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42

第42章 自力与他力

——宋以来中国佛教修行的基本走向

中国禅宗重视自力,净土宗强调他力,然约自宋代以来,禅净双修,自力与他力的结合,日益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现象,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必然。本文拟简要地探讨这种历史必然性,以说明自力与他力的结合是宋以来中国佛教修行的基本走向。

自力与他力两个对称概念的内涵是复杂的,尤其是净土宗强调的他力概念,更需要厘清。"力",指力用,包括信念、智慧、觉悟、功德等的力量、作用。一般而言,自力指修行者依凭自身的力量、作用,以达到解脱的境界,他力则是凭借佛、菩萨等自身以外的力量、作用,而获得解脱。前者是修行者的内在的力量、作用,后者是在自身以外的、外在的力量、作用。

中国净土宗先驱昙鸾认为,众生能往生净土是由于佛的本愿力,这本愿力即为他力。"本愿"是指佛、菩萨在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因位)为救度众生而发的誓愿。又,此愿带有根本的性质,是救度众生的根本悲愿,故称为"本愿"。就内容来说,本愿分为两种:一是总愿,为一切佛、菩萨共通的誓愿,具体表现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二是别愿,是佛、菩萨根据特定因缘而发的誓愿,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昙鸾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指出,众生之所发能生净土是由于佛的本愿力,并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三个愿作为证据。他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参见[美]戴维·科顿:《全球化资本主义导致人类日益贫困》,载《世界》,1997(8)。)这是举第十八愿为第一个证据,强调众生十念就能往生。又说:"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迥伏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参见[美]戴维·科顿:《全球化资本主义导致人类日益贫困》,载《世界》,1997(8)。)"住正定聚",住不退转之位。这是举第十一愿,证明因佛愿力而住不退转之位,独得解脱。再说:"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参见[美]戴维·科顿:《全球化资本主义导致人类日益贫困》,载《世界》,1997(8)。)这是举第二十二愿,谓凭借佛的愿力,得以从世人中超出,修学普贤之德。这三证是为往生净土、住不退转位和得佛菩提的证据。道绰在《安乐集》卷上也说:"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主持,即入大乘正定聚。"(《大正藏》卷40,844页。)他同样强调佛的本愿他力。净土宗实际创始人善导更是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大正藏》卷47,12页。)又说:"下下者,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以恶业故,定堕地狱,多劫无穷。命欲终时,遇善知识,教称阿弥陀佛,劝令往生,此人依教称佛,乘念往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1,见《大正藏》卷37,246页。同上书,249页。)认为即便是最邪恶愚痴的人,也能借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往生净土。总之,在净土宗看来,阿弥陀佛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发的誓愿是本愿的根本内容,是使凡夫往生极乐净土的决定性力用。

二由于自力与他力的差异,导致了在修持法门与教派上的自力门与他力门、自力教(宗)与他力教(宗)的分立。禅宗与净土宗分别是自力宗与他力宗的典型代表。自力法门与他力法门究竟有什么不同?从禅净两宗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我以为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归宿不同——此土入圣与他土得证。

自力门,是禅宗主张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这是强调在现实中悟道,成就正果。净土宗他力门则是与往生思想的兴起密切相关的。以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为依归。自他二门表明,禅宗倾向于以返本归原为宗旨,重内在超越,净土宗则以西方净土为理想境界,重外在超越;禅宗提倡在现实世界成圣,而净土宗则向往在彼岸世界成佛;禅宗探求心性清净空寂,净土宗则追求来世进入幸福佛国。禅与净体现了中国佛教修行的两种走向。

(二)依恃不同——自力解脱与他力往生。

禅宗强调修持者主体的智慧开启、提升,强调自我的证悟、解脱。净土宗则强调借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往生,强调念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能得其愿力,被接引至极乐世界。禅宗重视修持者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的高扬,净土宗则重视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力的信赖。禅宗对众生自身的成佛充满了自信、乐观,净土宗则满怀对佛、菩萨的信仰、崇拜。

(三)方式不同——禅修与念佛。

禅修主要追求心理平衡、心性清净、思想空寂、智慧精湛,以提高觉悟,成就为佛。这实际上是主观世界的转换、提升。念佛是口诵阿弥陀佛名号,其实质是培养一种虔诚的心态,坚定祈求往生的信念,以追求众生与佛的感应,实现生命的超越。

