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54

第54章 中国禅宗创始人之辨析

禅宗是中国佛教创造的最富中国色彩,也是最重要的佛教宗派,有其源远流长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然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时至今日,佛教禅宗内部和佛教研究学者都对中国禅宗的创始人究竟为何人,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仅如此,这种分歧还涉及中国禅宗形成的历史、评价创宗人的标准和有关禅师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重大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本文就此问题也提出些初步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学者。

一、中国禅宗创始人诸说

关于中国禅宗创始人为何人的种种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释迦牟尼与摩诃迦叶说。宋代以来,"拈花微笑"典故盛行于禅门。据《联灯会要》卷一载,释迦牟尼于灵鹫山登座时,做了个拈花的表意动作,以示众人,对此,当场只有摩诃迦叶一人心有所应,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当众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拈花微笑"典故,意谓释迦牟尼和摩诃迦叶师徒间灵犀一点,两心相通。禅宗有人既以此强调本宗"以心传心"的特质,又以此表明本宗是以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摩诃迦叶微笑为滥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相应的,禅宗还编制了在西方的传法世系——"西天二十八祖"说,而摩诃迦叶也被尊为西天第一代祖师,即中国禅宗的西天远祖。按照"拈花微笑"的含义来说,摩诃迦叶是承受释迦牟尼的付法,此"以心传心"法门实际上应是释迦牟尼所创,据此也可说释迦牟尼是中国禅宗的西天始祖。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禅宗从没有申述过这层意思,也从没有直接说摩诃迦叶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说。中国禅宗普遍认为,菩提达摩自南印度泛海来到广州,后渡江北上入北魏境内,传播一种新的禅法,即提倡面壁直观、舍伪归真、彻见本性的修持方法,从而开创了新的佛教宗派——禅宗。菩提达摩被定位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又是东土初祖,即中国禅宗的开创者。唐中叶以后,菩提达摩一系禅法兴盛,禅宗也称为达摩宗。道信与弘忍说。一些佛教研究者认为,禅宗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在禅法思想上创立了"东山法门"——重视"心",修行唯心念佛与实相念佛相结合的"一行三昧",突破了达摩禅的范围;在传法形式上,广开禅门,聚徒七百余人,实行作务与坐禅并重,形成后来禅宗丛林的雏形。由此进而认为,禅宗作为宗派已经正式形成。也就是说,道信和弘忍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慧能说。以弘忍弟子、禅宗六祖慧能为中国禅宗创始人,为避免重复,此略,待后文详述。神会说。胡适对禅宗史作过深入的研究,他把搜集到的神会和尚的资料加以整理,以《神会和尚遗集》书名出版。书中附有他写的长达两万六千余字的长文《荷泽大师神会传》。在该传中,胡适说:"至少《坛经》的重要部分是神会作的。"(转引自胡适:《胡适说禅》,13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文末,他还总结性地说:"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转引自上书,142~143页。)这就是说,胡适认为神会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人,也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二、慧能对中国禅宗的六项贡献我们

认为,在中国禅宗宗派的形成过程中,慧能是个举足轻重、功不可没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其理由有这样几点:

(一)慧能贡献于禅门的《坛经》是中国佛教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坛经》的敦煌写本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由慧能弟子法海集记,故又称"法海集本"。此本被认为是《坛经》最古本。法海本《坛经》记述了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应当说是可靠的。至于《坛经》不同版本的出现,则反映了不同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情况和历史演变。法海本《坛经》的问世,是中国禅宗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它从原则上否定了坐禅、念佛、净心等传统意义上的禅法,标志着一种完全纳入"心学"范围,着重向内心探求解脱之道的新禅法的诞生。

(二)慧能针对个体之外外在成佛的轨迹,把成佛转换为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他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敦煌本《坛经》,见《大正藏》卷48,338页。)又说:"世人性本清净……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为清净法身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见《大正藏》卷48,354页。)还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同上书,340页。又,"一悟即知佛也",有作"一悟即至佛地"。)这都是说,每个人本来都具有清净自性,具有菩提般若智慧,只是被妄念盖覆,没有觉悟,若是得到善知识的开导,念念起般若观照,一旦妄念俱灭,当即顿现清净本性,成就佛道。这是一种自性自发、自性自现、自性自悟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开发、人性的还原、人性的提升,这种人性的思想文化,为禅修者指明了新方向和新途径,提高了禅修者的自信力和自觉性。

