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48

第48章 中国大陆 港 台三地佛教之发展现况与路向?(1)

问:我们知道教授是佛教学术界的前辈,曾发表论文无数;身任研究所所长及研究专家委员等职;更是博士生导师,桃李满天下;且经常穿梭两岸三地,出席研讨会。今天非常欢迎教授来到我们西方寺。教授和我们师父永惺上人及监院宽运法师是多年的知交,与西方寺感情深厚。今次应中文大学的邀请来港任哲学系客座教授,为期半年,我们将有更多请益的机会。今天非常难得教授抽空接受我们的访问,可否请教授谈谈个人与港、台两地的因缘?

答:我来香港的次数较多,有时是专程来讲学和出席学术研讨会;有时是去台湾路经香港。但实际上,去台湾的次数较多,大概有十多次,每一次主要都是开学术会议,其次是讲学,在辅仁大学,还有别的学校。辅大是一所天主教学校,他们有宗教系,也有哲学系。由于辅大与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有校际的合作关系,所以我到他们学校讲学和开会比较多,主要讨论中国佛教、中国哲学的问题、伦理学的问题等。也有别的学术单位邀请我专门去做访问,环岛旅游参观佛教寺庙,另外也做一些佛学演讲。因此我对台湾也比较熟悉。所以我常说,除了老家浙江以外,全中国最熟悉的、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台湾,因而与台湾的缘也就很深。台湾占地三万六千平方公里,是一个中华文化汇聚之地。

问:可以说,教授您对大陆、港、台三地都很熟悉。因此,想请教您对两岸三地佛教发展的一些看法。

答:两岸三地的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的系统。香港和台湾老一辈的出家人(僧侣),大部分都是从大陆过来的,因此可以说,两岸三地的佛教是同根同源的,她们的信仰、文化、语言都是一样的。这是相同的方面。

但是三地佛教,表现出一些态势,也是各别相异的。我个人认为,汉传佛教目前最发达的,是台湾。台湾地区的发展,当然有她得天独厚的原因。她在中国文化的承续上从未中断过。而佛教界的一些长老像星云大师、唯觉法师、圣严法师等,扎根于台湾之后,带动了佛教的发展。我觉得,台湾佛教最成功的地方,有几个方面。

(一)创造了适应当代人、当代信徒以及当代社会的一套佛教制度。特别是星云大师,他在佛光山,创造了一套完善的、成功的僧团制度。

(二)第二个方面,台湾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学术、宗教实践等各方面的发展,成绩均相当显著。

1.就文化方面而言:你看星云大师的佛光山,他们出版了一套《佛光大藏经》;那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大学都不敢办。他们有资金,有人才,而且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文化层面,还有华梵大学的晓云法师,她有艺术素养;她们大学里的文物馆,展品非常丰富;还每年举办书画展览,文化事业做得相当不错。

2.教育方面:佛教学校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佛教内部的一些出家人的学院或学校,一个是社会性的学校。单是佛光山团体,就有一所佛光大学、一所南华大学;我曾建议他们在高雄再办一所,如此全岛中、北、南部将各有一所大学;在海外还有一所西来大学。此外,还有如圣严法师的法鼓大学(经过近二十年的筹划,现已获"教育部"批准立案,且在营建中)、晓云法师的华梵大学等。还有中学、小学等。

3.学术方面:星云大师、圣严法师、晓云法师等,他们都很重视学术,很热心于佛学根本问题的探讨,尤其是一些切合当代需要的宗教问题。他们基本上每年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学术会议(如晓云法师就是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佛教教育研讨会");这样来推动佛教学术的发展,实在很有意义。在佛教学术的研究和创造方面,印顺法师的贡献尤为特殊,是一位泰斗级的高僧大德,在大陆佛教界、学术界都享有很高威望。

4.慈善事业方面:花莲的证严法师,她办慈济医院,真的很不简单。她们慈济基金会的慈善事业,可说全世界各地都有。她们做了很多政府做不到的慈善工作。所以说,她们的慈善事业做得很成功,很值得赞扬。

实际上,这几个方面,就等于当代佛教所应走的道路,佛教应该朝这几个方面走。

5.宗教实践方面:台湾佛教还有一个方面,她注重修行,很多道场都是这样。比如说佛光山,就很重视修行,还有桃园中坜圆光禅寺的圆光佛学院。我的一位忘年交,慧空法师,也很重视实修,还有就是惟觉大和尚。注重修行的同时还重视人才的培养。