由以上三条,尤其是后两条的不同,又带来了成佛难易的不同,从而有易行道与难行道的区别,从归宿来说,净土宗人的追求往生西方净土,目标具体、明确。禅宗人的即心即佛,则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主观性,由此从把握成佛方向而言,是净易禅难。从依恃来说,净土宗强调凭借佛愿力的增上缘,自然易于禅宗的禅修。至于念佛比禅修在方式上易于修持,更是十分明显的事实,这也是易行道之所以易行的主要根据。

三自力与他力,禅宗与净土宗,彼此相异,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参禅者自称"即心即佛",每每议讽净众为"著相"。念佛者则自谓"仗佛加被",往往贬斥禅众为"浮泛"。然而禅净作为中国佛教分别代表自力与他力的两极,在经过长期的关系紧张后,终于缓和矛盾走向融合,创造出兼具双方之长的修持模式。

(一)禅净同源于大乘思想,具有自他融合的思想基础。据《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是法藏菩萨,立志证得无上菩提,发起普度众生的誓愿,坚持不懈,经过长期修持,终成誓愿,在离今十劫之前成就为佛,住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身上体现出来的普度众生宏愿,是大乘佛教的伟大精神,他力说就是这种伟大精神在众生修持依恃力的落实,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又《佛说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即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大正藏》卷12,343页。)强调众生是心忆佛念佛,是心即是佛,诸佛海洋般广大的智慧,就从忆佛念佛的心中生出。对众生主体"心"功用的肯定,也是对自力功用的肯定,表明他力是不离开自力的,也是不能离开自力的。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并强调心性本觉,返归本性,自悟成佛。从广义的他力意义上说,禅修者也要归依佛、法、僧三宝,也要奉持戒、定、慧三学,因而要拒绝佛的他力帮助是不可能的,拒绝死后进入佛国世界的说法也是难以立足的。禅净两宗的大乘思想决定了融合的必然性。

(二)自力与他力是不同根机的不同修行方式。

众生的文化水准、天赋悟性、职业生活、健康状况,以及年龄均有不同,参禅或念佛就是根据这种种不同状况而确立的修持方式,长期来为中国佛教信徒所认同。宋代以来的佛教史,不仅表明了两种修行方式的相对性,也说明了两者对中国民众的广泛适应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三)自力他力,相辅相成,参禅念佛,禅净双修,成为中国佛教修行的基本轨迹。

大约从宋代永明延寿提倡禅净双修、相即相融以来,禅净逐渐走向融合。念佛者强调先送心到西方极乐世界,念佛要字字从心里滚出来,又要字字打入心里去。参禅者重视人要有生处,如禅宗云门一系愿生净土者辈出,临济和曹洞二派也有不少兼修净土者。此外,居士提倡兼修,鼓吹净土也代不乏人。禅净双修成为佛教界僧侣与居士、上层文化精英与下层平民百姓共同的修持方式。这就是宋代以来中国佛教修持实践的历史,看来也是未来中国佛教的修持实践模式。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我靠因果修炼

    我靠因果修炼

    复仇手册指南提醒你,需先撒下罪恶的因,方可收获正义的果。因果循环,报应很爽!!!ps:新书为练笔作,自认为写的不好,只希望坚持下去,本文走搞笑欢乐的文风,想要放松的书友不妨一观。
  • 芳菲的诱惑

    芳菲的诱惑

    很多人说宅女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也不尽然,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中,你的人生不会与无聊挂钩。甚至正好相反,在层出不穷的事件中,你会看到人性和魔鬼不断的征战,有人看不到曙光,可有的人却冲出了束缚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 神奇宝贝之灵游录

    神奇宝贝之灵游录

    在背后的该是守护而不是孤独,在眼前的该是大陆而不是归途,少年常常这样想到,放眼身边以不再孤单。傲娇的梦幻,病娇的沙奈朵,双层人格的雪拉比,为什么就连可爱的基拉祈都是个癔病女?暖心小女仆拉帝欧斯,全能管家拉帝亚斯,还有小伊布也是个换装高手。还在犹豫什么,快来一起来一场奇妙有趣的灵游录之旅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寻找最佳男主角

