从口袋里掏出名单交给了对方,让对方大吃一惊。张先生在晚年回忆这事时,眼神充满自豪,为他的机智和聪明自豪。但显然他之运用这些机智聪明,为的是嘉惠后学,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扬名海外。这是他作为一个全心全意的 “教书匠”的真实写照。自 1980年代以来,由张先生帮助送到海外留学深造的中国学生 (笔者在内),不计其数。他在这方面的成绩卓著、首屈一指,在史学界无人可以专美于前。

同类推荐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 晋霸春秋

    晋霸春秋

    齐桓始霸,晋文未成。春秋之中,王道难行。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重生成为晋国太子申生。天生公卿,却罹遭祸难。为了摆脱历史的宿命,他不得不挣扎求存。好在,他人才济济,略有贤名。取威定霸,继齐桓之业。扶保诸夏,复三代盛景。在他的参与下,历史又将有何不同?让我们拭目以待!
  • 风雨大宋

    风雨大宋

    一个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了北宋中期仁宗当政的时候。在小县城里做生意改善家境,到中进士做官,一步一个脚印,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宋朝最繁荣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位极人臣。群号:535894670
  • 抗日战争经典战例

    抗日战争经典战例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四卷: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每卷书精选25个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等等,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创造的石破天惊的经典战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战斗精神,只是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雄才大略。
  • 大齐帝

    大齐帝

    天下三分,商界精英重生为北齐废帝高殷。大权在握的两个叔叔磨刀霍霍,即将发动政变,危在旦夕!当真是被废遭杀之命?咱誓要逆天改命!先平叛乱,再荡平北周、南陈二国,创大齐伟业!
热门推荐
  • 关风月

    关风月

    初到洛城,出手阔绰的樱姑娘,在酒楼结识了如画般美男杨末语,一见钟情。想着在死前若能有段刻骨爱情也是极好,便死皮赖脸的跟着美男。无奈美男心中已有无人可比的佳人,油盐不进,甜酸不吃。之后樱姑娘突然发现不仅不死,还能活很久。“以前想着命短,便没有矜持,现在不比以前,不晓得要活到什么时候呢,可不得要点儿脸。”
  • 神医悍娘子:国师追妻忙

    神医悍娘子:国师追妻忙

    她前世惨死,一朝重生,看她如何搅动这天下风云?斗庶女,斗仇敌,斗小妾。敢欺负她和娘,这一世再不忍着。她修粮仓,买粮食,收药材,学医术,香粉,美食,酒庄,她把祖父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她既是神医,也是首富,权贵公子们再不笑她都争着娶她。可为何只有那个前世她辜负却为了救她而死的宋珏不理她。她气得在他的被子里放蛇了,在他沐浴的时候拿走他衣服,在他被罚的时候故意刺激他吃东西想激怒他,可是宋珏太讨厌了,竟然这样都不生气。“阿珏你再不理我,我去嫁给别人了。”宋珏慌了,紧张的抱住了她,“顾凌薇,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除非我死,这一生你休想离开。”
  • 麻雀为邻

    麻雀为邻

    《中国孩子阅读计划名家原创:麻雀为邻》是儿童文学著名作家张国龙新近创作的一本随笔美文集,共分为语物、语童、语殇、语芜四卷,选取的是作者近几年体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倾注真情为青少年读者创作的一系列哲理美文。作者以散文的诗意笔触,以孩童的视角观照大自然的花鸟鱼虫,畅谈自己的生命感悟,同时还有大量关于亲人、朋友及童年生活的回忆,通过优美而浅近的文字,向青少年读者传达对大自然及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亲人朋友的真挚情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女曦和

