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000000014

第14章 走出民族国家史学(3)

1918年史宾格勒 (Oswald Spengler)《西方的没落》的出版就反映了这种悲观的心态。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适时 ,一时洛阳纸贵 ,虽然史宾格勒所阐述的历史哲学 ,其实很深奥难懂。但书的内容 ,正好点出了一战以后许多人的心态 —世界末日到来了。到了这个时候 ,他们再回忆 1900年尼采所讲的那句近似疯人呓语的 “上帝死了 ”的话 ,感觉十分真切 ,不免百感交集。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 ,如果真有上帝 ,如果人类的历史真像兰克所言 ,在每一个关头都能见到上帝之手 ,那么这个上帝怎么会如此无动于衷呢 ?如果上帝还活着的话,他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这么相互残杀呢 ,怎么能让我们的文明走到这么一个痛苦的境地呢。所以他们那时感觉尼采的话是一种先知先觉。当时中国的梁启超 ,去了战后的欧洲 ,目睹了欧洲的陵夷衰微 ,写了《欧游心影录》,认为西方文明的先进 ,已经烟消云散 ,中国人应该好好发掘自己的文化遗产 ,为世界历史重觅新途 ,做出贡献。

文明史观的视角

回到历史观上来谈。史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是对民族国家历史和民族史学的一种深刻反省。他一方面不用民族国家的这个视角来观察历史的发展,而是回到了文明这个角度。他指出世界上有过十七八个的文明,而文明都有一个诞生、发育、成熟、老化、衰亡这么一个发展过程,西方文明也不例外。因此西方文明,就不是上帝的选民。这是一种多元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他又使用了一个很宏阔的时间观念,希望跳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这样的历史三段论。史宾格勒说我们应该把整个人类的历史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上去看。他大意是说,如果我们把历史的发展看做是一座时钟,那么从 0点开始,一直到上午的10点可能只有一些古老的生物。人类的出现可能是在上午的 11点钟,而我们当今可能只是上午的11点25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代中国和日本文明等等,都是和我们是同时代的,没有什么古代、中世纪、近代。史宾格勒的做法,等于是否定了近代的历史的先进性。他所观察到的十七八个文明,因此就是同时代的,没有先进、落后之分。这是历史观念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走出了一线发展的历史观。而我们现在还在讲 “落后是要挨打的”,仍旧在延续民族史学的思想传统。

史宾格勒的思想,后来启发了英国的汤因比 (Arnold Toynbee),后者写出了《历史研究》,是一部十卷本的皇皇巨著。但在汤因比写完《历史研究》的时候,也是民族史学开始受到全面质疑的时代,也就是二次大战以后。所以他的著作,一时很受人欢迎。其中原因,与新文化史的兴起的背景相同,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此处不再赘言。战后以来,民族国家史学之所以走向衰微,首先是因为在欧洲,也就是民族国家的发源地,民族国家的形式开始转型。其中原因,与美苏两国超级大国在当时的对峙,有些关系。欧洲在战后衰落,但也不甘人后,由此而组成了欧洲共同体,以后发展成欧盟。一些欧洲国家并在1985年订立 “申根协议”,开放了边界控制,其公民可以自由出入,甚至就业定居。这一做法,在近代史上,无法想象,因为不少战争,就是由于边界纠纷而打得不可开交的。

欧洲的变化,可以说是学界提出超越民族国家观念的一个现实基础。目前的欧美学界,对于跨民族 (transnational)、跨边界 (cross-border)的研究,在各个学科都十分活跃。也许正是民族国家史学的衰落,欧洲科学基金会前几年资助了一个庞大的五年研究计划,研究民族国家史学的兴衰,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斯蒂芬·博格尔 (Stefan Berger)教授主持。这个计划,也就等于是为民族国家史学走向寿终正寝之前,尝试做一个盖棺定论。

当然这只是欧洲学界的情形。在欧洲以外,甚至在美国,民族史学仍然有一定的市场。而在东亚,民族主义史学通过官方教科书的形式,仍然主导着历史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而即使在欧洲,历史教育的主体,还是以民族国家的兴衰为单位和视角的,所以要走出民族国家史学和民族主义的思维方式,还有待时日。