    快穿之寻找最佳男主角

    不就是想知道一个答案吗?需要这样吗?苏芷涵莫名绑定了一个系统,而且系统还告诉她:只要完成任务,得到积分,你就可以兑换你想要的所有东西虽然仅限系统商店里面有的。知道这个消息的苏芷涵十分努力的开始了她的快穿任务。但,她却发现,这是什么人设?刚开始:某竹马:你咋又胖了?某女:没胖。某竹马鄙视:我信你个鬼。某女:你这样是找不到女朋友的。某竹马:就算好不到,也不活轮到你。系统:你怕是忘记了真香定理。你会后悔的,后来在接受真香定理走之后:某竹马可怜巴巴的拉着某女:老婆~我错了~某女:哼~_某皇帝刚让某女试药:爱妃,这是怎么了?怎么倒下了?刚刚试完药倒下的某女,直勾勾的看着某皇帝,面上一脸和善,吐着白沫,说道:没事,为你试药是我的荣幸。每每喝了的某女,口吐白沫,看着某皇帝,感叹着,我是前辈子造的什么孽啊?某补刀系统:因为你烧了太多的香,上天太爱你了。某女卒于某系统的补刀之下。死后忠告:请勿烧太多的香。_而后,遇到的每个人都让她感到有那么一点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知道是哪里。
  • 大魔王的网游日常

    大魔王的网游日常

    她从新手菜鸟直接晋升为网游高手,收小弟,坑大神,仇恨录小本本已经准备好。升级打怪虐渣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这其实就是一个一本正经玩网游的故事,只是我的外挂是只鬼。完本书《萌妃,不好惹!》《萌狐仙途》《女主当道》
  • 晚来渡余生

    晚来渡余生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我以为我从不孤独,直到遇见了她,我才知道,我的前半生有多么孤独。“未晚,你迟到了。”“恩,刚好你叫徐亦安”“未晚,如果当初没遇到你,我可能会一直那么孤独下去吧”。“这个世界没有如果,你也不会没有我”“亦安,给孩子起个名字吧,”。“等他出生,自己选吧”
  • 彼时花开君不知

    彼时花开君不知

    有些人,终究会是心底隐秘角落里的暗恋;而有些人,才是陪你看完每一场花开花落的等待。花开曾以为,池郁会是她此生唯一的美好,隐藏在心底的角落里,然后随她一起慢慢消失。直到她遇见了周卿言——他几乎是突如其来地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还带着无数秘密。他的身份,她的身世,十多年前的灭门惨案与阴谋……真相一点点被揭开,曾经的那些安静美好的生活与她仿佛已隔着一世。当谎言和仇恨缓缓落幕,那颗爱情的种子也已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彼时尚有花开,君知否?
  • 果果的婚事

    果果的婚事

    果果遇上方博南,她想,在对的时间,一个不错的男人。方博南看见果果,思忖,南方姑娘真禁老,二十七岁竟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江南小女子遇上东北大男人,彼此都觉得这姻缘新鲜漂亮。谁料想这南腔北调,落到实打实的日子里,竟这般悲喜交加,五味杂陈……初次见面那天,果果从商场直奔相亲现场,身上的蓝色长裙商标没来得及剪,毛刺刺地戳着她的脖子一个晚上。很多年后。果果常想,自己与方博南的这一场婚姻,就如同最初见面时她穿的那条长裙。美是美的,好是好的,只是有小小的毛刺,一路刺着你,戳着你,要么你下手剪了这毛刺,要么你就忍着,忍着忍着就不觉着刺了,忽地一天这刺没了,倒觉出不对劲儿来。爱?年轻的时候果果不懂,亦不太信这个玄之又玄的字眼。等到真正明白的时候,她已经分不太清,爱和他,有什么不一样。真的,在一起,就是无上的缘分。
  • 仙界帝师

    仙界帝师

    九天之上,他是仙帝尊师,修真之界奉他为神,千年前,仙、妖、魔、鬼四界爆发混战,无数强者陨落,而他却遭人算计,不得不转世重生。荆天明先天九阳之体,幸得怪人师傅真传,踏入了那纷乱多彩的修真世界!他入妖域、平魔界、闯鬼城,只为曾经那一句誓言,活在当世,必将风动天下!