以上所述数项,可以说,大致上体现了当前汉传佛教所走的道路及方向,这是由中国僧侣所创造出来的。就两岸三地的佛教发展趋势而言,台湾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也就是说,台湾佛教在上述几方面的发展,都比较突出。

这几十年以来,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教,在台湾本土均未曾中断过。尤其是佛教,从大陆来的一批法师,不但使佛法在台湾本土深深扎根,而且有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在弘传佛法到世界各地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其中最杰出的,可说是星云大师,他对佛教有两大贡献:一是结合当代社会实际情况,创建了一套佛教僧团制度,好像《百丈清规》那样,创造了一套现代的佛门制度;那是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的。二是将佛教推向了五大洲。最近他又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从陕西法门寺,迎请佛指舍利回台湾让信众瞻礼。此举对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影响,而对佛教本身而言,其作用更是正面而又积极的。它通过入世化的宗教活动,联系两岸,促进交流,增加彼此的友谊,宣传佛教的文化,扩大佛教的影响力。所以在我们学校,有些教授碰到我说:"真没想到台湾迎请佛指舍利,竟有那么多人围在马路上迎接,影响那么大!"观念上的影响虽是无形的,但它的意义却是不平常的。

大陆的佛教,相比较而言,可以说中间走了一些曲折的道路。但必须承认,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亦有了很大的发展。而这个发展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1.寺庙的恢复:现时许多寺庙都已重建。因为大陆佛教基础厚、历史久,佛教的根在那里,无论香港、台湾的汉传佛教,都是从它那里过来的。由于大陆有许多古建筑可资参考,因此庙宇恢复发展比较快。

2.佛学院林立:大陆佛教很重视教育,全国现时有三十多所高、中级佛学院。记得大概是1992年的"汉语系佛教教育会议",我亦有参与;已故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居士当时曾大力呼吁:"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我觉得他的语言用得非常好,很能强调人才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性,但问题是怎样发展?抓着什么来发展?因此佛学院很重要,可以培养一些将来为佛法的弘扬继往开来的法师。赵朴初会长当年也曾经几度派了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举例说,净因法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在是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的代理总监。此外,像厦门南普陀寺的圣辉法师,他也很重视教育,自己创造了一套方法培养研究生;请了五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社科院的教授,来指导他的学生。可见他办教育是下了工夫、下了本钱的,有相当大的魄力。现在有些学生已经毕业,有的论文也写得相当出色,有些留校当老师。这些都属于人才培育方面。

3.文化的重视:大陆佛教现在也开始重视文化,比如说,净慧法师的柏林禅寺那里办了一个禅学研究所,还有佛学院;最近也办了《中国禅学》杂志,由中华书局出版;北京市的佛教协会,也办了一个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可见大陆佛教相当重视文化及文化建设。也就是说,现在大陆的法师们,观念有所变化,有所转移,懂得通过阐扬佛教文化,佛教才有新的出路。因为佛教不只是宗教,同时亦是文化、哲学,当然也是信仰,这种整全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佛教信仰,其实是一种理性的信仰,它分析宇宙,也分析人生。你看《百法明门论》把世界事物分析得多么微细,其中蕴涵着许多宇宙人生实相的道理,若能把握这些道理,就能提升智慧。因此,现在很多法师都非常自觉地意识到这些层面。在出版事业方面,现在办杂志的单位很多,许多寺庙都在办杂志,具体有多少家我还没有统计过。

4.慈善事业:此外,他们也办了一些慈善(救济)事业。像厦门南普陀寺,他们办了一家医院,也资助各地的希望工程。还有普陀山也办有普济医院,由庙宇出资经营。我观察到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比一般医院的服务素质还要高。

还有,大陆佛教为了培养人才,还举办了三届演讲比赛,主要是探讨当代的一些社会性问题。其中一届的主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讨论环保的问题,得奖的文章,都刊登在重要的杂志上。我也参加了几次,做评审。有一次感冒了,就住进了普济医院。由于他们的服务态度真的非常好,所以病也好得特别快。

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情况相关联,两者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台湾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大陆现在最兴旺的汉语系佛教是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因为当地较有经济条件,另外信徒们也创造了许多其他的条件,他们可以展开很多活动;故而相对地,社会亦趋向于稳定繁荣。

因此,综合而言,上述这些方面,可以看到大陆是在不断前进的;可以说,在佛教发展方面是比较快的。

至于香港,虽然我对她的了解不深,但是我认为她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依我个人的看法,这个基础是大陆来的一批长老所开创、所奠定的;尤其是东北来的一些法师,如倓虚、定西、觉光、永惺长老等,他们是属于第一代;宽运法师这些年轻法师,则属于第二代。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纪星河