反省民族国家史学

但是,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当今学界反省民族国家史学,正是因为它有许多明显的弊病。首先,如果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形成,有其历史的背景,那么这一背景,只是欧洲历史的产物。其它地区的民族国家的建立,都有牵强的地方,其形成是由于抵抗欧洲列强侵略的需要,而不是内在的发展所致。上面提到中国很早就有一种萌芽状态的民族意识,那是因为中国文明相对有些孤立。西边是沙漠与高原,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西伯利亚,南边也是大海,所以区域相对封闭、自成一体。与之相比,日本是岛国,文化单一,因此更易产生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其它地区,如南亚次大陆,幅员辽阔,人口繁杂、语言多样、文化多元,民族意识的培养,就十分困难。所以英国能轻易统治印度,也是得此地利之便。而非洲的民族国家,大都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如一些国家的边界,都是笔直的,显然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如果按照民族国家史学的形式 ,研究印度和非洲国家的历史发展 ,显然就有牵强附会、以今度昔的状况。

其次 ,民族国家史学所提倡的历史观念 ,其根本就是一种目的论 ,那就是用现在的目光考察过去 ,并进而塑造过去 ,使之成为一种理所当然。在中国史的领域 ,原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国史教授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的《从民族国家里拯救历史》,颇有启发性。他的观察就是 ,现在的中国人 ,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近代中国的兴起 ,就是民族主义的结果。但其实在中国受到西方侵略、欺辱的时候 ,中国人还尝试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抵御这种侵略。有些有名的近代民族主义者 ,如傅斯年、毛泽东等人 ,都曾考虑过采用地方割据主义 ,也有其他人为世界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所吸引。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努力 ,那么我们写出的历史 ,就表现为一种目的论。换句话说 ,历史的发展如果是从 A到 B,那么发展的线索是开放的、多元的。最后从 A到 B走了哪条线 ,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而且肯定不是直线。史家需要展现这种历史的多元性、偶然性。

再者 ,民族国家史学 ,归根结底就是西方中心论在历史著述上的集中反映。如果要突破西方中心论 ,显然就有必要走出民族国家史学的规范。这个原因很简单 ,因为民族国家为西方历史的产物 ,如果一个非西方的人用这一视角来考察其历史的轨迹 ,就是用西方的视角来过滤自身历史的多样性 ,也就不免会削足适履。因此 ,知识体系和学科建制 ,并不是客观的、科学的。相反 ,它们都反映了一种强势文化的优势 ,抑或文化的霸权。近代英国的培根讲过 “知识就是力量 ”这样的话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 (Michel Foucault)反其道而行之 ,说 “知识就是权力 ”—英文里面 “权力 ”和 “力量”是同一个词,都是 power。

福柯认为所谓知识系统 ,其实都不是中立的 ,而是权力的产物。

从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来看 ,似乎波折相对较少。也许是因为自隋唐以来,中国人已经将学问分成经、史、子、集,大致上可以和西方的文、史、哲等分科相对应 ,因此接轨比较容易。但是其他的文明 ,则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现任教芝加哥大学的印度学者查克拉巴蒂 (Dipesh Chakrabarty)就指出 ,原来那些梵文的文化传统 ,都是有生命的 ,并且代有传人。但到了现代 ,大学、研究院的建立 ,这些学问为现代的学科所分割 ,因此就真的死了 ,成了化石了。于是 ,查克拉巴蒂写了一本《把欧洲区域化》( Provincializing Europe)的书 ,号召大家走出西方中心论 ,也就是用西方文化的过滤镜来考察文化变迁的做法。

其实中国人原来的学问 ,在现在也差不多走向灭亡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一个湖南山区的私塾先生 ,并将他称为 “最后一位私塾先生 ”。但这位私塾先生 ,自1993年以后就退休了 ,再不收弟子了 ,并在 2009年去世了。换句话说 ,以前中国人虽然有经、史、子、集之分 ,但把它们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私塾里把它们一道学习 ,而不像现在的大学里面 ,分系学习 ,甚至在系下面还有各个专业之分。所以私塾的消亡 ,也就宣告了中国传统学问的寿终正寝。