(三)慧能又针对以义理思辨淹没了感性体悟的传统,以自悟体证取而代之。他强调"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见《大正藏》卷48,355页。),反对佛教义学宗派执著文字、不求悟解的倾向。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比丘尼无尽藏对佛教经典文本持传统观念,常诵《涅槃经》,然一直对经中义理不甚了了,于是请慧能为她讲解经义。"尼将经与读,师曰:"不识文字。"尼曰:"既不识文字,如何解释其义?"大师曰:"佛性之理,非关文字;能解,今不识文字何怪?""(《曹溪大师别传》,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9套第5册,483页。)在慧能看来,佛性之理与文字毫无关系,是否能理解佛经也与识字与否无关。一个佛教修行者,如果机械地照字背诵,依文解义,就不能真正获得佛教真理,难以觉悟成佛。慧能的说法为禅修者摆脱烦琐名相的文字障碍和思想束缚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慧能还针对佛教的繁杂修持仪式,转而提倡简易的顿悟法门。他宣扬禅修是"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敦煌本《坛经》,见《大正藏》卷48,340页。),"言下便悟,即契本心"(同上书,342页。)。"顿悟"是说,无须经历长期的修持,只要刹那间的领悟、显现本性(佛性),就是成佛之时。与顿悟说相应,慧能还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行真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同上书,338页。)这也就完全排除了坐禅、念佛等通常手段,发展了菩提达摩的壁观法门和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慧能还把顿悟法门表述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同上书,338页。)。也就是禅修时要于念而不念,于相而离相,于性(人的本性)而不住。慧能的后继者更把他倡导的禅法发展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体现了慧能禅宗法脉的真髓和特色。

(五)慧能还反对佛法脱离世间的倾向,强调佛法与世间两者相即不离的关系。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见《大正藏》卷48,351页。)认为绝不能离开世间去寻求解脱。他还进一步声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同上书,341页。)根据佛法在世间的理念,他提倡在家修行,这是使佛教由出世转向入世的重要宣告。慧能还长期在岭南一带弘扬禅法,向山野农村的下层平民传教,从而使禅宗走向平民,接近平民,深入平民。与神秀北宗一系的贵族化佛教不同,慧能对开创佛教平民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六)慧能一系的南宗禅是中国佛教流传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宗派。慧能很重视培养人才,他的嗣法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四十多人。到了唐代后期,在嗣法弟子中,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特别繁衍兴盛,分流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合称禅门五家,列炷交辉,联炬烛耀,使慧能开创的南宗禅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凡言禅皆本曹溪",曹溪一脉,法海横流,遍及四方。慧能倡导的曹溪顿悟法门不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而且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一部中国禅宗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表明,在历代禅师中慧能在禅宗史上的历史贡献、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综合以上理由,我们的看法是,慧能才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或者说是中国禅宗主流——禅宗南宗的创始人。

三、小结

对中国禅宗创始人为何人的看法产生分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除了故事("拈花微笑")、传说("西天二十八祖"说),以及《坛经》作者涉及考证外,从学术思想层面来看,主要关乎两个问题,一是对中国禅宗形成的看法,二是衡量、评定中国禅宗创始人的标准。

我们从对禅宗创始人不同看法中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那就是,禅宗不是在某一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由某一个人独自孤立地创造,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沿袭过程,经由几代人的不断完善,最后由某人集大成而创立的。后世公认的禅宗传承为初祖达摩、二祖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可以说,从达摩到慧能,约二百五十年的漫长时间,是中国禅宗的形成期。在这一创宗过程中,最早是由菩提达摩传入以"藉教悟宗"为特点的壁观禅法,开启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本源禅法的先河。达摩一系禅法的传承历史,到弘忍才比较明朗。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和僧团构成形式,表现出与前几代祖师禅法的重大区别,构成为由达摩禅向慧能禅演变的重要转折。在慧能南宗与神秀北宗分立对峙的时代,则是由神会于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神秀一系大开辩论,论定达摩一系由弘忍传法慧能而不曾传法于神秀的法统,并树立南宗的顿悟法门,这对于日后慧能的宗风逐渐独尊于南北起了重大的作用。慧能正是继承菩提达摩以来,尤其是弘忍的禅法,加以综合、扬弃、创新,而提出自性清净、顿悟成佛的禅法,从禅学理论、禅修方法、培养门徒和建立僧团等方面,全面地创立了禅宗宗派体系。又经弟子神会大力奋争,确立了在禅宗中的正统地位。

一般而言,佛教宗派的创始人是指能提出新的佛学理论、新的修持方法,拥有一定数量的嗣法弟子,形成传承法系,且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开宗大师。就作为一个整体区别于其他教派的中国禅宗而言,在其形成阶段,有数位禅师都富于创造,做出了贡献,这就需要加以比较。比较的标准就是贡献大小,贡献最大最多最全面者,即在中国禅宗形成史上树立起最伟大丰碑者,才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我们认为,在中国禅宗形成时期的禅师中,禅学理论和禅修方法创造最多,禅法流传地域最广,日后流传时间最长,历史作用最大,影响最久远的,当非慧能莫属。