    世纪星河

    一对深邃的蓝瞳,一个来自未知领域的婴儿,一段传奇的经历,穿越时空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宇宙史诗。铸就一个奇才修炼神话。在不断成长中,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强者之巅。
  • 重生九世我依旧爱你

    重生九世我依旧爱你

    某男的问题让她嘴角抽搐,吼道:“你特么伤在额头上,脱你妹的衣服?!”她曾是异界最强女帝,因逆天夺魂而重生地球!她是怂包?笑话!你见过那么吊的怂包,一言不合揍到你连爹妈都不认识!她是学渣?呵呵哒,全能各项第一,狗眼是瞎了吗?!身怀逆天系统,一身傲人医术,专治各种不服!某女正要素手一挥收下时,系统叮地一声,“请注意!!!您的1号男宠还有五秒抵达现场!”某女:“!!!”【现代异能】【双洁】
  • 只想和你在一起

    只想和你在一起

    十年前,邵建奇似一道光,强硬地闯进她的生活,给予她温暖。十年等待,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他的新娘,却不曾想新婚当晚,他会宿夜未归。更让她备受痛苦的是,当晚他的电话是她亲妹妹接的。顷刻间,他从阳光,成了噩梦。后来,他跪在她的面前,磕头道歉。可是她,再也不敢轻易地相信他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山的孩子没衣裳

    大山的孩子没衣裳

    一一九六六年的十月,西北风一个劲地猛吹。大风卷着田野里的碎枝破叶漫天飞舞,大地已经冻成了一个坚硬无比的铁壳。出行的人们提早穿上了白茬子皮袄,有钱的人家己经在屋子里生着了取暖的火炉。老农们擦掉流出来的清鼻涕往地上狠劲地一甩:“这哪里还叫什么秋天啊?分明己是严冬了。”黄昏时分,社员们收工回来了。一进家门,放下锹镢,母亲习惯性地从柴垛上撕下一堆柴禾来,赶忙抱进屋子扔在了灶火圪。
  • 蛇蝎

    蛇蝎

    她在商场上的代号是‘蝎子’,被盯上的猎物小心了,只要被叮上一下,从全身冰凉到死去只要片刻时间。注意事项:看书前给读者朋友提个醒。1.女主,不喜勿入2.笔者非金融专业人才,商业部分纯粹瞎扯,懂的朋友别跟我较真,不懂的朋友也别当真pgsk.com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肯定巧合4.看的不爽,骂我可以,不准骂娘5.无视上面注意事项者被雷到了,笔者不负任何责任。另,蛇蝎一号群:33694818(快满了)蛇蝎二号群:51243393(新)
  •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本书精选了莱蒙托夫有代表性的、各种样式的抒情诗数十首。《莱蒙托夫诗歌精选》的翻译再现了原诗的形美、音美、意美、情美,求得形似、神似、诗情画意,情趣盎然,有强烈和醉人的艺术魅力。莱蒙托夫,俄罗斯高贵的忧愤诗人,其情恋苦涩,诗情沉郁,充满忧伤。
  • 斜岭路三号

    斜岭路三号

    若干年前中国社会开始巨大变革,企业改制,下岗大潮席卷。到现在一二十年过去,时变世移,当年所经受的一切早已淹没淡忘,但那种撕裂那种怆痛,那种惊悸与抽搐,那种心灵上的皮肉翻飞,却永远别想抹去,仍在多少人梦中午夜低回。丁伯刚著的《斜岭路三号》所要表现的,正是当时席卷各地的企业改制之初,许多所谓下岗者被抛出体制的庇护,婴儿一般面对这个陌生而坚硬世界时所经受的创伤与屈辱,表现时代巨轮辗压之下无数弱小个体孤苦无告、辗转挣扎之时所经受的尖锐蚀骨的肉体之痛、心灵之痛。刀刃面前血肉的疼痛,石头面前鸡蛋的疼痛。丁伯刚,1961年生,原籍安徽怀宁,1977年移民到江西修水县落户。在《收获》《当代》《钟山》《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过长篇小说《我敢靠谁》,中篇小说《天杀》《天问》《宝莲这盏灯》《有人将归》《落日低悬》《两亩地》《马小康》《艾朋回家》等。
  • 搞定邻家小妹

    搞定邻家小妹

    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与你相知相识,此生之幸,今生有你,足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