民族国家的弊病

最后 ,民族国家史学的弊病 ,其实也是民族国家本身的弊病。我们在前面说过 ,民族主义的思想、民族国家的建立 ,为非西方地区抵抗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所以这种政治形式 ,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但是 ,民族国家所存在的弊病 ,则很早就让人看到了。如印度的下层研究 (Subaltern Studies)以及后殖民研究 ,与思考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所产生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但这些问题 ,其实是有普遍意义的。比如中国人就很容易理解 ,因为许多人从小就读这类的小说 ,如鲁迅的《故乡》。《故乡》说了闰土的故事 ,表现了辛亥革命民族国家建立之后的 ,先进知识分子所产生的一种无奈和不满以及焦虑。因为许多人以为把满族推翻以后 ,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小说中的 “我”回来以后 ,发现社会结构根本就没有变化。“我”很期待他的幼时伙伴闰土的见面。闰土带着小孩 ,当看到 “我”的时候眼光也一亮 ,也很高兴 ,但是很快就暗淡下来了 ,然后就毕恭毕敬地对 “我”叫了一声 “老爷”,于是 “我”的心里面就一冷。这也就是说 ,知识分子认为通过革命的成功可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但是事实上却没有能够解决。

印度和其它国家 ,也有同样的问题。在推翻殖民统治的时候 ,大家塑造和培养一种民族意识。但是一旦革命成功 ,那些上台的民族主义者 ,又经常沿用原来殖民者的一套方法来统治同胞 ,甚至还变本加厉。也就是说现在的印度由印度人管了 ,没有外族欺凌这样的事了 ,于是管理者更能随心所欲了。那些领导人用同样的方式压制下层 ,剥削民众 ,而又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比如说当代津巴布韦的总统穆加贝 (Robert G.Mugabe),是一个成功的民族主义的革命家。他在津巴布韦的地位可以和孙中山、毛泽东相比。但是一旦他担任了总统之后 ,政治上贪污腐败 ,采取独裁手段 ,用各种方法压制民意。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例子。

如果说新文化史的兴起 ,是对民族国家史学的一种扬弃 ,那么妇女史、性别史的研究 ,则往往直接挑战其思维模式。比如在民族革命兴起的时候 ,妇女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激励民族精神。但是从妇女地位的改善而言 ,许多妇女史的研究都指出 ,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显著的改变。而在民族国家交战的时候 ,妇女也被要求为国家做出牺牲 ,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上战场 ,还让她们毫无还价地、义无反顾地去这么做。所以从妇女史的角度考察民族国家史学 ,更能发现其中所隐含的不平等的 “权力关系 ”。

不过 ,虽然说民族国家史学面临很多挑战 ,而且确实也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看 ,维持并持续民族国家的史学的写作传统 ,就无法真正摆脱西方中心论。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的话 ,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意识形态还是给非西方地区为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有力的武器。我们要突破西方中心论 ,但没有必要依样画葫芦 ,因为当代西方在检讨民族国家史学 ,所以我们也要赶紧跟上、齐头并进。而应该因地制宜 ,注意到民族国家史学的暂时性 (temporality)和局限性 ,也注意到它的历史功用和地位。

同类推荐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清代广西贡院

    清代广西贡院

    本书以清代广西贡院为中心,发散性地叙述了广西贡院建立前的历史文脉、广西贡院的科举制度、广西贡院的科举考试、广西贡院的中榜概况及广西贡院的科举名人和习俗等,同时附有与贡院相关的图片,融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对全面了解广西文脉及清代广西贡院有重要意义,对了解我国的科举文化亦有一定作用。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如意状元郎

    如意状元郎

    最强大脑冠军选手,用脑过度,竟然穿越了。在考虑建功立业还是富甲天下之间,李想选择当一名安静的赘婿。“夫君,马上就要科考了,不去看一下书吗?”做官是不可能做官的,这辈子是不可能做官的。“小娘子,你家商铺被我爹给封了呦。”“……,取我笔来!”三元及第,金榜题名……真香!
  •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里,盛世就像是一个精心炮制、虚幻而又深刻的镜中世界。在这本小书里,你看见的同样是帝王将相,可又不是你所熟悉的面孔。在那散落的尘埃里,隐逸着别样的风情。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更属于投身其间的每一个人。它对你的魅惑有多大,你对它就有多少的好奇与怕。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功德簿,更不是这个大帝那个大帝的起居注。对于那些毫无头绪的历史叙事,那些天地间的号哭、月光下的阴谋、酒宴上的酣畅,无不是人情利害在时间里降妖捉怪。对于那些历史上肯定发生过而史书没有记载的事情,你要看到它们,嗅到它们,最好能触摸到它们的心跳。
热门推荐
  • 妖怪食肆