    帝女曦和

    前世,她是三界共主天地之女-----曦和,他是上古龙族后裔龙神之子-----龙诀,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却因两家恩怨,不得相守,双双被贬入六道轮回!“你等我,一定要等我,我会找到你的!”“我不甘心,我不甘心,为什么!”今生,她是南风集团唯一的继承人----南风灵,手段狠绝,在业界从无败绩,却在新婚当天被新郎暗算,她恨她悔,伤心欲绝,从公司顶楼一跃而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她的伤口血流不止,但她不知疼痛,因为心更痛,鲜血浸染嫁衣!“要怪就怪你是那个人的女儿吧!”看着她绝望的眼神,他心中刺痛。明明是仇人的女儿,为什么我的心会那样痛?“哈哈哈哈······慕逸尘,我恨你······”她转身,带着怨恨、悲伤,一跃而下。“灵儿······不要啊!”已经来不及了······一朝穿越,她成了南国相府嫡女----南风灵,原以为是意外穿越,却不想是前世帝女的一丝执念,三魂七魄归位,元神即将觉醒!他是南国储君夜王殿下,灯会初见,他认出了她,而她却一笑而过;相府再见,她冷言相对,而他紧追不舍。借皇后寿宴,邀她进宫赴宴,一道圣旨,将他们又绑在一起。她因现代情伤不愿接受新的感情,而天定姻缘挡不住!一曲琴箫合鸣,他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记忆······她执琴,他执萧,一段大好姻缘,成为南国一段佳话。他爱她至深,宠她入骨,原以为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不想,挡在他们面前的远超前世······“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就归隐山林,再不问朝堂之事,逍遥山水间,好不好?”她躺在他怀中,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什么都依你,皇位与你我再无关联!”夜云谨紧拥着她,这一刻的幸福来之不易,他无比珍惜!灵儿的身世之谜浮出水面,一旦公开,后果不堪设想!“四影,动用云宫的所有力量,封锁一切消息,决不能让夏侯世子查到我的身份!”“是,公主!”然而,幕后之人野心勃勃,怎能放过这大好机会!最终导致相府灭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世间再无南风灵!“皇兄,我要嫁夜王!”“不可能!”“西凉哥哥,你成全我们好不好?就像前世一样,你不是最疼爱曦和吗?我求求你了,魔域王兄······”“前世,我将爱永埋心底,帮你和龙诀,可结果呢,看你被贬入凡界,我却无能为力,王妹,这一次我不会放手了,你恨我也好,怨我也罢,我都不在乎!”
  • 总裁毒爱小蜜

    总裁毒爱小蜜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夏小北流年不利,应聘秘书不成,还在停车场被人莫名其妙的和谐了…四年后,身为寰宇首席秘书的她,一手牵着伶俐可爱的小男孩,一手为总裁大人张罗与温家千金的婚礼。寰宇公司,人人都传这男孩是夏小北和总裁的私生子,不然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和总裁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一个关于爱与错过的故事:“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星,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雷允泽:他以为那天只是一场梦。一低头,就瞥见车垫上的女式衬衫纽扣。那是他在激情之下扯落的,她一定是没法走出去,才拿走了他的外套。车厢里还弥留着淡淡的香味,是她的味道。在他醒来之前,她就消失了。就像是灰姑娘12点的魔法,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前,仓皇的离去。四年来,这个24小时秘书默默无闻的身边忙碌着,他以为她是可有可无、又或是心怀不轨的,直到她巧笑嫣然,携着他弟弟的手盛装出现在他面前,他才明白自己心里竟然是嫉妒的。叶绍谦:风流多情是叶三。偏偏遇上她这个毒舌小冤家。“小北,”他第一次这样亲昵的叫她的名字,他有那么多的女朋友,每个都有一个昵称,可他从来没这么亲密的叫过她。他知道自己他妈的没救了,就是丢人他也要问出来,要死他也得死得瞑目不是?“小北,”他按捺不住,一遍一遍叫着她的名字,“让我照顾你好不好……啊?”*******************************************************新坑《豪门长媳》:【雷允晴VS陆子鸣】青梅竹马终是敌不过露水姻缘,一张医院的DNA证明,将她彻底打入了炼狱。============================推荐区:渺的完结文《贱妾》【5折】都市文新坑《毒宠妹妹》【禁忌虐恋】:非常好看的都市文:《前妻请乖乖就范》黑帮杀手和女警花的故事
  • 天地圣巫岭

    天地圣巫岭

    “天!这是什么情况?在现今社会中,竟然有人拥有异能?”夏馨柔感觉自己在做梦,狠狠掐了自己一把。“这不是异能,是巫术。”身后的俊美男子无奈的提醒她。“巫术?巫术不是不存在嘛?”“不是,巫术存在,只是……知道巫术存在的人都不存在了。”夏馨柔打了个冷颤,真可怕………
  • 再为妃

    再为妃

    术士为我批命,说我此生必三嫁。这一批命惹来当时在场的所有人讥笑,只因我的夫君不是别人,而是当朝储君,东秦未来的一国之君。彼时少不更事,不曾记挂于心。直到我以东秦公主身份和亲大商,我才恍惚忆起这一批命。现如今却轮到我来讥笑那术士,日益陨落的躯壳,怎有命再嫁。
  •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这一论牛市有没有结束,谁也无法预测。假如熊市来临,散户该如何应对?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搭配,降低熊市的投资风险?熊市除了“吃药喝酒”,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熊市赚钱大法》!
  • 再忙也要用心生活

    再忙也要用心生活

    《再忙也要用心生活》,一本写给都市疲倦上班族的心灵指南。当你被生活的忙碌所追赶,吃着单调乏味的外卖,租着杂乱无章的房间,和朋友联系越来越少,和自己的独处越来越无措,你是否向往过另一种生活?放松、独立、从容、有趣的人生其实并不遥远。与其在忙碌的世界里失去方向,不如用心感受当下的生活。清理你的坏情绪,安抚你的小孤独,用干净的姿态,成熟地照顾自己。只要你用心,奔波的日子都能过成惬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