同类推荐
  •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黄梅,脱稿则在三十四年秋。本书是一本宗教哲学论著。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作者在本书里说“我选择阿赖耶识做题目,却是从我的友军儒家挑拨起来的。我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觉得印度圣贤求真理的习惯与欧西学人一般是向外物出发,中国儒家则是向内,前者的方法是论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诗言志”。究其极儒佛应是一致,所谓殊途而同归,欧西哲学无论唯心与唯物却始终是门外汉未能见真。”
  •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正如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有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禅学与净土

    禅学与净土

    《禅学与净土》主要讲述禅学,禅与现代人的生活,禅堂的生活与清规,禅者云游与参访,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等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万里山河不如卿

    穿越之万里山河不如卿

    “曾经我视他为天上的太阳,可他却把我从天堂推到地狱。曾经我视你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可是你却在我危难的时候把我宠上天堂。顾卿之,我该拿你怎么办好?”“茨儿,我不需要你做什么,你留在我身边,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在外人面前高高在上的皇帝,在茨儿面前,确是那个能把她宠上天的人,这样的顾卿之,茨儿怎么能不好好珍惜?“顾卿之,以后来换我对你好吧?”
  • 当魔法遇到仙术

    当魔法遇到仙术

    当魔法遇到仙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罗伊&赫兰德意外失去魔法,踏上修仙之路。
  • 都市超级恶魔系统

    都市超级恶魔系统

    不小心睡了一个极品小美女,却无意间得到了‘恶魔商城’,拥有各种稀有的恶魔道具,‘分身术’、‘亡灵之眼’、‘基因药水’,各种神通,无所不能。
  • 危险的维纳斯

    危险的维纳斯

    东野圭吾新作,揭露人性的弱点。在阅读《危险的维纳斯》之后,你会发现此前从未读懂过东野圭吾。——日本读者评价。不同于《恶意》等作品,《危险的维纳斯》穷尽了人性复杂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行善的本能,也有作恶的动机;有理性,也有无法压抑的、令人疯魔的欲望。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东野圭吾用《危险的维纳斯》诠释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复杂的情节,反转再反转,但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维纳斯”不是某个人,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令人疯狂的东西。《危险的维纳斯》是连东野圭吾自己都无法轻易评价的作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为了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传递人类的知识精华,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作者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介绍。她向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他们在知识的天地里遨游、畅想;她向青年朋友们搭建一架智慧的天梯,让他们在知识时空中探幽寻秘。
  • 我为渔狂

    我为渔狂

    对普通人而言,钓鱼只是一项工作闲暇之余的消遣,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将它当成了毕生为之追逐奋斗的事业。重生后的文东意外发现掌心印记拥有恐怖的诱鱼能力,于是青年钓手从十八线城市的小渔具店开始,自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最终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钓坛传奇。新增书友qq群486794938,欢迎正版读者钓友加入一起浪
  • 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红蜜更甜

    花红蜜更甜

    这是一篇许多年前的小说,作者吴昂先生曾任运城地区行署专员、地委书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作品在《萌芽》、《山西文艺》等刊物发表,现已年过七旬。此篇小说,完全依据作者在“文革”时期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完成之后,置之书箧,从未示人。阅读这篇小说,虽然叙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但对于今天人们反思那段历史不无益处,同时,对了解和理解作者那一代人的思想和创作水平当是不可多得的材料,所以,本刊决定将这篇小说不加任何修饰,保持原貌发表,以飨读者。接到张长宏和杨翠萍邀请我参加他们第二次婚礼的来信时,我高兴得彻夜不能入眠。
  • 云朵上的琉璃歌

    云朵上的琉璃歌

    你是否听见过这样一种声音?你是否相信这种声音在瓷脆的心底反复敲击的场景?你是否看见过我们要去寻找的那片云朵?有少年在逆光下黯然的侧脸,有少女头戴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在巷子里奔跑,有互相依赖着缠绕彼此的友谊,有单纯得透明的情感……洛栀遥,流源,颜梓诺,夏岸,苏慕晴。纸飞机飞过头顶的蓝天,穿越缱绻的云层。呐,你听见那首最动听的琉璃歌了么?
  • 魔神的宝座

    魔神的宝座

    三年一届的“全国虚拟游戏竞技大赛”即将拉开帷幕。少年凌空为了实现冠军的梦想,独自来到了《魔神的宝座》游戏竞技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戏精英,最终谁才能登上那至高的魔神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