    妖怪食肆

    上古大神为何沦落为饭店老板?玉皇大帝如何成为上市公司老板?太上老君是如何忽悠发家致富?为何众妖歧视凡人?是众神的陨落,还是众妖的沦丧?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路神仙,妖魔鬼怪不得不另寻发展,发家致富。深巷中开了一家食肆,只有夜晚才会灯火通明,是众神妖和平共处的栖身之地。“老板,您的妖王已送到。”“....拒收!”
  • 无敌军师

    无敌军师

    一个喜欢躲在幕后算计的军师,左右人、妖、魔三族兴衰的故事……君王一怒,流血漂橹。将军扬名,白骨盈野。种族争斗,明枪暗箭,尔虞我诈。铁甲银枪,疆场纵横,斩敌三尺以内。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恩义争斗,为盛世争雄,待到功成日,纵马南山下,月夜嗅春花……
  • 单亲时代

    单亲时代

    表面看起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却引发了十万八千里外的巨大灾难。 正是“蝴蝶效应”,让三个成长于不同城市,不同环境的单亲家庭的少年,阴差阳错地,纠结于一场荒唐的谋杀案和一起幼稚的绑架案中。 北京,女孩乔茵无法忍受早年父母的离异,叛逆倔强,处处与母亲万紫为敌…… 深圳,家境富裕的少年刘塞林,逃避现实,沉迷网络…… 昆明,张单,虽然有着木讷窘迫,一无所有的父亲,但其朴素坚韧的父爱,却让一个多情敏感,容易受伤的孩童,长成了积极,健康,坚强的少年……
  • 我家女友超凶

    我家女友超凶

    突如其来的一本秘籍,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面对不知道的敌人该如何取胜,游阴间,入昆仑,闯乾陵,迷雾重重,究竟何处才是终点。那么问题来了,打不过怎么办?“冬梅救我”。不怕我家女友超凶
  •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好好地活用你的天赋吧!好好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吧!挖掘你具有创造力的源泉吧!因为如果你这么做,总有一天一定会迈向成功的巅峰,是的,指的就是你——顶尖人物。作者给我们分享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多年来深沉的思索、痛苦的历练所凝聚浓缩的人生真谛,成功定律。所以阅读本书,不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改变你于无形。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并且重复不断地做与他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出现与他同样的结果,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这叫因果定律,去寻找达成成功的因,然后再一次种下成功的因,你自然而然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你曾是少年

    你曾是少年

    这是一本讲诉爱情诉说青春的大杂烩,25个小故事,25种爱情、青春的模样,有欢乐的、悲伤的、幸福的、平淡的,从每个故事中都能找到我们年少时的影子,恋爱过的痕迹。当你对生活失望,对爱情心伤时,随手翻开一个篇章,便能重新感受到心中那份对爱情的悸动,对生活的热爱。王宇昆短篇首次完整集结,每一篇都饱含作者的淳淳心语,这里,能让你感受到爱最美好的样子。即使路过,也难以忘怀;正因路过,才更加缅怀。
  • 和你在一起的每一个雨天

    和你在一起的每一个雨天

    “每一个雨天,都有你陪伴的辰光”——丸语儿《呆萌妹妹》–夜幕降临,外面夜雨寄北,……
  • 一寸情恨一寸殇

    一寸情恨一寸殇

    白雨薇嫁给南墨辰三年里,她奢望得到他一丝丝的爱。可惜他的深情,他的欢喜,这辈子都是她遥不可及的梦!她等来的,终究只有南墨辰冷漠决然的心:“在这份离婚协议上,多加一个亿买你的眼角膜给雨菲治疗眼癌。”“南墨辰,你做梦!”说着,白雨薇操起了尖锐的刀捅向了自己的眼睛……
  • 艾泽拉斯的冒牌恶魔领主

    艾泽拉斯的冒牌恶魔领主

    一个AFK的魔兽世界大腿玩家被可爱女术士召唤到艾泽拉斯的冒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